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为何沙僧挑行李,因为老实好欺负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西游记》作为老少皆宜的经典之作,背后总是有着说不尽的玄机、道不完的秘密。

在西天取经途中,最累最枯燥的差事,莫过于每天挑着沉重的行李跋山涉水了。

相信很多人一直都很好奇,西天取经途的担子里究竟装了些什么?

为什么电视版《西游记》中,挑行李的不是猪八戒?不是孙悟空?偏偏是沙僧呢?

有人说,挑行李是按入行的先后顺序来决定的,沙僧入行最晚,是团队中的新人,理应由他挑担。

也有人说,沙僧最老实,实力也不济。所谓人善被人欺,这种苦差事,肯定非他莫属。

表面看似乎说得通,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沙僧真的如表面那么憨厚老实吗?或许,这么多年,我们都被他忠厚的外表给骗了。

沙僧给人的印象除了老实本分外,就是功力不怎么样,一遇到妖怪,没打几个回合就处于下风了。

被观众调侃最多的就是沙僧的那几句台词:大师兄,不好了,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大师兄,不好了,师傅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

沙僧真的就这么差劲吗?几个小妖都打不过,连自己的师傅都保护不了?

非也!沙僧其实厉害的很,只是他藏的很深,不愿意拿出真本事来罢了。

1、背景很深,后台很硬

沙僧背景很深,在被贬下凡前,曾经是天庭的卷帘大将。所谓“卷帘”,指的是往来护驾,出入随身的御前侍卫,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专门给玉帝打帘子的人。

此外,沙僧的实力从他的腰牌上也可见一斑。沙僧腰间悬挂的是虎头牌。虎牌,在人间对应的是虎符,古代虎符掌管军队。一般情况下,一半在武将手里,一半在帝王手里。这就意味着,沙僧其实在天庭除了御前侍卫外,还是掌管天兵天将之人,是玉帝名符其实的心腹。就算是天蓬元帅也才能调动8万兵力,还是只限于水军,玉帝身边的兵力何止8万水军?所以可想而知沙僧的权力有多大了!

但可惜的是,沙僧在天庭当官的时候不知道收敛,因为自己有权有名,时间一久就飘飘然了,玉帝看在他平日工作勤恳有功,也就闭一只眼。但在蟠桃会上,他打碎琉璃盏的这个举动让玉帝震怒,因为他嫌弃自己得到的桃子太小!最后被贬下界为妖,受穿胸之痛,其实也是咎由自取。

如来在唐僧收徒前,曾要观音进行考察,他提出的要求是“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也就是说这是不公开,但又要要求看清楚徒弟人品。按照沙僧在流沙河专吃过路人的行径,能够通过此次检验,并且能在观音到来的时候光明正大地告诉他,自己知道这个取经的事情,而且是内定人选,这也侧面印证了沙僧后台之硬。

2、功力了得,深藏不露

卷帘大将,功夫自然了得。我们可以看一下,原著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的描写:

“第一次,他两个在流沙河岸,各逞英雄,战经二十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次,这一场,斗经三十回合,不见强弱。第三次,这一场赌斗有两个时辰,不分胜负,两下一般同。”

从这里可以看出沙僧实力还是很强的,和猪八戒孙悟空差不了多少,斗个小妖怪还是轻而易举的。

那究竟为什么,在取经路上,沙僧给人的感觉就是个打酱油的呢?

3、明哲保身,心机深厚

沙僧曾在天宫任过职,最懂官场里的潜规则。他深知路上的妖魔鬼怪,都有深厚的背景。

如果自己像孙悟空那样不知轻重,打死了个把妖怪,说不定就得罪了天上的某位大仙。他已经因为打破玻璃盏被贬下凡,好容易来了个镀金的机会,犯不着为了唐僧再冒风险。

因此,他宁愿唐僧被妖怪抓走,每次都等着孙悟空去救,也不敢轻易使出真本事。

事实也证明,他的判断没有错。那些个妖怪基本都有背景,每次在在孙悟空准备斩妖除魔、为民除害的关键时刻,总会半路杀出某个神仙,云淡风轻地就把妖怪接走了。只有像白骨精这种极个别没有背景的妖怪,才被孙悟空暴击,甚至打死。

所以说,沙僧其实并不像表面看上去这般憨厚老实,好欺负。在整个取经团队中,他是最狡猾的一个,也是最懂得明哲保身的。

原来这么多年,我们都被他的外表欺骗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西天取经的担子里究竟都装了些什么东西?

这个问题似乎是整部西游记的未解之谜,但仔细了解后不难发现,行李中最重要的就是三件东西:锦襕袈裟、紫金钵盂和通关文牒。

1、锦襕袈裟,佛祖信物

锦襕袈裟是如来佛祖给唐僧取经的信物,这是至宝。如来说,穿了这件袈裟可以不入轮回,非常的厉害。锦襕袈裟除了在观音菩萨给唐僧的时候出现过一次,在之后剧情中也只露过一次面,就是在黑熊精那一段剧情里。

2、紫金钵盂,唐王御赐

紫金钵盂是唐太宗御赐的物件,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最关键的,这还是行脚僧吃饭的家伙,对西天取经非常重要。

3、通关文牒,重要签证

通关文牒同样重要,相当于今天的签证。没有通关文牒,这一路上路过那么多国家,是不可能允许唐僧师徒通过的。当时那些国家,只能通过盖了印章的文牒来确认身份,所以唐僧每过一个国家都要交换文牒。没有它,师徒四人寸步难行。

可见,行李中这三样东西缺一不可,那该由谁保管最妥当呢?

孙悟空喜欢炫耀,不适合

孙悟空是团队里的实力担当。遇上开山,遇水架桥,西行路上的妖魔鬼怪全靠他一人负责。孙悟空虽敢打敢拼、勇挑重担,但虚荣心比较强,做人太高调,喜欢炫耀。尤其是在向观音禅院的金池长老炫耀袈裟时,唐僧百般劝阻,但孙悟空却说:“放心,放心!都在老孙身上!”结果,袈裟被熊罴怪盗走。事实证明,孙悟空是最不适合看管行李之人。

猪八贪财好色,靠不住

猪八戒贪财好色,喜欢占小便宜。在乌鸡国,孙悟空为了煽动八戒半夜去井里打捞国王尸身,便骗他井下有宝贝,八戒果然十分卖力地下去了。还有一次,孙悟空假冒勾司人要拿八戒的性命,八戒赶忙说出,自己左耳朵眼里藏着私房钱。行李放在八戒手里,唐僧肯定不放心。

沙僧细心踏实,最靠谱

孙悟空爱炫耀,猪八戒太贪财,明显两个都不适合。那沙僧呢?在取经团队中,沙僧是三兄弟中业务技能最差的,但这样的人不会像孙悟空那样说不干就不干,会永远听唐僧的话,永远支持取经事业。另外,沙僧也是一个细心周全的人。在取得无字经时,是沙僧最先发现书中“并无半点字迹”的。此外,沙僧遇事冷静,最懂职场潜规则,深得唐僧信赖。由此可见,沙僧的确是最适合保管行李之人。

管理团队是门艺术,最重要的是知人善任。孙悟空爱炫耀,猪八戒太贪财,沙僧心机深厚,处事冷静,最适合保管行李。从挑行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唐僧不愧为大BOSS,考虑问题确实非常周全!

职场如战场,在处理职场关系时,我们要以沙僧为戒,越是位高权重,深得老板赏识,就越应该学会低调做人,不然一骄傲,就会得意忘形,很容易着了小人的道不说,最后可能连工作都没了,这都是血的教训呀!

THE END
0.西游记原著里挑担子的是猪八戒?原来沙僧背后有个惹不起的大靠山八戒牢骚的重点是过了流沙河。因为这时候收了沙僧了,可是为什么挑担的任务还是自己的呢? 不过,接下来八戒的言语有些蹊跷,按道理说,担子应该由最小的师弟沙僧挑,可八戒却在跟悟空抱怨,而丝毫不敢说沙僧。 八戒继续说:“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 https://k.sina.cn/article_7061963795_1a4ed0413001014p5v.html
1.最不合逻辑的名著《西游记》至于沙和尚的兵器,原著中写的是降妖宝杖,86版《西游记》中赋予沙和尚的是月牙铲,为何要这么改动呢,主要原因就是好让沙和尚挑担,因为原著的兵器还不到电视剧发明的月牙铲一半的长度,根本就没法挑担。所以原著中真正挑担的是猪八戒,沙和尚是牵马的,雷人不?至于电视剧为何要这么改,也怪原著对沙和尚所倾注的文笔太少https://www.jianshu.com/p/d29d8d50560e
2.西游记百科名片 《西游记》为明代时期吴承恩创作的古代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一路西行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基本https://www.56whw.com/baike/detail?id=19413
3.被86版西游记误导的这么些年(西游记(全三册))书评如果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有没有看过《西游记》?你的回答一定是:看过,杨洁导的,86版西游记,六小龄童的孙悟空演得实在是太出色了···或许每一个没有读过原著的人,都会这样回答,人们谈论起《西游记》几乎全部都是杨洁导演的86版西游记电视剧,而不是吴承恩版的“西游”。阅读的匮乏和先入为主的电视剧把《西游记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476670/
4.HR眼中的西游记:和你聊聊西游里的招聘、培训与考核故事猪八戒,因为“挑担有功”(原著里,担子基本上都是八戒挑的),给个净坛使者的封号,看上去好像是佛祖为他量身定制的岗位,但到底是否实惠,未经验证,谁知道呢。 沙和尚,因为“登山牵马有功”(不是挑担子哦),给了一个金身罗汉的职称就打发了,当初提到的“官复原职”是别指望了。这也是明显是告诫其他员工,不出工不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928/11/77153449_997449596.shtml
5.中国古代文学参考书目6、冯延已:《蝶念花》(几日行云)、《鹊踏枝》(谁道闲情)、《谒金门》※(风乍起) 7、李王景:《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 8、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乌夜啼》(林花谢了,无言独上)、《虞美人》※(春花秋月)、《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https://zwx.chzu.edu.cn/2018/0612/c13176a171779/page.htm
6.宅在家抗疫,淅川县图书馆邀你线上闹元宵猜灯谜游在淅川52.《西游记》人物大联欢 打一成语 53.为官清廉两袖空 打一《西游记》二字妖魔名 54.阎王点将 打一《西游记》三字妖魔名 55.三令五申 打一《西游记》二字神仙名 56.孙悟空龙宫借宝 打一成语 57.悟空叩门八戒开 打一俗语 58.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处跑 http://xichuan.01ny.cn/2020/yzxc_0209/49634.html
7.“西游”题材火爆电影至少拍了40部文化原标题:西游片:一拨“取经刚刚回”一拨“挑担又出发” 近两年,西游记题材的电影挤爆银幕,并大有持续火爆的趋势。两部3D魔幻电影《敢问路在何方》和《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先后锁定2016年档期。 昨日,《金箍棒传奇2》也宣布定档5月29日——作为《西游记》小说改编在2015年动画电影领域的首发之作,锁定儿童节档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0508/c172318-2696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