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三部出自淮安!施耐庵先生

淮水安澜”(ID:huaianhuainet)关注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在我国可谓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其中《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应该无多大争议,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也基本为史学界共认: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殊不知《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作者施耐庵与罗贯中都长期客居淮安,并在淮安完成他们的巨著的,这似乎不为众人所知,但经考证,此乃是不争的事实。

施耐庵画像

首先,要了解施耐庵与罗贯中的关系。施耐庵(1296-1370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字子安,号耐庵。祖籍吴兴。

罗贯中(1330-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山西并州太原人,与施耐庵为师徒关系。施比罗大34岁,二人当然都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应该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施耐庵到底是哪里人?民国十年(1921年)由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中国人名大辞典653页“施耐庵”条云:施耐庵,元淮安人,名子安,耐庵其字。尽管是白纸黑字,笔者也不敢苟同,但肯定有其出处,这个出处就是施耐庵死后,由他的后人请淮安人王道生所作的墓志铭,此文后录入施氏族谱,现摘录如下:“公讳子安,字耐庵。元末赐进士出身,官钱塘二载,以不合当道权贵弃官归里,闭门著述,追溯旧闻,郁郁不得志,赍恨以终。公之事略,余虽不得详,可以缕述。公之面目,余虽不得见,仅想望其颜色。盖公死之年七十有五,而余尚垂髫。及长,得识其门人罗贯中于闽,同寓逆旅,夜间炧烛畅谈,先生轶事,有可歌可泣者,不禁相与慨然。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即《水浒》) 。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所得力于弟子罗贯中者为尤多。呜呼,英雄生乱世,或可为用武之秋。志士生乱世,则虽有清河之识,亦不得不赍志以终,此其所以千古幽人逸士聚一室而痛哭流涕者也。先生家淮安,与余墙一间,惜余生太晚,未亲教益,每引为恨事。去岁,其后人述元先生,移柩南去,与余流连四月,问其家世,讳不肯道。问其志,则又唏嘘叹惋,问其祖,与罗贯中所述略同。呜呼! 国家多事,志士不能展所负,以鹰犬奴隶待之,将遁世名高,何况元乱大作,小人当道之时。先生之身世,可谓不幸矣。而先生虽遭困顿,而不屑卑躬屈节,启口以求一荐达,闭户著书,以延岁月。先生之立志,可谓纯洁矣…”

墓志中说,先生家淮安并与淮安人王道生为邻居。由此可见,《名人大辞典》中说施乃淮安人,便不足为奇了。

从其墓志铭中还可知,施耐庵在元末曾中过进士,在钱塘为官二年。说先生“不肯卑躬屈节”。这在胡瑞亭当年发表的《施耐庵世籍考》中云:“据施氏后人云,家本籍淮安,自耐庵公因避张士诚,曾隐去至东京,寻归…”

从王道生所撰的施耐庵墓志铭中可以了解到。施耐庵的确长居淮安,并在淮安创作了多部著作,而他每写一章节,都交与门人商校。罗贯中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得力的助手。志中所说“张士诚闻其名,聘之,不出;亲造其门敦请,仍不从。”说的是元末起义军首领张士诚曾亲自登门敦请其出山,被施耐庵婉言拒绝,闭门著述。

施耐庵创作的《江湖豪客传》(即《水浒传》),当写到七十五回时,竟被朱元璋下狱,后经刘基(伯温)周旋,释放回淮。故金圣叹认为《水浒传》前七十回为施耐庵主创,后三十回为罗贯中续写。

施耐庵淮安故居在何处?据《耐庵小史》以及《庵公原籍和迁籍志》中说,清道光末,施氏第十五代孙施永茂为修建施氏祠堂,派其子施占鳌写始祖的事迹,施占鳌“借俊骑,至淮安府西门内”,找到后居住在施耐庵故居内的袁林甫,袁林甫让儿子袁吉人带施占鳌进去看了,此时已是清中叶,时间已过去五百年了,占鳌见到故居“书斋平屋三间,中有积土,有木桌凳,窗楞下隔罗贯中的房间”。这里就是当年施耐庵与罗贯中写作《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地方。占鳌回去后,写了篇《迁籍志》。根据此文可知施耐庵与罗贯中的著书处在“淮安西门城内土地祠后”即今大香渠巷内,粮食局大楼院内。

施耐庵死后,就葬在淮安。几十年后,其孙施述元迁柩南去,袁林甫已不知施氏迁往何处,占鳌告知他,迁地为兴化白驹(今大丰白驹),但施家后人一直未忘记淮安,还认得其祖当年在淮安居住的方位,一下子就找到了袁林甫。

施耐庵何时迁居淮安?施耐庵祖籍是吴兴,其父施元德早已迁居淮安,后施耐庵及家人、门徒都迁居淮安。施氏白驹宗祠大门上的楹联为:

吴兴绵世泽,

楚水封明禋。

说的是祖籍是吴兴,楚水指楚州(今淮安)之水是他们的发祥地。另施耐庵当年在淮安有一首诗,诗题《赠顾逖》,诗云:

年荒乱世走天涯,寻得山阳好安家;

愿辟草莱多种秫,莫教李子结如瓜。

山阳即淮安,所谓“李子结如瓜”,因有民谚曰:“李生黄瓜,民皆无家。”意谓李子结如瓜大,则老百姓要逃荒无家了。

由此可见,施耐庵定居淮安,死后葬在淮安,并在淮安与门人罗贯中共同写作了《江湖豪客传》(《水浒传》)、《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隋唐志传》等著作,毋庸置疑。

从王道生撰写的施耐庵墓志铭中还有一条信息,即王道生与罗贯中相识于闽(福建),在旅途中与罗贯中相遇,并谈起他的邻居施耐庵往事,“不禁相与慨然”,可见罗贯中在施耐庵去世后即离开淮安去往福建了。后来,王道生又见到耐庵后人施述元,即将施耐庵墓地迁到兴化白驹施家桥的耐庵孙子,王道生问述元家世,述元谈到其祖耐庵往事,与罗贯中“所述略同”。王道生的墓志铭后刻在石头上,埋在施耐庵墓中。清咸丰续修《施氏家谱》时,将它编入家谱中。笔者曾参观现在大丰白驹镇的“施耐庵纪念馆”,馆内复制了这块墓志碑,王道生所撰《耐庵墓志》全文公示与众,这应是我们了解施耐庵身世的重要佐证。

在淮安大香渠巷内的施耐庵著书处,虽曾有市民居住,但保护尚好,青砖黛瓦,砖刻木扇,古色古香,仍保留有明清建筑风格,现为淮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综上所述,除《西游记》为淮安人吴承恩所著,《水浒传》、《三国演义》也出自淮安。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有三部出自淮安,这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

作者

简介

金志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长,江苏省作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诗词协会理事,淮安市淮安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淮安市淮安区政协原副主席.

THE END
0.四大名著原来可以这样读俄译本附科洛克洛夫论文亦说:它可说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第十卷“元朝白话小说”条称《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并认为《三国演义》是十四世纪出现的一部广泛批评社会的小说。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如忠贞机智的诸葛亮、刚烈勇武的关羽等人,皆深受世界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10/15/5436656_85476641.shtml
1.《水浒传》《三国演义》是他俩在淮安区这条巷子里写的还有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也与大香渠巷有关,它的作者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据说,罗贯中一直在淮安与恩师施耐庵学习,探讨文学创作,并照顾恩师直至去世。在料理完恩师的后事之后,罗贯中带着未完成《三国演义》书稿,离开了客居二十多年的大香渠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ttps://m.163.com/dy/article/FP29F5EQ0534LQ8P.html
2.👍简述吟诗⭐️文学常识👍《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他与罗贯中一同合作创作了这部名著。 四大名著简述: 罗贯中演三国军阀混战; 施耐庵传水浒逼上梁山; 曹雪芹写红楼梦中流泪; 吴承恩记西游取经西天。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中国古典小说四大经典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巨著https://www.meipian.cn/50eadz95
3.《三国演义》嘉靖本与毛本区别小探《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除《三国演义》外,作品还有历史演义系列《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神魔小说《三遂平妖传》,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施耐庵的《水浒传》也是他最终整理完成的。《三国演义》自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问世以来,即有众多版本。仅现存的就有明代刊本大约https://www.jianshu.com/p/d67270f7a0af
4.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四大名著”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古典、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其作者分别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高鹗(后四十回为高鹗所写)。 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 “四大名著”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http://www.chusan.com/zhongkao/235527.html
5.施耐庵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汉族,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https://m.gushiwen.cn/authorv_1858f0d1e0e7.aspx
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名著知识梳理:《三国演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名著知识梳理:《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作家作品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学生。《三国演义》其实是《三国志演义》的简称。《三国志演义https://www.youkee.com/shizi/9265.html
7.六年级名著讲坛阅读分享—《三国演义》二、《三国演义》作者 1、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有太原、东原、杭州、庐陵多种说法。有人说他是“有志图王者”(明王圻《稗史编》),有人说他是施耐庵“门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2、罗贯中著作:《录鬼簿续编》录其杂剧三种:现仅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一种。小说除《三国演义》外https://www.jianshu.com/p/e21517e8ebd9
8.四大名著有两部是一人所写?罗贯中与施耐庵是师生关系?在罗贯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为了纪念他的师傅施耐庵,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成书于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 考证 施耐庵和罗贯中同为元末明初时的文人,而且是住所相邻的师生或者朋友。从时间https://www.meipian.cn/4zuupmhi
9.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四大名著有哪些四大名著分别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作者分别是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需要注意的是《红楼梦》的作者有两人,前八十回由曹雪芹完成,后四十回由高鹗完成。 四大名著的作者 1、《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作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http://www.chusan.com/zhongkao/328293.html
10.公务员丨延禧攻略诗词歌赋44个高频考点2019公务1.《三国演义》 我国长篇小说开山之作,章回小说开山之作。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2.《水浒传》 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3.《西游记》 古典章回体神话小说,是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作者吴承恩,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https://v.huatu.com/news/news/2019/0327/223734.html
11.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豆瓣)四大名著批评本(珍藏版)(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 。 喜欢读"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的人也喜欢· ····· 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9.9 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9.1 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9.8 影印金圣叹贯华堂本水浒传9.2 屈原赋注9.1 李劼人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72701/
12.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都是哪个朝代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作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字子安,号耐庵,元末明初文学家,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 1、《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作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http://www.chusan.com/zhongkao/318540.html
13.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哪个朝代的四大名著作者分别是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作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四大名著的作者及朝代 1、《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作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http://www.chusan.com/zhongkao/319626.html
14.《满江红》作者可能不是岳飞,并不必惊讶!《三国演义》在四大名著中争议最小,不过也是一团乱麻账。三国的故事早已在民间口耳相传,第一个版本的《全相三国志平话》成书于元代,作者是新安虞氏;第二个版本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第三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完整120回本的《三国演义》,由清代的毛纶、毛宗岗父子编https://www.jnnews.tv/guanzhu/p/2023-02/09/952659.html
15.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施耐庵。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搜索 单项选择题 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施耐庵。 A.正确 B.错误https://www.ppkao.com/wangke/daan/e2da5ca0d1ad472b849512bbc1c1ad69
16.研究称《三国演义》后40回作者应为施耐庵《三国演义》前80回与后40回呈现两种不同面貌,而《三国演义》后40回与《水浒全传》具有惊人相似之处,那么,可以推断:《水浒全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三国演义》前80回与后40回的作者分别是罗贯中与施耐庵。《三国演义》后40回的缺陷和问题堆积如山,说明施耐庵撰写这部分时已经进入晚年,施耐庵年纪长于罗贯中,《水浒全https://www.chinanews.com.cn/m/cul/2015/08-31/74976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