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人传》之贝多芬传有感(精选篇)

【导语】“chill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读《名人传》之贝多芬传有感,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读《名人传》之贝多芬传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用痛苦换来快乐!”,这扣人心弦的余音荡漾在贝多芬传的结尾。

我们从音乐、语文等方面都曾了解过贝多芬――那耳聋而坚持创作的音乐家。事实上,他的一生不是课文中几百字能表述的。

贝多芬的童年在醉汉父亲的挥霍下逝去了,并失去了挚爱的母亲。19岁挑起养家大梁的他,生活异常艰苦,但命运,不罢手a去了他的物质生活――壮年耳聋是原本不富裕的一家更加拮据;夺去了他的精神生活――他从没有真正的、风雨共患的知音;甚至用爱情折磨他――两次失败的恋爱是他心力交瘁。

那他如何走过人生将近60个年头?他超凡的乐观和顽强。在一次次被现实打击后,他总能以自己的“傲气”与乐观爬起。如暴风雨中的帆船,渡过一个又一个的浪,顶住狂后般的大风……但乌云始终会被赶走,贝多芬却长眠了,把黎明留给后人。

我合上书本,漫步在小路上。看到一位孩童为那十个中一个气球没了二哇哇大哭。我心中突然荡起了涟漪――我们曾经为小失意而懊恼不已,为失败自暴自弃,为低谷一蹶不振……若是真来大风大浪,我们只能作乌云的囊中之物,被任意蹂躏。

我们可能永远不会遇到贝多芬的境遇,但我们需要让自己坚强,不被暴风吹飞,不被厉雨击垮,在汹涌中成风破浪。

用痛苦换来快乐!

贝多芬的一生是动荡而充满艰辛的。童年的他就被酗酒的父亲逼着学音乐,希望贝多芬能够成为莫扎特一般的神童,这差一点就扼杀了他对音乐的“好感”;少年时代,贝多芬又要为生计发愁,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不久又失去了她最爱的母亲;到了青年,他的恋爱旅途也不能进他的意,失去了心爱姑娘的同时,又深受病痛的折磨……命运似乎特别喜欢捉弄他。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挣扎,让贝多芬饱受苦痛的摧残,但也因为这样,贝多芬谱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乐章,铸就了他刚强坚毅的品格。

“身材矮胖,脖子粗壮,一副运动员的架势,红砖色的宽大脸庞,浓密的深黑色头发乱蓬蓬地竖着,似乎从未梳理过。”这就是贝多芬,当我看到这样的描写的时候,脑海中立刻闪现出了一个邋遢的疯子形象。然而,让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他的眼睛。不论是在书中还是在那副著名的画像上,他的眼睛都显得那样炯炯有神,似乎闪烁着野性的光芒,燃烧着一种奇异的力量。他的眼睛里饱含着对穷人的同情,对幸福的渴望,对庸俗之人的强烈鄙视……他将视角投向社会底层的人民,为世界带来《欢乐颂》;他把温柔的目光给予艺术,时刻展现着对音乐的痴迷;他向那些统治者投去不屑的眼光,从不向他们弯下自己的腰……贝多芬的眼睛闪烁着常人所没有的灵性,映射出他坚毅而又高洁的伟大光芒!

在我看来,贝多芬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的身上,总有一种坚忍,总有一种力量,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他是一位音乐家。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虽然他的人生充满了艰辛与无奈,虽然他总会因每一步的冲突而弄得遍体鳞伤,但是,他没有踌躇不前,反而“仰头向前,冲击在敌人的视线里”。正如他所信仰的:“抵抗命运”,“扼住命运的咽喉”!

世界没有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贝多芬奏响了自己人生的乐章,用他的每一个音符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进。贝多芬给予了我精神力量,让我学会坚强,学会勇敢自信地面对人生。他的那份坚毅,那份无私,以及他敢于向命运挑战的勇气,都将成为我今后人生中的一笔财富,一种力量。

“用痛苦换来快乐!”,这扣人心弦的余音荡漾在《贝多芬传》的结尾.

我们从音乐,语文等方面都曾了解过贝多芬――那耳聋而坚持创作的音乐家.事实上,他的一生不是课文中几百字能表述的.

贝多芬的童年在醉汉父亲的挥霍下逝去了,并失去了挚爱的母亲.19岁挑起养家大梁的他,生活异常艰苦,但命运,不罢手!夺去了他的物质生活――壮年耳聋是原本不富裕的一家更加拮据;夺去了他的精神生活――他从没有真正的,风雨共患的知音;甚至用爱情折磨他――两次失败的恋爱是他心力交瘁.

那他如何走过人生将近60个年头 他超凡的乐观和顽强.在一次次被现实打击后,他总能以自己的“傲气”与乐观爬起.如暴风雨中的帆船,渡过一个又一个的浪,顶住狂后般的大风……但乌云始终会被赶走,贝多芬却长眠了,把黎明留给后人.

我合上书本,漫步在小路上.看到一位孩童为那十个中一个气球没了二哇哇大哭.我心中突然荡起了涟漪――我们曾经为小失意而懊恼不已,为失败自暴自弃,为低谷一蹶不振……若是真来大风大浪,我们只能作乌云的囊中之物,被任意蹂躏.

我们可能永远不会遇到贝多芬的境遇,但我们需要让自己坚强,不被暴风吹飞,不被厉雨击垮,在汹涌中成风破浪.

用痛苦换来快乐!

读完了《贝多芬传》后,我敬佩着这个创作出诸多脍炙人口作品的音乐大家,给予了世人无穷的音乐艺术享受,自己却孤独一生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我为贝多芬一生的痛苦而感到伤心。书中的一句话让我感到贝多芬最幸福的事情是他的音乐给穷人带来了欢乐、甜蜜,带来了欢笑。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一个平民家庭,父亲管教严厉,由于他自己的天赋和后天的勤奋,贝多芬从8岁起就登台演出;11岁时,他加入了戏院乐队;13岁时,他被任命为宫廷剧场首席小提琴师。成年以后,贝多芬名气已经传遍全国。然而,厄运突然从天降临,他的双耳失聪了。但坚强的贝多芬扛住了,最终战胜了一切厄运。

贝多芬一生是痛苦的,但他又是幸福的。他所写的交响曲流传至今,脍炙人口。而他的名字,也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反观于我,生活的这么幸福,不用出去赚钱就有吃有喝。他小时候不愿练琴,可是因为父亲的严厉管教,不得不弹,其中的艰苦可想而知,但他坚持了下来并最终站到了世界音乐的巅峰;而我是自愿学琴的,没有人逼我。我在想,如果我不坚持弹琴的话,最终将一无所获。我在心里默默的说,我要学习贝多芬那种不怕吃苦的精神。

贝多芬以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坚强的意志是多么重要,人只有具有坚强的意志,才能经受住厄运的打击,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我的音乐应当为穷人造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应该多么幸福!”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古今之成大事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

――题记

听着《命运交响曲》,我读完了《名人传――贝多芬传》。合上书,闭了眼,贝多芬那不屈于命运的面庞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贝多芬――上帝造人的失误。当他一步步向上攀登,挥洒汗水而成功近在眼前时,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双耳失聪。可想而知,对于一个视音乐为生命的人,这是一个何等大的打击!一瞬间,世间万物一切美妙的音律都离他而去了,他每天都活在绝望、痛苦与无奈之中。然而,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开始抗争,开始重新攀登。就在这时,《第三交响曲》、《悲伤交响曲》在世人面前诞生了,伴随着贝多芬不屈的信念诞生了。

贝多芬就是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过去磨练出来的。他的童年可谓悲惨,他的命运可谓坎坷。内心的孤独,生命的苦楚,这些都成为创作的来源,不是吗?在生命中挣扎,在痛苦中创作,谱写着他那非同凡人的命运。贝多芬这一生有多少人能牢记着,让人铭记于心的是那流传于世的乐章。或许当世人听到这宏伟的乐章,会记起做曲人坎坷的一生。

是啊,没有风雨雷电的彩虹,不是美丽的彩虹;没有挫折的人生,不是精彩、美好的人生。

巨人的传说读了《名人传》有感1100字

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

一个是意大利的艺术家;

一个是俄国的文学家。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国度,却同样的有着人性的真、善、美,同样的为了一份事业而献出了毕生精力。始终坚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与劫难而一味地沉沦,那么就定能冲破肉身的束缚,奔向人生的巅峰。

强者无畏

贝多芬“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正如作者罗曼罗兰形容的“他的整个一生都像是个雷雨天”。年少的贝多芬就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可以说他是音乐的天才,并且他的父亲也发现了这一点。但恰恰就是因为这样,在他父亲强行的控制下开始学习音乐,也同样开始了一个悲惨的童年。贝多芬却没有就此自暴自弃,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接着,他又拜海顿为师,潜心学习音乐。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离成功越来越近时,灾难又一次的'降临,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就在听力正每况愈下的时候,这位“巨人”也曾想过放弃,放弃作曲,放弃生活。但是经过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思考,不知多少次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开始面对命运,扼住命运的咽喉,在痛苦之中为他人带来欢乐,写出了《英雄》、《田园》、《命运》等不朽的传世佳作。可以说贝多芬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

忍者无惧

米开朗琪罗“愈受苦愈使我喜欢”。实际而言,米开朗琪罗的生活并不算是痛苦的。他出生于市民家庭,从小接受贵族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不像贝多芬一样受到身体上的痛苦折磨,但是他在精神上却比贝多芬更受折磨,就像活在高压锅里一般,巨大的压力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贝多芬从精神上是自由的,他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米开朗琪罗却没有自由,他不得不依附他所不愿依附的教皇,不得不为教皇们服务。专制的教皇剥削了他的自由,拿他当牛马使唤,七十余岁的高龄居然还得爬上脚手架作画。

他比同时代的艺术家更不满足于宗教艺术,更追求表现尊严与意志。他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这就决定了他和那些只关心为自己树碑立传的教皇们永远不能达成一致,决定了他将终生为理想无法实现而痛苦,特定的时代成就了他的伟大,却也限制了他天才的发挥。

仁者无敌

托尔斯泰“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环顾托尔斯泰的一生,他出生于贵族家庭,从小就受高等教育,享受高等的生活。但是,托尔斯泰却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这使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自己身处社会的上层,心里却始终想着社会的下层。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开始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托尔斯泰,要面对的是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最终被教会开除教籍。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

古语有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确,贝多芬,米开朗琪罗以及托尔斯泰,他们都是精神的传承者,传奇的缔造者,世界的征服者。贝多芬的坚强;米开朗琪罗的隐忍;托尔斯泰的仁爱,无不讴歌着人性的光辉,书写着真、善、美的华彩。他们不是传说,但都是传奇。他们就是一个个大写的“人”。

我看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其中有关大音乐家贝多芬的 篇章,了解了他痛苦而曲折的人生经历,辛酸的成长历程,我不得不为他那不屈不挠、坚韧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贝多芬从小就生活在音乐世家,所以从小就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学习和练习弹钢琴。他四岁时,父亲就让他整天坐在洋琴前或者把他和一把提琴关在同一个房间里,十一岁时贝多芬进入了戏院的乐队;十三岁他当上了大风琴手。在他十七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 因为父亲是个酒鬼,她从此便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1815 年秋天贝多芬的耳朵已经完全聋了,他只能用笔代替口与别人交流,有一次他亲自上台指挥乐队演奏,却和歌手的节奏一点都不一样,另一位指挥建议他休息一会儿。演奏重新开始后,依然如此,当贝多芬知道后当即大叫着跳下舞台。这对一音乐为生的人是多大的一个打击啊。

尽管如此,他还是要为了生计而奔波,他差不多要到了行乞的地步。 为了换取一丁点的面包,他不得不拼命创作; 他往往不能出门,因为他的靴子已经破得可以露出脚趾。终于在1824 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演奏会,场面异常的热烈,观众们竟然有五次激烈的鼓掌,要知道在这样一个注重礼节的国家,对于王公贵族的出场也不过最多会鼓三次掌。

1826 年末,顽强贝多芬终于病倒了,他最疼爱的侄儿在两天后才拖拖拉拉的'为他请来医生,在三个月后贝多芬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贝多芬――一个不幸的人,一个由贫困、残疾和痛苦铸造的坚毅的伟人。世界没有给他欢乐,他却为世界创造了欢乐!

我们也要像贝多芬那样给他人带来欢乐,做个顽强的人。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中学107班  贺小云

《名人传》是一部传记体裁的文学作品,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写成。罗曼・罗兰是19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写的传记小说举世闻名,《名人传》中收录的的《贝多芬传》最令我印象深刻。

贝多芬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个歌剧演员,性格粗暴,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他从小被强迫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直到1787年,贝多芬拜莫扎特为师。可惜,不久他的母亲病逝,他的学习便中断了。过度的悲痛不仅使他得了天花,而且永远毁了他的容貌。过了几年,他爱上了一位姑娘,可那位姑娘由于他耳聋而嫁给了一位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使他创作了《幻想奏鸣曲》和《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后来他又接连受到几次打击,从此他便专心于他的音乐事业,这样的创作之路一直持续了35年之久。

贝多芬的创作,不仅体现了他巨人般的性格,而且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斗争和希望,富有鲜明的社会意义和深刻的哲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相对其他音乐家如莫扎特、巴赫等的独具魅力之处。作为“乐圣”,贝多芬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作为和苦难命运作斗争的代表,贝多芬同样令人尊敬。无论从哪一方来说,贝多芬都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贝多芬传》的独特之处在于: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着重表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贝多芬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具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不向厄运低头。可他用“心”创造音乐,使音乐成为思想的载体、心灵的归宿。把音乐由娱乐的工具变为了表达的语言。

《贝多芬传》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找到了新的支撑点,从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书之一”.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这个世界没有能够给他应有的快乐,他却把自己创造的快乐毫无保留,毫无怨言地给予了这个世界,他就是贝多芬。

贝多芬对音乐有火一般的热情,他的作品深邃而辉煌壮观,充满了幻想。但灾难还是无情地降临到了他的身上。18,他知道自己的耳朵将无法治愈,还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恶化。这是个多么大的打击啊!但他没有屈服,而是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他的《第七交响曲》是那么坦白,那么自由,仿佛一条肆意流淌的河。

读了贝多芬的故事我想起了海伦・凯勒,她从小就是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小女孩,她的世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但她没有放弃,渴望着了解世界,通过努力她成为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们都在生活中遭遇着不一样的磨难,而他们都有着同样的一种精神,那就是不向命运屈服。当我们遇到困难,遭遇逆境时,你是否想过放弃,是否向它屈服,这时你该想想贝多芬,想想海伦,他们的处境比我们艰难百倍,但他们仍坚强地活下来,我们也应该用坚定的信念去面对挫折,用顽强的毅力去实现梦想!

《名人传》之贝多芬传读后感200字

内容大概讲的是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但是他却双耳失聪,但是这并不能阻挡他在音乐上的脚步,他创作了一首又一首轰动世界的名曲,成为了音乐史上不朽的传奇!我觉得贝多芬他能成为音乐史上的`传奇,是因为他有毅力,他虽然双耳失聪,但是他努力的用汗水来弥补自己的缺陷,虽然他的脾气不好,但是他却有才华,他创作了许许多多的名曲,而这些名曲的来源则是贝多芬用汗水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他的才华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所以,他才能创作出一首有一首轰动世界的名曲!

贝多芬,你是音乐坛上不朽的文明,更是我们心中的榜样!

当我们听贝多芬的著名乐曲时,你会看到一个真正的贝多芬出现在你面前:他把自己的精神和肉体融入音乐。当我们听到《第五交响曲》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贝多芬是一种自然的力量,抓住了自然的精神,与之斗争。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

贝多芬声乐领域,涉及歌剧、清唱剧、弥撒、康塔塔、合唱幻想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

贝多芬破了传统的形式结构,动机型的主题运用和动力性的乐思发展,使音乐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力量。

就像《英雄交响曲》倾诉的一样,贝多芬的生活就像一个雷雨天:早晨明亮平静,但有巨大的阴影闪过,悲壮的雷声轰鸣,充满了可怕的沉默,黄昏的时候,雷雨酝酿,然后电闪不停,暴风雨来临。狂风骤雨之后,明媚的日子又出现在眼前。

贝多芬的一生就是这样,他一直被卷入了激情和悲伤的漩涡中。在他生命的最后,他幽默地说:“看啊,喜剧结束了。”

贝多芬的一生也应该是一个词:痛苦和快乐是共存的。

我喜欢《贝多芬传》!

命运从没有垂青于他,而他却死死地抓住命运的衣角,纵使后来变得病态而蜡黄,他的手依然没有松开。

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个叫贝多芬的音乐天才,是在两年前的语文课本上,传说贝多芬为了弹曲子给一位姑娘听,即兴创作了一首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课本上将这首曲子描绘得栩栩如生,想听听这首曲子,于是我打开网络。当乐曲徐徐漫开时,我才发现,原来声音也可以这样地闪光,这样地将一个人带往另一个空间。我于是开始在心中描摹这个伟大音乐家的形象:高高的个子,笔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端端正正的眼镜,说话的音色也如这美妙的音乐一样迷人,令人沉醉。

当然,读了《名人传》中第一章节《贝多芬传》后,我才知道,贝多芬原来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帅气,而是矮小臃肿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惊恐,即便如此,我却越来越崇拜他。

他以全身心的力量去投资音乐,在他肉体与心灵的双重痛苦打击下,他依然选择坚强地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音乐人生,因为他知道自己放不开,一放开就会像一块石头一样,被无情地推入悬崖,然后被摔得粉碎。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于是,他的执着使他交付于后人上百首钢琴奏鸣曲,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四重曲,协奏曲,交响曲和宗教音乐,然后他就去参见了神明,从人间走向天堂。

几百年过去了,岁月可以带走人的生命,但它绝不能向我们索要他们曾经留下的财富。贝多芬的音乐财富,成了千古绝唱,没有人能够唤醒他的天赋,没有人能够继承他或者超过他。他爱音乐爱得痴,爱得野,爱得疯狂!他的每一个细胞都像是在暗示着一个音乐符号,一个跳跃且激情狂奔的音乐符号,它们就这样占据着他的心脏,血液甚至于每一块有感觉的地方。

然而,历史的伟人始终都只能停留在历史。当我们几百年后重新温习经典,才发现创造财富的最高者竟然是时代,时代创造了贝多芬,创造了贝多芬的音乐。孟子曾经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时代不是看中了贝多芬,而是当它在人群中穿梭的时候,贝多芬高高举起的手引起了时代的注意,于是时代选择去塑造贝多芬。

然后就是,“用痛苦换来欢乐。”

贝多芬闯过了时代给他设立的一个个关卡,虽然每次都是伤痛累累,但他却表现得毅然决然。然而,在最后一个关卡,也是最难过,最能显露人本色的关卡面前,贝多芬终于倒了下去。并且,再也没有爬起来,原因就是他那难以割舍的亲情,他一次又一次地为它差点送命。他没有愤然,反而表现得心甘情愿,于是时代结束了他的生命,遗憾地将他交付上帝,一个即将果实累累的大树就这样被一群小蚂蚁咬断了,倒在地上,只剩下一声巨响在空气中萦绕。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永不期枉真理。”――贝多芬

众所周知,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可谁又曾知道他所经历的痛苦?让我们一起走进《贝多芬传》听我细细道来吧。

贝多芬的童年是艰苦的,他从没愉快地享受过一个温暖的家。他4岁时开始没日没夜地弹钢琴,拉小提琴;11岁,成为戏院的一员;13岁,成为大提琴手。1789年时他唯一的依靠,他的母亲去世了。他带着悲痛在17岁时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照顾着两个兄弟和嗜酒如命的父亲。谁能不惊奇地感叹这小小地肩膀担负起了多少重任?11岁啊,当我们还生活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下,他已去外面闯出一片新天地;4岁当我们还在练习走路,说话时,他就开始不停练习乐器,还要为家里的经济状况所担心。天才或许不是最聪明的那个,但一定是最努力的那一个。

在这么痛苦的环境中成长,老天也不念人情地将更痛苦的事情悄然带到贝多芬身边。1796年至1800年,他饱受失聪的折磨,听觉日益减退。可他不肯告诉任何人,不与人交谈,见面。1801年他悲痛而又绝望地告诉朋友们这个消息。他的工作也开始变得艰难,座位稍远一些就听不清演员在说什么。同年,他为茱丽埃塔・圭恰迪妮而热情点燃,写下后来闻名于世的《月光奏鸣曲》,可是却因此付出惨痛代价。他不能娶心爱的女人,且圭恰迪妮风骚,自私,1803年嫁给了一位伯爵。多么残忍啊,在贝多芬失聪的时候他最爱的人离开了他,就连工作也变得不顺利。看到贝多芬这痛苦不堪的样子,我不禁替他哀鸣:是什么在支撑着贝多芬?我想到自己还有健全的身体和温暖的家,就感到无比幸运!

THE END
0.名人传•贝多芬名人传•贝多芬萝卜青菌 IP属地: 广东 0.1 2020.07.17 16:56 字数134 “我的体力和智力突飞猛进……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不过才开始.我窥见我不能加以肯定的目标,我每天都迫近它一些……噢!如果我摆脱了这疾病,我将拥抱世界!……一些休息都没有!除了睡眠以外我不知还有什么休息……我要扼住命运的https://www.jianshu.com/p/7a9f5f93ead8/
1.《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精选28篇)《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精选28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名人传》之《贝多芬传》。 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10804091331_1239338.html
2.名人传贝多芬简介名人传贝多芬简介 竭力为善,爱自由 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贝多芬。(一七九二年手册)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名人传-贝多芬简介,欢迎阅读。 一、贝多芬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1]之一。 贝多芬https://mip.ruiwen.com/zuowen/wenxuechangshi/693835.html
3.名人传之贝多芬传读后感(精选35篇)名人传之贝多芬传读后感(精选3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名人传之贝多芬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传之贝多芬传读后感 篇1 贝多芬大家都知道吧!他就是闻名世界的德国音乐家、作曲家。他最有成就的作品是《英雄交响曲 http://www.unjs.com/dhg/2897727.html
4.《名人传·贝多芬》《名人传·贝多芬》 人先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之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贫穷,日常的烦虑,沉重与愚蠢的劳作,压在他们]身上,无益地消耗着他们的精力,没有希望,没有一道欢乐之光,大多数还彼此隔离着,连对患难中的弟兄们一援手的https://www.jianshu.com/p/c7d2890e7a6f
5.读贝多芬故事有感(精选34篇)读贝多芬故事有感 5 暑假里,我读了《名人传之贝多芬传》这本书。 贝多芬由于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勤奋,他从8岁起就登台演出了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评价贝多芬:“大家不要小看他,他将来会轰动全国的`。” 成年后,贝多芬果然成为了世界闻名的音乐家。然而,厄运从天而降,贝多芬失聪了。他感觉上帝在捉弄自己。但贝多https://www.yuwenmi.com/duhougan/1627651.html
6.关于贝多芬传读后感(精选26篇)关于贝多芬传读后感 篇7 在《名人传》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贝多芬传》,贝多芬一生苦难,痛苦不堪。 贝多芬的父亲想开拓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把他当作神童一般炫耀。四岁时,他被整天钉在洋琴面前,或是一架小提琴一起关在家里,他的童年生活几乎被繁重的工作压死。他的童年尽管如此悲催,但他还是有着永不放弃与坚持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dushuxindetihui/10920380.html
7.音乐家贝多芬(精选5篇)名人传读书心得5今年暑假,我买了一本《名人传》,这本传记中有三位人:一位是音乐家贝多芬,一位是雕塑家、兼画家米开朗琪罗,一位是小说家托尔期泰。他们在人生又换困顿的征途上,为了寻求正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巧杰作,献出了毕业精力。 他们经受过病痛的折磨,遭遇的悲惨,内心的惶惑矛盾,深重的痛苦。这使几乎毁灭了理智,但他们一 https://www.1mishu.com/haowen/123831.html
8.《贝多芬》读后感14篇(全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贝多芬传读后感500字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贝多芬传读后感500字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1 《名人传》中共介绍了三位名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贝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g116ivf.html
9.名人传法罗曼·罗兰,傅雷电子书在线阅读名人传,《名人传》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写下的一部经典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 在这一著作中,罗兰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这三位大师的精神魅力和心灵之美。他认为他们不仅是天资聪颖的个人,而且是一https://yuedu.163.com/source/f6787245094a4e5a9cedadb6f3fa8fe2_4
10.音乐家贝多芬范文我读了一本名为《名人传》的书,作者罗曼·罗兰在书中主要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讴歌了他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崇高精神。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名人传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https://www.gwyoo.com/haowen/41360.html
11.音乐家贝多芬范例6篇一位旷世的音乐奇才,用他的一生把音乐掀到了顶峰,他的响亮的名字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他用激情但又悲惨的人生创造了奇迹,成为了音乐界灿烂的明星,读到这里,大家一定能猜到了,他就是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贝多芬。 音乐家贝多芬范文4 《名人传》包涵《贝多芬传》、《米豁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篇传,描画https://www.baywatch.cn/haowen/145740.html
12.名人传贝多芬读后感(精选23篇)名人传贝多芬读后感(精选23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名人传贝多芬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传贝多芬读后感 篇1 看完《名人传》里写的贝多芬得知贝多芬的童年很艰苦,他没有享受过莫扎特那样温暖的家庭。他从小就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20309121554_1685790.html
13.前进的不竭动力黑河新闻网曾经,我也停下过前进的脚步。有段时间,我被巨大的学习压力压得抬不起头,那是段煎熬的日子。枯燥、烦闷、忧虑,渐渐地不满的情绪越来越多。我好像是一个只会上学写作业的机器,失去了目标,丧失了自我,除了循规蹈矩,不知所措。有一瞬间,我瞥到了《名人传》,我想起了贝多芬,难道他就没有迷茫过?贝多芬能在那样https://heihe.dbw.cn/system/2017/06/27/057691133.shtml
14.名人传的读后感作文10篇《名人传》罗曼罗兰的代表作,写了贝多芬、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的故事,讲述了他们不屈的一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名人传》读后感 《名人传》主要描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和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 https://www.xuexila.com/duhougann/c358503.html
15.贝多芬传(精选7篇)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贝多芬传》或贝多芬的有关经历,感悟贝多芬的伟大人格,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 3.理解并把握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的高度评价。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贝多芬后再解读课文。 2.感受贝多芬的伟大人格,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手法 合作——以求资源共享。 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gaoerlishijiaoan/754453.html
16.贝多芬说课稿(通用10篇)本节课以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为重点内容,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自主分析和理解音乐内容。演唱《欢乐颂》主题。了解《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作品产生的影响。 3、拓展环节——比较、讨论法 学生对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让他们用感受、体验、分析作品的能力来探究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shuokegao/904282.html
17.《名著经典》8月13日起播出《名人传》《名人传》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米开朗琪罗”或译作“米开朗基罗”)(1906)、《托尔斯泰传》(1911)三部传记。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称“巨人三传”。《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https://www.cnr.cn/yuleguangbo/747jiemuzhan/20190814/t20190814_5247315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