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大家好,我是 ElijahLee。去年的年度征文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欢,如今又到了新一年的征文时间,是时候推荐 2022 年读过的好书了。

经过一年的试用体验,我最终保留了使用 iHour 作为记录读书时长的应用,而放弃了 OffScreen。iHour 可以添加小项目,以及年月周日的统计维度,还有成就体系。

读书多了,毛姆会以平凡又自然的方式进入你的视野。在中国,他最出名的作品要数《月亮与六便士》了,几乎每个旅游城市都有一家同名的网红咖啡店或者餐馆😓。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副标题是「毛姆教你如何读书」。我把它作为本文推荐的第一本书,原因是只有积累大量书籍的阅读经历之后,才能对毛姆所说的感同身受。说实话,我在 2017 年就拿起这本书读过一阵,但是中途放弃了,那会儿我才刚刚开始我的阅读生涯。

《避难所》是毛姆的读书随笔,且看它的章节。第一篇「怎样读书才有乐趣」,是大作家在向年轻人分享该怎样阅读。第二篇「怎样的人写出怎样的书」,介绍了一些世界文学名著及对作家的辛辣点评。这些佳作如此出名以至于应该几乎是所有人都读过,但是遗憾的是真正读过这些作品的人寥寥无几。第三篇「怎样思考就有怎样的人生」,话题一转,将阅读切换到了哲学话题。我学识尚浅,这一部分完全囫囵吞枣了。

这几年有很多人问我是如何挑选书籍的,或者说是从哪些渠道获知好书。借用毛姆的话说,「书虫都有自己的阅读方式」。对读书的兴趣自然会带着我去探索全新的书籍领域。我们不是因为获得知识而去阅读,更不是为了获取财富。我们的阅读应该是让自己愉悦的体验。真希望当你打开我推荐的这些书时,便会享受地沉浸在这些书中。

在第二篇中,毛姆并不局限于挖掘巨匠的生活故事,对于小说作品发表深刻的洞见,才是本书最值得一读的地方。对于简·奥斯汀、司汤达等的评价,带着毛姆独有的情怀和赞赏。他的文字洗练流畅,光是阅读他的文字,就已经是一段美的享受了。我在毛姆的书中也收获了一份名著书单,今年读完的《傲慢与偏见》《包法利夫人》等均出自此;早先读完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百年孤独》等,又跟着毛姆一起重温一遍,意外觉得好有意思。

如同毛姆一样,诺贝尔文学奖也是书虫无法避开的食料来源。2022 年读完的书籍中,有罗曼·罗兰、莫言、石黑一雄、奥尔罕·帕穆克、赫尔曼·黑塞、约翰·斯坦贝克等等诺奖得主的作品。

罗曼·罗兰于 1915 年因《约翰-克利斯朵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我在 2022 读的第二本长篇名著,我选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名著插图珍藏版,傅雷先生的译本。这一版书中,加入了法朗士·麦绥莱勒所作六百余幅版画插图,图与文相得益彰。

经典的小说往往有不凡的开头。《百年孤独》以奥雷里亚诺回忆「那个遥远的下午」开始;《雪国》在「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的之后。《约翰-克利斯朵夫》开篇的第一句,则是「江声浩荡……」,极富于音乐意味的,又包藏无限生机,正是要写尽人的一生。

小说讲述了约翰-克利斯朵夫一生的故事,罗曼·罗兰以非凡庞大的知识面,在小说中融合了对音乐、艺术、文坛、戏剧的点评与见解。作为克利斯朵夫一生的故事而言,这本书是不朽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更迭而褪色:一个富有音乐天赋的少年,经历混沌矛盾的成长,经历暧昧与真情的折磨,顽强的意志与民族韧性又被困于时代的斗争中。

罗曼·罗兰在 19 世纪初先后写下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后将这三本传记编著成了《名人传》。《名人传》是公认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灵感之源。克利斯朵夫的人物设定、经历与挣扎等都与贝多芬极为相似;书中关于艺术的深刻见解与对英雄主义生命力的刻画,或多或少带着三位巨匠的身影。也许是写完《名人传》不够过瘾,罗曼·罗兰亲手创造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因此这不是克利斯朵夫一个人的故事,而是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人物共同的故事。

石黑一雄于 2017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去年的征文文章封面中,我加入了石黑一雄的《克拉拉与太阳》。这是我第一次读石黑一雄,也是去年读的最后一本书。当时我有想过把这本书作为推荐,但因于自己对这样的大作家尚不熟悉,不敢贸然下笔。

石黑一雄最爱的手法,是「不可靠叙述」。在他的书中,主人公都是用回忆的方式缓缓地讲起故事。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让读者同感同受,轻易让人相信叙述者所说的每一件事。然而,人在讲述时不能避免地,会受到思想立场的影响,往往遮遮掩掩、有意回避。

因此读石黑一雄的作品,我们往往会经历「一波三折」:先是与人物感同身受,听着听着发现不太对劲,逐渐积累起怀疑之心。慢慢地,我们开始自行抽丝剥茧,揭开掩盖在不可靠叙述下的真相之后,开始读懂并人物的内心。

这些真相往往都是人生无可奈何的悲伤故事,却又非常迷人。《克拉拉与太阳》是如此,《远山淡影》如是,《长日将尽》也是这样。

奥尔罕·帕穆克于 2005 年因《伊斯坦布尔》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时隔多年,当我听到《我的名字叫红》觉得格外熟悉,却又无法想起记忆何来。直到在写这段文字查阅资料时,发现奥尔罕·帕穆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在 2006 年 10 月。我赫然想起那一年冬天期末考试的背诵材料里,有过《我的名字叫红》的词条😂。16 年之后,我才读着一本书。真如毛姆所说,阅读佳作的寥寥无几。

《我的名字叫红》是一部精巧的小说,这是附在爱情故事和谋杀案之中,关于文化冲突、艺术碰撞的小说。里面有迷离的案情、简单纯粹的爱情、丰富有趣的寓言,以及深刻的文化内核。

《红》如《冰与火之歌》一样,采用 POV 叙事结构,即由以多人视角讲述故事,叙述者与观察者重叠,章节头尾重叠却又是全新发展,读起来非常过瘾。

至于提名获奖作品《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承载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沉重往事。

帕慕克生于一个日渐没落的家族,家门外是一个日渐没落的城市。奥斯曼帝国(1299年~1923年)瓦解后,世界逐渐遗忘了伊斯坦布尔(原君士坦丁堡)的存在。土耳其共和国不遗余力地推进现代化,让人们逐渐忘记了那些辉煌时代留下的遗产。伊斯坦布尔从一座东方城市,变成了不伦不类的西方城市,失落的阴影也挥洒在每一个家中。

帕慕克将西方文化冲击土耳其导致的混乱、朦胧的状态称为集体的「呼愁」。人们抛弃了细密画、奥斯曼仪式,公开谈论数学、成绩、足球,热热闹闹,但却对爱、怜悯、生命的意义等人类基本的存在而迷惘。在这一点上,近现代中国与土耳其几乎如出一辙。

向西方发力狂奔时,每一个人都把过去当作「异国」来欣赏,像是在品味如画的美景,那古老而辉煌的帝国,就像是一个遥远、未曾做过的梦,离我们远去了。

《2001:太空漫游》是著名的同名科幻电影的原著小说。

电影《2001:太空漫游》可以说是开创了太空电影史。即使在如今观看这部 1968 年拍摄上映的电影,仍然不会觉得过时。相反,你会惊讶地发现,后世的电影作品,从《机械公敌》到《星际穿越》,都有《太空漫游》的影子。

说回小说本身,《2001:太空漫游》是四部曲的第一部。小说对人类起源和宇宙文明构筑了一个宏大的构想,故事讲述的是外星文明通过一块黑色的巨石,对宇宙中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开展心智播种的实验。在史前时代、在「现代」,这一块尺寸为 1:4:9 的神秘巨石,一步步指引大猩猩、人类进化……

作为原著作品,《2001:太空漫游》一直以来也是广受推崇,当代科幻作家刘慈欣就说,他的作品都是对《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读完《太空漫游》四部曲之后,就能发现《三体》《乡村教师》《球状闪电》都能在《太空漫游》中找到线索 ​​。

我热爱旅行,有人说旅行就是你在一个地方待腻了,去另一个别人待腻的地方,2022 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几乎无法出行。踏上那向往的土地这样简朴的愿望,只能通过阅读的方式进行。在去年读完刘子超、《在中国大地上》之后,今年我又读了两本游记佳作。

但是读完《北方的空地》之后,我希望大羌塘能成为我的归宿。在生命的尽头进入这片地球上独有的超级无人荒原,如能走出那是命不该绝,如若不能,便如一滴水融入汪洋、一粒尘埃漂浮宇宙,在羌塘里成为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成为藏地峡谷的一树桃花,成为野狼、棕熊、野牦牛,成为荒原。

旅行日志,听起来似乎跳不开千篇一律的见闻,但杨柳松的不同,他独自一人用了 77 天的时间,孤身穿越大羌塘。大羌塘是地球上独有的超级无人荒原,由包括可可西里无人区在内的四片无人区构成。因此《北方的空地》并不是一般的旅行日志,它是对人类挑战极限的生动记录。

《最好金龟换酒》可以说是今年读过最好的一本游记,作者傅真夫妇从英国投行辞职,用gap year去拉丁美洲旅行。他们从墨西哥开始,经过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一直到阿根廷。

在书中,拉丁美洲的玛雅、咖啡、探戈、毒品、淘金文化令人心驰神往。尤其是当她写到墨西哥的画家芙烈达的时候,配上了蓝房子的照片,我的记忆也随之开始翻滚沸腾……想起去年在逛咖啡馆子的时候,遇到一家墨西哥主题的咖啡店。老板夫妻刚刚从墨西哥回到中国,特别喜欢芙烈达,于是在小小的店里实景打造了一面蓝房子墙。现实和书籍忽然有了强烈的交集,感觉非常曼妙迷人。

至于书籍本身,傅真以中产阶级的视角记录旅行见闻,少了一些历史沉淀与全球多元文化的积累,不免陷入走马观花式的「背包客」体验分享,走过路过浅尝辄止。不过南美本就富饶多样,文化迥异,倒也不乏看点。

名人传记给人这样一种不切实际的希望:通过阅读这些传记,我们试图窥见他们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但当我们真正了解他们之后,往往会发现名人的生活也是千疮百孔。

梵高,凭借超人的、征服艺术的斗争意识,赢得全世界的认可。在他的艺术成熟期创作了上千幅绘画,但在他一生中仅卖出去一幅。他的作品《星月夜》《向日葵》在中国家喻户晓,他的割耳故事也是广为流传。可是我对他的生活与经历几乎一无所知。

欧文·斯通把梵高成为艺术家的艰辛历程一一写下。他没有把梵高吹赞地天花乱坠,所展现的不过是一个渴望生活、追求艺术的平凡人。梵高喜欢与底层人民接触,与朴实的人民相处,他的第一幅成熟的作品《吃土豆的人》表现的就是大地上勤奋的劳动者形象,这和他早期与矿工一起生活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梵高最著名的《向日葵》系列他在法国阿尔勒乡村所画,热情明亮的黄色将浓烈的孤独感与怒放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至。

梵高取得艺术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他的弟弟提奥梵高的支持。提奥坚信哥哥的才华,毫无怨言地将自己每个月的一半收入用于支持梵高一路学习艺术,绘制作品。如果没有弟弟的支持,这个世界便会失去梵高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得知弟弟结婚家境受窘后,梵高选择自杀以不拖累弟弟一家,当时他已身患精神疾病。

在欧文·斯通的传记里展现的梵高满怀深情与关怀,他们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不是生活千疮百孔,而是以燃烧自己的方式猛烈回应悲剧式的生活。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是我在 2022 年又发现的一个宝藏作家。

《过于喧嚣的孤独》的语言如诗歌一般优美,它的故事又如哲学一样饱含深意。三十五年的时间,主人公汉嘉一直孤独地待在废纸回收站的地下室里,每天开动机器把送来的堆积如山的书籍压碎打包,作为造纸厂的原料。陪伴他的只有耗子和苍蝇。这三十五,他从废纸里获得了学问,在废纸里回顾人生,在废纸里思考命运。任凭周遭世界纷乱变幻,你方唱罢我登场,汉嘉自始至终默念那一句「天道不仁慈」。

现在回想《孤独》,我几乎无法想起它的故事,只有一些画面、一些思想反复在脑海里回响,可是怎么也记不住它的细节。这样我不能怪我,因为这本书几乎没有情节,因为全书都是这位废纸打包工独白,对那些摧残、践踏甚至毁灭人类文化的愚蠢暴行的控诉。

赫拉巴尔是捷克家喻户晓、深受爱戴的文学奇才。他的作品大都描写普通、平凡、默默无闻、被时代抛弃在「垃圾堆上的人」。他的一生都同这些人在一起,同情他们,爱着他们,把自己与他们等同,发掘他们心灵深处的美,收集了他们成千上万的语言精华及故事,创造出一群平凡而又奇特、光芒四射的人物形象。

1997年春天,赫拉巴尔因病住院,快要病愈出院的时候他说:「我已经做了我该做的一切……那么,我还待在这干嘛呢?」两天后,他从医院五楼的窗口坠落身亡。他早在书中写下自己的命运:我们有如橄榄,唯有被粉碎时,才释放出我们的精华。

赫拉巴尔也是极少有的对中国道教文化具有浓厚兴趣的外国作家。在《孤独》中,他把西方的耶稣与中国的老子「邀请」到了一起讨论哲学。他借汉嘉之口说耶稣是浪漫主义如潮水上涨,老子是古典主义如潮水后退;耶稣是 progressus ad futurum,老子是 regressusf ad originem(分别指向前迈进与向后回归)。

这是我在 2020 年就看上的书了。比尔·盖茨在 2019 年冬季书单里推荐了一本和睡眠有关的书——Why we sleep,中文译名是《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睡眠充足吗?你怎么知道自己的常规睡眠是否充足呢?一个较为容易的经验性方法就是回答两个简单的问题:①早上醒来后,你能在上午10点或11点再次睡着吗?如果答案是“是”,那么你可能没有达到充分的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不佳。②在中午之前,你能不能在不摄入咖啡因的情况下保持最佳状态?如果答案是“不”,那么你很可能是在私自用咖啡因类药物来应对长期睡眠不足。

很不幸的是,我同时满足这两条,尽管我自认为自己的睡眠时长与质量非常自信。

关于睡眠的书籍已经有很多了,与《睡眠革命》偏向于科学理论不同,《我们为什么要睡觉?》更加注重讲述睡眠与工作/生活结合的认知与观点。比如喝酒有助于睡眠是一种绝对错误的观点。酒精通过麻痹神经让人不清醒,但它不会诱发自然地睡眠,更糟糕的是,它会阻断大脑产生快速眼动睡眠的能力。这也符合我的实际体验,每当我因应酬大量饮酒后,即使倒头就睡、毫无醒意(实际上睡眠是碎片化的),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反而更糟糕。

在书中,作者也批评了现代工作作息、药物、学生作息等对睡眠的影响,提出了更加合理的建议。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又重新拾起 iPhone 上的 AutoSleep,并在屏幕上增加了一个常驻小组件,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昨晚睡得怎么样。如果睡眠较差,必须要更加注意保证睡眠。

这一年读书的感受常常是,这人怎么这么会写?怎么这么会写!是不是去了高旷的草原、连绵的雪山、无人的荒地、淳朴的村庄……之后都这么会写。

如果问这一年读哪个作家的书最多,答案无疑是李娟。2022 年我读了李娟的 6 本书:最先是《阿勒泰的角落》,被她安静、灵动的文字所深深打动;接下来是《冬牧场》和《遥远的向日葵地》;随后是《羊道》三部曲。

第一次读李娟时候我的感受是惊为天人。李娟在这一系列书中将她在新疆阿勒泰深山牧区生活的经历,尤其是住进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的家(毡房)的三年经历,呈现给了读者。

李娟,人如其名,平平无奇的名字,却隐藏着扩阔大海般丰富的内心。她写下的文字,也如小学生作文一样朴实干净,却常常冷不丁冒出来一些灵动的主意。她会在广阔大地间轻轻地述说生命的孤独、在夜晚赞美寒星又在森林享受阳光,她说出的小小道理像禅语、像机锋,没有厚重,如答案在风中飘荡。说起家人与扎克拜妈妈一家,包含深情与爱,算是游牧生活的流水账式记录,许多短短的篇章合集成一册,也不乏动人文章。

每每向人推荐李娟,我都感觉到语言的匮乏,难以用言语表述她的好。读了这么多书才遇到李娟,颇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读多了李娟也会有后遗症,如今我一看到新疆、阿勒泰等等字眼,总会想起《尔沙和他的冬窝子》、雪兔、苏乎拉、《马陷落沼泽,心流浪天堂》……这些最爱的篇章。

还有一些 2022 年读过的书籍,已经在少数派的试播集栏目推荐过,它们有:

THE END
0.一生必读的100本书(建议收藏)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呼兰河传》萧红 一篇叙事诗,多彩的风土画和歌谣 ✅《艾青诗选》艾青 “艾青式忧郁”贯穿全书 ✅《寄小读者》冰心 受用一生的“爱的哲学” ✅《背影》朱自清 朱自清的第一本散文集 ✅《朝花夕拾》鲁迅 晚年创作唯一回忆性散文集 ✅《子夜》茅盾 我们仿佛又 https://k.sina.cn/article_6107913766_16c0f5e260200190g4.html
1.名人传(豆瓣)喜欢读"名人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支持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 21.00元 法国之魂 29.00元 巴黎圣母院 42.00元 汪曾祺回忆录 57.00元 大英帝国三部曲II:帝国盛世 61.20元 论坛·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030364/
2.名人传图书电子书/纸质版购买13.00元起简介 《名人传》是罗曼·罗兰为三位举世闻名的文学艺术大师谱写的英雄史诗:第一位是身患残疾,孤独贫困,从未享受欢乐,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全世界的作曲家贝多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读书笔记 青铜 2024-02-09 23:03:19 卷首语 何谓英雄品格,怎样才算无愧于“人”的称号?按罗https://wap.douban.com/book/subject/25886221/
3.《【35元5件&69元10件】名人传罗曼罗兰正版罗曼罗兰贝多芬传初中当当一本爱阅图书旗舰店在线销售正版《【35元5件&69元10件】名人传罗曼罗兰正版罗曼罗兰贝多芬传初中版青少年版初中生版中学阅读世界名著小说文学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傅雷家书》。最新《【35元5件&69元10件】名人传罗曼罗兰正版罗曼罗兰贝多芬传初中版青少年版初中生版中学阅http://product.dangdang.com/11878690144.html
4.名人传读书笔记范文名人传读书心得3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名人传》,这本书主要写了三个人物: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 贝多芬传主要写了:贝多芬从小在贫苦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个鼓手,想让贝多芬成为一名音乐家,便开始教他音乐。不久,贝多芬便成了埃来奥诺尔的音乐教师,教她音乐和诗歌。贝多芬11岁加入了剧院的乐队,13岁当上了管风琴乐手年,https://www.gwyoo.com/haowen/125879.html
5.中学生阅读书籍推荐必读的10本经典书籍本书籍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满族家庭.1930年老舍踏上了归程,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他的笔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名人传》 本书籍作者——瓦萨里.《名人传》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文献,作者在1568年的修订版中明确宣告,该书的宗旨就是要叙述“艺术再生的进http://www.chusan.com/zhongkao/56259.html
6.《如何阅读一本书》(83):如何阅读传记与自传(当然,儿童书中还有这样的传记。)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就是这种传记。普鲁塔克告诉人们有关过去希腊、罗马人的事迹,以帮助当代人也能有同样的高贵情操,并帮助他们避免落入过去的伟人所常犯—或确实犯下的错误,这是一本绝妙的作品,虽然书中有许多关于某个人物的叙述,但我们并不把这本书当作收集资料的传记http://wwwwww.jint.cn/d474-6454.html
7.我推荐的一本书作文(精选40篇)一本你喜欢的书即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一本你喜爱的书是一泓清澈的泉水,也是你心灵的栖息地;一本你喜欢的书就是一扇扇知识的窗门,也是一把开启你智慧的钥匙。 十大名著想必大家都看过吧?里面你最喜欢那本书?你觉得那本书最富有文学典故呢?你又知道是那几本书呢?——《名人传》、《https://mip.ruiwen.com/zuowen/shu/3783230.html
8.名人传(豆瓣)罗兰曾经这样评价自己:“我根本是一个历史家,无论如何要追求和说出真理。”的确,这本《名人传》可以说是以学者的态度来处理题材的。但是,历史与考据不是罗兰在这本书里要关注的重点,他的目的是要给那些不幸的和幻想破灭的人提供一种鼓舞和勉励的泉源。每一个 https://book.douban.com/isbn/9787534244391
9.去豆瓣看看名人传——写给心中的英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因作业,看这本书。作为学生党,评析本书史学上的优劣还过于青涩,只是想来回忆,这本书塑造的英雄。 一:贝多芬。 英雄 ——读《贝多芬传》有感 我称为英雄的,不是思想或力量上伟大的人,而只是心灵上伟 (展开) https://book.douban.com/isbn/9787544711340
10.名人传(豆瓣)名人传——写给心中的英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因作业,看这本书。作为学生党,评析本书史学上的优劣还过于青涩,只是想来回忆,这本书塑造的英雄。 一:贝多芬。 英雄 ——读《贝多芬传》有感 我称为英雄的,不是思想或力量上伟大的人,而只是心灵上伟 (展开) 53 1 6回应 骑士 2007-06-12 16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437458/
11.快乐伴我成长作文(精选15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心目中的书;“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时莎士比亚心目中的书;“读过一本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这是藏克家心目中的书。而在我的心目中,书就是一把金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开阔我的视野;书就是一条小船,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书就是我的良师益友,告诉我一个个https://www.oh100.com/a/202211/5692141.html
12.名人传读后感1000字以上读后感以上为名人传读后感10××字以上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名人传读后感10××字以上 篇6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海伦凯勒(HelenKeller)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原来是位健康活泼的小女孩,在19个月大时,因一场疾 https://www.anhui365.net/217-12665562.html
1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半个多世纪以来,撰写革命前辈、先烈、名人传的书数以万计。这些书凡写得刻板化、公式化的,都使人难以通读接受。这次读陈善光与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杨匏安传》令人耳目一新,在于它有如下特点: 第一、史料真实丰富。作者积20多年的历史资料,深入研究了我国和广东的政治、经济、历史和古今文学,特别是对http://gzsqw.org.cn/sdfzpc/gzds/dsrw/202004/t20200429_5767.html
14.《名人传》读后感(精选20篇)《名人传》读后感(精选20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人传》读后感(精选2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名人传》读后感1 读完《名人传》这本书,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们的心灵的。这本书里的英雄,不是走https://m.ruiwen.com/duhougan/2431409.html
15.《名人传》读后感(精选30篇)读完这本名人传,我们也应该懂得一些道理: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会在你不经意间,降临到你身上。但是,当我们遭遇这些的时候,不应该怨人尤天,而更应该努力拼搏,担当残酷的命运,努力向前。 《名人传》读后感 5 我读完了《名人传》这本书,这本书有三个大类,第一个大类是贝多芬传,第二大类是米开朗琪罗传,第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00111120127_378709.html
16.《名人传》读后感700字(优质9篇)这个暑假,我在老师的推荐下,读了《名人传》这本书。 《名人传》是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https://www.xfanwen.cn/art/5ecd59ab836ae.html
17.名人传的读后感(精选20篇)名人传的读后感(精选20篇) 名人传的读后感篇1 读完《名人传》这本书,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们的心灵的。这本书里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无敌手的江湖豪杰,也不是功盖千秋的大伟人,这里面的英雄具有一种内在的强大的生命力,使他们勇敢地与困难作斗争。 《名人传》是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伟大的 https://www.diyifanwen.com/qitafanwen/duhougan/8657172.html
18.名人传读后感500字(精选29篇)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叫《名人传》的书,《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贝多芬传》。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他的童年是痛苦的,性格粗暴的父亲为了开发https://www.yuwenmi.com/duhougan/617140.html
19.我是小书迷600字(5篇)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书是我饥饿时的面包,是我口渴时的开水,我允吸着书里的知识,快乐 无比! 有空的时候,我会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经常读到废寝忘食之境。 一次,妈妈出去买菜,我闲着没事干,就拿起一本《名人传》看了起来。哇!里面的内容好丰富啊!把我深深的给吸引住了,我看得正高兴 时,耳边传来一https://www.chinesejy.com/zw/241187.html
20.名人传读后感(精选20篇)名人传读后感 篇2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名人传》,这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著作的,描述了坚持不懈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历经磨难的绘画、雕塑艺术家米开朗琪罗和不断实践理想的一代文学巨匠托尔斯泰,这三位名人的人生经历和他们的成功与辉煌。 http://www.unjs.com/dhg/4867825.html
21.读一本好书读后感范文《名人传》这本书,让我们呼吸到英雄们的气息。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应当多想想《名人传》中那些人的精神品质,让我们的人生也充满意义。(《名人传》读后感) 自然收束 待到夕阳西下,采撷一朵晨花,那是一段带露的旧时光;手捧《朝花夕拾》,坐在凉亭的木椅上,任春风梳理秀发,沏一盅香茗,与鲁迅一起去回味一https://www.gwyoo.com/haowen/57081.html
22.名人传(豆瓣)名人传的书评 ···(全部 0 条) 论坛·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 当前版本有售· ··· 京东商城 50.60元 购买纸质书 当当网 49.00元 购买纸质书 中图网 48.60元 购买纸质书 + 加入购书单 以下书单推荐· ···(全部) 谁读这本书?··· https://book.douban.com/isbn/978-7-100-15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