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师招聘《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本大题一共50道题,每道题目1分,共50分)

1.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两鬓(bìn)风霜 一蓑(suō)烟雨 白叟(sǒu)黄童 秦岭云横(héng)

B.笠翁(wēng)对韵 声律启蒙(méng) 龙文鞭影(yǐng) 哺(pǔ)育成长

C.漫漫朔(shuò)雪 结(jié)草衔环 竹篱茅舍(shè) 峰峦(ruán)叠翠

D.叆叇(dài) 菡萏(dàn) 踟蹰(chù) 怙恶不悛(quān)

2.“学而时习之”......正确的一项是( C )。

A.而、时、学、习、之 B.时、学、习、而、之

C.而、时、习、学、之 D.习、学、而、时、之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雍容 入不敷出 大有裨益 和盘托出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B.砥砺 川流不息 迫不及待 别出心裁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振幅 披星戴月 完璧归赵 刻不容缓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D.坐阵 按部就班 步步为赢 锱铢必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与下列加点字对应的解释,......是( B )。

(1)天朗气清(2)清洁(3)冷清(4)清廉(5)清唱

【释义】①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②干净③寂静④公正廉洁⑤单纯,不配别的东西

A.②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⑤③①②

D.⑤②③④①

5.“巨、北、方、情”的......的分别是( B )。

A.横、提、横折钩、点

B.横、提、横折钩、竖

C.横折、竖、撇、点

D.横、竖、撇、竖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

A.“包”是独体字,包子头部,共五画。

B.《说文解字》是中国语言学史上部分析字形、......字典。

C.“扑通、咖啡、......”都是单纯词。

D.“羊、鼻”是象形字,“丝、亦”是指事字,......是形声字。

7.依次填入横线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 )。

“像______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______,我无限_______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汉字,并______于它的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

A.徜徉、迷醉、钟情、震惊

B.钟情、迷醉、徜徉、震惊

C.徜徉、迷醉、震惊、钟情

D. 迷醉、徜徉、钟情、震惊

8.下列各居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D)

A.这个数据一定要搞清楚,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影响整个机器的性能。

B.古人有言,“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这一痕迹便是“名”。

C.从前有人主张,中国文化主静,……我们说“静为躁君”,又说“稍安勿躁”。

D.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转型,首当其冲的是坚持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9.“李老帅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缩句正确的一项是(A)

A.李老师激动。

B.李老帅说不出话米

C.李老师说不出。

D.李老帅说话

10.①“宁可站着生,绝不脆着死。”②“万一出了事故,后果将不堪改想。”③“只有先

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几个复句分

向之间的关系是(D)

A.选择、转折、条件、并列

B.因果、转折、条件、并列

C.选择、递进、假设、并列

D.选择、假设、条件、并列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未来的通信会更加多样、便捷和共享

B.由于此次会议开的及时……解决了问题。

C.该公司上半年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5%。

D.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重要……文化和思想的记录和总结。

12缺

13.以下关联词语填与正确的一项是(A)。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__________它总被人作为宫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冇的人都会为之感动:…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日,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__________烁于枝头,__________归于泥士,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适它__________美__________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A.因为、要么、要么、虽、却

B.虽然、要么、要么、虽、却

C.因为、或者、或者、即使、也

D.虽然、要么、要么、虽、却

14.下列诗句体现“雄浑”诗风的一句是(C)

A.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B.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C.返虚入浑,积健为雄

D.落花无言,人谈如菊

15.与“今天我真开心。”意思不同的一句是(D)

A.今天我好不开心!

B.今天我能不开心呢?

C.今天我太开心了!

D.今天我能开心吗?

16.“好一株盛开的紫藤萝……,难道这就是那株给人以精神力量的紫藤萝吗?”这段描写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D)

A.比喻

B.反问

C.拟人

D.借代

17.诗句“一壶浊酒喜相逢,……”的作者是(C)

A.施耐庵

B.罗贯中

C.杨慎

D.曹操

1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初的写作场景体现的传统节日是(B)

A.中秋

B.元宵

C.七夕

D.元旦

19.和棋文化有关的成语典故是(C)

A.入木三分

B.凿壁偷光

C.专心致志

D.纸上谈兵

20.学校举办对联展览,下面是某学生收集的四副对联,……恰当的项是(B)

(1)著作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2)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3)世事洞明皆儿女情事,人事练达即释道直理

A.(1)鲁迅(2)柳永(3)庄子(4)欧阳修

B.(1)鲁迅(2)李白(3)曹雪芹(4)欧阳修

C.(1)老舍(2)柳永(3)曹雪芹(4)韩愈

D.(1)老舍(2)柳永(3)庄子(4)韩愈

21.下面是位古诗词爱好者……在依次填在横线上,正确的项是(C)

每逢佳节更情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出和谐方大同。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①快意常如秋月满②心多自信得宽广③寒箱难抵春色浓④小宁云笺记岁丰

A.1234

B.2341

C.4132

D.4321

22.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的原因是(B)

A.读到一本好书

B.听到一段好乐曲

C.拜访到一位高人

D.得到一幅精美的画作

A.陶行知

B.叶圣陶

C.陈寅恪

D.萧红

24毕淑敏在《提醒幸福》中写道:“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但它们不等同幸福。”这里“乔装打扮”一词的意思差异的一项是(A)

A.面目全非

B.庐山面目

C.改头换面

D.涂脂抹粉

25.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例说……的句子是(B)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D.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季节

30江西诗派是宋代……一祖三宗”是指(A)

A.杜甫 黄庭坚 陈师道 陈与义

B.欧阳修 黄庭坚 陈师道 陈与义

C.欧阳修 王安石 晏殊 晏几道

D.黄庭坚 陈师道 陈与义 辛弃疾

31.下列关于戏剧理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中国的戏剧,古代和现代有很大不同。……又称为“新戏”、“文明戏”。

B.话剧是一种以演员的……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

C.戏剧分很多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课本剧、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D.缺

32.下列对曹操《短歌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这首诗的主题不是“酒”而是“苦,……第二苦,是曹操想找贤才而不得之苦。

B.曹操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借《短歌行》发出对天下英雄的集结令,这是一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表现。

C.曹操主要讲了一个关于“朋友圈”的愿望,……若曹操能像周公一样,一饭三吐哺,沐三握发,那么天下的贤士都会归顺他。

33.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里有很多寓言故事,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

A.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

B.《伊索寓言》搜集整理了很多古希腊民间故事。……《鹿角和鹿腿》等。

C.《克雷洛夫寓言》是法国杰出寓言家克雷洛夫的作品集,……《橡树和芦苇》等。

D.读寓言,……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34.被马克思称为“行动光明磊落”,“……《失乐园》”的是(B)。

A.歌德

B.弥尔顿

C.莎士比亚

D.但丁

35.下列关于诗歌的知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D)

A.“诗缘情”,真挚的“情”是诗歌的血液,是诗歌的生命。

B.诗歌强调音乐性,诗歌的音乐性,集中地表现在节奏和韵律上。

C.王安石注重锤炼语言,匠心运用,如“……”中的“护田”“排闼”本是《汉书》中的两个典故,……显得精炼、贴切、生动、自然。

D.诗歌的基本特点是抒情性、凝练性、知识性、哲理性。

36.下列句子表达正确的一项是(D)

A.“思/援弓缴/而/射/之”……是正确的。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中的“或”是或者的意思。

C.《清明上河图》反映了……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D.沈从文的小说结合了西方的心理分析和……,从人的下意识领域推进,呈现出一种微妙细腻的艺术气象。

37.下列有关中国文学作品的表述错误的是(B)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等。

B.《水浒传》中杨志因杀死泼皮镇关西,被打入死囚牢,……因押送生辰纲被吴用等人设计智取,走投无路,之后到二龙山落草。

C.《儒林外史》写于二百多年前的乾隆年间,……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的批判

D.《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的……,以及小城里各式各样琐碎平凡的人世悲欢,表达了对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38.下列有关外国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他身上凝聚了那个时代美好的品质一一为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B.乔纳森·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实质上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

C.《童年》整体基调虽然严肃低沉……,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的强大力量。

D.小说《简爱》所描述的故事主要发生在桑菲尔德庄园……,但她终与罗切斯特分道扬镳。

3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宋何罪之有

B.自李唐来 屠自后断其股

C.濯清涟而不妖 丁壮者引弦而战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

40.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

A.夸父与日逐走(跑)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立)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的马)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引,提出)

D.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拉)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繁茂)

41.下列诗句中所……三项不同的是(C)

A.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42.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的“既望”指农历十十六日。

B.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C.《公输》体现了道家反对战争的主张。……主张仁政的思想。

D.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如“立夏”即夏天的开始。

4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B.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

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惠子相梁》中“子知之乎”的“子”都是古人称呼对方的敬辞。

44.对下列这段话的教育感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贵国诗人惠特曼在他的《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中写道:……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A.作为孩子的母语导师,……我们该播下人生初美好的种子。

B.“童年”作为一种意义的负载值,……更指向文化层面。

C.不忘初心,……同时为了儿童的课堂。

D.在教学中恰当地,……启发、激励学生成长。

4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A.恩格斯认为,悲剧是由“……”造成的。

B.《哈姆雷特》《窦娥冤》……象征教会恶势力猖獗的复辟时期。“黑”是指拿破仑军队的服装颜色,象征充满英雄业绩的拿破仑时代。

D.十九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是启蒙文学,……其中魔鬼的名字叫靡非斯特,他是一个恶的典型。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一、名句填空(8分,每空一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游园不值》)

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_。(《所见》)

4.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长歌行》)

5.清中后期,进步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雄辩家引用。

6.韩愈在《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或作用的句子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简答题(8分)

1、有人说,教学是老师讲,……学习内容三者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4分)

学生、老师、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

①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②教师是学习内容的呈现者,学生是学习内容的习得者,学习内容是连接二者的纽带和桥梁。

③学习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方面,教学内容由学生呈现: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创新观点也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④学生、教师与学习内容之间,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存在。

2、简要叙述《骆驼祥子》中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4分)

①黑暗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人是社会中的人,受社会的制约,他的人生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祥子是社会中的人,而且所面对的那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正是这样的社会才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

②自身的性格局限又是悲剧人生形成的一个因素:我们承认黑暗的、污浊的、人吃人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罪魁祸首,但是祥子自身性格的双重性、堕落性、劣根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对他的人生悲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宋诗鉴赏(6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兩。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箫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诗人通过途中遇雨这件生活小事,表达了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2分)

关键词:豁达、阔达、乐观、积极向上、豪放

2、试结合全词赏析后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艺术表达效果。(4分)

赏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四、案例分析(8分)

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讲到父亲的话……,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站了上风,“花生派”的神情甚是尴尬。

辩论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形式,……,谈谈对辩论这种教学形式的看法。

观点:本案例中,在课堂中引入辩论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既有可取之处值得学习,也有不足之处引人思考

(一)可取之处的《课标》观点

1、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思维质量。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3.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二)不可取之处的《课标》

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五、教学设计(20分)

下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5课《伯牙绝弦》全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一)请用楷体抄写下面的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二)请依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教学要求,为《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简案。

(三)请设计本课教学板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通过自读自悟,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理解词句意思,读懂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谈话导入

生活中你有什么特别要好的朋友,给大家介绍。

2、出示课文插图

今天我们的课文也和朋友有关系,看到这张图,你想了什么?

3、板书课题“伯牙绝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领读,纠正读音,让学生用/标出停顿。

2、让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有不懂的地方用笔标出来,同桌交流,小组讨论。

(三)精读课文,纵情吟

1.通过关键词“高山”“泰山”“流水”“江河”

①(出示四句话)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中间可以用省略号)

检査学生的朗读情况,能读得正确、流利即可。

②模仿读一一按人物朗读。

师生合作读,在范读中指导学生读出停顿、韵味。

③思考读一一—理解字词:

(1)出示插图,了解伯牙、子期何许人,找出写出两人特点的句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并找出具体体现伯牙善鼓琴而钟子期善听的句子(二至四句)。

(2)出示:“高山”“泰山”“流水”“江河”

找词语之间的相似点,并思考原因,引导学生说出“默契”等词语。

④想象读——受知音间的默契。

2、通过关键词“知音”,再次感受“高山流水”的友谊。

①联系生活,思考:“朋友不在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②朗读课文,思考:“伯牙与子期后来发生了什么?原因是什么?”

③播放《高山流水》乐曲,诵读全文。

四、总结拓展

(一)总结: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寻到“高山流水”般的知音。

(二)出示资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

五、作业布置

小练笔:写一写你与朋友间的故事。

板书:

伯牙绝弦

所念 必得

知音

江西教师招聘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省教育厅及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关键词: 江西教师招聘 真题及答案

扫一扫填写求职意向

扫码填写江西教师求职意向,为您带来江西教师岗位推送,填写完成可进入小程序便捷获取更多优质岗位!

扫一扫加入考生交流群

扫码加入江西教师招聘考生交流群,教招每日一练、招聘信息、考试提醒等,教务老师全天在线答疑,快扫码进群吧!

关于我们

联系/合作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高新大道1918号万象商业中心(二期商业、商务)9#办公商业楼8楼818/819/820室

THE END
0.以下哪些故事出自《伊索寓言》?以下哪些故事出自《伊索寓言》?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需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 )[https://www.shuashuati.com/ti/94a0d96eb9c040ff9be9af3456b6332c.html?fm=bdd03ddc0e6d7479597bb5fccb9affc5ee
1.《蚊子与狮子》教案(精选11篇)4、揭示课题《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它们都选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集《伊索寓言》。幻灯片3课题。 二、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整体感知:集体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认识赫耳墨斯。 学生介绍赫耳墨斯,分析赫耳墨斯形象。幻灯片4:赫耳墨斯图像。 http://www.unjs.com/fanwenwang/jiaoan/20230226150753_6536310.html
2.伊索寓言故事通用12篇《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他不仅富有极强的童话且寓意深刻。特点是多拟人化的动物故事为主,也包括阿拉伯故事和印度故事。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偷和他的母亲》。 https://www.xueshu.com/haowen/108297.html
3.2017年中国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引导语: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中国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欢迎参考! 一、文学常识填空(每小题2分,共22分) 1、莎士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492170.html
4.《伊索寓言》名著导读教案(详案)9篇(全文)被誉为 “希腊寓言之父”,“西方寓言的开山鼻祖”。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阅读量仅次于《圣经》。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由此可见,《伊索寓言》有很大的文学价值,那还等什么https://www.99xueshu.com/w/filerqxc7hgf.html
5.事业单位公基中国历史知识之三省六部制2. (单选题)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下列选项中三省六部的职能搭配正确的是( ) A. 中书省——执行国家政令 B. 尚书省——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 C. 门下省——审核政令 D. 户部——官员任免、考核 【答案】C【解析】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https://he.huatu.com/2023/0419/1402844.html
6.关于《伊索寓言》读书心得500字(精选30篇)读了《伊索寓言》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有了许多感想,心里总是想着这本书的内容,里面的人物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腊的伊索,他是传说中的人物,他写的都是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批判、启示和教训。 用大家最熟悉的几个寓言来举例吧。 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dushuxindetihui/11567615.html
7.伊索寓言Aesop'sFables《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同时,《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 伊索寓言 Aesop's Fables Preface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731/14/208895_227465982.shtml
8.读《伊索寓言》后的感悟(通用17篇)读《伊索寓言》后的感悟 2 趁着这几天还没开学,我再次将这本有小故事大道理地《伊索寓言》又读了一遍。 《伊索寓言》这本书令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这本书中有《农夫与蛇》,《狮子、狼与狐狸》,《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而比较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狐狸和乌鸦》,它文字简洁,语言优美,意义深刻。这篇寓言讲述https://mip.ruiwen.com/wenxue/yuyan/490143.html
9.儿童文学试卷试题库.doc0、《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几乎妇孺皆知的寓言名篇,都出自古 希腊著名寓言家伊索创作的《伊索寓言》。 1、故事是叙述性文学体裁的一种,故事的(完整性)、情节的生动性和内 容的(趣味性)构成了儿童故事的基本特征。 2、《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游记作家亚米契斯的代表作。这部 著作被评论界认为是意大利https://m.360docs.net/doc/324700408.html
10.升学部《语文》课程知识点梳理本文通过对北国之秋的描绘,尽情抒发了对故都风物的赞美,展现出对故都之秋的向往与眷恋之情。在作品中,作者流露出忧郁、独孤的情绪。这种情绪,通过作者对独特意象的选择和描摹得以表达,营造出别具一格的冷寂氛围。同学们需要了解并体会作者在风谲云诡的社会环境和个人际遇的多重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受。 3.全文结构 第一自然段和第十四自然段:首尾呼应https://www.scslyxx.cn/portal/xbjs/sxb/jpkc/webinfo/2019/09/phone1570776475683761.htm
11.大学生读《伊索寓言》有感(精选4篇)倚栏轩整理的大学生读《伊索寓言》有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学生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1 《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甚广的《伊索寓言》,其重要作者就是伊索。书中的成百上千篇寓言文字简练,寓意深刻,其中有多篇已家https://www.elanp.com/article/693037.html
12.务虚喵对《西方那一块土》的笔记(10)诗歌:《荷马史诗》文学价值很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艺术创造的素材,还有很多典故和隐喻。 《伊索寓言》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 雕刻:“提篮的老妇” “阿芙洛狄忒从海中升起” “拉奥孔和他的儿子” “吹笛的女郎” “垂死的高卢人” 未被罗马人传承下去,罗马衰亡后,这种艺术技巧居然消失了,大约一千年后文艺复兴时期https://book.douban.com/people/hm1993aa/annotation/26489131/
13.伊索寓言的读书心得总结(精选26篇)伊索寓言的读书心得总结 篇1 最近,我读了一本寓言故事书,这本就是《伊索寓言》,它使我爱不释手,有了许多感想,心里总是想着这本书的内容,里面的人物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翻开书的第一页,你就可以看到古人伊索写的故事。寓言虽然篇短小,但作为人们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并通过故事背后的哲理,给人们深刻的启示。作品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dushuxindetihui/12546810.html
14.中小学生《伊索寓言》优秀读后感(通用51篇)暑假里,我读了许多书,比如《海底两万里》、《原来我这么棒》、《戴小桥全传》等等。但我最喜欢读《伊索寓言》这本书,因为通过一个个十分简单又很短的小故事。讲述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大道理。 书中有一个故事给我的印象很深,那就是《龟兔赛跑》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兔子以为自己很厉害,于是就和乌龟比赛https://www.yuwenmi.com/duhougan/3181348.html
15.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参考答案A.河姆渡文化遗址 B.仰韶文化遗址 C.大汶口文化遗址 D.龙山文化遗址 21.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是世界历史谱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尊重和包容不同文明及其发展历史,是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重要准则。下列古代文明中,产生的寓言经后人加工结集为《伊索寓言》的是()。 A.古埃及文明 B.苏美尔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216/5200222004004142.shtm
16.《读〈伊索寓言〉》的作者是:《读〈伊索寓言〉》的作者是:A.沈从文B.贾平凹C.钱钟书D.杨绛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https://www.shuashuati.com/ti/6d6d6fc1b813428b81278240b258537f.html?fm=bd5a4e9522650d8dd9cf133844bdb2e61a
17.伊索寓言读后感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伊索寓言读后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最近我在看四本共读书木中的一本《伊所寓言》。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红牛、黑牛和黄牛》了;我先简单的跟你们介绍少一下吧! https://www.gwyoo.com/haowen/11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