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其实是一个字面意义上的战争故事|《纽约客》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小王子曾说,忧伤的人喜欢看日落。“有一天,我居然看了44日落。”1944年一次飞行任务中,圣埃克苏佩里失踪,那一年他刚好44岁。25天后,巴黎解放。《小王子》是一个战争故事,现实的战争,情绪的冲突。下文编译自美国作家、散文家亚当·戈普尼克(Adam Gopnik)刊于《纽约客》的文章,原标题为《“小王子”奇怪的胜利》。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所有用法语写成的书中,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无疑是被翻译得最多的作品。这很奇怪,因为这本书从意义,或者说目的、意图,到它在道德上的启示,即使是在它第一次出版80年后的今天,似乎仍不是那么明晰。

更让人吃惊的是,回看此书最初的评论,相比于作为一个必看的优美寓言故事,这本书带给读者的更多是迷惑与困顿。在早期的评论家中,只有P·L·特拉弗斯真正认可它的重要性,并以此为灵感,写下后来被认为是从七岁到七十岁的人都爱读的童话故事《玛丽·波平斯》(Mary Poppins)。

《小王子》最初版

但久而久之,读者的筛选证明——经典就是经典。但即使处境变了,当初困惑的点还在。我们试图离谜底更近一点,《小王子》到底是本关于什么的书?

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故事的梗概:一个飞行员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沙漠,在漫长的求生等待中,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小男孩,他跟随时间的流逝来此旅行。小王子从一颗遥远又孤独的小行星而来,那里只有一朵玫瑰与他作伴。但玫瑰让小王子觉得很受伤,他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最后小王子受到一只聪明而又细心的狐狸的点化,并在蛇的帮助下离开地球,重新回到他的B612号小行星上。

读者花了很多年,才开始明白这本书是一个战争故事。《小王子》不是一个真正的战争寓言,而是关于冲突,它向我们表明,其中冲突的核心情绪——孤立、恐惧和不确定性,只能通过亲密的言语和爱来缓解。

小王子遇见了狐狸

玫瑰园里的小王子

但《小王子》也是一个非常字面意义上的战争故事:它的创作与二战在法国的爆发、维希政府的战败,以及圣埃克苏佩里所在的法国空军大溃败有直接关系。圣埃克苏佩里对战败的羞耻感和战后的困惑彷徨促使他写下这个抽象概念的寓言,与具体的爱相对立。

作者的野心与同时代的其他伟大作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呼应。就像J. D. 塞林格在战后故事《为埃斯米而作——既有爱也有污秽凄苦》中所讲述的那样,只有一个清醒的孩子的言语才能缓解这场道德的崩坏;还如同阿尔贝·加缪从战争中所汲取的——「个人幸福与作为抽象敌人的痛苦之间」将存在永恒的斗争,这意味着有必要将真实情感与日常生活隔离开来。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从传记作家斯泰西·希夫的《小王子的星辰与玫瑰:圣埃克苏佩里传》一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小王子》更详细的创作背景。

圣埃克苏佩里——这个不幸的、只会说法语的流亡者,从欧洲逃到北美,在这里他还经历了与其他流亡者、反抗团体的激烈内战(他对戴高乐的评价很差,认为戴高乐是在让法国人内讧,而非对抗德国人),最终在曼哈顿和长岛写下了这部最具法国色彩的寓言。

书中沙漠的背景设定,取材于飞行员圣埃克苏佩里1935年在阿拉伯沙漠中迷路近一周的一段经历。他把记忆中的孤独、幻象、濒临死亡以及周遭的美丽都写进了故事里。王子和玫瑰的爱情故事则源于他与妻子康苏埃洛之间风雨飘摇的婚姻,玫瑰的咳嗽,刚烈的性格,以及突然昏倒的情节都取自康苏埃洛。(圣埃克苏佩里迷失在沙漠不知所踪后,康苏埃洛一直公开哀悼他的离去。)

圣埃克苏佩里与妻子康苏埃洛婚礼后的合影,摄于1931年

在他内心最深处,他感觉法国的败落不仅是战争的失败,而且是意义的丧失。这场失败带来的情绪沙漠,比利比亚沙漠(位于撒哈拉沙漠的东北部)更令人困惑——一切都不再有意义了。圣埃克苏佩里认为这场战争是无比光荣的,他与空军 GR II/33 侦察中队一起飞行战斗。在惨痛的失败之后,他像许多其他爱国的法国人一样逃离了欧洲,辗转葡萄牙,在1940年的最后一天来到了纽约。但是,只有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人才知道,如此惨重的损失是一种什么感觉:不仅仅是军队,可以说是在众神的注视下,整个法国的文明基石,以惊人的速度垮塌了。

在寻找这种崩溃的原因时,最诚实、正直的思想家们——包括马克·布洛赫(著有《法国乡村史》等)和加缪在内——认为真正的失败在于法国人抽象的习惯。法国人的传统是喜欢将具体的实用性问题,转移到涵盖一般理论问题的平行宇宙中,即模型,这才是让决策者失败的真正原因。于是更理性的声音认为,应该与那些使我们远离生活的抽象概念永远地斗争下去,正如布洛赫所说的:

我所处的行业(即历史学家,更广泛地说,是所谓的人文主义者),首要任务就是避免冠冕堂皇的抽象术语。那些教授历史的人,应该不断关注和寻找空洞和抽象背后,坚实而具体的事物。换言之,他们应该把精力集中在人身上,而不是社会职能。

这次毁灭性和倾倒性的经历,把所有有着复杂生活史和命运的个人,先是变成一个数字,然后变成了牺牲品。圣埃克苏佩里想从中拯救的是人,而不是统计数据。如果只是数字的话,那可以是行星上的人所迷恋的任何一种东西,如果这个人是天文学家,他的「计数癖好」可能是星星的数量,这个人是商人,那它就是生意的利润。

“借酒遗忘某些人或事都属于恶性循环,徒劳无益。”

阅读《小王子》最好的方式是把它看作是一个讽刺教条和愚妄的寓言。故事的冲击力和尖锐在于,圣埃克苏佩里在这场反对虚无的斗争中,不是将之作为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生死的问题。这本书从小行星到沙漠,从寓言到喜剧,最后成为一个神秘又悲伤的故事,都是为了强调一个反复出现的观点:你不能爱玫瑰,你只能爱一朵玫瑰。

像圣埃克苏佩里所经历的那样,小王子的所有际遇就是一场流亡之旅,最终远离所有稀疏平常,坚定地走向那朵最特别的玫瑰。

小王子明白了,对他的玫瑰负责,意味着如实地看待它,看到它的脆弱和虚荣心,看清它所有的平凡后,也不要因此而减少对它的爱!你总会在一些特殊又离奇的际遇中获得你想要的,正如书中蟒蛇吞下大象的开场画面,叙述者告诉我们,成年人看到的只是一顶帽子。

“看事物要超越事物表面。”

小王子在前往地球旅途中遇到的人,从布洛赫的意义上,他们都是沦为社会职能的人——商人,天文学家,甚至可怜的点灯人,都成为了他们职业本身,对星星却视而不见。如同我们在阅读加缪时看到的存在主义哲学。流水线使我们对自己的努力变得视而不见,而我们需要做的,是重新看清这个世界。

THE END
0.《小王子》之父的狗血婚姻故事里让小王子朝思暮想的玫瑰确有其人,原型就是圣埃克苏佩里的妻子康苏罗。不过,这两人的故事就没有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128764/discussion/612674257/
1.“玫瑰”的故事报刊作为圣埃克苏佩里的妻子,龚苏萝身上维系了太多的传奇和令人费解的谜。1927年,这个来自中美洲萨尔瓦多、像“小火山”一样倔强的女子应阿根廷官方邀请,越洋来参加第一个丈夫戈麦兹·卡利洛的葬礼。在朋友的介绍下,龚苏萝结识了当时正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负责南美洲邮航的圣埃克苏佩里。像大男孩一样的飞行员对这位优雅、美丽、执拗的“岛上小鸟”一见倾心http://www.chinawriter.com.cn/GB/n1/2016/0905/c405174-28690263.html
2.重读《小王子》:关于“玫瑰”的多种隐喻,长大后的你读懂了吗?(小这朵傲娇的玫瑰,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就是圣埃克苏佩里的妻子康苏艾罗。他们相识相恋并闪婚,但婚后生活摩擦不断。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圣埃克苏佩里慢慢学习如何去爱。回到《小王子》的故事中,圣埃克苏佩里写道,当小王子来到另一个星球时,发现了一整片玫瑰,每一朵都和他的玫瑰一样。小王子思念着自己的玫瑰,开始思考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624184/
3.爱人是假的,回忆是真的(小王子(中英文对照本))书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的妻子龚苏萝就有一本回忆录,叫作《玫瑰的回忆》,显然,她确信她就是作者的玫瑰。也许龚苏萝在这样认为的时候,她是很愉快的,她很为自己能成为圣埃克苏佩里的夫人而自豪,当他以坠机作要挟威逼利诱她答应求婚的时候,她心里其实是很自得的。她爱他,这毫无疑问,但她更需要用她那过分的自矜自怜来他https://book.douban.com/review/2113627/
4.那个写《小王子》的人,已经离开80年了1930年圣埃克苏佩里从阿根廷回来,带回一本书和一个妻子,《夜航》受到了空前的欢迎,荣膺1931年费米娜文学大奖,而有着萨尔瓦多“小火山”一样倔犟个性的妻子龚苏萝却受到了丈夫家人和亲友的冷落。在阿盖城堡的婚礼上,龚苏萝一袭黑色的婚纱,冷着脸,如一个阴霾的预言。https://wenyi.gmw.cn/2024-07/31/content_374718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