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孙悟空在得到金箍棒的时候,四海龙王的表现太过诡异,就连送给美猴王的一副披挂都像是提前定制好,就等着孙悟空来取似的。
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发现那些西游世界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秘密。
今天,我们读到《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这一章。也是在这一章,美猴王得到了它征战一生的成名兵器——金箍棒。
但是,在这一章,同样我们发现了几个疑点,这几个疑点透漏着丝丝的诡异,让这一章带上了非常神秘的色彩。
首先,我们看看美猴王到达龙宫时的待遇,如果说一个巡海夜叉地位低下,遇到推水而来的孙悟空有点不敢造次的话,那么东海龙王第一次见孙悟空就显得有点不寻常了。原著中是这样写到的:
东海龙王敖广即忙起身,与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迎道:“上仙请进,请进。”直至宫里相见,上坐献茶毕。
第一次见到孙悟空,东海龙王是带着全家老小以及文臣武将集体迎接的。东海龙王作为天庭册封的布雨正神,掌管一海之大小事务,对于一个既不是天庭编制内,又没有在下界闯出一番名头的猴妖至于这么隆重吗?
按照正常的逻辑,我们非常有理由相信孙悟空要来龙宫这件事,龙王是提前得到消息的,并且传递消息的人地位不低,所以在上座献茶。
并且,龙王还试探性的想要获知孙悟空的跟脚,所以紧接着问了句:“上仙几时得道,授何仙术?”
这美猴王也是机警,胡乱应付了过去。
正是因为得到了消息,所以,龙王对于孙悟空的要求是有求必应,还不敢翻脸。直到孙悟空将龙宫宝库内的兵器都试了个遍仍不满意的时候,龙婆恰到好处的登场了。
正说处,后面闪过龙婆、龙女道:“大王,观看此圣,决非小可。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定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该出现,遇此圣也?”
龙婆出的这个主意看似合情合理,但是仔细推敲就显得有点幼稚了。那定海神针每天霞光艳艳、瑞气腾腾的,龙王能不知道?必定是知道的。但是龙王一开始就拿出这块神铁的话,就显得太容易了。
所以,龙王就和龙婆演了个双簧,将孙悟空引导到了最终的目的地——定海神针处。
通过原著我们得知,这块神铁自从大禹治水之后放到这里,一直就这么杵着从来没有什么异样,要说这是一个宝贝,那早被龙王收起来了。
所以龙王才说:“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能中何用?”说明龙王是知道这根神铁其实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偏偏就在孙悟空要来之前,这根没有什么用处的神铁有了反应。大家说巧不巧?
但凡是神仙圣人的兵器或法宝,想要使用起来,要么是念动咒语,要么是心神想通,方可使用起来。没有任何一个厉害的法宝是第一次见就可以使用起来,并且还特别的听话——只听孙悟空的话。
直到这时,龙王还没有生气呢。
美猴王拿到兵器之后,又要给龙王索求一副披挂,按说这么大的一个龙宫不会连一副披挂都没有的。偏偏为了这么一点小事,还得把南海、北海和西海龙王全部叫来。
当东海龙王将事情缘由讲清楚之后,虽然南海龙王敖钦也发了几句牢骚,但是更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原著中这样写到:
北海龙王敖顺道:“说的是。我这里有一双藕丝步云履哩。”西海龙王敖闰道:“我带了一副锁子黄金甲哩。”南海龙王敖钦道:“我有一顶凤翅紫金冠哩。”老龙大喜,引入水晶宫相见了,以此奉上。
看清楚了吗?三海龙王是带着孙悟空的需求过来的,连家都不会再回一趟,直接就将孙悟空需要的披挂拿了出来,而且是一海出一件。算上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四海龙王顺利的将孙悟空给武装了起来。
要知道,原著中孙悟空的身高是“身不满四尺”,无论是按照唐朝尺寸还是明朝尺寸换算,这美猴王的身高满打满算也就1.2米左右,放到现在,也就是一个六年级孩子的身高。
这样一副几乎算是量身定制的披挂,而且还是随身携带来的成品,要说不是提前安排好的情节,换谁也不会相信吧?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西游世界就是我前文说到的一个东方版的“楚门的世界”。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剧情。
安排师傅教授本领,再上赶着打造装备武器,这不是活生生的“捧杀”吗?现在唯一欠缺的就是找个由头让美猴王“闹事”了。只有美猴王闹事并“不合规矩”之后,天庭才可以名正言顺的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