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为何没能嫁给贾宝玉三个原因,每一个都是低级错误

《红楼梦》一书未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贾母最终没能成全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事。

这个结局不仅对于林黛玉和贾宝玉来说,很难接受,直到百年后今后,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结局都难以释怀。

贾母非常疼爱林黛玉。母亲贾敏一死,就让人把她接进了贾府,放在自己身边守着。不仅在生活上给予格外关照,而且在感情上还给予关怀,贾府的小厮兴儿曾经说过,林黛玉嫁给宝玉是准成的事,只要年龄一大,贾母开口是必成的事情;贾宝玉也曾经私下里安慰过林黛玉,贾府再穷,也穷不到两人身上,告诉她不用为未来担心。

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林黛玉直到死亡前,贾母也没有提及两人的婚事。这是为什么?

原因很多,从林黛玉身上来看,至少有三个原因。

一是年幼时太任性

林黛玉初进贾府里,其实是很小心谨慎的。刚刚进入到荣国府,“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刘姥姥进荣国府打秋风,周瑞家的帮助她后向王夫人复命,薛姨妈趁机让她送宫花。周瑞家的顺路将宫花送给大家,最后到了林黛玉的住处。没想到,林黛玉根本不接,还细问都给了谁,得知大家都有,而且最后两朵给自己时,张口说道:

“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林黛玉的底气何来?除了有贾母的娇惯外,最主要的是她有一个好爸爸林如海。

可惜,世事如局棋棋新,林如海竟然最终死去。她的人生马上从高高在上的状态跌入到人生低谷。贾府里的人都是看客下菜碟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自然会挤压下,而林黛玉也极为敏感,马上陷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境地。

在恶劣环境下长大的女孩子,自然不会阳光,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嫁给宝玉的

二是长大后太娇憨

林黛玉年幼时犯错误,其实还有改正的机会 ,毕竟贾母还非常认可的,但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候,林黛玉又做错了一件事,犯下错误,让贾母无所适从。

这件事就是与薛宝钗和解,两人以姐妹相称。

当然,这件事情林黛玉是被动接受的。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盛情款待她,说酒令期间,林黛玉不小心说出了《西厢记》里的词话。事后,薛宝钗把她单独喊到自己屋里,对她进行了说服教育,当场让林黛玉心服口服。事后,薛宝钗又前去看她,主动关心她的病情,并派人私下里给她送了滋补身体的燕窝。从此,两人关系变得非常好。

在这种情况下,林黛玉迷失了方向。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薛姨妈到林黛玉房里时,林黛玉看到薛宝钗便躲进薛姨妈的怀里撒娇,未免有些伤感。薛姨妈言称自己有意疼她却是不好表现时,林黛玉笑道:

“姨妈既这么说,我明日就认姨妈做娘,姨妈若是弃嫌不认,便是假意疼我了。”

从此,林黛玉把薛姨妈认作了干娘。后来,宫里的一位老太妃死后,贾母、王夫人和邢夫人等人要入宫随祭,让薛姨妈搬进大观园,住进了林黛玉的潇湘馆而没有住进薛宝钗的蘅芜院。林黛玉和薛家母女的关系进入“亲密期”,一度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连贾宝玉都感到迷惑。

林黛玉的做法,让贾母无所适从。

三是追求上太纯粹

林黛玉的前世是绛珠仙草,下世为人成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之人,对于世俗追求根本不屑一顾,而这一切恰恰与贾宝玉不喜欢读书,不喜欢仕途的想法如出一辙。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史湘云到贾府里,来看望宝玉时,恰巧贾雨村到访,贾政让他前去会客。史湘云借机劝他学做官学交际,宝玉说:

“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林黛玉在窗外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悲喜之际,转身就走,宝玉出来,两人相见,彼此印证心里之意,竟然是心意相通。由此,宝玉更加坚定自己不走仕途之路。

但是林黛玉支持的,贾府大多数人却不支持。无论是贾政还是贾元春,都希望贾宝玉能走上仕途之路,并光耀贾府门庭。

贾宝玉不走仕途,王夫人自然不甘心,反映到选择宝玉妻子人选时,她一定不会选择林黛玉,而是会选择热心于仕途经济之路的薛宝钗。

在这个问题上,贾母的选择其实也大抵如此。贾府历经百年,宝玉又是含玉而生的奇才,不光宗耀祖也是不符合她的“三观”。

事实上,贾母私下里表扬薛宝钗,并当众说起贾府里的女孩都不如薛宝钗,就是一种暗示,一种价值取向的显现。

在这种情况下,贾母想要让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确实是难以下定决心的。

林黛玉之所以没能如愿嫁给宝玉,是年轻时太张狂,长大后太娇憨,选择时太纯粹,而这三点,其实都是世俗难容的。一个人,如果不能借势而行,而是逆势而动,虽然有可能显露出人生风骨,但是最终往往不能如愿以偿。这就是林黛玉的悲剧所在,更是贾母没能成全林黛玉的婚事的原因所在。

THE END
0.贾宝玉究竟有多爱林黛玉《红楼梦》这部名篇巨著的暗线是贾、王、史、薛四大钟鸣鼎食家族的兴衰,明线即是男女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凄美的爱情故事。作为世家子弟含玉出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在脂粉堆里长大,又有着“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这副外表的贾宝玉到底有多爱“闲静似娇花照水,https://www.meipian.cn/283cvqtj
1.贾宝玉和林黛玉到底有没有发生过性关系对于书中的男主贾宝玉及女主林黛玉,虽然他们最终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但在贾府高光的那些年岁,宝二爷和林妹妹,亲亲我我、情意绵绵、连枝共冢、如胶似漆,羡煞无数旁人。林黛玉内心早已暗许给宝二爷,而宝二爷也视这位娇弱可人的妹妹为将来的枕边人。 那么,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之间到底发生过两性关系吗?在揭晓答案前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206/22/9889994_1016220289.shtml
2.87版《红楼梦》对比原著做了哪些改动?效果如何?(红楼梦)剧评87版,贾母偏偏加了一句“那是你的命根子”,删掉了挂通灵宝玉治诅咒的戏,直接把通灵宝玉从一个能保贾家平安的石头,变成了一个类似于贾宝玉本体一样的玄学物品。 薛家进贾府 原著对薛家进贾府的描写极其简单,根本没有林黛玉进贾府那么大的排场,人都到了贾府门口才有人通传,贾母压根就没盼着,更没说贾母以前见过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621479/
3.贾宝玉生命中的五位女性原创她没有以身相许,但却有更为宝贵的以心相许。然而,我们又不得不说,贾宝玉与晴雯的感情是纯洁的,是精神层面的,他们之间有“爱”也有“情”,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曹雪芹惟有给贾宝玉与林黛玉设定了一段前世姻缘:离恨天灵河岸三生石畔有绛珠仙草,生得袅娜可爱,神瑛侍者见了,日以露水灌溉,使其得换人形,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918/c404014-29542989.html
4.贾宝玉和林黛玉一见钟情了吗当林黛玉进入贾府时,贾宝玉对林黛玉“一见钟情”,其理由是“这个妹妹我见过”。 林黛玉进贾府与宝玉初识就有熟悉的感觉,但还谈不上一见钟情。一见钟情属于爱情荫芽的早期状态。如果非要给二人初识定义一下的话,其实是一见如故。 人们常常把自己的体验假设到古人身上,是不正确的。凡事都在变,就是同在一世,尚https://www.360doc.cn/article/4618624_132003197.html
5.脂砚斋之谜文史1、“二玉事,(注,指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婚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 2、“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即观者、批者、作者皆为无疑,故常常有此点题语。” 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等“红楼”女子,都是《石头记》(第一回)脂评所写的:是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02/c404063-30099178.html
6.“施露”与“还泪”——宝黛生命诗意的登临与抵达文史作为神话故事,它揭示贾宝玉与林黛玉以“情”为基础的特殊生存状态与生命历程。在仙界,神瑛侍者以甘露浇灌,到凡间林黛玉以泪偿还而报恩,与贾宝玉意趣相投、相契、相知,两者同共演绎凄婉动人的故事。贾宝玉在“情”的道路上更加执着和专注,在背离传统的规范中,贾宝玉“以情悟道”,在情感与道德的冲突中,面临着挣扎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17/c404063-3186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