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俄国文学的广度,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俄国革命的镜子,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天才艺术家
曾经的无产阶级领袖弗拉基米尔·列宁这样 评价这个人:“真是个笨蛋!多么铁石心肠的人啊!” 这句话说给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列夫·托尔斯泰。但他的伟大不仅仅表现在文学领域,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宗教思想家。他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从不酗酒,不抽烟,四十岁时他拒绝喝咖啡,老年时他不再吃肉。他是一个真正的榜样。
托尔斯泰很早就成为孤儿。他的母亲在生下女儿后不久就去世了,当时托尔斯泰还不到两岁,是家里的第四个孩子。而就在母亲去世七年后,父亲也去世了。他们由大姨抚养,一段时间后,大姨也去世了,监护人的职责转移到了拥有伯爵头衔的二姨身上。姨妈对列夫·托尔斯泰影响很大,他称与她一起度过的岁月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期。她的房子总是挤满了客人,被认为是喀山最热情好客的房子。在这个家庭生活的童年印象反映在他的作品《童年》中。
1843年,列夫·尼古拉耶维奇进入喀山大学东部系。这位未来的作家对学习没什么兴趣——他从未从大学毕业。托尔斯泰致力于自我——他从事自我教育。列夫·尼古拉耶维奇 1847 年开始写的日记证实了这一点。
托尔斯泰回到了他的家乡——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他计划以一种新的方式开始自己的生活,与农民和睦相处。这个想法没有任何结果,但在此期间他将所有观察结果写在日记中,得出结论。
此外,托尔斯泰自然有一个爱好,他非常喜欢音乐。年轻的托尔斯泰伯爵经常出现在社交活动和演奏音乐中。他可以听他最喜欢的作曲家几个小时,包括弗雷德里克·肖邦、约翰·巴赫、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
托尔斯泰在他的家乡度过了夏天,他意识到他不喜欢地主的生活。他离开村庄,立即定居莫斯科,然后又搬到圣彼得堡,这是一个寻找自我的时期。此时的他努力准备考大学,他喜欢音乐,打牌,与吉普赛人狂欢。但同时,他也想当官,于是在哥哥尼古拉的建议下,列夫·托尔斯泰前往高加索服兵役。
1851年秋,托尔斯泰成为第20炮兵旅第4连的学员,随后通过初级军官军衔考试,成为一名军官。1851年至1853年,他参加了高加索地区的军事行动。1854年11月至1855年8月,他参加了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在被围困的城市中,他在著名的第四堡垒中作战)。他被授予安娜勋章以及“保卫塞瓦斯托波尔”和“纪念1853-1856年战争”奖章。托尔斯泰后来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描述了他对战争的记忆。
《童年》在《现代》杂志上一经发表,立刻引起轰动,托尔斯泰成为一名作家并因此名声大噪,他立即被提升到与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和冈察洛夫等当时作家同等的水平。
此后,列夫·托尔斯泰写了《哥萨克》,在其中描述了他在高加索地区的军队生活。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即使在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同时,托尔斯泰也没有停止他的写作活动。在此期间,他创作了《童年》的续集《少年时代》和《青春时代》。此后也被我们称之为“青春三部曲”。
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托尔斯泰退役,他已在文学界享有盛誉。与他同时代的杰出人士谈论了托尔斯泰对俄罗斯文学的重大贡献。托尔斯泰年轻时就以傲慢和固执着称,这从他的日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拒绝属于任何一个哲学流派,并一度公开称自己为无政府主义者。
后来,托尔斯泰厌倦名利场上的虚伪,开始自己的丰富见闻,游学之路他访问了意大利、德国、瑞士、法国。回国后,托尔斯泰在莫斯科短暂居住,然后又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定居。他萌生了教育农民子女的想法,利奥以极大的热情开始为他们开设教育机构。在他的努力下,他的庄园附近很快开办了两所学校。
1860年托尔斯泰再次出国。他访问了比利时、德国、瑞士,研究了这些国家错综复杂的教学法,以便以后他可以借鉴在国外的所见所闻更好的自己办学。托尔斯泰热爱孩子,为他们创作了许多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和充满善意的故事。他笔下的童话故事有《两兄弟》、《小猫》、《狮子和狗》、《刺猬和野兔》。
除了教育农民的孩子外,托尔斯泰还继续他的文学活动。1870年,他坐下来写了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该小说由两个主要故事情节组成。在卡列宁家族的家庭戏剧的背景下,作者几乎是自己写的地主莱文的田园诗显得非常引人注目。乍一看,这部小说似乎只是一个爱情故事。事实上,它触及了富人和受过教育的人的生活意义的主题,特别是与普通人的生活相比。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受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高度评价。
渐渐地,作家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他越来越多地开始谈论社会不平等,谈论统治阶级——贵族们的闲散生活。这从托尔斯泰 1880 年代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出。其中,我特别要强调的是《克罗伊策奏鸣曲》、《伊凡·伊里奇之死》、《舞会之后》、《塞尔吉乌斯神父》。
列夫·托尔斯泰越来越开始思考人类生命的意义,他试图从东正教牧师那里寻找答案,但他完全失望了。他认为腐败统治着教会,神父们只是用信仰来掩饰自己,但实际上他们却在从事宣扬错误教义的活动。这就是他被逐出教会并受到秘密警察严密监视的原因。
1898年,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部小说《复活》出版,也受到评论家的高度评价。《复活》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并与《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相提并论,再到后来这三部小说被合称为“托尔斯泰三部曲”。
一个世纪后,文学评论家列夫·安宁斯基试图计算托尔斯泰的作品被拍摄了多少次。原来,到20世纪70年代末,仅在国外上映的改编电影就有40部。直至1980年,小说《战争与和平》共发行四次。根据《安娜·卡列尼娜》改编的电影有 16 部,《复活》拍摄了 22 次。此外,这些电影不仅在俄罗斯上映,更是享誉世界。
在俄罗斯,影片《战争与和平》首次上映是在1913年。该录音带的导演是彼得·夏尔迪宁。1965年,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着手对这部小说进行大规模改编,这部磁带至今仍然很受欢迎。
托尔斯泰后期的作品既是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充满道德内容的故事。1886年,托尔斯泰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出现了——《伊凡·伊里奇之死》。主角意识到他已经浪费了大部分生命,但意识到得太晚了。1898年,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了同样著名的作品《塞尔吉乌斯神父》。在其中,他批评了自己精神重生后的信仰。其余作品均致力于艺术主题。其中包括戏剧《活尸》(1890 年),1903年,托尔斯泰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名为《舞会之后》。该书于 1911 年作者去世后才出版。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列夫·托尔斯泰作为宗教领袖和道德权威而更为人所知。他的思想是以非暴力的方式抵制邪恶。在他的一生中,托尔斯泰成为了大多数俄罗斯人的偶像。然而,尽管他取得了所有成就,但他的家庭生活却存在严重缺陷,尤其是在晚年时更加严重。作家的妻子索菲娅·安德烈耶夫娜不同意丈夫的观点,并对他的一些经常来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追随者怀有敌意。她说:“你怎么能爱别人,却恨你身边的人。”
这一切的好坏都没有维持多久。
那是一次 1910 年 10 月 28 日夜间的飞行。然而,在途中,列夫·托尔斯泰感到身体不适。首先,他感冒了,然后疾病变成了肺炎,因此他不得不中断行程,并在村庄附近的第一个大车站被人从火车上抱下来。这个车站是阿斯塔波沃(现列夫托尔斯泰,利佩茨克地区)。关于作家生病的传言立即传遍了附近乃至更远的地方。六位医生试图挽救这位伟大的老人,但没有成功:病情无情地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