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版《西游记》在1986年上映后,立即风靡全国。师徒四人名声鹊起,其中闫怀礼扮演的沙僧以其憨厚老实、吃苦耐劳成为一个典型角色。
杨导同意之后,马德华兴冲冲去邀请刘大刚,谁知刘大刚直接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不去。
原因竟然是他好不容易进了中国戏剧院,还没立稳脚跟。而《西游记》剧组要去福建拍3个月,他怕请假去,回来连工作都丢了。就这样,刘大刚错失这一角色,由闫怀礼顶上。
取经路上,沙和尚兢兢业业挑着担,走在队伍最后,存在感比较低。
难怪曹云金曾在相声中调侃这个角色只有三句台词: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捉走了;二师兄,师傅被妖怪捉走了;大师兄,师傅和二师兄被妖怪捉走了。
但就是这么一个经典角色,也让演员吃了一波红利,四个主要角色商演不断。
刘大刚感到十分意外,自己曾经拒绝沙僧这个角色,没想到杨导这么大度,竟再次邀请,所以他立即去试了镜。
当化妆师将沙僧的妆发给他定好,杨导又要求他耍一段降魔宝杖。这根本都难不倒他,刘大刚本身就在京剧里唱花脸,有着扎实的基本功,一顿宝杖耍得虎虎生风。杨导满意极了,马上定下来,但是提了一个条件。
刘大刚也很爽快,一口答应下来。后来拍完之后才知道给他16万,平均一集1万。
别看片酬不高,但沙僧在续集中也是一集没落,还增加了不少打戏呢。
刘大刚进剧组后,“牺牲”有点大,首先要剃个光头,然后化妆师在他头上留出地中海发型,粘上卷曲的假发,脸上贴上上胡子、下胡子和络腮胡子,浓眉大眼,耳朵上挂两个铜环(耳环),一个活脱脱的沙僧形象出来了,可以说和闫怀礼扮演的几乎一模一样,相信很多观众都没有看出角色已经换了。
不仅如此,沙僧的道具还有很多,那串挂在脖子上的佛珠整整5公斤,一挂就是一整天,刘大刚都不敢摘下来,为啥?
因为怕万一哪场戏忘记带佛珠,演完了才发现,又得麻烦大家重拍,所以他再累也得忍着。
不仅如此,他还得拿着降魔宝杖,挑着担。有人说,那担子从没打开过,搞个空的不就行了嘛?
这可不行!因为很容易穿帮!
当时剧组总在海边山坡上拍戏,风特别大,人还没走呢,空担子就飘后边去了,所以里面切切实实都各装了5块砖头呢。
困难还有不少,比如,在半人高的草丛里拍戏,谁也不知道前面有没有沟或者坑。有一次,刘大刚吭哧吭哧挑着担走着,一下子掉沟里去了。
还有,剧组长期在外面拍摄,经费不可能支撑太多的演员开支,所以非主要演员,基本上都由主要角色和剧组工作人员串演。
所以,刘大刚不仅扮演了沙僧,还有剧中的北海龙王和太上老君,龙王倒是画得认不出来,但眼尖的观众还是能看出太上老君与沙僧的相似。
就这样,经过一年的拍摄和制作,《西游记续集》16集终于与观众见面,弥补了此前25集中缺失的经典情节,给无数观众以美好的回忆。
而沙僧这个角色,即使台词和打戏有所增加,但仍然是团队里最不起眼的。可刘大刚的表现可圈可点,他敬业且合群,把沙僧的任劳任怨、老实忠诚演绎得入木三分,也与迟重瑞、六小龄童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而今,《西游记》中的沙僧扮演者闫怀礼早已去了天堂,而续集中的沙僧扮演者——75岁的刘大刚还精神矍铄,回忆起剧组的拍摄时光,依然深情满满。
世间的缘分就是如此奇特,刘大刚错过了本属于他的角色,后来又续上了缘分,造就了一生不错的口碑和观众缘,真可谓幸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