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怎么看刘心武续写《红楼梦》

主持人语(本报记者苏丽萍)

刘心武“续红”引起争议,在很多人看来不啻观一场好戏。戏者,虚戈,非真也。正像《红楼梦》中所言“假作真时真亦假”,近年来的“戏说”大行其道,“作戏”也非常时髦地说成了“作秀”,因而刘心武的“续红”是否有“戏”,也引起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

“续书”是与非

孙伟科(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

因刘心武“揭秘”红楼而引起的学术纷争,在2005年曾成为一场轩然大波。当时批评者有之,拥护者有之;斥骂者有之,痴迷者有之。可以说是近十年来少有的文化围观现象之一。

最近,刘心武的《红楼梦》续书杀青,旋即又成为文化热点之一,有红迷将此视为“补天之事”而加以关注,有的则从刘心武此前的种种揭秘著述和讲座出发做推测,认为此“续书”必然是“狗尾续貂”。

因为尚拜读过“刘续”的二十八回,因此对刘心武的“续书”无法定评。从一些信息看,刘心武力图荡涤程高一百二十回本大团圆的贻害,让人物结局都很悲惨!但是,如果刘心武所理解的悲剧性就是让一个个人物悲惨地死去,让贾府这个大家族烟消云散,那么恐怕就难有艺术感染力了。《红楼梦》前八十回也包括后四十回对悲剧性的处理,常常是悲中有喜、喜中有悲、曲折回环的,从而达到悲不胜悲、余味无穷的效果!刘心武让林黛玉沉湖而死、宝玉入监、薛宝钗染病而亡、王熙凤投水自尽,不过是将“白茫茫”理解为“死光光”罢了!有读者认为刘心武之前的两部与《红楼梦》有关的小说《贾元春之死》和《秦可卿之死》写得直露、刺目,那么此次续写能否避免前车覆辙呢?

著名作家张爱玲研读《红楼梦》数十年,她没续写最后40回。茅盾在世时,有人劝茅公续写《红楼梦》,他婉言拒绝,他说:“我不能写,中国能续写《红楼梦》的人,还没出世呢!”“欲与高鹗试比高”的刘心武,其续写能否取代高鹗续书呢?随着其续写今年三四月的全文刊出和登场,真相将随之大白!

“续红”有感

周传家(北京联合大学教授):

《红楼梦》是经典,“红学”是“显学”,不专属于某个人或某些人。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刘心武有权进入这个“共享领域空间”,发出自己的声音。痴迷于《红楼梦》的他本着“多歧为贵,不取苟同”的精神,揭秘探佚,不乏精彩之处,既深化了“索隐”派的观点,又丰富了红学研究。当然,对于刘心武所建立的“秦学分支”的方法、材料、观点,也可以提出质疑,进行探讨、争鸣,这样才有利于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

刘心武大胆“续红”也是可以理解的。处在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下,作家理应拥有选择和驾御题材、内容、样式、风格的自由。既然从《红楼梦》诞生之日起,其续作就层出不穷,作为作家、红学研究者的刘心武当然也有“续红”的权利。俗话说: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刘氏的“续红”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需要经过广大读者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黄金早晚总会发光,瓦釜雷鸣难以长久。现在消息刚刚发布,书还没有读过,社会舆论就“冰火两重天”地炸了窝,岂非空对空的臆测和妄评?我们当然期盼刘本能超越高本,使所续部分与原作水乳交融,成为一个完整鲜活的艺术生命。但续作不能是强弩之末的补白,而应是牵动全身的再创造。老实说真担心续补后的《红楼梦》过分致力于索隐探佚,谨毛遗貌而失神。

刘心武先生已经成为开场的“续红”大戏的主角,但他又一再自谦地称自己为“边缘人”。有趣的是这个“边缘人”却偏偏热衷于到万众瞩目的风口浪尖“弄潮”。他口头上表白说:“我就一个退休老头,凭着兴趣干点事,不必惊动那么多人。”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将心血结晶沉淀打磨,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笔者注意到他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话:“我想过,书一旦上市,我的苦日子又来临了!”欣慰之意、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怀揣着这样的动机和心态,恐怕是很难“进入曹体”的,与“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红楼梦》的“精、气、神”更显得格格不入。

别用小说印证历史

薛若琳(中国戏曲学会会长):

《红楼梦》问世后,有不少人续写,我认为有三种原因,一是《红楼梦》博大精深,它被誉为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涵盖了社会、伦理、家庭、恋爱、婚姻、道德、民俗等诸多问题,引起了很多文人的兴趣,他们带着自己对社会和家庭的认知去解读这部恢宏的古典名著,希图丰富它、发展它、阐述自己的独特看法。二是《红楼梦》深刻地揭示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悲剧命运和那个时代对年青人人性的扭曲和扼杀,引起广大读者和文人的同情,一些文人企图用人身自由、个性解放的视角重新审视《红楼梦》。三是不同时代和社会基于自身的政治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态,对这部优秀名著总有不同的诠释和新的理解,一些文人总想通过“续红”来表达他们的人生感悟和况味。

明清四大古典名著,有两部有续书,除《红楼梦》外,尚有《水浒传》的续书《水浒后传》、《后水浒传》、《结水浒传》等。不论这些书续得如何,我认为有续书比无续书要好,起码引起读者与学界的思考和对比,对深入地研究我国古典名著是有帮助的。

我认为续书要用正确的文学观进行创作,第一要深入地、透彻地研究《红楼梦》的精髓和它深刻、博大的思想内涵,并且要仔细地研究二百年来“红学”的发展和演变,得出客观的经得起推敲的要义。第二是秉持科学的、严肃的态度对待古典名著,既要继承,也要创新,我们所理解的《红楼梦》中的各种人物,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今天时代生活和社会变化的影响,因此不要拟古化。第三,《红楼梦》中反映的诸多问题,无不与封建后期的历史进程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不是历史小说而是文学小小说,千万不要“以文证史”,或沿袭索隐的旧路。我想起学界都知道的霍氏三姐弟合著《红楼解梦》,他们认为雍正皇帝登基后清算曹家,夺走了曹天祐的心爱之人竺香玉。雍正暴亡,乃是天祐与竺香玉合谋杀害,而曹天祐就是曹雪芹。这样的解读和评论离谱得很。我提醒刘心武先生:“续红”千万不要妄猜妄议妄说,不要走用小说印证历史之路。

续与不续的理由

刘祯(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

《红楼梦》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长篇小说,也是谜团最多、研究最广的小说。可惜曹雪芹只为我们留下了前八十回,这就给后人留下了续写的可能,而高鹗的续本是诸多续本中最为人认可的,所以也就有了今天大众广为流传的完整故事。

关于高鹗的续本,问世以来就众说纷纭,有的说高鹗的正统意识影响了曹雪芹原著的批判精神,也有人认为高鹗的续本基本符合曹雪芹的原意,所以才能流传下来。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争议,所以后人才不断续,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所有的续写本中,还是高鹗续本流传最广。现在,刘心武先生要续写《红楼梦》确实有他的理由和条件,高鹗续本的并非无可争议是他续写的一个理由,而他对《红楼梦》也有研究的专著与演讲,这是条件。作为作家,刘心武先生尊重并研究经典,在此基础上续写,这在当下浮躁的写作风气中是值得尊重的,他承认经典并有挑战经典的勇气,在中国作家中确实不多见,从这个角度看,续写应当被肯定。

然而,刘心武先生也有不续的理由(这是一个假如),因为高鹗续写时,离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并不久远,所感知的时代氛围也确非我们今天所能体会的,所以他的续写与前八十回的基本氛围相近。而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网际交往时代,人与人的关系、时代的氛围离《红楼梦》产生时期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的续写会不会成为一个“后现代”的读本,也是可以存疑的。当然,刘心武先生可以沉浸在历史的氛围中还原原著的肌质,写出一个比高鹗续本还要符合原著的文本,但时代阅读心理的变化,能否使阅读有生命力并流传下去,也是一个存疑的问题。这是不续的理由。

所以,续与不续是刘心武先生的权利,我们可以拭目,但不要喧哗,更不要变成一种集体炒作。

急邀功利与藏之名山

夏辉映(文化学者):

现在谈论刘心武续写《红楼梦》这个问题,其实有意无意都是参与了炒作。这是作家和出版社所期待的。但这是个热门话题,又回避不了。刘自己给自己的这个续写打了60分。听着很谦虚,我看不免有点油滑。60分是出版的理由,但同时又堵了读者的批评之口。虽然刘的续写还没有看到,但我可以断定,这个续写28回很难突破程高的后40回,这不是怀疑刘心武的写作水平,续不续得好,更重要的是对曹著《红楼梦》所反映的社会情态把握的程度如何,甚至是否熟悉。诸如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心理,包括语言特点等等。我看即使是刘心武研究《红楼梦》多年,也写出了一些样章。但要突破程高的续写,是有很大难度的。毕竟刘生活的环境是“现在”,程高是“过去”,谁更接近曹著不言自明。那么,刘心武的续写会不会像程高之外的那些续写一样,成为过眼云烟呢?

多年前,刘心武已经放出风来要续写《红楼梦》,又是研究和考证,又在电视台露面大谈《红楼梦》,已经营造了续写面世的良好氛围。今年他的续写马上要出版了,自然又是紧锣密鼓掀起讨论。这是如今出版界的规律,不过是借炒作而卖书吧,无需诧异。但我认为,如果真是要为曹雪芹的后28回弄出一个好续写,就大可不必采用这个方式,完全可以默默地研究,考证,直至对曹著以及相关研究烂熟在胸了,又产生了续写的冲动,水到渠成地把后28回续完。甚至不妨无视现在的出版便利条件,先让人手抄,直到社会承认了,必定有出版家愿意出版。那才真是没有功名思想。其实,程伟元、高鹗的续写也不是写了立即出版的,直到乾隆五十六年和乾隆五十七年才先后排成木活字行世。所以,要是我,可能续写完了,任人传抄评说,好不好自在读者心中,在读者心中,那才叫“藏之名山”,必有出头的一日。

THE END
0.《水浒传》的作者到底是罗贯中还是施耐庵《水浒传》是施耐庵写的水浒传的作者是谁?这是很多学者一直在探讨的学术话题,本人从小喜欢水浒传,也对这问题做过研究,我觉得水浒传作者就是施耐庵一个人,但是施耐庵的版本没有征讨田虎王庆的段落 , 田虎王庆一节有可能是他的门人学生罗贯中添加到书中的,很多水浒迷对田虎王庆这部分是比较排斥的,因为这一部分和前后文都衔接的很差 , http://baby.ningxialong.com/c/042511Z0562023.html
1.水浒传到底是谁写的,读研党看了要落泪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弟子,文学史上的说法是前几十话是施耐庵写的,后几十话是罗贯中续写 赞(8) 回复 99 2023-11-06 12:18:51 湖北 我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历史老师跟我们讲过,如果别人问你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你要说可能是曹雪芹,水浒传可能是施耐庵之类的哈哈哈哈哈。 赞(10) 回复 在看 2023-11-06 12:33: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97331024/
2.《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是谁文史今年初,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红楼梦》(珍藏版)甫一问世,扉页上作者署名“(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一项,刹那间被细心的读者捕捉到一点点变化。随后,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到底是谁”的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10/c404063-30136971.html
3.四大名著原来可以这样读《水浒传》既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又是中国长篇白话小说、长篇侠义小说之祖。作者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林冲、武松、鲁智深等好汉打抱不平、聚义梁山的故事。 原著共计一百回,大致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七十一回,主要写鲁智深、林冲、武松、宋江等好汉落草、上梁山的故事;第二部分第七十二至第八十二回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10/15/5436656_85476641.shtml
4.《癸酉本石头记》非原本,但通行本回目批语由此而来拟定的回目,但是还是不妥,这个后面再说;至于“情榜”,我想是续书人看了《水浒传》一百零八将等获得的启发,虽然人物的评价都还比较客观,令人信服,但红楼梦中出场三四百人,这108人的确不太够,而且细细看去,只有一次出场的冯渊位列其中,而十二戏子都不在,因此有很大理由认为这是续书人所添加的,原作者并没有https://www.jianshu.com/p/64bd0a2d6c51
5.四大名著全套绣像珍藏版西游记中国神话小说水浒传续写侠义真情【善品堂藏书】四大名著全套绣像珍藏版西游记中国神话小说水浒传续写侠义真情三国演义三国鼎立解读三国英雄人物石头记的爱情悲剧【善水图书 正版保真】 【本店支持开发票 如需帮助请联系客服】 作者: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高鹗等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 降价通知 ¥5089.6 定价 ¥6840 配送http://product.dangdang.com/11959904929.html
6.苏幕遮范仲淹通用12篇5、酒中贤圣得人传,人负邦家因酒覆。解嘲破惑有常言,酒不醉人人自醉。明施耐庵《水浒传》 6、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事,未要论穷通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8、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唐王维《汉江临眺》 9、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https://www.xueshu.com/haowen/108703.html
7.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的作者是谁水浒传作者简介其生活的年代在元末明初,祖籍姑官归隐,闭门著述。有人说他曾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将卞向交情不错,卞向张推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也有人认为是同徒弟罗贯中合著或者有罗贯中续写。https://m.18183.com/wp/qt/377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