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在汉字里的动物世界

《瑞应麒麟图》(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孔子云:“小子何莫学夫《诗》?……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说的是借助对鸟兽草木等自然事物的认知,让受教育者因物思义,触物起情。钱穆引申说:“对天地间鸟兽草木之名能多熟识,此小言之也。若大言之,则俯仰之间,万物一体,鸢飞鱼跃,道无不在,可以渐跻于化境……孔子教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乃所以广大其心,导达甚仁……不徒务于多识也。”(《论语新解》)由此可知,钱穆也认为孔子提出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为了让受教育者亲近自然,从中获益感发,开广胸怀,臻于仁德之境,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相通性。近日,中华书局出版《汉字里的动物世界》,旨在带领读者走进汉字中的动物大观园。

1.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在人一生的早期学习中,为什么“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这与中国文字的特点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关系。文字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生产劳动,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方便相互之间交流,便产生语言。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逐渐适应不了社会变革的新形势,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此就催生了文字的创造。正是在“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许慎《说文解字叙》)的过程中,先民们才最终创造出了文字。而汉字中的“鸟兽草木之名”,也正是先民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鸟兽草木等动植物的长期、仔细观察,逐渐掌握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并以鲜活的形象简明扼要地勾画出来,慢慢形成与动物紧密相关的文字。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就收录了466个虫、鱼、鸟、兽、畜类动物名。而这些鲜活、生动的“鸟兽草木之名”,正适合儿童识字启蒙教育,符合这一年龄阶段的生理和认知特点。《大戴礼记·保傅》云:“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周礼·地官司徒·保氏》补充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乃教之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可见,周代的儿童教育包括了道德修养和知识、技能修养两个方面的内容。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得更明确:“《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国子就是“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南宋朱熹《大学章句》)。而“保氏”主要负责对君主、天子的规谏,“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汉书·艺文志》)。可见,古代儿童启蒙教育内容与汉字学习之间有密切关系。事实上,打开中国传统的字书,我们即刻可以看到古人眼中的动物世界,以及他们对大自然的各种想象,比起今天的动物王国更为耐人寻味。

2.不可思议的幼仔与传说中的神兽

古代汉字中,动物词汇丰富,且雌雄有别,大小有异。古代对同一种动物的小时候是怎么称呼的呢?如与鹿相关的哺乳类动物,在《尔雅·释兽》中有“麋”“鹿”“麕”三种,“麋”即今之所谓“麋鹿”,其幼仔称为“?”。在今天动物界里是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科名,麋、鹿与麕皆隶属其中,鹿的幼仔称为“麛”。“麕”,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獐子,“麕”与“麇”音义俱同,獐的幼仔称为“麆”。“?”作为麋的幼仔,出现在很多先秦两汉典籍里。麋俗称“四不像”,曾经广布于亚洲东部地区,但在20世纪,麋在野外已基本灭绝,也难怪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世上有“?”了!狼的幼仔,《尔雅·释兽》称“獥”。《诗经·齐风·还》“并驱从两狼兮”句,《正义》引舍人曰:“狼,牡名貛,牝名狼,其子名獥,绝有力者名迅。”幼兔,《说文》作“婏”,《尔雅·释兽》称“嬔”。幼兔为什么被称为“婏”呢?清代学者郝懿行说:“兔生子极易,恒疾而速。”众所周知,兔子的生育能力非常强,一胎可诞下7—13只小兔子,而且一年可以生产7次。因此,兔子的快速又表现在其生育能力和过程上,所以“婏”还可以解释为快速之意。熊的幼仔,《尔雅·释兽》中又称“狗”,不可思议吧。如果称小熊为“狗”,那么小狗又叫什么呢?甲骨文中没有“狗”字,只有狗的象形字“犬”。在古汉语中,狗称为“犬”,“狗”是后起的形声字,《尔雅·释畜》云:“未成毫,狗。”即小狗之意,因此小“犬”称为“狗”。但熊与狗在现代生物分类法里属于不同的科,熊在哺乳纲食肉目熊科,而狗在食肉目犬科。但由于“狗”又有小的意思,故称小熊为“狗”,又是可以理解的。“牛”的幼仔《尔雅·释畜》称“犊”,与现代无异。自古即有“初生之犊不畏虎”之语,用来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敢说敢做、无所畏惧。又有“舐犊情深”,《后汉书·杨彪传》谓“犹怀老牛舐犊之爱”,用以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的深情。

汉字中的动物是古人探索、认识自然的产物,烙印着农耕社会的气息,蕴含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龟、羊等。部分动物名依旧常见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但一些已经成为历史遗迹。龟是长寿动物,龟头与蛇头类似,故《说文解字·龟部》云:“龟,旧也,外骨内肉者也,从它(蛇),龟头与它(蛇)头同,天地之性,广肩无雄。龟鳖之类,以它为雄。”龟又与麟、凤、龙并称为“四灵”,即《礼记·礼运》中所言“麟、凤、龙、龟,谓之四灵”。但龙、凤都是传说之物,龟、麟则是现实中存在的动物。《说文·龙部》云:“龙,麟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神异瑞兽,人们常视龙为身份尊贵的象征。

羊是一种本性驯顺的动物,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是正面的羊头形状。羊部动物名共17个,如“羔,羊子也”。羔即刚出生的羊。何休《春秋公羊经传解诂》载:“羔取其执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类死义知礼者也。”意思是,羔被抓时不叫,被杀时不哀号,吃奶时跪下来,古人由此认为羔知礼仪、有教养。《说文》云:“羊,祥也。”因此秦汉金石多以羊为“祥”,“吉祥”也写作“吉羊”。许慎又说:“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说文·鹿部》又云:“麙,山羊而大者细角。”麙,《山海经》作“羬”,云状如羊而马尾。明人费信《星槎胜览》云:“阿丹国羚羊,自胸中至尾,垂九块,名九尾羊。”“羚羊似羊,而青色毛粗,两角短小;羱羊似吴羊,两角长大”。羞,《说文》曰:“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汉字中“羊”为部首,羊字族的姜、羯、详、祥、羞、佯、徉、翔、鲜、羌、庠、羡、羲、鲞、蛘、羧、善、咩、羚、恙等汉字,都与羊有关。

3.凤凰来仪与麒麟呈瑞

《说文解字》中鸟类动物名共151个,云:“鸟,长尾禽总名也。”传说中的神鸟共6个。如凤,初为象形字,殷墟甲骨文的“凤”字就像高冠、丰羽之孔雀类鸟形。《说文》云:“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像也,麐前鹿后,蛇颈鱼尾,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集众多动物特征于一身,是一种吉祥鸟。《说文》中与兽类动物有关的部首达14个,兽类动物名共76个。其中“鹿”,《说文·鹿部》云:“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鹿分公母,公鹿俗称“马鹿”,母鹿俗称“麀鹿”,在许慎看来,鹿特指头上有角的马鹿。《诗经·小雅·鹿鸣》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古人把鹿与以礼待客联系在一起,赋予鹿求贤若渴的文化内涵。鹿部动物名25个,如“麒麟,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传说麒是主太平的瑞兽,在汉画像中,麒的样子是独角,拖着长尾巴。古人把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宋书·符瑞志中》云:“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麕身而牛尾,狼项而一角,黄色而马足。含仁而戴义……明王动静有仪则见。”麒的外部形状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于一体。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必有祥瑞。有时,“麒麟”又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这种数千年传说中的动物,到了明朝竟然变成了事实。明成祖永乐年间,郑和第三、第四次下西洋时,竟分别带回了榜葛剌国(今孟加拉国)和麻林国(一说今肯尼亚的马林地)进贡的麒麟,举国为之喧腾。从明代画家沈度的《瑞应麒麟图》所画麒麟形状看,原来长期以来作为中国人心目中圣物的麒麟竟然就是长颈鹿,不禁让人茅塞顿开。实际上,在郑和船队曾经到达过的今索马里的语汇里,长颈鹿Giri的音译便是“麒麟”。时至今日,日语及韩语中,仍将长颈鹿称作“麒麟”。

4.为猫头鹰正名

鸮、枭等鸮形目鸟类统称为猫头鹰,但这几个字意思又不尽相同,《说文·木部》云:“枭,不孝鸟也。故日至捕枭磔之。”据《说文》之意,枭是一种不孝的鸟,因此到了夏至,捕捉枭鸟并处以磔刑。枭为什么会不孝呢?传说它在羽翼长成后,会食母而飞。如北朝齐刘昼《新论》卷九《贪爱》云:“炎州有鸟,其名曰枭。伛伏其子,百日而长。羽翼既成,食母而飞。”明张自烈《正字通·木部》也说:“枭鸟生炎州,母伛子百日,羽翼长,从母索食,食母而飞。关西名流离。又土枭,鹰身猫面,穴土而居。”我们知道,猫头鹰以包括昆虫、蚯蚓、蛙、蜥蜴、小型鸟类和哺乳动物等为食。鸟类有时也会出现一胎数只兄弟互相残杀的情况,但“食母而飞”实属不可思议。毕竟雏鸟需要母亲照顾,猫头鹰从孵化后约一年,即可成长达到性成熟,便可生育繁殖了。然而,一些较大的物种,可能要到第二年或第三年,才开始繁殖。所以百日便将母鸟吃掉,自不可能。幼鸟依靠母鸟喂哺,如果猫头鹰在百日之大即吃掉母鸟,虽然解决了一顿饥饿问题,但会引起更多的麻烦,未免稍微脱离事实。中国人长期视枭、鸮为恶鸟,但也有例外,如《岭表录异》载:“北方枭鸣,人以为怪,共恶之。南中昼夜飞鸣,与鸟鹊无异。桂林人罗取,生鬻之,家家养,使捕鼠,以为胜狸。”此乃南北文化不同所致。至于西方文化,更与中国迥异。在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史前文明时代,“owl”(猫头鹰)是死亡与再生女神。在古希腊与罗马神话里,猫头鹰摇身一变又成了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圣鸟,站在她的肩膀上,也是她的象征。在《伊索寓言》与《格林童话》里,猫头鹰又充满了智慧。在《哈利·波特》里,猫头鹰是连接魔法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重要枢纽,担负着传递信件、包裹甚至是“魔法飞天帚光轮2000”等重要物品的任务。总之,猫头鹰在西方文化里代表了智慧,更可以成为人类的好伙伴。这反映出中西文化意涵之别。

5.受宠爱的马和被冤枉的狗

《说文》中与家畜类动物有关的部首有马、犬、牛、羊、豕、?、彑、豚、犛等,动物名共145个。马是被人类较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在古代是生产、交通运输和战争的工具。《说文·马部》曰:“马,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认为马是雄壮、勇武的动物。马部动物名共48个,如“骥,千里马也,孙阳所相者”。孙阳即伯乐,传说是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韩愈《马说》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古人骑马讲究规格,社会上不同地位的人,坐骑亦异。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曰:“天子马曰龙,高七尺以上;诸侯曰马,高六尺以上;卿大夫、士曰驹,高五尺以上。”规定从天子到士人,要骑身高不同的马。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攻城野战,总与名马结下不解之缘。如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坐骑名为“乌骓”,此骑所向披靡,助项羽奋勇杀敌。再如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建立过程中先后骑过的拳毛?、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六匹骏马,后被刻成浮雕立于太宗昭陵北司马门内,称“昭陵六骏”。今天,我们的生活中依然有马的身影,但远不如古人世界中的马胜义纷呈。所以,仅就《说文解字》而言,它已不再单单是小学字书,从中我们更可窥探古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犬是家畜之一,指悬空蹄子类似狗的动物。《说文》犬部动物名37个,如“犬,狗之有县蹄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獒,犬如人心可使者”。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这不单是现代人的说法,两千多年前的许慎亦然。狗的种类繁多,从外形上分,如《礼记·曲礼上》曰:“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则大者为犬,小者为狗。”从应用上分,如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十释狗云:“狗类甚多,其用有三:田犬,长喙善猎;吠犬,短喙善守;食犬,体肥供馔。”在中国古代,狗还有许多别称。如明代《事物异名》中就记载有善噬、乌龙、鹄苍、神獒、护儿、地羊、白龙、地厌、轻足、尨、赤虎仪同、韩庐、宋?、豺舅等名目。狗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看家护院、看管羊群、狩猎帮手、祭祖贡品、烹饪佳肴、玩赏宠物、信使挽车等。在早期汉文化里,狗是神圣的图腾,传说中的盘古就是狗首人身。狗还是一种祥兽,能够驱除邪魔,故古人把人、狗合埋,后演变成杀狗的祭祀即“伏祭”。因此,对人忠诚的狗是人类的朋友,自古至今一直受到宠爱。也正因为狗对主人忠诚,所以也使其背上了摇尾乞怜、卑贱低下的坏名声。同时中国人讲究气节,如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狗在古人心目中苟且偷生、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就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对狗鄙视、贬损的词语,如狗胆包天、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狗眼看人低、狗急跳墙乱咬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哈巴狗戴眼镜——六亲不认等。

由上可见,自然界的动物,进入古人汉字王国,被赋予了太多的文化内涵。透过这些与动物相关在汉字,可管窥中华民族文明的演绎与发展,而其中有更多的细节有待探索和研究。

(文中引用潘铭基《汉字里的动物世界》[中华书局2021年6月版]部分资料,致谢!)

(作者:余康,系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陈虎,系中华书局编审)

编辑: 王雪 责编: 周小勤 编审: 龙勇

扫描二维码,下载动静新闻

贵阳公安网监备案 GYBA-第2919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2410521

THE END
0.世界童话经典伊索寓言饥饿的狗在线免费阅读看世界童话经典伊索寓言饥饿的狗最新章节,就某一点来说,狗也称得上是食肉动物。只是由于家养,它吃肉的机番茄小说网下载番茄小说免费阅读全文。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45712107234528318
1.饥饿的狗饥饿的狗 几只饥饿的狗,看见河里浸泡着一张兽皮,他们使劲够也够不着。于是,便互相商定,大家一起喝干河水,就可以得到那张兽皮了。结果,还没等到去拿兽皮时,他们的肚皮都被河水涨破了。 这是说,不量力而行,辛辛苦苦追求希望渺茫的利益,结果,不但所希望的东西没得到,反而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立即下载 一键复制全文 打印饥饿的狗 https://www.diyifanwen.com/tool/yisuoyuyan/193901344500176549.htm
2.伊索寓言小故事(精选58篇)《伊索寓言小故事》之饥饿的狗 几只饥饿的狗,看见河里浸泡着一张兽皮,他们使劲够也够不着。于是,便互相商定,大家一起喝干河水,就可以得到那张兽皮了。结果,还没等到去拿兽皮时,他们的'肚皮都被河水涨破了。 这是说,不量力而行,辛辛苦苦追求希望渺茫的利益,结果,不但所希望的东西没得到,反而会付出惨重的https://mip.jy135.com/ertonggushi/yuyan/602528.html
3.伊索寓言(豆瓣)种莱人和狗 116.基萨拉琴手 117.小偷和公鸡 118.寒鸦和渡鸦 119.渡鸦和狐狸 120.乌鸦和渡鸦 121.寒鸦和狐狸 122.乌鸦和狗 123.渡鸦和蛇 124.寒鸦和鸽子 125.肚子和双腿 126.流亡的寒鸦 127.猎狗和狐狸 128.狗和一块肉 129.狗和狼 130.饥饿的狗 131.狗和兔子 132.蚊子和公牛 133.兔子和青蛙 134.海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161691
4.你长大之前必读的66本书(第一辑):伊索寓言简介,目录书摘内容简介: 《你长大之前必读的66本书(第一辑):伊索寓言》选收伊索寓言二百篇,这些寓言有的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但我们今天读起来还是倍感亲切。在《狼和小羊》中,狼想吃掉小羊,试图以貌似公正的理由来掩盖自己的暴行,但当他的虚伪言词被纯朴的小羊一一揭穿时,他便不加掩饰地露出了自己的横暴本性。《乌龟和老鹰https://www.jd.com/zxnews/298797fad652e1b8.html
5.家狗和狼家狗和狼 一条饥饿的瘦狼在月光下四处寻食,遇到了喂养得壮实的家狗。他们相互问候后,狼说:“朋友,你怎么这般肥壮,吃了些什么好东西啊?我现在日夜为生计奔波,苦苦地煎熬着。” 狗回答说:“你若想像我这样,仅只要学着我干就行。https://www.diyifanwen.com/tool/yisuoyuyan/193902992.htm
6.经典的伊索寓言故事(通用25个)经典的伊索寓言故事 3 一条饥饿的瘦狼在月光下四处寻食,遇到了喂养得壮实的家狗。他们相互问候后,狼说:“朋友,你怎么这般肥壮,吃了些什么好东西啊?我现在日夜为生计奔波,苦苦地煎熬着。” 狗回答说:“你若想像我这样,只要跟着我干就行。” “真的吗?”狼急切地问,“什么活儿?” 狗回答说:“就是给主人看家,夜间防止贼进来。” https://m.ruiwen.com/zuowen/yuyan/1134191.html
7.伊索寓言小故事伊索寓言小故事 16 一条饥饿的瘦狼在月光下四处寻食,遇到了喂养得壮实的家狗。他们相互问候后,狼说:“朋友,你怎么这般肥壮,吃了些什么好东西啊?我现在日夜为生计奔波,苦苦地煎熬着。” 狗回答说:“你若想像我这样,只要跟着我干就行。” “真的吗?”狼急切地问,“什么活儿?” https://www.yuwenmi.com/gushi/55560.html
8.伊索寓言家狗和狼 一条饥饿的瘦狼在月光下四处寻食,遇到了喂养得壮实的家狗。他们相互问候后,狼说:“朋友,你怎么这般肥壮,吃了些什么好东西啊?我现在日夜为生计奔波,苦苦地煎熬着。” 狗回答说:“你若想像我这样,仅只要学着我干就行。” “真是这样,”狼急切地问,“什么话儿?” 狗回答说:“就是给主人看家,夜间http://book.sinology.cn/3/child/fable/yisuo/008.htm
9.伊索寓言(中外文学名著典藏系列)古希腊伊索,林维电子书这则寓言说的是力不从心的悲哀。 A Hound,who in the days of his youth and strength had never yielded to any beast of the forest,encountered 狗群和牛皮 The Dogs and the Hides 几只饥饿的狗看见河面中心漂浮着一张牛皮,就想拿来充饥。可是牛皮距离河岸太远,他们想尽了办法也够不着。https://yuedu.163.com/book_reader/56e31f1cf54b433aa69137ca7ef71686_4/274dfb34c53642929cb5c1f11d76c7e8_4
10.《伊索寓言》名著简介伊索寓言情节介绍伊索寓言作者→MAIGOO百科小孩和苎麻 捕到石头的渔夫 三个手艺人 驴子和他的影子 饥饿的狗 狮子与公牛 翠鸟 牧人与海 燕子与蟒蛇 女主人与侍女们 守财奴 鬣狗与狐狸 迈安特洛斯河边的狐狸 吹牛的运动员 狼与马 老狮子 肚胀的狐狸 赫耳墨斯与雕刻家 天文学家 磨坊主和儿子与驴子 争论神的人 鹿与洞里的狮子 海豚、鲸与白杨鱼 泉边https://www.maigoo.com/citiao/143036.html
11.《伊索寓言》在线阅读伊索寓言简介txt下载第五卷 小孩和苎麻 捕到石头的渔夫 三个手艺人 驴子和他的影子 饥饿的狗 狮子与公牛 翠鸟 牧人与海 燕子与蟒蛇 女主人与侍女们 守财奴 鬣狗与狐狸 迈安特洛斯河边的狐狸 吹牛的运动员 狼与马 老狮子 肚胀的狐狸 赫耳墨斯与雕刻家 天文学家 磨坊主和儿子与驴子 争论神的人 鹿与洞里的狮子 海豚、鲸与白杨https://www.mingzhuxiaoshuo.com/waiguo/84/YiSuoYuYan.Html
12.读《伊索寓言》有感(通用21篇)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伊索寓言》,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因为寓言是个魔袋,袋子虽小,却能从里面取出许多东西,懂得很多深入人心的大道理。 有一个故事给我印象最深,那就是《饥饿的狗》,几只狗正饿着肚子,看见一条河里浸泡着一些兽皮。它们够不着那些兽皮,于是互相商量,认为先喝干河水,这样就可以够着兽皮了。结果它们没够着兽皮,就都喝得胀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080802121231_130801.html
13.伊索寓言中狗和狼的故事(精选6篇)狼又回头斥责狗: “我不是怕你,怕的是人!你这狗仗人势的东西!” 伊索寓言中狗和狼的故事 篇6 一条饥饿的瘦狼在月光下四处寻食,遇到了喂养得壮实的家狗。 他们相互问候后,狼说:“朋友,你怎么这般肥壮,吃了些什么好东西啊好东西啊?我现在日夜为生计奔波,苦苦地煎熬着。” https://www.cnfla.com/dushu/yisuoyuyan/2015-08-13/941125.html
14.读《伊索寓言》有感(精选45篇)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伊索寓言》,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因为寓言是个魔袋,袋子虽小,却能从里面取出许多东西,懂得很多深入人心的大道理。 有一个故事给我印象最深,那就是《饥饿的狗》,几只狗正饿着肚子,看见一条河里浸泡着一些兽皮。它们够不着那些兽皮,于是互相商量,认为先喝干河水,这样就可以够着兽http://www.unjs.com/dhg/3570690.html
15.伊索寓言故事集20220221223815.pdf伊索寓言故事集.pdf 8页内容提供方:157***0604 大小:68.66 KB 字数:约9.01千字 发布时间:2022-02-22发布于重庆 浏览人气:26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伊索寓言故事集.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蝙蝠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221/7143026132004065.shtm
16.伊索寓言故事(精选55篇)《伊索寓言故事》之小鹿与他的父亲 有一天,小鹿对公鹿说道,“父亲,你怎么还怕狗呢?你比他高大,比他跑得更快,而且还有很大的角用于自卫。”公鹿笑着说:“孩儿,你说得都对,可我只知道一点,一听到狗的叫声,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立刻逃跑。” 这故事说明,激励那些天生胆小、软弱的`人毫无用处。 https://mip.ruiwen.com/zuowen/yuyan/203266.html
17.伊索寓言故事(精选15篇)伊索寓言故事14 一条饥饿的瘦狼在月光下四处寻食,遇到了喂养得壮实的家狗。他们相互问候后,狼说:“朋友,你怎么这般肥壮,吃了些什么好东西啊?我现在日夜为生计奔波,苦苦地煎熬着。” 狗回答说:“你若想像我这样,只要跟着我干就行。” “真的吗?”狼急切地问,“什么活儿?” https://mip.jy135.com/ertonggushi/yuyan/752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