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随着母兄来到贾家,一开始为客还好。可随着薛家在贾家长住不走,开始图谋金玉姻缘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贾母非常明确的对薛家表达了不满,进而明里暗里生出排斥之心。
于是,针对薛宝钗,贾母有了最少四次发难,且一次比一次升级。
一,过生日
薛宝钗的十五岁生日,是代表她已经成人的及笄之年。
薛家按说应该回家准备嫁妆找婆家了。
于是贾母出资二十两银子替她过生日,看似对晚辈的呵护,实际却是撵人。
王熙凤最先指出贾母只给二十两银子根本就不够戏酒,贾母却不再添加。
二十两银子是贾母一个月的月钱,更是贾府打发刘姥姥的钱,不得不让人多想。
果然,薛宝钗随后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借五台山僧人不容撵逐鲁智深的故事,揭发贾母就是要撵他们走。
二,夸宝钗好
贾宝玉被打都传是薛蟠乱说导致。第二天薛宝钗和薛姨妈一大早就来看望宝玉,当着贾母面,薛宝钗强借王熙凤恭维贾母行事“巧”。
虽说薛宝钗为人周全,但她说话未必就讨人喜欢。
尤其这次她借王熙凤恭维贾母,本就是人在屋檐下的不得已奉承,就更是勉强。
贾母并不认可,立即夸奖王熙凤好,让她很满意。还说王夫人不会说话木头一样,让薛宝钗的立场尴尬。
这话要听贾母的弦外之音。别说四个女孩怎么论,只说薛家的商贾身份能比得了哪一个?
薛宝钗要是真好,刚才贾母也不至于给她碰软钉子,借王夫人是“木头”,暗示她不会说话就别说。
三,强行布置蘅芜苑
如果说前面两件事还只是含沙射影,贾母还算“客气”,等到刘姥姥游览大观园,贾母看见蘅芜苑被薛宝钗布置如雪洞一般时,便彻底不满了。
贾母先是讲了一番大道理,无外乎说薛宝钗身为大家闺秀,要具备符合身份的教养和素质,不能任性而为。
薛家如今住在贾家,把房间布置成这样,也是丢贾家的脸。何况还不吉利。
古人迷信,太过素净,只有出家人或者守节的寡妇才可能居住。
薛宝钗如此素净,还要嫁给贾宝玉,岂不是在诅咒人么?
于是贾母不由分说就替她布置了房间,不管她喜欢不喜欢,言外之意就是“爱住不住”。
薛宝钗那雪洞房间,也确实暴露出她在才学、为人之外的教养不足。
在那个时代,大家闺秀要恪守她们身份的规矩和礼仪素养,不可以任性而为。
薛宝钗随自己喜好而为,不符合当时大家闺秀的规范,便是没教养的体现,也是她的不足之处。
贾母的抨击也是对薛家没有自知之明的愤怒。
四,大观园查赌
等到大观园聚赌之事爆出后,贾母才彻底的愤怒了。
之前因王熙凤养病,王夫人成立管家三人小组。贾探春和李纨名正言顺。薛宝钗做客的亲戚参与管家算什么?
而她既然领了职任就要负责,可大观园聚赌偏偏就是在王夫人嘱咐薛宝钗的职责之内发生。
王夫人让她巡查和照顾,她却养大了大观园的赌博团伙。
当初那婆子就说她是个头家,可到贾母查赌时却并没有她。显然不是没抓住,而是薛宝钗提前发现后给处理了。
如果薛宝钗不知道,还可以说她被蒙蔽,是能力不行。
可她一应都清楚还“各人自扫门前雪”,在其位不谋其政,十足就有问题,令人无法容忍了。
有些事不用做得很明白。但随着贾母针对薛宝钗的四件事曝出,就发现老太太越来越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