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水浒传》里面最叫人憎恨而且还特别瞧不起的,不是高衙内,不是陆虞候,也不是董超、薛霸俩公人;不是与潘金莲勾搭的西门庆,不是与潘巧云通奸的和尚裴如海;也不是与阎婆惜厮混的撩妹高手张三(张文远)。而是河北大富豪玉麒麟卢俊义卢员外的大管家——李固了。
咋说呢,这小子最主要的问题是不地道,准确来说,就是个表表准准的中山狼。用我们这里的俗话来说,“吃谁饭,砸谁锅。住谁房,戳谁窝。”中国古代有农夫与蛇的故事,还有个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说的也就是像李固这样的恶毒小人。
我们先来看看李固是咋样个出身和经历:
“那一个为头官家私的主管,姓李名固。这李固原是东京人,因来北京投奔相识不着,冻倒在卢员外门前。卢俊义救了他性命,养他家中。因见他勤谨,写得算得,叫他管顾家间事务。五年之内,直抬举他做了都管,一应里外家私都在他身上,手下管着四五十个行财管干,一家内都称他做李都管。”
看看,要不是卢俊义好心收留李固这小子,他直接就给饿死了,冻死了。卢俊义不但收留了他,还让他成了那么大个家业的大官家。按道理,李固应该对卢员外感恩戴德,衷心伺候才对。可是,这李固却真不是个啥正经玩意儿,做出来的事情叫老天爷都看不过眼儿。
话说宋江吴用他们要设计赚卢俊义上梁山,使了计谋。卢俊义要去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帝金殿烧香灭灾灭罪,让燕青守家里,带李固同去。李固托辞不想去,“小人近日有些脚气的症候,十分走不得多路。”卢俊义大怒,呵斥他,“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要你跟我去走一遭,你便有许多推故。若是哪一个再阻我的,叫他知道我拳头的滋味!”李固吓得面如土色。李固为什么不想去呢?他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儿:想趁此机会跟卢俊义的娘子,安安宁宁好好儿厮混几天。
卢俊义不知道嘛,他成天天忙于舞枪弄棒,慢待了妻子贾氏,被李固趁虚而入。他哪里能想到家里头还有这样的事情。——其实,宋江也是因为这样才让阎婆惜跟张三郎勾搭上的,杨雄也是如此。最后,卢俊义发了火,李固不去都不行。
李固被安排收拾东西先行,安排好酒店饮食住宿。“李固去了。娘子看了车仗,流泪而去。”看看,他们俩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正常到了啥地步。就卢俊义个傻蛋愣是没觉察出来嘛。
话说卢俊义也是个犟牛脾气。路上店小二好心给他提醒梁山上有强人,要他悄悄过去。他偏偏打开衣箱,取出四面白绢旗,用四根竹竿高高挑着,上书:“慷慨北京卢俊义,远驮货物离乡地。一心只要捉强人,那时方表男儿志。”
俗话说得好,“自负是一剂迷失自我的慢性毒药。”真没想到卢俊义还自负得不行,他压根儿就没把宋江一伙儿贼寇看在眼里。“我自是北京财主,却和这贼们有什么亲!我特地要来捉宋江这厮。”“我那车子上叉袋里,已准备下一袋熟麻索。倘或这贼们当死合亡,撞在我手里,一朴刀一个砍翻,你们众人与我便缚在车上。”看看,别人的自负是在瓶子里晃荡,他的自负是摁都摁不住,直往外喷涌呢,比喷泉还厉害。
原著描述卢俊义:“惯使一条棍棒,护身龙绝技无伦。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有万夫不当之勇。
有个词语是这么说的,祸起萧墙。卢俊义咋都没想到自家后院会起火。那李固连同卢俊义的娘子贾氏早都勾搭在了一起。在卢俊义被宋江吴用用计谋掳上梁山,叫他勾留了一些日子后,李固和贾氏俩不但赶走了燕青,还去官府告发了卢俊义,说他串通梁山贼寇,并坐上了梁山第二把交椅。为了表示证据确凿,他们还领着官府公人去卢俊义家里看了墙上的反诗:“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他说那是一首明明白白的藏头诗,就是“卢俊义反”嘛。再大的罪,都比不过谋反的罪名。卢俊义被抓了。
真的是“人怕落荡,铁怕落炉。”被塞入死牢的卢俊义,又有李固事了银两打点,一心要治卢俊义死罪。卢俊义给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昏晕去了三四次。卢俊义打熬不过,仰天叹曰:“是我命中合当横死,我今屈招了吧。”
看看,昔日的威风凛凛的卢俊义,被人踩在脚下随意蹂躏。这李固心肠歹毒,势必要斩草除根,彻底霸占卢俊义的家产。还不会放过他,暗地里找到刽子手蔡福、蔡庆兄弟,打算用两锭大银和一百两蒜瓣金买卢俊义性命。
蔡福也是贪财之徒,立马揭穿他:“……你的那瞒心昧己勾当,怕我不知?你又占了他家私,谋了他老婆,如今把五十两金子与我,结果了他性命。”蔡福给李固开价五百两金子,否则甭想。
为了保险起见,李固又找了押解卢俊义的公差董超和薛霸,许诺也是两锭大银,事成之后五十两蒜瓣金。可怜董超薛霸俩贪财不惜命的家伙,前番押解林冲时,没被鲁智深宰杀,这一次叫燕青要了他们的命。
后来,还是梁山好汉们八路出兵,里应外合,打下北京城,张顺捉了贼婆娘贾氏,燕青拿住李固。
卢俊义手拿短刀,大骂泼妇賊奴,将二人割腹剜心,凌迟处死,抛弃了尸首。虽然说卢俊义上梁山是吴用宋江他们使了狠毒计谋,但是李固这样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是终究要发作的,就跟癫痫病一样。正所谓,恶,之所以可恶,就在于它发作的不确定性。
人,最好的是有点本事,但是最可怕的是把本事用错了地方。人,最幸运的是很聪明,最要命的是把聪明用在了歪地方。就像李固这样的,聪明用错了地方,本事用错了地方,结果祸害了别人,更祸害了自己。
人常说,“少活志,老活德。”在我们当代的书画艺术领域里,就有这么个李固一样的人物。这个人跟黄永玉与范曾的关系复杂,受过他们两个人的教诲和帮助,但是又反过来撕咬他们。 话说黄永玉是沈从文的表侄,对沈从文很是崇拜,并且一直追随沈从文;该人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曾拜入沈从文门下,追随学习。但是在文革时期,该某人又反过来对黄永玉和沈从文大肆恶毒批评。就连德高望重的著名画家李苦禅在辞世前的最后时刻对该某人作了这样的评价:“没有某某这个学生,子系中山狠,得志便猖狂。”
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李固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有位曾经的领导,为了儿子工作的事情,在求到自己提携的年轻领导跟前的时候,被各种为难。老领导很伤心地慨叹,“现在的年轻人,路子野得很啊!”
写到这里,我的心里都有点儿愤愤不平了。想想潘金莲,也是出生在一个贫苦之家的女孩子,她唯一的资本就是长得漂亮,还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儿。因此,被张大户背着老婆掳了去。可是,张大户又降不住自己那个暴脾气老婆,所以可怜兮兮的潘金莲就又被批发给了又矮又丑又懦弱的人武大郎。鲜花插在牛粪上的事情,摊在别人身上就是故事,放在自己身上就成了事故。不妙的是,潘金莲跟小富豪西门庆勾搭上了,后来又害了武大郎的性命,她的身上就贴上了“坏女人”的标签。这个标签,至今是怎么撕也撕不掉了。人们一提到潘金莲,那个鄙夷不屑的神情,就像踩到了狗屎。以至于刘震云都蹭热度写了《我不是潘金莲》,里面的女主角就因为人家说她是潘金莲,才不惜用一辈子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
反过来我们再看看李固。跟潘金莲比较起来,李固的所做所为要坏得多了,叫人不耻极了。那家伙简直就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透儿的了。可是,他的身上怎么就没有贴上一个坏人的标签呢?
《水浒传》里,李固的存在,并不是他出现的篇幅的长短所能体现的。他这个人物形象,很具有现实意义。读《水浒传》,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了他。
拙诗一首来送给李固吧:李固确系中山狼,狗肺狼心坏心肠。不知感恩卢员外,勾搭贾氏戏暖帐。淫乱从来欲作恶,害人性命手段狂。奸夫淫妇终丧命,害人害己臭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