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朋友问了不二一个很奇怪的问题:说四大名著的作者如果活到今天,能不能成为亿万富翁。
我们都知道,四大名著是我国最著名的四本小说,哪怕你没有看过原著,一定也看过改编过来的电影电视剧。
也就是说,一个作家写一本书,只要他活着,他就能够一直收版税。
从而四大名著的作者,如果活到今天,那么肯定是能够成为富翁的,毕竟四大名著有群众基础,是大IP,不愁收不到版税。
但前提是四大名著的作者可以活到今天,但显然这是一个伪命题。
那么四大名著的作者在当时是否靠他们写的书赚到了钱呢?
首先我们来说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曹雪芹祖上是达官显贵,到了曹雪芹这一代,前半生还享受着荣华富贵,但家道中落,后半生过得就比较平淡了。
他写书是为了赚钱吗?并不是,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曹雪芹家虽然家道中落,但并不是太缺钱花。
曹雪芹写书其实就是心理慰藉,他少年之时见过了太多的繁华,见到过太多的姑娘。
繁华对他来讲是无用的,但姑娘对他来讲却非常重要。
我们跟别人聊天,不会聊我花了多少钱去住了一个多么豪华的酒店,但说说少年之时遇到的那些姑娘,这个还是可以的。
所以曹雪芹当时写出红楼梦也没有赚到钱,相反后面的书稿还丢了一小半,实在是令人感到遗憾。
再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和罗贯中本是师徒,两人创作都是在一起的,关系非常好。
施耐庵小时候家里非常穷,父亲是个船夫,以渡人为生。由于家里穷,施耐庵小时后就坐在船里,听南来北往的人讲述各种故事。他非常想读书,可惜没钱上学,从而就经常跑到私塾墙外偷听,拿着树枝在沙地上练习写字。
有一回邻居家的一位长辈病逝,请一名秀才来写祭文,结果秀才来晚了,施耐庵就爬上案桌代秀才写祭文。
秀才匆匆赶来后,看到了施耐庵写的字非常工整,大为吃惊,一问还没有上过私塾,于是便免费教他读书写字。
后来,如我们所知道的那般,这个世界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人。
施耐庵此后高中进士,在钱塘县任县尹。但干了没两年,自觉官场黑暗,从而辞去了官职。
也正是在这一期间,施耐庵认识了罗贯中,罗贯中家里倒是不穷,父亲是个商人,很有钱。
从7岁开始就进入私塾学习,14岁拜在了元末著名大师赵宝丰门下学习,他和施耐庵相遇,两人脾气相投,成为了亦师亦友的知己。
后来两人在元末时还成为了陈友谅的军师,不过后来陈友谅败给了朱元璋,此后两人结伴退隐江湖,开始着手写小说。
那么施耐庵和罗贯中有没有赚到钱?自然也没有,不止没有,反而还备受排挤,原因是当时朱元璋对文人非常轻视。
从而向施耐庵和罗贯中这种写小说的,最多就是你有故事我有酒,互说故事干杯酒!
那么最后只剩下吴承恩了,吴承恩有没有靠写小说赚到钱?
吴承恩可能是四大名著作者里面唯一靠写东西赚到了钱的人。
吴承恩早年当过公务员,但他是个月光族,没钱的时候就写写诗卖卖钱,我们西游记里面其实就附带了大量的诗文,这些小说里面的诗文拆出来就能够一首首卖钱。
而且西游记里面都是一些奇异的故事,拿出来可以卖给戏班。
当然,哪怕是吴承恩这么聪明的人,在当时光靠写小说赚钱也非常难。
那么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如果四大名著的作者活到现在。得赚多少钱?谁赚得会比较多?
也应该是吴承恩。
为什么?
首先四大名著的图书销量都差不多,毕竟成年人一买都是一套四本,不管是自己阅读还是收藏。
而作为现在中小学必读书目,四大名著都是要求读的,虽然学生买一般也是一套四本。
所以在版税方面,四大作者都差不了太多。
但到了影视剧改编,这个就体现出差距了。
这四大ip谁最受欢迎?那必须是《西游记》,《西游记》属于神话奇幻类,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大IP。
排在第二的是《三国演义》,只要拍三国的故事就绕不开《三国演义》,而历史剧题材的电视剧也拍摄的比较多。
第三则是《水浒传》,《水浒传》中有许多故事,并且江湖故事容易翻拍。
排在第四的自然是《红楼梦》,因为文学成就最高,真正想要拍好很有难度。
但大家不要小看《红楼梦》,虽然不如其他三部传颂度高,但它却可以拿诺贝尔文学奖,因为文学成就的确达到了一个高度。那其它三部名著能不能拿诺贝尔文学家,这个就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