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版《西游记》怎么来的,为何比古籍版多万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们今天见到的《西游记》,世德堂本62万字,是现存字数最多的版本,杨闽斋本46万字,唐僧本40万字,李评本是世德堂本的点评本,《西游记传》7万字,《唐三藏西游释厄传》13万字。那今天我们看的《西游记》

我们今天见到的《西游记》,世德堂本62万字,是现存字数最多的版本,杨闽斋本46万字,唐僧本40万字,李评本是世德堂本的点评本,《西游记传》7万字,《唐三藏西游释厄传》13万字。

那今天我们看的《西游记》有多少字呢?我们现在很多人看的一般都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多少字呢?86万字。

那问题来了,即便是62万字,离86万字还差24万字呢?

▲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游记》字数86万字

我们今天都知道书有正版、盗版之分,《西游记》由于流传时间太长,版本各不相同,谁是正版、谁是盗版已经分不清楚了,甚至可以说,流传下来的都是盗版,我们只能把众多盗版的集中在一起,推测原版时是什么样子。而且除了各种刻本外,不要忘了,民间还有各种内容都不尽相同的各种手抄本。

直到1931年,孙楷第前往日本访书,我们说的这个在中国大陆已经失传的世德堂本《西游记》,于日本村口书店发现,鲁迅、孙楷第分别透过管道得知日本藏有数种明刻本《西游记》。

1933年,当时的“北平图书馆”派员赴日购回世德堂本《西游记》和《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二种,二者皆为国内失传已久之版本,后又都被带往台湾,今存台湾故宫博物院,所以现代大陆学者谁都不曾看见过世德堂本原书,我们只能看到由原书拍摄而成的胶卷。世德堂本小说现存世共四部(其中一部残缺),除存台故宫一部,其余三部皆藏日本,分藏天理图书馆、日光晃山慈眼堂及广岛浅野图书馆(残本)。

这本书买回来时,都已经是1933年,经过四百余年岁月流转,才得以重归祖国。而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最大的支持者——鲁迅,他的《中国小说史略》是1923年写的。换句话说,当时他写《中国小说史略》时还没看过世德堂本《西游记》,鲁迅去世是1936年,可能鲁迅都没有看过世德堂本,即便看过,也根本没有时间做细致的研究。

▲明代西游记插图

但随着日本侵华战争,东北地区逐渐沦为战区。当时北平图书馆基于文物保存之责,将馆藏大批珍贵典籍,包含所有善本书一并南迁至上海法租界区寄存。后由于法国在二次大战中失利,位在上海之法国租界区亦沦为日军控制。

1941年6月,北图馆长袁同礼与时任驻美大使胡适商讨,基于安全考虑,决定将此批文物悉数运往美国国会图书馆暂存,并由王重民、钱存训等人冒险前往上海负责迁运作业。然而,此批多达三百箱之珍贵典籍沦陷敌区多时,加以日军关防严密,使运输过程倍感艰辛,后仅能择其精华部分(世本《西游记》亦在其中),约二千七百二十种,约三万余册,分装一百零二箱,分十批以美国国会图书馆购买《四部丛刊》、《图书集成》等大套新书名义闯关,后陆续运抵美国,采「寄存」名义委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代为保存,并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摄制成微缩胶卷。其间经历多少沧桑因缘,又纠葛多少人、事、地、物,令人感慨。抗战胜利后,便即刻提出收归申请,并着手准备接运手续,但因国共战端继起而未能接收回国。

▲朱鼎臣(明代)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插画

随着时局改变,此批珍贵善本滞美二十余年,1965年11月才随国立故宫博物院选送纽约世界博览会参展文物,于会后一同运返台湾。1968年1月下旬,经台湾行政院颁令将所有原国立北平图书馆藏善本书籍,悉数移运国立故宫博物院寄存保管,并将一应书目著录于来年12月出版之《国立中央图书馆典藏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中,时至今日,此部世德堂本《西游记》仍由台湾国立故宫图书文献馆完善保。

另一本由孙楷第从日本买回的孤本,是《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全书共13万字,书题“羊城冲怀朱鼎臣编辑书林莲台刘求茂绣梓。”。

在所有现存的《西游记》中,世德堂本内容最多,同时保留了大量方言,语言也更生动,更形象;描写的更好。

▲世德堂本西游记插图

据世德堂本胶卷,书中《序》明确署有「壬辰夏端四日」字样,多数学者都认为此处“壬辰”当指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虽然吴承恩生卒时间尚不完全确定,但这个时间距作者吴承恩(姑且说作者是吴承恩)去世也不过十来年;世德堂本虽不一定是百回本《西游记》的最初刻本,但在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百回本《西游记》的许多刻本中,却是最早的。

所以今日流行的两种版本《西游记》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与作家出版社(1954)版本均以这个世德堂本为底本。该书发现时,封面、扉页未见。目录页首题卷首的“华阳洞天主人校”,没有作者,第三行下题“金陵世德堂梓行”。全书共二十卷,一百回,有图196幅,全书约62万字(实际不含标点,只有58.37万余字,62万字是根据页数,估算的)。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插画

世德堂本是翻刻的一部已经失传的《西游记》,世德堂刊本正式书名《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既然叫“新刻”,那被翻刻的底本应该也是“刻本”即印刷本,我们一般叫“前世本”,等于也是盗版。再加上之前还应有个作者的手本,我们叫“吴本”,可惜,“前世本”和“吴本”都没有了。

虽然世德堂本作底本,不过从胶卷中看出,其本身也有许多残缺。例如,其中“料字第十六卷”(从第七十六到第八十回),书页上就印明是用较晚出的“书林熊云滨重锲”的本子补的;卷九、十、十九、二十皆为“金陵荣寿堂梓行”。又如,第十四回,第四十三回,第四十四回,第六十五回,第八十七回各回,都有残缺。

不过到底是这部书是世德堂在万历二十年并没有刻成或刻完后并未立即印行,尔后不知经过什么曲折,书版易手荣寿堂,经荣寿堂补版才得以行世呢?还是当初这部书被带到日本时,被带去的哪个人手中的《西游记》不完整,他自己用三个版本拼凑补全的呢?还是谁也不知道。又是何时,有何人,从何地带到日本的?还是不得而知。

▲清代西游记插图

清代的《西游记》有是什么情况呢?

自《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开了点评《西游记》的先河,到了清代,以道、释、儒等思想诠释《西游记》的评点本成了《西游记》传播的主流,现在流传的七部清代《西游记》,就全是“点评本”。

▲《西游原旨》

清嘉庆二十四年护国庵板刘一明的《西游原旨》,署名还是“长春邱真君著”。他完全从道家的观点去重新解读《西游记》。

李评本来自世德堂本,而清初的《西游证道书》又是在李评本正文的基础上,大量删节了世德堂本里的诗词偈语,把七百多首诗词偈语减缩成二百多首。总字数也压缩至四十余万字。所以《西游证道书》相比李评本情节更加紧凑,语言更加凝练。

《西游证道书》在清初颇为流行,一度影响较大。但是浙江山阴人陈士斌又据《西游证道书》删改成《西游真诠》,并出版发行,又导致《西游证道书》市场萎缩,流行约三十年后淡出了传播舞台,也在国内失传了。还是1931 年,孙楷第在日本内阁文库发现了《汪憺漪评古本西游证道书》。

▲陈士斌《西游真诠》

之后乾隆年间,山西汾阳人张书绅评点的《西游记》,名为《新说西游记》。在清批《西游记》各版本中,《新说西游记》是唯一保留了世德堂本所有的诗词偈语,罕有文字修改的。

如果说陈士斌的《西游真诠》是典型的“价格便宜量又足”,那张书绅的《新说西游记》就典型买来装B用的,所以这两个版本流传最广。

孙楷第就曾说到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西游记》版本时,就说:“《西游记》吾国通行者有三本:一为乾隆庚子陈士斌《西游真诠》;二为乾隆己巳张书绅《新说西游记》本;三为嘉庆间刘一明《西游原旨》本。明本概未之见。”

由此可见,由于明本很早就失传了,到了清朝,清朝人又进行了多次的增、删、改、评、注,这中间有好有坏,好的是故事更完整,语言更通顺,情节更合理,但也失去了《西游记》诞生之初,那本来的面貌。

▲陈士斌《西游真诠》插画

人民文学1980年二次整理时,在校勘中发现明代世德堂本较清代各种刻本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除了“书业公记”本《新说西游记》外,其他清代刻本,实际上是世德堂本的删节本。世德堂本中的许多描写景色、人物、战斗场面的极具风趣的骈辞韵语,在这些刻本中,基本上都已删去;其他叙写文字,也作了大量删削。

第二,世德堂本中有一些方言,清代各种刻本做了删改。

第三,世德堂本有一些形容描写之处,清代各种刻本也与之不同。

另外,书前的陈元之《刊西游记序》,在清代刻本中全数不存。

我们只是把字数最多,语言最生动,写的最好,保存最完整,时间最早的世德堂本《西游记》当成原著了。然后依据世德堂本和清代六种刻本及明崇祯本整理之后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的《西游记》,已经有86万多字了,多出的24万字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是现代人用其他版本的《西游记》中的内容补进去的。说白了,就是我们是用盗版的世德堂本为底本,加上盗版的盗版清代六种刻本和李评本,最后综合成一部《西游记》。等于是我们现代人根据我们今天的理解,用十几个盗版的《西游记》版本,综合成了一部我们认为的合理的正版。

完成了“盗版变正版”的升华。

▲罕见清代木刻五彩套印《西游记》

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西游记》内容更丰富,情节更多,也更合理,但这已经不是作者的原著了。

当然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无所谓,但对于有些研究者来说,也不知道手中拿着的是今天现代人重新创作的《西游记》,而当成了《西游记》原著,对着这部现代人重新编辑过的《西游记》进行“解读、揭秘、品读、评论”,就失去了意义。

THE END
0.杨洁逝世:昔日执导西游记今日痛别西游去传媒“它本身是雅俗共赏的东西,一定要忠于原著才能把它的精神拍出来。不能想当然就去拍。《西游记》这本书容易拍得强调了俗的方面,怎么好玩怎么来,就会拍出比较低级、比较闹的东西。慎于翻新呢?它毕竟是一个文学性的东西,你要把它变成电视剧,用真人在真山真水里头演,这个改编一定要慎重,不管加一些什么情节、人物,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418/c40606-29217334.html
1.86版《西游记》魔改原著到离谱,为什么还被奉为经典捧上神坛?86版《西游记》拍得很肤浅,它是将原著进行了魔改,而正是因为这种魔改,让它创造了一个,脱离了原著之外,符合大众认知这样一个经典版的《西游记》。说86版《西游记》拍得很肤浅,因为它只拍出了原著表面的故事,说白了,它就是一部童话版的《西游记》。为了迎合大众,对原著里面一些人物的形象和关系,进行了非常大的改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386150/
2.《西游记》小说原著全集在线阅读《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本站《西游记》均为白话文,适合各大年龄背景的读者。https://xiyouji.5000yan.com/
3.西游记原版书原著共1499件西游记原版书原著 西游记原著正版无删减吴承恩完整版原版书初中生青少年版文言文初中七年级四大名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西游记上下册+考点 已有1000人评价 关注 西游记原著正版无删减吴承恩完整版原版书初中生青少年版文言文初中七年级四大名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水浒传上下册+关系图+考https://www.jd.com/chanpin/2529464.html
4.现代版本的《西游记》怎么来的,又为何比古籍版至少多24万字另外,书前的陈元之《刊西游记序》,在清代刻本中全数不存。 我们只是把字数最多,语言最生动,写的最好,保存最完整,时间最早的世德堂本《西游记》当成原著了。然后依据世德堂本和清代六种刻本及明崇祯本整理之后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的《西游记》,已经有86万多字了,多出的24万字是怎么来的呢?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6534268_1085183491.html
5.致敬国民剧:86版《西游记》文化看过86版电视剧或原著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西游记》好玩、有趣,它不仅是一代代人童年趣味的一部分,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还在不断激发后来者的创作灵感,甚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很多人的一生。比如对西游题材情有独钟的周星驰多次表示:“《西游记》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很有想象力”;郑渊洁在采访中也反复推荐:“阅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7/0422/c22219-29228517.html
6.孙悟空官封弼马温,86版西游记和原著的出入竟如此之大?第四、天兵天将都会飞,养马起个什么作用? 第五、马德华扮演的天蓬元帅,就是后来的猪八戒在这一集里和孙悟空交手是什么用意? 第六、武曲星说弼马温大,御马监的小官对孙悟空说弼马温小。那弼马温是大还是小呢? 西游记原著第4回,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20V1R2T05239RVT.html
7.作为豆瓣大尾巴狼,我觉得改编得不比原著差(西游记女儿国)影评作为豆瓣大尾巴狼,我觉得改编得不比原著差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郑保瑞的西游记又出新番了,估计很多文青在刚刷完第五遍公民凯恩之后,又要根据预告片和剧照在豆瓣上写短评打一星了。我的看法还和之前的那部三打白骨精一样:拍的不错。这部电影的缺点我就不用多说了。它的第一条罪状就是翻拍经典。什么?你有特效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151038/
8."西游"都是江淮美食?学者:作者不一定是吴承恩新闻频道另外,他认为,“江淮有这些美食”和“这就是江淮美食”不是一个概念,我们在《西游记》里看到的面筋、粉条,其实是南北方都很常见的食物。而且,吴承恩是不是作者目前还是一个谜,所以“江淮美食”的说法是不完善的。 唐僧师徒四人最爱吃啥? 新闻一出,有很多人好奇,在《西游记》原著里,师徒四人吃的都是什么美食? https://news.cctv.com/2018/12/07/ARTIUglFKJQbbN50wRfmT5Eo181207.shtml
9.是时候科普一下真正的《西游记》了(西游伏妖篇)影评年前读完了中华书局版的《西游记》,恰逢大年初一徐克和周星驰的 《西游伏妖》上映,谈谈我对电影和原著的看法。目前豆瓣上几万人看了电影,打一星二星的不在少数。看过电影后大抵都会冒出这么一句“什么玩意儿啊!”——莫名其妙,乱七八糟。如果你不幸带着孩子去看了电影,我真想提早劝大家一句,《西游记》本就不是一个美好的童话,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320430
10.西游记的原稿早就丢失了,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名著是怎么来的实际上,随着时间不一样,《西游记》原著和原著也不一样。小说《西游记》有不同的原著,他们内容不同,字数不同,名字也不同。我们和民国时代的人看的小说《西游记》,许多内容都和我们今天看的不一样。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世德堂本西游记插图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是明代的作品,普遍认为作者是吴承恩,但吴承https://www.360doc.cn/article/16123909_105881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