追忆林纾:中国首位翻译《茶花女》的文学人图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人各有命,也有运。虽有富贵贫贱,但都不枉此生。

如今福州的莲宅村,早不是当年的农村,位于市中心六一中路西侧,虽然在路口竖着牌坊,但里面没有一亩田,齐刷刷的都是居民楼,只是在建筑群中有着一块空地,在一座红亭子的后面有着一幢古民居,那就是林纾的出生地,也是他的纪念馆,更是全国唯一以他名字命名的建筑。

住宅区的人很多,来来去去的人都急匆匆路过,仿佛这座坐西朝东、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由石门框、插屏门、厅堂、厢房、天井、披榭的建筑只不过是一座普通房子而已。

反而是远道而来的外地人,如同“朝圣”一般的崇敬。他们似乎将这里的一砖一瓦都看得神圣,尤其那本《巴黎茶花女遗事》更让来者肃然起敬。那是一套两册线装木板刻书籍,封面存原签,扉页浅绿色色纸,上有林纾手书“巴黎茶花女遗事,冷红生自署”,背面刻“己亥正月板藏畏庐”。卷末刊“福州吴玉田镌字”。

或许福州得功名的人很多,读书人更是无数,因此人们不太记得身边这位村秀才,更不知道这套价值6位数的书的主人居然就与他们近在咫尺。

林纾,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其实很多别称笔名都是后半生成名之后才有,每个雅号都有缘由,不仅是人生经历的阶段,更是对事物的感悟与思虑。

家境不好的他,晚上读书只能和缝补衣裤的母亲共用一盏油灯,越是这样,越想读书中举,用仕途改变命运。他发奋诵读《毛诗》《尚书》《左传》,酷爱《史记》,并节衣缩食购阅残破古籍,至20岁以前,校阅不下2000余卷。在得到福建督学孙诒经的赏识后,破格录入县学读书,28岁的他终于告别“童生”为秀才。1882年秋,他乡试中举。

至此,林纾以为离人生目标不远,于是信誓旦旦赴京赶考,结果“七上春官,屡试屡败”。那时福州交通闭塞,赴京考试路途艰难,少则几个月,多的一年半载,不仅耗时,更是耗资不菲。几次的赴京赶考就耗尽了半辈子的时光,由此可见读书不易,考状元更不易。

不仅如此,就在那几年家里的亲人也接连病逝,在他发妻刘琼姿去世后,他以锥心之痛写下《亡氏刘孺人哀辞》,将“孺人(刘氏)竟不终事余”归结为天意,痛悔刘氏生前他们夫妻或有争执之时自己不知谦让。

之后有人说,林纾成为中国第一个翻译外国文学人,他翻译的《茶花女》,是因为小说触动了他对亡妻刘氏的思念,融入了对亡妻刘氏的真情。也有人说,《茶花女》很可能触动了林纾的另一条神经,或者说在翻译《茶花女》的过程中,很可能融入了他对另一位女子的情感:这人是苍霞洲歌妓谢蝶仙,这位色艺俱佳女人想给林纾续弦,屡屡赠送礼物表达心迹,写信邀他前往相会。

出于自身与家庭的种种现实考虑,林纾最终还是拒绝了。之后,谢蝶仙嫁给一个广东茶商,仅3年便抑郁而死。林纾写过自我小传《冷红生传》,便有此类记载,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秋悟生》更有详细描写。更有人将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与谢蝶仙联系,觉得两者有着相似的故事,因此在听到好友王寿昌介绍名著《茶花女》时,感情瞬间迸发,决意用中国文言文将此故事记载下来,至少给自己一个存念。

现在看一本外国名著不难,但在100多年之前封闭的中国,那可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可以说,在林纾之前,中国还没有一本“中文”版的外国小说,正是这个“金榜不题名”的林纾,在情感交融之际,无意开启了一个先河。

如果林纾还在,一定会对“外国文学翻译家”这个称呼感到纠结。他虽略知文学,但不懂外语,他的翻译作品全都是借助别人的翻译,然后用自己的“文言文”将其记录,更何况加入了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以及赋予自己的感情,因此有人对林纾提出了“译文不忠”看法。

如林纾翻译的狄更斯《滑稽外史》第17章中:那格……始笑而终哭,哭声似带讴歌。曰:“嗟乎!吾来十五年,楼中咸谓我如名花之鲜妍。”——歌时,顿其左足,曰:'暖夫天!’又顿其右足曰:“嗟夫天!十五年中未被人轻贱。竟有骚狐奔我前,辱我令我肝肠颤!”

这样的翻译效果见仁见智,“学院派”人士可能认为“译文不忠”,但文学家却有认同感:胡适说“林纾是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郭沫若说“林纾的小说,是我嗜好的一种读物。”;钱钟书说“我发现自己宁可读林纾的译本,不乐意读哈葛德的原文。理由很简单,林纾的文笔比哈葛德的英文文笔高明得多。”

在《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20多年后,林纾感慨写下了“不向情田种爱恨,画楼宁负美人恩”的诗句。他在意自己的情感世界,不在意怎么翻译,何况他是翻译“第一人”。

1884年,法国军队突袭福州马尾港,福州海军溃败。听到这个消息,林纾与好友相抱而哭。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林纾愤然疾呼:“吁嗟乎!堂堂中国士如林,犬马宁无报国心?”

1895年,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林纾也与陈衍、高凤岐等人“叩阙上书,抗争日本占我辽阳、台湾、澎湖诸岛事”,但俱被都察院驳回。

1898年,林纾等人往都察院上书,抗议德国借教案强占胶州湾,请清帝“下罪己之诏”,并写《将出都与某御史书》抒发内心愤懑。

可见,“不向情田种爱恨”的林纾,并非不喜欢倾慕他的谢蝶仙,更不是“不闻窗外事”的贤士,他在近200部翻译作品里,以及在祖国危难关头,恰恰是充满深深的爱、深深的恨。

192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最后一本《书畏庐三集》后,林纾逝世,终年73岁。

……

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林纾的故居依然矗立在莲宅村里,与附近的车水马龙共处,两者仿佛在隔世相望。

时代在变化,命运在变化,情感世界的爱恨却是永恒。(福建侨报 林小宇)

THE END
0.钱锺书:林纾的翻译(经典分享)林纾的翻译钱钟书汉代文字学者许慎有一节关于翻译的训诂,义蕴颇为丰富。《说文解字》卷六《口》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口’,‘化’声。率鸟 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譌’。”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所施的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1231/20/51659810_1109433907.shtml
1.著名翻译家林纾与船政教师()合作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轰动一时著名翻译家林纾与船政教师()合作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轰动一时。A.王寿昌B.王强C.张为昌D.林之昌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1ffc29b66d6047bda9154cd376fd9947.html
2.林纾:“不懂外语的翻译家”文史拗不过“海龟”的盛情力邀,林纾半开玩笑地说:“须请我游石鼓山河。”一场旅游,说走就走,在石鼓山游船时,朋友口译了几段《茶花女》,林纾听了精神为之一振,随即以文言文记述下来……就这样,中国人翻译的第一部西洋小说新鲜出炉,为国人见所未见,迅速风靡晚清阅读界。受到激励,林纾译笔不辍,一发而不可收,应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305/c404063-30958412.html
3.与林纾一起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是()A、王寿昌B、严复C、高梦旦D与林纾一起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是()A、王寿昌B、严复C、高梦旦D、魏瀚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在C语言的赋值表达式中,赋值号左边必须是( )。 答案: 变量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问答题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 答案: 正确答案:上星期你干什么了?https://www.ppkao.com/wangke/daan/a8a91ed558524de6944e3797c66fc94f
4.巴黎茶花女遗事/清末民初文献丛刊林纾译作者: 林纾 译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09 版次: 1 ISBN: 9787505440548 定价: 35.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巴黎茶花女遗事》是我国第一部被翻译过来的外国小说。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大体上与小仲马着的《茶花女》的内容相同。作品的内容主要讲述了19世纪https://book.kongfz.com/677002/5788658211
5.浅析林纾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关于林纾翻译的始因,有两种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发妻病逝,伤心始译”说。1897年,与林纾伉俪情深的结发妻子刘琼姿病逝,林纾十分悲哀,终日郁郁寡欢。这时,从法国留学归来的旧友王守昌前来探望他。为解林愁闷,王提出以“其口授,林笔录”的方式与林纾合作翻译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因此书的哀婉情调与林丧偶后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wenxue/640526.html
6.林纾的翻译[钱钟书].pdf《林纾的翻译 [钱钟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纾的翻译 [钱钟书].pdf(24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 林纾的翻译 钱钟书 汉代文字学者许慎有一节关于翻译的训诂 义蕴颇为丰富 说文解字 卷六 口 部第二十六字 囮 译也 从口化声 率鸟者系生鸟以 来之 名曰 囮 读若 譌 南唐https://www.renrendoc.com/p-57336385.html
7.近代文学家林纾生平简介林纾是翻译家中的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林纾一生中翻译过非常多的作品,其中不管是美国的、英国的还是俄国的他都有所涉及,那么林纾都翻译过谁的小说呢?事实上虽然林纾一生中翻译过非常多的作品,但是实际上对他的影响力最大也是对中国的文化界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的名字叫做《茶花女》。 https://www.xuexila.com/lishi/bk/zhishi/54704.html
8.林纾的译本《茶花女》的接受与传播|SemanticScholar针对《巴黎茶花女遗事》在清末的接受与传播,采用翻译研究派的理论,特别是勒菲弗尔的诗学理论,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结果表明《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成功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译者充分尊重了译语体系的诗学传统,尤其是林纾的个人诗学与社会的主流诗学之间达成了一种“共谋”关系。该研究再次证明文学译本https://www.semanticscholar.org/paper/%E6%9E%97%E7%BA%BE%E7%9A%84%E8%AF%91%E6%9C%AC%E3%80%8A%E8%8C%B6%E8%8A%B1%E5%A5%B3%E3%80%8B%E7%9A%84%E6%8E%A5%E5%8F%97%E4%B8%8E%E4%BC%A0%E6%92%AD-%E5%88%98%E8%BF%8E%E6%98%A5/e9e8ec73eeeabe65d3ca8c5607579dbb7e829e33
9.《林纾的翻译.pdf》支持高清全文免费浏览林纾的翻译.pdf 25页VIP内容提供方:mydoc 大小:451.56 KB 字数:约3.05万字 发布时间:2015-07-24发布于山西 浏览人气:52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林纾的翻译.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林纾的翻译,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5/0724/21821337.shtm
10.越剧还原《茶花女》翻译史90后主演《枫落寒江》《枫落寒江》为2015年福建芳华越剧团新排剧目,在2015年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上获得剧目二等奖。该剧由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副团长徐建莉导演,以福州籍著名翻译家、福建工程学院创始人林纾和谢蝶仙的爱情悲剧为背景,意在还原林纾翻译法国名著《茶花女》的历史过程。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16/04-28/7852691.shtml
11.【图】林纾文言文翻译的茶花女魔侠传(堂吉诃德,民国书)等10册【孔夫子拍卖网】拍品图片:林纾文言文翻译的 茶花女 魔侠传(堂吉诃德,民国书)等10册合拍 一版一印和民国旧译等,提供网上拍卖信息、拍卖出价记录、拍卖图片、拍卖交易平台;孔网是国内最权威的艺术品收藏品拍卖网站,为收藏品爱好者提供便捷的网上拍卖交易平台以及拍http://www.kongfz.cn/item_pic_9301553/
12.林纾·茶花女及其它林译小说 《巴黎茶花女遗事》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XLT199003020.htm
13.林纾的翻译林纾的翻译新浪财经林纾的翻译,不啻为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的文学现象。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称林纾“用古文翻译法国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后,打破中国传统言情小说格局。自谓‘凄婉有情致’,一新文坛耳目,得到广大读者的赞扬”,如此评价,不失为“林译”的一种“空谷足音”。从总体上看,林纾的翻译不仅引进和传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2-09-18/doc-imqmmtha7787330.shtml
14.翻译家林纾不通外文靠人口译翻译《茶花女》文化频道翻译家林纾不通外文 靠人口译翻译《茶花女》 多才多艺 除翻译外国名著外,林纾还精通文学写作和绘画。辛亥革命后,他创作了长篇小说《京华碧血录》,书中虽以恋爱故事为主干,但它涉及戊戌变法、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等重大历史事件,描写的生活面极其广阔,在当时颇受读者欢迎。后来,他又陆续写了《金陵秋》、http://culture.ifeng.com/3/detail_2012_06/08/15147559_1.shtml
15.与林纾一起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是哪位?()照片是种无声的语言,摄影师拍摄时的精神状态、经济状态、生活状态等因素都会通过所拍摄的照片流露出来。有一些人很喜欢___的东西,但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点滴将会暴露很多问题。不如我们尊重事实,保留真实,自然地___会更好。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https://www.shuashuati.com/ti/4a8ea97b07be4a998e3d6745a287f1e4.html
16.《巴黎茶花女遗事》与林纾的情爱观文史正是在悲情的意义上,《巴黎茶花女遗事》触摸了时代的脉搏,情之“悲”激发着时人的“至性至情”,衍生为情之“忠”。这一点也恰好契合了林纾翻译《茶花女》的深层心理动机。在《巴黎茶花女遗事》的出版过程中,林纾曾致信汪康年: “禳卿先生足下:初六日得沪上所发初三日手函,述《茶花女遗事》排印之由,将已津贴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10/c404063-32127124.html
17.lib.cuc.edu.cn/bookInfo真人检测中 自动检测请求,请耐心等待5秒完成检测https://lib.cuc.edu.cn/bookInfo_0101102383.html
18.林纾和他的口译者一、林纾和其口译者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福建闽县(今福州)莲宅村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林纾翻译小说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一月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50194753/
19.《茶花女》中译本的“幕后英雄”魏瀚钟山风雨2022年02期《茶花女》中译本的“幕后英雄”魏瀚,商务印书馆,中译本,林译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茶花女》,翻译家,马尾船政局,幕后英雄,《闽中新乐府》,高梦旦,近代中国曾经有一位不懂外文的译界泰斗——林纾,他的第一部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是在王寿昌的协助下完成的。殊不知,https://wap.cnki.net/qikan-FYZS202202018.html
20.晚清报刊上的林纾轶闻文史林纾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时并无牟利的计较,他翻译的第二部小说《黑奴吁天录》(现名《汤姆叔叔的小屋》)则缘于对现实的忧虑,此书描写了美国黑奴的悲惨生活。这次翻译的合作者,是年仅21岁的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学生魏易,后来魏易与林纾长期合作,翻译的小说多达40余种。《黑奴吁天录》出版前一个月,正值《辛丑条约》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412/c404063-29922222.html
21.林纾的译本《茶花女》的接受与传播期刊林纾的译本《茶花女》的接受与传播 刘迎春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诗学"共谋"《巴黎茶花女遗事》译作的接受与传播 分类号: H315.9(英语) 页数: 2(25-26)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年,卷(期):2009,(10) 《檀香刑》中"猫腔"英译的译者行为批评研究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QK200902533937
22.中国近代翻译家林纾丧妻不久后,家附近一个叫谢蝶仙的妓女,便托林纾而林纾在丧妻的这段孤苦时期,颇为戏剧化的找到了一个新工作,那就是做翻译。 谁能想到一个完全不懂西洋文的传统中国文人,竟然翻译作品180余种。尤其是打开林纾翻译大门的第一部小说,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成为了中国西洋小说的第一部,国人前所未见,大为风靡。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206/07/8250148_10663803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