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简·奥斯汀与夏洛蒂·勃朗特写作手法的异同
但对它始于杰出女作家简奥斯汀这一事实已基本达成共识。简奥斯汀不仅是一位跨世纪的小
说明星,而且还与夏洛蒂勃朗特等优秀女作家一起揭开了英国小说史上妇女创作的新篇章。
这两位女作家不仅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坛上的佼佼者,而且为英国小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
的贡献。因此将这两位成就卓越,地位有相当而艺术风格步进相同的女性作家进行比较研究
无疑具有一定的意义。这不仅能使我们能深刻认识这两位杰出女性作家的艺术特征,而且也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十九世纪英国小说艺术的历史概貌。然而,由于奥斯汀勃朗特两人总
共创作十余部长篇小说,且题材广泛,艺术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本论文对她们的小说的比
较研究主要以两部作品为依据,每人一部,即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和勃朗特的《简爱》。
这也许能使我们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2尚若不查阅文字史料而光凭上述这两个文本所提供的信息,我们如何能证明勃朗特是
在奥斯汀之后写成的呢?显然,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小说的题材和内容,而且也与小说的艺术
发展的严格的美学体系。尽管奥斯汀和勃朗特的小说都是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
物,但他们都有一个历史和艺术的演变过程。这些小说不仅客观地反映了两位女作家的艺术
成就,而且也体现了他们各自的艺术特征以及它们之间在艺术上的雷同于区别。毫无疑问,
了解她们各自的艺术特征和他们在艺术上的雷同于区别有助于我们揭示英国小说艺术内部
的演变过程。值的一提的是,奥斯汀和勃朗特二人的创作生涯并没有重叠,而且还形成了一
个艺术上的连续统一体。1816年勃朗特出生,次年奥斯汀去世。不言而喻,她们都读过前
人的作品,并受过其影响,而每个人都曾试图凭借自己的独特性写出与前人不同的小说。不
仅如此,她们二人的小说在生动反映各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生活气息的同时,还不可避免的
带有十九世纪小说艺术的时代烙印。
3尽管像其他作者一样,奥斯汀与勃朗特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发展或改变自己的小说艺
术,而且他们前期与后期的作品也不尽相同,但《傲慢与偏见》和《简爱》无疑在他们的作
而,更重要的是,这两部小说基本反映了两位女作家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在小说
艺术上的共性与差异,从而为我们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此来揭示十九世纪英国小说艺术的某些
基本特征提供了重要依据。
主题
4《傲慢与偏见》生动的反映了十九世纪英国中上层阶级的道德与价值观念以及对爱情
与婚姻的态度。小说描述了贝内特太太的五个女儿简,伊丽莎白,玛丽,凯瑟琳和迪莉娅同
几位富贵绅士之间的爱情纠葛。小说一大西河伊丽莎白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揭示了他们
的种种“傲慢与偏见”以及最终消除偏见以真情换取美满婚姻的过程。显然,这部小说主要
涉及个人在传统道德观念和世俗偏见的影响下如何取得个人幸福的问题。“在奥斯汀的所有
爱情小说中,《傲慢与偏见》最恰如其分的复合通俗的浪漫主义小说模式。”就小说主题而言,
勃朗特的《简爱》同《傲慢与偏见》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简爱》同样描述一个曲折
而浪漫的爱情故事。这部小说以女主人公简的成长过程以及他和富贵绅士罗切斯特之间的恋
爱故事为主线,生动地揭示了男女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世界(包括他们的“傲慢与偏见”)以
及他们最终获得幸福爱情的经过。勃朗特在小说中不仅向读者展示了获得高尚爱情的可能
性,而且还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崇尚平等,渴望独立和追求美好理想的十九世纪英国新女性的
形象。就此而言,这也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尽管这两部小说在主题,情节和人
物塑造方面不尽相同,。但他们从各个侧面生动的反映了十九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和道德状
题目
5如果我们对以上两部小说的文本做一番哪怕是最粗略的浏览,我们便不难发现十九世
纪小说艺术的某些明显变化。首先,这两部小说的书名与十八世纪的小说相比也有了明显的
简化。事实上,奥斯汀与勃朗特的小说书名都十分简短,且不再附有解释性或描述性的词语。
例如,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SenseandSensibility,1811)和《艾玛》(Emma,1816),
勃朗特的《雪莉》(Shirley,1849),《维莱特》(Villette,1853)和《教师》(TheProfes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