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托尔斯泰:《童年》的写作,与战争中的蜕变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今天,我们将继续阅读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故事,在经历了青春期的苦闷与骚动,接下来他又将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文字收获呢?

下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此时的托尔斯泰正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在崭新的环境下,身边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危险,他也正一心想要发现一个必须了解的人物和激情的世界。但在这一部作品里,他却叙述了对往事的回忆。

在创作《童年》时,他患了病,军队事务也突然停了。他开始了一段长期的休养闲暇期。既孤独又痛苦的托尔斯泰颇感悲伤,过去美好的回忆频频浮现在他眼前。

近几年,他在经历了颓废而又疲惫的紧张生活后,能够重温童年那段美好、无邪、诗情画意般的快乐时光,能再次找回那颗善良多情拥有爱的童心,他感到无比甜美。总之,此时的托尔斯泰,怀着青春的热情与无穷的计划,带着循环式的想象诗情。

他很少酝酿一个孤立的题材,但是他那伟大的作品也仅仅是博大精深的历史画卷中的一部分,也是他无法实现的大计划里的一些片段。他将《童年》只是看成他那部《人生四部曲》的第一篇,书中本应收录他在高加索的那段生活情况,或许当大自然为他展示出上帝的启示才能终止。

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观点。这部作品的原稿没有署名,托尔斯泰将原稿寄给了当时颇有名气的《现代人》杂志,没想到这部作品马上就被刊登出来了,并获得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甚至可以说整个欧洲的读者都表示认同。

但是尽管这部作品具有迷人的诗意,细腻的笔触,深刻的情感,我们仍旧不明白托尔斯泰为何对它如此不满。使他产生憎厌之情的理由是因为它受人喜爱、欢迎。

在这部作品中,除了一些地方人物的记述,少数体现的宗教情感篇幅,以及感情的现实意味以外,书中并没有展现出托尔斯泰的个性。全书弥漫着温情轻柔的情感基调,这是托尔斯泰后期一直反感的,也是他在其他小说中所摒弃的。

在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中,托尔斯泰的个性特征已经基本形成,观察大胆而真诚,对爱充满了信心。从他在这篇小说里描绘的部分农民肖像中,我们不难发现《民间故事》中刻画得最美丽的一个人物形象:养蜂老人。

一个个头矮小的老人,站在一棵桦树下,双手张开,望着上方,光秃的头在阳光下显得更加闪亮,在他身边,飞舞着金色的蜜蜂。这些蜜蜂并不蜇他,而且还在他头上形成了一个花环……

但这段时期所创作的作品,都是直接抒发他当时情感的作品,例如《高加索纪事》。其中第一篇《袭击》所呈现的壮丽景色,不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令人叹为观止:

河边,太阳从群山之中升起;用极大的渲染手法描绘夜景中的声音和阴影;当远处积雪的山峰在紫色雾气中渐渐消失时,夜归的士兵们唱着歌,那美丽的歌声在清纯的空气中飘荡。

而在《战争与和平》中,有好几位典型人物其实已经在这些作品中出现过了。在这一时期,托尔斯泰观察所得的其他关于高加索的事情,都是后来加工完成的。

例如在1854年到1855年期间创作的《伐木》,采用了一种准确的写实手法,虽然有些冷峻,但充满了对俄罗斯军人心理的生动描写。

能够凌驾于他所有作品之上,矗立在第一道山脉的最高峰,他写出的最美的抒情小说之一,并且体现着他的青春赞歌的高加索颂诗的伟大作品,就是《哥萨克》。

皑皑白雪覆盖着的群山,在晴朗的天空下更显蜿蜒巍峨,书中洋溢着如诗如歌般的壮美。天才之花的绽放,使这部小说更加闪耀,就像托尔斯泰所说,才华是“青春强有力的神威,永不能复得的迸发”。

高加索,将托尔斯泰生命中所蕴藏的最深刻的宗教性唤醒了。我们无法阐释这种真理最初的昭示。他自己也是一再要求青年时的密友严守秘密,才向他们吐露心声的。

“那时,在高加索,我感到孤独且不幸。我付出了全部的精神力量,一个人一生只能这样做一次啊……这是苦乐融会的时期,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我都从未到达过如此高的境界,只有在这两年中我才有如此深刻的观察。

那时,我发现的一切,都将成为我的信念……我发现了一种不朽,有一种爱,如果想要获得永远的幸福就应该为别人活着。这些发现让我感到震惊……最终同我在一起的只有我的宗教。”

身为副连长的列夫托尔斯泰伯爵在防御的屏障下,在枪林弹雨、轰隆作响的炮声中,在他的连队里,观察着幸存的人和垂死挣扎的人,然后将他们和他自己的种种焦虑悲凉,都叙述在《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之中。

然而,他们之间其实是迥然不同的。尤其是第二篇,无论是在情操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有别于其他两篇。其他两篇均以爱国主义为主导,而在第二篇里提出了一种无法改变的真理。

据说,俄国皇后在阅读了第一篇纪事文学之后,不禁流下眼泪,而沙皇则在赞叹之余下令将它翻译成法文,并命令手下人将托尔斯泰带离危险区。这很容易理解,书中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战争关怀。

刚刚入伍的托尔斯泰,仍然持有热情,全身心地沐浴在爱国主义之中。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保卫者身上,他并未窥见野心、自大以及任何卑鄙的情操。对于托尔斯泰来说,这是一首伟大的史诗,里面出现的英雄可以同希腊的英雄们相媲美。

但是,第二篇就完全不同。它不再是最初的简单叙述,而是让人类与情欲直接对决,把英雄主义下面隐藏的东西全部暴露出来。托尔斯泰利用自己犀利深邃的目光在战友的心灵深处搜寻着,透过他们和自己的心灵,他看到了骄傲、恐惧,看到了死到临头依旧上演着的人间喜剧。

尤其是恐惧,被他明确指了出来,被他揭去了面纱,使其赤裸裸地暴露在大家面前。这种无穷无尽的恐惧、挥之不去的畏死情绪,被他毫无顾忌,毫不怜惜地剖析。

在塞瓦斯托波尔,托尔斯泰学会了如何抛却所有的感伤,他轻蔑、不屑地指出,那是一种泛泛的、假惺惺的同情。

结语

今天,我们了解了托尔斯泰写作的三个时期的成长,关于小说《童年》的写作背景,在高加索地区受自然主义的影响,还有在战争中接受的蜕变。很明显,这每一个时期,对托尔斯泰来说都是一种精神的成长和思想的成熟过程。

《名人传》⑤ | 艺术大师的忘年恋

《名人传》④ | 感谢对手,让你更加强大

-领读-

辛峰,青年作家,十点读书签约作者;十点课堂邀约作者。著有长篇小说《西漂十年》,文学评论集《文字的风度》。微信公众号:西漂十年(ID:xipiaoshinian),个人微信xinfengshanghai,现居西安。

THE END
0.名人传贝多芬:作品中悲剧式的愁苦,来源于生命的痛苦今天我们开启一本新书《名人传》。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 20世纪初,罗曼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并于1915年 因《约翰·克里斯朵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名人传》是罗曼罗兰久负盛名的传记作品,主要讲述了世界艺术史上三位伟大人物的生平故事,对传主的人生给予了全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6KR309H0514R9P4.html
1.名人传中的三个人物介绍名人传中的三个人物介绍 《名人传》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名人传》中的三个人物分别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 《名人传》中的三个人物 1.贝多芬 遭遇病痛的折磨,仍不放弃音乐 .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http://www.chusan.com/zhongkao/89713.html
2.初中生必读十大名著课外阅读书目大全【图书简介】《名人传》是《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的合称。三位主人公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的伟大人物。全书紧扣三位艺术家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英雄交响曲”。 https://www.xuexila.com/wen/bidushumu/c338134.html
3.名人传读书笔记(通用36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人传读书笔记(通用3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人传读书笔记 篇1 在罗曼罗兰刻画的三个人物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米开朗基罗。 http://www.unjs.com/fanwenwang/dushubijidaquan/20210124132010_3001176.html
4.名人传读后感600字(精选25篇)这段经历不能与贝多芬相比,也远及不上托尔斯泰,但那份精神,与《名人传》的灵魂也大概相差不远了吧? 名人传读后感600字 9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第二个是意大利天才雕塑家米开朗其罗,最后一个就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http://www.qunzou.com/duhougan/16736.html
5.刘恬|于苦难斗争中淬炼英雄——评《名人传》(名人传)书评与常规的长篇巨著般的传记不同,《名人传》篇幅短小精悍,几乎让人怀疑这短短的三本小册子能否概括这三位“英雄”跌宕起伏的人生。事实上,罗曼·罗兰也的确略去了大量的事迹,仅仅只是围绕着他的立意,着重叙述这三位与苦难斗争的挣扎经历。以《贝多芬传》为例,罗曼·罗兰略去了这位音乐神童的光鲜履历,转而叙述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883296/
6.名人传读后感500名人传记读后感500字【精彩14篇】这三位名人经历了生活中的种。种苦难,但他们都共同选择了要不屈不挠的抗争,虽然罗曼·罗兰笔下有对这三个人的负面写作,但丝毫不影响我对他们崇拜的心。 读了《名人传》,也看了人物经历,我想我们该明白:命运的坎坷,生活的磨难,以及情感失利这些东西都不可避免,我们应向这三位主人公一样与命运抗挣,要乐观自信https://www.shubaoc.com/zuowen/duhougan/9pcs.html
7.“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文化巨匠灿若星辰新闻黄宾堂希望整套丛书能够表现出这些文化巨匠们命运的时代感。“比如,很多文化名人都经历过被贬的命运,这个时候官场的现状是什么,又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其实我们都想通过传记的形式进行表达。” 在房阳看来,“名家名传系列丛书”实际上是寻找一个逻辑关系,打造人物、命运、文化三者的综合体。“他们的学说、思想都有据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208/c403994-29695513.html
8.秭归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真实的鲁迅并不只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一位可敬的爱国勇士,一位心怀大仁大义的慈悲家。在今天,我们依然需要鲁迅思想,需要从鲁迅作品中找到认识自己,了解中国社会的钥匙。 16.《射雕英雄传》 金庸/著 “射雕三部曲”之一,下接《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它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http://zgx.i.yce21.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0b006efa15884b558dc281955947affc&id=1613595719
9.《名人传》读后感《名人传》,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年)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或译作米开朗基罗)(1906)、《托尔斯泰传》(1911)三部传记,传记共计字数268000。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被称为“巨人三传”。现已被选中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http://www.unjs.com/doc/mingrenzhuan.html
10.《名人传》阅读心得(通用27篇)这本书分别写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三位人物。他们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却都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傅雷先生先生说:在阴霾遮弊了整个天空的时候,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蒂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http://www.unjs.com/dushuxinde/202204/5003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