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人物传记作文字七篇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鲁迅人物传记作文800字【七篇】,欢迎品鉴!

第一次接触鲁迅,得益于七八岁那年从母亲手中得到的《朝花夕拾》,记得第一次翻阅,竟还“欣喜”的嘲笑鲁迅——什么大文学家、思想家,写的也不过如此嘛!现在想想,是多么可笑,可话又说回来,七八岁的年纪又怎能读懂鲁迅那颗冶炼了几十年的心呢?直到今天,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味中,才发现鲁迅作品的字里行间有那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而鲁迅,又何尝不是……

鲁迅,应该是个智者!

那年从日本回来,睿智的他选择了弃医从文,放弃了年少救死扶伤的梦想,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放弃了那敬爱的藤野先生,而决心以文字为匕首,一点一点的刺透敌人的心脏,那一把把灿烂的、明晃晃的匕首,不仅给敌人以血淋淋的教训,还给一代国人以警醒!《呐喊》自序里的那段话,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是啊,一个没有灵魂与信仰的的躯体,即使再健壮,也是个空壳,存在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鲁迅,应该是个幸运儿!

他有过在百草园嬉闹的快乐,有过在三味书屋发奋读书的财富,也有疼爱呵护他的阿长妈妈,还有与他亲如兄弟的伙伴闰土,这么多年过去了,想必那百草园里还生活着曾为他鸣叫过的叫天子,而三味书屋里的某一张课桌或许还刻着一个深深的“早”字吧。我想,鲁迅是幸运的,因为他有比我们多一千倍的阅历,多一万倍的情愫,其自由和快乐是何等的高贵!

鲁迅,应该是个爱国者!

司马迁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务之急,而鲁迅又何尝不是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应属他最为轰轰烈烈的呐喊,因为有对祖国的一腔热血,他才从日本回来,那一颗炽热的爱国心,怎能不让人深思,倘若中国十三亿人人人亦如此,何愁国不富、民不强?

鲁迅,应该是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周敦颐说,莲是花中君子,那鲁迅便是人中君子。在那个**纷纷的年代,不少人放弃了自己的原则与立场,就如那在日本留学的清朝留学生,而像鲁迅这样,闹中求静、潜心治学的人真正又有几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不过如此吧?

我想,臧克家是把鲁迅琢磨透的人,所以才发出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感慨。我想,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但对鲁迅,却有一番自己的体会,而鲁迅也仿佛已经成了我成长路上不可缺的朋友,给了陶醉于幻想的我太多的真实。我景仰他,因为他弃医从文的决心,因为他化文字为匕首的锐利,还因为他心中氤氲着对祖国不褪色的爱,更因为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宣言。鲁迅和他的作品,必将成为我成长路上的航标,而鲁迅的名字,也必将深深的刻在我生命的河床上!

呵,天堂里的鲁迅,你可知道……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名伟大的民主战士,是一名极其优秀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被誉为“民族魂”,“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文豪,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文学家,他开创了中国白话小说,在其一生中执着地用一杆笔唤醒麻木不仁的国人。其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都可说是家喻户晓。作为作家,他无畏地用笔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在发现国人的吗,麻木不仁后,毅然决然“弃医从文”,医治人民的灵魂。他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都具有重大贡献和非凡成就。

他是一面高高悬挂的精神旗帜,是一位多被后人歌颂的民族英雄,更是无数中国人的精神与信仰。

他是国家脊梁。他是一名伟人。他是流传于每一个中国人心里的精神支柱,是文学信仰。

自念着鲁迅先生写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句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天空中偶尔刮来一两片云朵,有时还会刮来一阵小小的风,如此这般,令人陶醉,带着充溢在鼻腔里的金银花香入睡了……

朦朦胧胧的,我竟来到一方庭院,手中的书卷已不在了,环顾四周,桑树上挂着摇摇欲坠已硬成石头的桑葚,皂荚树整个变成了黑色,毫无生机,那边圈起来的菜畦里,只剩下昔日留下的枯叶,咦,皂荚树上还趴着一只蝉呢,我踏着干枯树叶树枝走近皂荚树,我小心翼翼地,生怕惊动了这园里除我以外唯一的小生灵,可好奇心竟使我伸出手去,“咯吱”如泡泡一般脆弱的爆裂了,原来是蝉蜕,唉,空欢喜一场……

突然,假山旁闪过一个人影,像是在踱来踱去,不知是哪来的胆子,我走了过去,他手中的一叠稿纸,不正是我的那本《朝花夕拾》吗?他手所指的地方,不正是我入睡前朗诵的那一段吗?我恍然明白,他就是——鲁迅!

“嗨!”这蚊子般细小的声音竟杀了鲁迅一个措手不及,我突然想起古代人的礼仪,上前深深地作了一个揖:“久仰先生大名,在下乃21世纪的齐昱,请多多指教!”不知是吓坏了还是常年没见过人,愣了,竟站在原地不动了,我推了推鲁迅,“鲁迅先生,您怎么了?”鲁迅定了定神,不想我却先开了口:“这是哪?”“百草园。”“百草园?”“是,是百草园。”鲁迅先生走到菜畦前,眉头紧锁,长马褂在精瘦的身躯肆意飞舞着,我耐不住寂寞,走上前去:“请先生指点,为何先生之文写得如此之好?”“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鲁迅先生挥袖而起,一大叠书稿在身后飘扬,是对鲁迅先生的赞美,大概还有对鲁迅先生生在如此**时的惋惜,纷纷扬扬,也许,该告辞了吧……殊不知,鲁迅先生还伫立在门口,眺望着……

背后头然窸窸窣窣地,我猛然回头,一支乌亮的枪口正指着我,“小姐,恕我要杀你!”“啪!”我仰头倒在血泊里,那黑衣人顿了顿,说完下半句:“鲁迅,呸,是周树人是头号反对派领头的,凡与他来往之人必死无疑!”

朦朦胧胧的,我又重新睁开了眼,天空中偶尔刮来一两片云朵,有时刮来携着金银花香的风,我重拾起《朝花夕拾》重新念起:“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名人,可以是古人,可以是现代人,可以是明星,而我最崇敬的名人是鲁迅。他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名人,我想大家都认识这位又是思想家、革命家的大文豪吧。

我敬佩鲁迅的高洁。面对那四面八方黑暗的社会,他从不屈服,他是“彷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要“呐喊”的勇士。他自比为雪,“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神。”他笔下的雪,是漫漫长夜的一丝微光,是出污泥不染的莲,显得孤傲、高洁,恰如鲁迅其人。

我也敬佩鲁迅的幽默。《阿Q正传》中借着呆笨阿Q的“精神胜利法”,刻画出了那时可笑无知的农民;《肥皂》里把脖子里的泡沫比成蟹吐出的白泡泡;《狂人日记》对“吃人者”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描画;《高老天子》中对不学无术的主人公上历史课的描写也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我还敬佩鲁迅的坚韧。面对“朋辈成新鬼”的事实,他毫不退缩,更要向敌人讨还那“拖得越久,越要付出更大的利息”的血债;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因为爱得忘我,所以憎得深切,谁能说他不是“奋然前行”呢?

毛泽东曾说过,“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自己也做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不就是他一生的最真实的写照?

鲁迅就是我最崇拜的人,他的精神最让我崇拜。

鲁迅是我国杰出的大文豪之一,他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浙江绍兴人。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自话小说《狂人日记》。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很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是聪明的。因为在鲁迅小的时候,教他书的先生考了一个对子“独角兽”,鲁迅立马答道古书《尔雅》中的“比目鱼”作答。因为“独”不是数词,但有“单”的意思;“比”不是数词,却有“双”的内涵。两相对和,天衣无缝。先生听了连连叫好。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也是爱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一个人。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里,鲁迅先生在大街上救了一位受伤的车夫,而且还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一些钱掏出来给了他,让他去养病。这充分表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贵精神。现在,虽然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多年了,但是他的这种高贵精神却还活在世上造福百姓和祖国。

今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也是先生离开人世80周年。在人世间,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依然活着。诚哉斯言!鲁迅就是一位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伟大的历史人物。

在20世纪中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艰难困苦、不懈奋斗磨炼出无数杰出人物,毛泽东和鲁迅就是其中两位空前的民族英雄。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一位文学家像鲁迅那样,在他生前身后直到今天,受到那么多的误解、攻击和亵渎;也没有一位文学家像鲁迅那样,受到那么多革命者、进步人士和人民大众发自内心的景仰和爱戴,一直绵延到今天。鲁迅作为“民族魂”是当之无愧的。

毛泽东真切而深刻地理解鲁迅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他在《新民主主义论》这部经典著作中,有两处直接涉及对鲁迅的评价。他在论述五四以来中国锻造了一支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时说:“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页)他在论述国民党的文化“围剿”遭到失败时说:“而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却正在这一‘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同上书,第702页)在文化战线,甚至在整个革命营垒,获得毛泽东如此崇高评价的,唯有鲁迅一人。这是毛泽东对鲁迅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文化反“围剿”中的主将作用及其著作的思想价值的高度认同和赞扬。他们两人从未谋面,但他们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爱读鲁迅的书,1938年1月,他在给艾思奇的信中写道:“我没有《鲁迅全集》,有几本零的,《朝花夕拾》也在内,遍寻都不见了。”上海地下党为他买来了一套20卷本的《鲁迅全集》,他一直把它放在自己的办公室,忙中找闲,认真阅读。这套全集一直伴随他进了中南海,1949年底他出访苏联时,还亲手挑选了几本鲁迅的著作带在途中阅读。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鲁迅诗集》《鲁迅手稿选集三编》以及许多单行本,他都读过。晚年他刚做了白内障切除手术,视力稍有恢复就要读新印的大字线装的《鲁迅全集》,并写下批注。毛泽东说过,鲁迅翻译了《死魂灵》《毁灭》,等等,但是他的光彩主要不在这方面,是在创作。是的,鲁迅的作品(包括小说、杂文、诗歌和政论等)是不朽的。

今日之中国,仍然需要鲁迅,呼唤鲁迅的精神,对鲁迅精神的任何淡化、矮化和曲解都是站不住脚的。

学习鲁迅以激越的爱国主义为底色的革命精神

青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剪掉了辫子,他在“断发照”上题诗一首:“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表达了他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地反映了青年报国之志。可以说,鲁迅一生都在践行他的这个爱国志向。

鸦片战争以来,大概每隔10年左右就发生一次大的侵略战争,清王朝先是抵抗一阵,继之妥协乞降,最后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告终。战争过后,似乎一切又归于平静,幻想着“同治中兴”、盛世再来。这种麻木状态吞噬着我们的国魂,消磨人们的意志。直到中日甲午战争,经营了30年的所谓洋务自强运动,惨败于东方小国日本,惊醒了国人,于是有了改造国民性的呼声,有了思想启蒙运动。青年鲁迅对救国的探索,大体上也经历了这样的一个历程。开始,他希望通过医学强壮国人的体魄,使我们的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当他看到侵略者屠杀我们同胞时,许多国人竟然成了麻木的“看客”,这使他认识到医学虽然能医治人的疾病,却挽救不了人的灵魂。这个认识使他弃医从文,走上革命文学的道路。

鲁迅在战斗的道路上经历过痛苦和苦闷,在苦苦求索中寻找国家的新的出路。十月革命对鲁迅思想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从这时开始,他热情支持新文化运动,用自己的文学创作,“与前驱者取同一步调”,同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融合在一起,在战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后来,通过他对中国社会的深沉观察,同时革命者的鲜血也擦亮了他的眼睛,使他从一个进化论者进到阶级论者,从一个民主主义者成长为共产主义者。

时至今日,却有人否定作为革命家的鲁迅,把他包装成所谓的“自由主义者”。对于这种论调,我们不妨引用瞿秋白是怎样评价鲁迅的,就十分清楚了。瞿秋白在给他选编的《鲁迅杂感选集》写的序中,详尽而深刻严谨地评价了鲁迅杂文和鲁迅其人,他把鲁迅杂感所体现的革命文艺最宝贵的精神内涵概括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韧”的战斗;反自由主义;反虚伪的精神。他深入研究了鲁迅的人生历程,把它概括为: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他是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他终于宣言:原先是憎恶这熟悉的本阶级,毫不可惜他的溃灭,后来又由于事实教训,以为唯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瞿秋白在这里指出,鲁迅正是在血的教训中实现了世界观的转变,鲁迅宣布的“唯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表达了他的信仰并为之而战斗。这难道不是对鲁迅一生最好的写照吗?鲁迅对瞿秋白的这个评价是深为满意的。鲁迅和瞿秋白的战斗友谊是十分感人的,正如鲁迅写给瞿秋白的条幅所表达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里顺便指出,现在有人把鲁迅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事实,因为过去在对鲁迅的评价中有过某些过头话,就当作笑话加以揶揄。事实上,鲁迅在当时就希望“有一些坚实的,明白的,真懂得社会科学及其文艺理论的批评家”,有“肯译几部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关于唯物史观的书”的人。他也正是这样属意于瞿秋白的。鲁迅还谈了自己的感受,他说:“我有一件事要感谢创造社的,是他们‘挤’我看了几种科学底文艺论,明白了先前的文学史家们说了一大堆,还是纠缠不清的疑问。并且因此译了一本浦力汗诺夫(今译普列汉诺夫——引者注)的《艺术论》,以救正我——还因我而及于别人——的只信进化论的偏颇。”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鲁迅的心是同中国革命事业相通的。1932年夏秋之间,陈赓将军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秘密前往上海治伤,他曾向从事地下工作的同志讲述苏区斗争的故事,有人把它整理后送给鲁迅看。鲁迅看后非常兴奋,特邀请陈赓到家里见面。陈赓后来回忆这次见面的情景,他说,鲁迅先生那天兴致很好,我们在那整整谈了一个下午,直到夜深了才离开。鲁迅先生当时最关心的就是苏区的群众生活,他提了许多问题,例如苏区的土地改革等。鲁迅先生是很熟悉农民的,他听到过去那些屈辱的、受压迫最深重的人们,都伸直腰站起来战斗了,他是很兴奋的。陈赓记得特别清楚的一件事,当他和鲁迅先生谈到苏区某些房子,在四面都开了窗子时,鲁迅先生立刻就注意了这件事,他说:这是因为人民生活好了,已经知道注意居住的卫生条件,四面都开窗子,空气一定很流通了,这是一个进步。鲁迅是很熟悉农民的,他笔下的阿Q、闰土、祥林嫂这些受屈辱、受压迫的人物,在这片神奇的红色土地上站立起来了,真正成为历史前进的动力,也获得自身的进步;所以,他对陈赓介绍人民怎样亲自送子弟参加红军的情景时,感到十分兴奋而又特别新鲜。鲁迅在白色恐怖下把这些材料和陈赓介绍反围剿战斗手绘的一张简易的地图都珍藏起来,他本来准备写一本关于红军的书,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完成。许多共产党人也是把鲁迅看作最可靠的同志。1934年底,杰出的共产党人方志敏被俘后,受尽敌人酷刑,但他仍以极大毅力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等共产党人的“正气歌”。当他面对死亡考虑如何把文稿送到党中央时,他想到的就是通过鲁迅实现这一愿望。一位受到他的革命精神感召而改变立场的看守,辗转把手稿送到鲁迅手里,鲁迅很好地完成了革命烈士的委托。在1936年鲁迅生命最后一年的日记里,多次出现“陈蜕”这个名字,他是邹素寒的化名,受中共北方局姚依林委托,带一封秘密信件到上海设法找到最可靠的同志,以便同在陕北的党中央恢复联系。当时,曹靖华向他介绍上海最可靠的同志就是鲁迅。他到上海找到鲁迅后,鲁迅同样不顾危险完成了这件事情,并尽一切可能帮助这位青年地下工作者。解放后,邹素寒改名邹鲁风,他谈到改名的原因时深情地说:“山东不是简称‘鲁’吗,抗战期间,我在山东打游击,为纪念这段生活,故改用这名;其次,‘一二·九’风暴中,我到上海请鲁迅先生帮忙替党办点事情,鲁迅先生对我是那样无微不至的关切,使我深受感动。为了仰慕他、感念他这无比崇高的革命风格,故称‘鲁风’,也就是说,以鲁迅先生的风格为典范,向他学习吧。”上述这些,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鲁迅的革命精神,鲁迅同党的亲密关系。

现在,一些人把凡是说鲁迅向往革命、是革命家的,就一律斥为“严重扭曲了鲁迅的形象”,对革命的畏惧和憎恨,简直到了神经质的地步。鲁迅先生难道不是革命家吗?我们不妨重温一下受到世人尊敬的宋庆龄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写的《追忆鲁迅先生》一文,她回忆说:“我最后一次见到鲁迅是在上海苏联领事馆。在那里从南京来的苏联大使勃加莫洛夫设宴请客,鲁迅亦在座。席散后放映苏联电影《夏伯阳》。电影完了后,勃加莫洛夫面询鲁迅对影片有何看法,当然他很希望鲁迅高度赞扬这部影片,但鲁迅回答说:‘我们中国现在有数以千计的夏伯阳正在斗争’。”鲁迅这句话,是明白无误地为中国工农红军的英勇奋斗而骄傲。这时鲁迅当已知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消息,特别是1936年4月,中共中央派冯雪峰到上海工作,就住在鲁迅家中;冯雪峰参加过长征,自然会向鲁迅详细介绍,鲁迅为“中国的夏伯阳们”的胜利而欣慰和庆贺是可以理解的。宋庆龄还回忆鲁迅逝世那天她赶到鲁迅家里的情景,她满怀深情地说:“只见这位伟大的革命家,躺在床上溘然长逝了。”这些难道不是对鲁迅正确评价的最好佐证吗?!

鲁迅的道路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的崇高感情,也是对祖国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在近代中国,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者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的。在理想信念严重缺失的今天,弘扬鲁迅以激越的爱国主义为底色的革命精神,是我们的时代和事业的需要。

学习鲁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韧”的战斗精神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战斗精神的自我写照。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不久,鲁迅先生就被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呈请密令通缉,罪名是“堕落文人”,这个通缉密令一直到鲁迅先生去世也没有取消。他面对被通缉、被迫害的危险,毫不畏惧,毫不退缩,一往无前地把一支支利箭射向敌人的营垒;他无情地剥去两千多年来封建文化思想的伪装,使它们露出真面目;他具有“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对敌人一个也不饶恕。当有人抱怨他缺少“费厄泼赖”精神的时候,鲁迅觉得,在一个专制的社会里,空洞地喊公允的口号,只能是对弱者的损害。他说:“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地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这就是鲁迅的精神!

鲁迅是一个清醒的革命者。1930年3月,他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就说过一个作家如果不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如果不理解革命的深切含义,“‘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他热切希望不但要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而且在文学战线上的人还要“韧”。所谓“韧”,就是不把文学看成是敲门砖,“门一敲进,砖就可抛弃了”,而是要永远为人民大众呐喊。他说:“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旧社会的根柢原是非常坚固的,新运动非有更大的力不能动摇它什么。并且旧社会还有它使新势力妥协的好办法,但它自己是决不妥协的。”先生说得何等深刻,何等好啊。

鲁迅是在中国革命处在低潮的情况下,毅然站到革命营垒中来的。从此以后,他没有犹豫、观望和动摇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他最可宝贵的品格,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今天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在低潮的情况下,“被头挂退”的情况在一些人当中时有发生,他们要蛀空自己曾经信誓旦旦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像鲁迅那样,用“韧”的战斗精神,来击退这些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逆流。

学习鲁迅善于用“匕首”和“投枪”的批判精神

在鲁迅身上,体现了学者与战士这两种品格的完美统一。作为学者,他博学多才,文思泉涌,完全可以写出更多的大部头著作,而且他自己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为了现实斗争的需要,他没有这样做,而是用极大的精力用于杂文和政论文的写作,用杂文这样犀利的“匕首”和“投枪”进行战斗。这会使我们想起晚年恩格斯,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除了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外,也有自己许多的写作计划,但他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也为了这位伟大的朋友,把主要精力用来整理马克思的文稿。这虽然使他自己的许多写作计划,特别是他原来准备撰写的《马克思传》都未能动手,深为遗憾。但正是恩格斯这种自我牺牲精神,使《资本论》这部工人阶级的圣经得以完整问世,可谓功高至伟。鲁迅先生在那特务密布、文禁如毛、动辄获罪的黑暗年代,以杂文为武器,使他成为冲锋陷阵的英勇旗手,成为反文化“围剿”的主将。

今天,鲁迅的文章在中学教材中已经渐行渐远,不少人认为鲁迅的杂文已经过时。其实不然。鲁迅的“匕首”和“投枪”是指向一切黑暗势力和丑陋现象的,它所体现的批判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更何况,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那种黑恶、腐败、丑陋的东西还少吗?那种以“西化”为有趣,以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指向的种种错误思潮仍在肆虐的情况下,难道不应该像鲁迅那样加以鞭挞和批判吗?!难道不应该弘扬鲁迅作为民族魂的批判精神把人们引向光明的境地吗?!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绝不能够放弃应有的批评和批判的精神;如果是那样的话,和谐社会就会成为乌托邦式的幻影。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放弃必要斗争的和谐是不存在的,甚至会走向它的反面。恩格斯说过:“批评是工人运动的生命要素,工人运动本身怎么能逃避批评,禁止争论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0页)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今天,同样需要鲁迅的战斗精神和批判精神。

我心目中一直崇拜一个人,他就是闻名中外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他弃医从文,写下了许多著作!我崇拜鲁迅,因为少年鲁迅是苦难的,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凭着坚强的意志战胜了困难。

曾经鲁迅家里是非常富有的!可是由于家中发生变故,家道中落。十二岁那年,父亲得了重病。鲁迅不得不把家中的财物那去当铺换钱,再用钱去药店抓药,所以经常迟到,被打手心,但他每天坚持去读书。

有一天,鲁迅又迟到啦!寿老先生拿着戒尺走到鲁迅面前严厉地说:你怎么又迟到了?鲁迅伸出手说:你打吧!先生,我会改的,寿老先生拿起戒尺打下去,可是戒尺在空中停留了几秒钟,最后还是没打去。鲁迅回到座位,暗暗地下定决心:以后我绝对不能迟到了。第二天早晨,桌子的右上角出现了一个字,那是鲁迅用小刀刻的。早字也深深地刻在鲁迅的心里。

在某个夜晚,天气异常寒冷,鲁迅一读书就读到半夜。他为了忍耐寒冷,在嘴里放了一个辣椒,直到辣得自己满头大汗,这样,自己体内就会有一些热量。他就用这种办法驱赶寒冷。有时,鲁迅竟读书读得废寝忘食。

少年鲁迅,是我学习的榜样!在世界上,许多人都成了家喻户晓的杰出人物。大家都很向往他们,很崇拜他们,他们创造出了许多奇迹,也开辟了许多科学道路。他们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每个名人都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某些人看来,他们只是轻而易举地得来名人这个称号。可是,他们都是通过发奋读书、刻苦学习,才取得了成就。

鲁迅就是通过发奋读书,最终才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对,我也要学习他这种学习态度,他在那么恶劣的环境都能如饥似渴地读书,现在,祖国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优越的条件,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好好读书。

鲁迅先生的书伴着我懵懂的少年时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跟随先生去嬉戏,体验一下冬日捕鸟的乐趣,再和小伙伴们一齐到鲁镇去观看那精彩的社戏,尝尝那香喷喷的罗汉豆,一齐感受那纯真无邪的童年趣事,一同分享那段美丽的童年时光。

THE END
0.传记作文(通用15篇)传记作文(通用15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记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传记作文 1 “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这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卷首语中开宗明义的一句话。或许,这https://www.duanmeiwen.com/zuowen/zhuanti/46649.html
1.优秀名人传作文(优秀8篇)优秀名人传作文篇7 假期中,我读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名人传》,也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小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写的,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https://www.xuexila.com/zw/zhidao/c1966554.html
2.名人传作文450字(30篇)名人传作文450字篇1世上有许许多多轰动全球的名人,他们的成就使人敬仰,然而,真正在各方面有卓越的成就并且感动人们的“名人”又有多少?这样一数,真正震惊世界并震撼人心的名人就大大减少了。 《名人传记》中的名人大多数都是出身贫寒、在逆境中成长的,他们的坚强是在困境中培养的,比起别的出身高贵、从小娇生惯https://www.chinesejy.com/zw/160111.html
3.人物传记作文范文(精选35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物传记作文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物传记作文 篇1 寒假的期间,我读了世界名人传记——陈景润这本书,感触很深。他冒着政治风险,顶着压https://www.yuwenmi.com/zuowen/tuijian/3926017.html
4.名人传作文满分作文(精选8篇)名人传作文满分作文篇4 四月份我们的共读书目是《名人传记》,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翻开了这本书,中国的历史是一条长长的河,沿途的人们谱就了篇篇七彩的画卷。而在这漫长多彩的画卷中,书中精挑细选出了50位光芒闪耀的历史人物,有王羲之、华佗、孙中山、车胤、钟离春,这本书为大家诠释了他们的梦想、追求、信念、智慧https://www.xuexila.com/zw/zhidao/c1966708.html
5.名人传记600字作文(精选52篇)名人传记600字作文(精选52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名人传记600字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名人传记600字作文 1https://mip.ruiwen.com/zuowen/600zi/768634.html
6.名人传记作文400字(通用16篇)传记,文体名。亦单称传。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名人传记作文400字(通用16篇),一起来看一下吧。 名人传记作文400字 篇1 伟大—这https://m.ruiwen.com/zuowen/400zi/890724.html
7.人物传记作文(精选25篇)人物传记作文(精选2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物传记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传记作文 篇1 http://www.unjs.com/zuowendaquan/youxiuzuowendaquan/4932368.html
8.传记初二作文(精选26篇)传记初二作文 5 世界上有许多名人,他们的成就令人钦佩。 但是,有多少“名人”在各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感动了人们?这样,真正震惊世界、震撼人心的名人数量大大减少。 《名人传记》的名人大多出身贫寒,成长于逆境。他们的力量是在困难中培养出来的。相对于其他出身高贵,从小娇生惯养的同龄人,他们在困难面前更坚强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40513180910_3838131.html
9.人物传记作文(通用52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物传记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人物传记作文 篇1 寒假期间,我读了世界名人传记——陈景润。这本书,感触很深。他冒着政治风险,顶着https://www.duanmeiwen.com/zuowen/zhuanti/30523.html
10.名人传作文范文(精品8篇)名人传作文范文篇5 优秀的传记不仅能鼓舞人,还能使人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人类的一切成就,都是自身创造的,而传记则是把那些伟大的创造天才的人生轨迹描绘出来。就象这本由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一样。 《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描写的是一个音乐家,一个雕塑家。https://www.xuexila.com/zw/zuowen/c1939602.html
11.名人传作文400字(30篇)名人传作文400字篇8《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在这三部传记中,于对名人们的生平,罗曼·罗兰没有做任何夸耀的叙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伟大艺术家的共同之处他们经历了各种的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最终成为了伟人。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艰 https://www.chinesejy.com/zw/167517.html
12.名人传记范文10篇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名人传记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语文教育实践“刚正”思想培养与思考 摘要:“刚健有为,中正处事”的刚正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和核心。“刚正”不仅是一种高尚的人品,更是一种可贵的民族精神。语文教育是传承这种优秀传统文https://www.gwyoo.com/jiayou/mingrenchuanji/
13.好的名人传记,对孩子的影响,甚至顶100个好老师!南方plus爸爸妈妈们会发现,到了中小学阶段,语文老师推荐最多的就是读名人传记。因为它实在太重要了! 翻开小学课本,乃至初中高中课本,名人故事都占了不少篇幅。而且,有的知识点还在语文、历史考试中反复出现,尤其是写作文,有了名人传记的加持,成绩瞬间就能提升几个台阶。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10/23/c2735990.html
14.传记作文300字(精选20篇)传记作文300字 篇4 这学期老师让我们读名人传记,学校也很重视,我读的是海伦.凯勒的故事海伦用坚强和爱心感动了世界的女性聋盲人海伦,为了学会说话,他每天用手指触摸安妮老师法发音时喉咙的震动、嘴的动作和脸不得表情,与命运做起了抗争…… 海伦生活在“绿色家园”特别灵巧别致,诗意盎然,有着童话般的感觉美不胜收https://www.oh100.com/a/202110/3650623.html
15.优秀人物传记作文600字描写人物的作文优秀人物传记作文范文一: 寒假期间,我读了世界名人传记——陈景润这本书,感触很深。他冒着政治风险,顶着压力,面壁10年研究出的“歌德巴赫猜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给迷茫的一代青年树立了榜样,指明了人生的方向。陈景润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以及他广泛久远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学术领域。他影响了一代人乃至一个时代https://www.diyifanwen.com/zuowen/miaoxierenwudezuowen/4184975.html
16.名人故事作文200字(精选27篇)名人故事作文 8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城市的高中校园里。主人公李海曾经是班级里的草包,因为成绩平庸,他被同学称为“呆瓜”。然而,李海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一颗坚定的梦想之种。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海在图书馆发现了一本关于名人传记的书,他被书中名人们的励志故事深深打动。他决定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在这个封闭的小镇https://mip.oh100.com/a/201111/23243.html
17.写人物传记的作文600字5篇写人物传记的作文600字5篇.doc 【文档格式】 Word可编辑 【文档字数】全文 4056字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初中作文# #写人物传记的作文600字5篇#】人物传记的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写人物传记的作文600字》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https://www.51test.net/show/10685093.html
18.传播历史文化名人事迹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光明日报“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第六辑首发式近日在北京举行,丛书收录了张衡、岑参、韩愈、温庭筠、柳永、沈括、王夫之、林则徐、康有为、冰心等10位历史文化名人传记,标志着这项肩负历史重托的文化工程已完成近一半。 细说起来,“传记”是一种挺特别的记录体裁。既可作史料看,亦可作文学看;既可看到记录对象的人生起伏,也https://news.gmw.cn/2017-01/11/content_23444943.htm
19.名人传读书笔记《5篇100字》初中作文《名人传》读后感名人传》读完《名人传》这本书,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们的心灵的。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家,传记文学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https://www.zww.cn/zuowen/html/121/716484.htm
20.人物传记推荐(精选5篇)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物传记推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物传记推荐范文第1篇 (冀职改字【2003】3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推荐工作,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确保有序进行https://www.1mishu.com/haowen/129165.html
21.历史读书笔记摘抄汇总十篇通过教师先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一些熔自然美、社会美、人物美于一炉的中外儿童文学名著,一些报刊上有强烈时代感的佳作及一些惩恶扬善的文学作品或借助于数学、自然、史地等科教学向学生推荐书籍,引导学生不但要读纯文学的书,还要读一些科普读物、名人传记、人文地理、国情教育、生活常识等书,然后学生再根据https://www.xueshu.com.cn/haowen/44825.html
22.名人自传的简短范文.docxPAGE PAGE 1 名人自传的简短范文 1. 人物传记 作文600字 向命运挑战 我经常在满天繁星的夜晚,仰视星空,想起霍金的提问。是啊,在那深邃的星空中,究竟有多少神奇的事情,我茫然的摇了摇头:“宇宙宽阔无际,对于人们来说,宇宙是一片未知的世界,宇宙里,还有着许多陈旧,甚至连谁也解答不出来的问题。”但是,霍金却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922/6001135102004011.shtm
23.名人传名著读后感作文400字(通用62篇)名人传名著读后感作文400字 11 英雄在我心中总是那么高大,遥不可及。今天,当我手里拿着一本“名人传记”时,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贝多芬用他的双耳谱创作了成千上万首著名的歌曲;米哈伊尔·奇罗(Mikhail chiro)在6岁母亲去世的悲痛之下雕刻了数千幅杰作,最后死在了画室里;托尔斯泰在战火中释放了满腔怒火https://www.oh100.com/a/201203/66932.html
24.人物传记作文500字(19篇)人物传记作文500字篇9人物传记一般是写名人的,记录名人成长的轨迹,战士名人的生活风貌,皆是命人的内心世界。读人物传记,可以帮助我们走进名人、了解名人,从名人身上涉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毛病,不免让人为他们感到https://www.chinesejy.com/zw/225692.html
25.名人传初中作文(通用23篇)名人传初中作文 5 《名人传》这本书总共讲了三个名人的传记,分别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虽然是三个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但是他们身上却有着类似的精神,即对真理、自由、美好事物的向往,造福人类。他们不是为自己而活,是为了人类进步而存在的。他们强大的生命力和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精神让人们深受http://www.unjs.com/zuowen/chuzhongzuowen/20210616145524_3731040.html
26.名人传读后感集合15篇《名人传》是由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所写。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他为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共称《名人传》。他的代表作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1915年,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http://www.qunzou.com/duhougan/16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