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阅读重要问题设计

《红楼梦》阅读重要问题设计(3)

79—80回1、贾赦为什么同意将迎春嫁给孙绍祖?七十九回   1、两家系世交。   2、孙绍祖在京袭指挥之职。在兵部候缺待提升。   3、孙绍祖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   4、家资饶富。2、贾政为什么反对这门亲事?   1、孙家并非诗礼名族。   2、两家虽系世交,但孙家之祖当年不过是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3、八十回  香菱为何生重病?   1、本来人怯弱。   2、寄人篱下,孤苦无依。   3、受薛蟠蹂躏。   4、因夏金桂排挤。81—82回1、迎春嫁给中山狼孙绍祖后,深受丈夫的虐待,宝玉知情后,十分心疼,为此想了一个什么主意?    咱们索性回明了老太太, 把二姐姐接回来,还叫他紫菱洲住着,仍旧我们姐妹弟兄们一块儿吃,一块儿顽,省得受孙家那混帐行子的气。等他来接,咱们硬不叫他去。由他接一百回,咱们留一百回,只说是老太太的主意。2、宝玉曾生过一次大病,后来亏了一个疯和尚和一个瘸道士治好,生病前后,宝玉有什么样的感觉?  我记得得病的时候,好好的站着,倒象背地里有人把我拦头一棍,疼的眼睛前头漆黑,看见满屋子里都是些青面獠牙,拿刀举棒的恶鬼,躺在炕上,觉得脑袋上加了几个脑箍似的。以后便疼的任什么不知道了。到好的时候,又记得堂屋里一片金光直照到我房里来,那些鬼都跑着躲避,,便不见了.我的头也不疼了,心上也就清楚了。3、王熙凤曾经害过邪病,生病前后,她有什么感觉?  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些鬼怪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有什么,拿什么,见什么, 杀什么。自己原觉很乏,只是不能住手。好的时候好象空中有人说了几句话似的, 却不记得说什么来着。4、宝玉上学时,贾代儒要他讲讲“后生可畏”的意思,宝玉是如何串讲的?    圣人说,人生少时,心思才力,样样聪明能干,实在是可怕的.那里料得定他后来的日子不象我的今日.若是悠悠忽忽到了四十岁,又到五十岁,既不能够发达,这种人虽是他后生时象个有用的,到了那个时候,这一辈子就没有人怕他了。5、宝玉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圣人看见人不肯好德,见了色便好的了不得。殊不想德是性中本有的东西,人偏都不肯好他。至于那个色呢, 虽也是从先天中带来,无人不好的。但是德乃天理,色是人欲,人那里肯把天理好的象人欲似的。孔子虽是叹息的话,又是望人回转来的意思。并且见得人就有好德的好得终是浮浅, 直要象色一样的好起来,那才是真好呢。6、薛宝钗派来送蜜饯荔枝给黛玉的婆婆说林姑娘和宝玉是天生的一对,这话惹得黛玉做了一个恶梦,请用自己的话叙述梦中的情形。  ①黛玉梦见贾雨村从南京来接她,贾府众人向她道喜,说她父亲把她许给人做续弦。②黛玉不同意,向贾母求救,可贾母说做女人终究要嫁人的,没帮她。③黛玉又向宝玉告别,宝玉叫她留下,还把心挖出来给她看,结果宝玉眼睛往上一翻,咕咚就倒了。 83—84回1、第83回写到林黛玉听到窗外老婆子叫嚷自家孙女时,她流露出什么反映?从中可以看出她怎样的性格?  ①顿觉老婆子在辱骂自己,满腹委屈,哭晕过去。②小心眼,对身世过于敏感。2、第83回林黛玉病重,宝玉有什么举动和反映?对此黛玉流露出什么心情?  ①宝玉派袭人看望,了解病情。曾经半夜心疼,魇住。②黛玉有感激又伤心。3.第83回黛玉病重,谁领太医王大夫去给她看病的?  贾琏4.第83回贾琏告诉王熙凤黛玉病情后,周瑞家的来王熙凤向要月钱,王熙凤有什么表现?从中你能得出她怎样的性格?  ①直接说不好支,力辩家道中落。②是一个能言善辩,办事圆滑的大管家形象。5、第84回提到贾政试宝玉学问一段,主要试什么文学经典作品?宝玉学有长进吗?  ①《论语》《孟子》。   ② 不成学,乱改经典语句。6、第84回在给宝玉始提亲时,有人论起宝钗,贾母对宝钗作了什么评价?    性格温厚和平,知书达理,好心胸,好脾性,百里挑一。7、第84回提到巧姐儿病重,贾母和凤姐看望照料她,给她煎牛黄药,事情做得顺利吗?请说说当时的情形。  不顺。贾环突然闯进来,把好不容易煎好的牛黄药弄翻了。让贾母和凤姐等人非常生气。85—86回1、贾宝玉有一块通灵宝玉,后来他又得了一块玉。这玉是怎么得来的?  贾宝玉给北静王祝寿,北静王送给他一块依照能灵宝玉样式仿制的玉。2、贾宝玉、薛宝钗的婚事最先是由谁通报给贾宝玉的?贾宝玉当时反映如何?  是贾芸通报的。在贾母与薛姨妈基本同意婚事的情况下,贾芸给贾宝玉写了个帖子报喜,宝玉看罢,气得撕了帖子,直摇头,皱眉,并说贾芸混帐。3、薛蟠到处惹事生非,他打死过冯渊,还打死过张三。试叙述张三案件的审讯过程,并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薛蟠与蒋玉菡在酒店喝酒,与跑堂的张三发生争执,故意杀死张三。一审时,薛蟠承认确是故意杀人,后来,薛蚪给县令行贿,翻了案子。由此可知当时颠倒是非的社会现实。4、贾宝玉、林黛玉二人曾共读过《西厢》,也曾共论过琴曲。试叙述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共论琴曲的?  共论琴曲时,贾薛婚事已然酝酿,可贾宝玉与林黛玉都不知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借琴曲倾诉知音之感。87—88回1、 湘云 探春等人到林黛玉处来玩, 湘云无意中说起南边的话, 林黛玉便想到了自己寄人篱下的身世,这表现了林黛玉什么样的性格?并另举两例来说明。  这表现了林黛玉性格中多愁善感的一面。例:①宝钗来书后她不胜伤感,抚琴悲往事。    ②看到宝玉过去病时送来的手帕及上面自己题的诗,不觉的簌簌泪下。2、妙玉在惜春出下棋,遇见宝玉为什么会数次脸红?数次脸红说明妙玉虽是出家之人,但尘缘未完全了断,对贾宝玉心存好感,有爱慕之情。3、惜春听说妙玉与自己下棋后,夜间忽然中了邪,有何反应?这对小说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  惜春听后默然无语,认为妙玉虽然洁净,但毕竟尘缘未断,想到自己生在那样的家庭不便出家,自己若出家,便不会有邪魔缠绕,定会了断尘缘,便口占一偈。这是一个伏笔,暗示了日后惜春出家这一情节的出现。4、贾宝玉在贾母面前夸贾兰,出于什么心理?这在情节的确发展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贾宝玉在贾母面前夸贾兰主要是为了讨贾母的欢心,让贾母高兴。从情节的发展上看,此处是个伏笔,与日后贾兰科举考试中第,重振家业相照应。5、贾珍为什么鞭打仆人?  ①仆人之间相互打架。  ②仆人之间相互打架是没将主子太当回事,这有损主子的威严。  ③仆人也是要维护大家庭内部的秩序。6、贾政在工部掌印,贾云想插手弄一点事儿,送礼给王熙凤,求王帮忙,王熙凤是怎么样拒绝他的?为什么拒绝?这表明了王熙凤什么样的特点?    王熙凤是以这样的理由来拒绝的:① 衙门里的事,上头是由堂司官员定的,底下是由书办衙役办的。② 自家人去了不过是跟着老爷伏侍伏侍。 ③ 你年纪儿轻,辈数儿小,服不住人。④你什么事做不得,难道没了这碗饭吃不成。⑤衙门里的事差不多快完了。  拒绝的原因:①贾云的礼少,不足以打动她。 ② 对贾云得为人有了解,对他不放心,怕危及自身利益。  表明了王熙凤能言善辩、圆滑、精明等特点 89—90回1、宝玉看到那件“雀金裘”时,“神已痴了”,他想到了谁?“痴”表现在哪些方面?  晴雯。他先是不穿,被劝穿上后,呆呆地对着书坐着。放学时托病请假一天。回园后,见了袭人等也不似往日有说有笑,便和衣躺在炕上。晚饭也不吃,袭人叫他不该糟蹋衣服时,他站起身脱下衣服,亲自叠好,包好。然后睡觉,一夜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在晴雯的空房中写了词点火焚化祭奠。2、黛玉误听宝玉与知府家千金小姐定亲,如何对待自己生命的?  开始糟蹋身子,无心茶饭,想早些死了,免得眼见意外的事情(宝玉成亲)。3、黛玉误听宝玉与知府千金小姐定亲后,有什么表现?  黛玉思前想后,竟应了前日梦中之谶,千愁万恨,堆上心来。左右打算,不如早些死了,免得眼见了意外的事情。又想到自己没了爹娘的苦,自今以后,把身子一天一天的糟踏起来,一年半载,少不得身登清净。打定了主意,被也不盖,衣也不添,竟是合眼装睡。被窝都蹬在脚后。次日,黛玉清早起来,也不叫人,独自一个呆呆的坐着。那黛玉对着镜子,只管呆呆的自看。看了一回,那泪珠儿断断连连,早已湿透了罗帕。那眼中泪渍终是不干。自此已后,有意糟踏身子,茶饭无心。一日竟是绝粒,粥也不喝,恹恹一息,垂毙殆尽。4、黛玉“病也病得奇怪,好也好得奇怪”,“奇怪”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即,黛玉病加重奇快,医治无效果,只半月“垂毙殆尽”;病好得也特快,“垂毙”之人,未医治,片刻之间“竟好了许多”。 她的“病也病得奇怪,好也好得奇怪”,情不自禁地把内心的秘密作了明显的暴露。这是可怕的暴露!这种暴露,要比来自贾宝玉的身上更为严重。说明:黛玉正经历着生与死的回旋,爱情连结着这个少女的生与死,爱情是她活着的唯一希望。心病终须心药治。。5、“立意自戕”“竟至绝粒”的黛玉,为什么病突然之间就好了?  黛玉在神思“模糊”中听见雪雁侍书的话,明白宝玉的亲事议而未成,又听说,对宝玉的亲事,老太太的主意是“亲上加亲”,便觉“非自己而谁?”因此一想,心神顿觉清爽,看到了希望,心病好了,病也就好了。6、贾母对宝玉、黛玉个人终身大事有何计划?  对这两个人终身大事,是“先自己人然后外人的”,即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黛玉说个人家嫁出去。宝玉定亲的事不许人让黛玉知道。第九十一至九十五回题1、简述《红楼梦》第九十四回“失宝玉”这一情节中妙玉扶乩的内容和作用。答:妙玉扶乩,得仙乩所书 "噫!来无跡,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欲追寻,山万重,入我门来一笑逢。" 暗示宝玉的玉的来历,贾宝玉戴的宝玉乃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一块,是有灵气的石头,当初便背弃在青埂峰古松下,来时是从宝玉胎中带来,以此照应小说开始时内容;另外也暗示宝玉的最終去向,应是入佛门或仙门,为小说结局铺垫。第九十六回至第一零零回    1、黛玉听到宝玉将娶宝钗的消息后,迷失了本性,其表现是怎样的?   答:她听到傻大姐泄露消息,精神上受到重大打击。先是发呆、精神恍惚,见人说话,老是微笑,只记得要去问宝玉去。来到宝玉房里,两人见了面也不交谈,“只管对着脸傻笑起来”;随后万念俱灰,当紫鹃说“姑娘回家去歇歇罢”时,黛玉道:“可不是,我这就是回去的时候儿了。”2、黛玉气绝是在什么时候?临死前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作者自始至终没有写她流泪,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时辰。黛玉临死前将题诗的旧帕和整理好的诗稿烧毁,最后直声叫“宝玉!宝玉!你好……”而死。从她听傻大姐泄露消息,精神上受到重大打击起,直到怀恨而死,始终一点眼泪也没有。这既照应了前文以泪还债之说,同时这样的描写比写她流泪更能说明她精神创伤之深。3、贾宝玉发现新娘是宝钗及得知黛玉已死后有什么样的反应?   答:贾宝玉发现新娘是宝钗后,哭闹着要去找林黛玉。得知林妹妹已死,他便昏死过去。醒来后,坚持去了潇湘馆,哭祭黛玉。4、掉包计这个主意是谁出的?简述这一故事情节。   答:宝玉失玉,神志昏迷。年底,元春病逝宫内,贾府全家悲痛。过了春节,贾母、王夫人见宝玉痴呆难愈,决定娶宝钗,用金锁给失去灵性的宝玉冲喜,并希望把玉也引出来。也为了应“金玉良缘”之说。王熙凤看贾母眼色行事,献掉包计,哄宝玉说是同黛玉成亲。为了使“戏”演得更象,不顾黛玉病危,将黛玉的丫头雪雁借去,让宝玉相信他娶的是黛玉。结果断送了黛玉的性命,也造成了宝钗的婚姻悲剧。5、探春远嫁,宝钗对伤心的贾宝玉说了什么话,由此可见他怎样的性格?   答:探春远嫁之时,宝钗对着伤心悲痛的宝玉说出“异常狠辣”的话来:“据你的心里,要这些姐妹都在家陪到你老了,都不为终身的事吗?要说别人,或者还有别的想头。你自己的姐姐妹妹,不用说没有远嫁的;就是有,老爷作主,你有什么法儿?打量天下就是你一个人爱姐姐妹妹呢?要是都像你,就连我也不能陪着你了。。。。。。这么说来,我和袭姑娘各自一边儿去,让你把姐姐妹妹都邀了来守着你!”这种恶毒的话是以似乎严密的推理说出来的,但是她有意模糊了“姐姐妹妹”的概念,从而把宝玉推到一种不利的境地。她的冷血与残酷赤裸裸地表现了出来。 100回——105回 1.“凤姐只带着丰儿来到园门前,门尚未关只虚虚的掩着。于是主仆二人方推门进去,只见园中月色比外面更觉明朗,满地下重重树影,杳无人声,甚是凄凉寂静。刚欲往秋爽斋这条路来,只听唿的一声风过,吹的那树枝上落叶满园中唰喇喇的作响,树梢上吱喽喽发哨,将那些寒鸦宿鸟都惊飞起来。”这段文字是环境描写,请回答:①环境描写有什么特点?②结合本章回情节,谈谈环境描写的作用。参考答案:①以动衬静,突出环境的幽静与凄清。②推动情节发展,为秦可卿鬼魂的出现营造了环境,渲染了阴森恐怖的气氛,烘托了凤姐内心的恐惧。2.第102回写大观园的荒凉,阴气逼人,一只大野鸡从园中飞过,就闹得贾府上下惶恐不安。请你谈谈你对贾府一片混乱的理解。参考答案:  这是贾府衰落的迹象,元春死了,贾府没有了攀附皇家的裙带,大观园无人修葺,失于管理,自然会荒凉;黛玉死了、湘云出嫁、探春远嫁、宝玉痴傻,再也没有人有心情在大观园赏春花秋月、吟诗作赋,人丁不旺,钱财入不敷出,心情自然颓靡,疑神疑鬼。相比过去的锦衣玉食,现在的萧条冷落,没有作好衰落的心理准备,自然是上下惶恐不安。3.第103回中写到夏金桂喝了掺了毒药的汤后死亡,你对她的死抱什么态度,为什么?参考答案:  夏金桂主仆原来是想害香菱的,结果害了自己,真是“天理昭彰,自害其身”。 夏金桂在薛家,上不孝敬长辈,下不怜惜仆从,荒淫无道,她的死不值得同情。4.贾府被抄家,从被抄的物件登记来看,你对贾府有那些认识?参考答案:    从贾府抄出的禁用物品来看,贾府一直受到皇家的恩宠,他们的荣华富贵跟封建朝廷分不开;从登记的金银首饰衣物等来看,贾府一直过着奢华糜烂的生活;从两箱重利欠票借券来看,他们所享受到的荣华富贵与重利盘剥他人分不开的,他们的享乐是建立在许多穷苦人的痛苦之上。106-110回:1.贾府遭到变故后,贾母有何作为?从中你可以感受到贾母是怎样的一个人?答:贾府遭到变故后,一败涂地,老祖宗贾母先是向上天祷告,求皇天保佑,总有合家罪孽,情愿一人承当,只求以自身一死,宽免儿孙之罪。后是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分散给众子孙及家仆,又将家里仆人分派,该遣散的遣散,该配人的配人,安排的一一当当。贾母的这些作为显示出她是一个会理家,明大义、识大体,经得起风浪,遇事不乱,有主张的女性。2.鸳鸯?在贾府中的地位如何?她的结局如何?这个结局显示了她怎样的个性?答:鸳鸯,贾母的大丫头,深受贾母的器重。贾母的大儿子贾赦看上她,非要纳她为妾,让邢夫人、鸳鸯的哥嫂来劝她,威逼她,但她坚决不从,发誓说∶ “我这一辈子,别说是‘宝玉’,就是‘ 宝金’、‘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著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从命!”贾母死后,她自知逃不出贾赦等人的玩弄,悬梁自尽。?由此可以看出她是一位不贪慕富贵的刚烈女子。3.简述贾迎春的个性及结局,由贾迎春的悲剧谈谈你对封建婚姻的理解。答:贾迎春绰号“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是著名的“懦小姐”。她嫁给孙绍祖,遭受虐待。她在出嫁一年之后被“中山狼”孙绍祖虐待至死。迎春的悲剧故事深刻地表现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罪恶,表现了那一时代没落贵族少女怎样成为家庭的牺牲品,而遭受不幸的命运。曹雪芹创造贾迎春这样一个人物,也很有典型意义。曹雪芹饱含血泪地写出贾迎春的悲剧,对宿命论、对封建礼教、对懦弱的人性、尤其对残酷迫害懦弱人物的剥削阶级的“中山狼”,进行了揭露、批判和鞭挞。4.《红楼梦》中不乏烈性女子,你知道的有那些?选其中一例简述其主要事迹。答:探春、尤三姐、晴雯、司棋、金钏、鸳鸯等例如鸳鸯:鸳鸯,贾母的大丫头,深受贾母的器重。贾母的大儿子贾赦看上她,非要纳她为妾,让邢夫人、鸳鸯的哥嫂来劝她,威逼她,但她坚决不从,发誓说∶ “我这一辈子,别说是‘宝玉’,就是‘ 宝金’、‘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著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从命!”贾母死后,她自知逃不出贾赦等人的玩弄,悬梁自尽。?由此可以看出她是一位不贪慕富贵的刚烈女子。  再如晴雯。她的反抗性最强,抄检大观园时,唯有她“挽著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著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还当众把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晴雯的言行象一颗瞬间升起的绚烂的流星,刹那间照亮了大观园那黑漆漆的夜晚。她的反抗,遭到了残酷报复。5.简述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主要情节。 答: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装疯卖傻,逗得贾母欢心,又得了许多银子、衣服之类;第三次进荣国府时,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6.《红楼梦》中的女子,不管地位高的主子,还是地位低的丫鬟,不论是性格刚烈的,还是逆来顺受的,总免不了悲剧命运,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试举例说明。答:根本原因就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 例如司棋,贾迎春的丫头。她与做小厮的表弟潘又安相爱。抄检大观园时,周瑞家的在她箱子里抄出一双男人的绵袜、缎鞋,一个同心如意以及潘又安给她的一封信,被撵出大观园。后来,潘又安到她家来探望,司棋的母亲对他又骂又打,司棋恳求妈妈成全他们,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司棋无法,便一头撞死在墙上;潘又安见状,也用小刀自刎。第110至120回:1、《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写了鸳鸯在贾母死后悬梁自缢,“一面哭,一面开了妆匣,取出那年的一绺头发,揣在怀里,就在身上解下一条汗巾”。这里提到的“那年的一绺头发”指的是什么事?鸳鸯自杀的原因是什么?(郁红剑)答:鸳鸯抗婚一事。鸳鸯拒绝邢夫人,贾赦提婚的要求。最后,在贾母面前剪下自己的头发盟誓:“或是寻死,或是剪了头发当尼姑去”,坚决不嫁。鸳鸯自寻短见的原因是(1)“吃人”的封建等级制度。封建社会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女奴没有人身自由,贾赦是荣府的“大老爷”,要纳她作妾,鸳鸯断然拒绝,贾赦放出话:“叫他细想,凭他嫁到谁家去,也难出我的手心。除非他死了,或者终身不嫁别人,我就伏了他!”所以贾母死了,他想到“自己跟着老太太一辈子,身子也没有着落”。“我们这些人不是叫他们掇弄了么。谁收在屋子里,谁配小子,我是受不得这样折磨的,倒不如死了干净”。可见,以贾赦为代表的封建制度害死了鸳鸯。(2)鸳鸯自身具有美好的坚强不屈的刚性性格。鸳鸯不是逆来顺受的女子,她激烈地拒婚就是最有力的表现。她憧憬美好幸福的生活,对庸俗肮脏的世俗观点是鄙弃的,对作人小妾,配小子的生活是无法忍受的。当看透她在贾府今后的发展之后,她彻底绝望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走上了干净死掉的不归路。2、《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写到贾府被抄后又遭偷盗,请你简述贾府被偷盗的经过。这一情节的作用主要有哪些?(郁红剑)答:贾母死了,贾府上下都去了铁槛寺,只留惜春、贾芸并几个家人守园子。凤姐正害着病。结果,奴才周瑞的干儿子何三纠集盗贼进园行窃。虽经包勇竭力抢救,终因寡不敌众,贾母遗留的财物还是被大肆盗走。这一情节的主要作用是(1)暴露了贾府虽然被抄,但依然拥有大量财物。何三就曾说到:“他们的金银不知有几百万,只藏着不用。明儿留着不是火烧了就是贼偷了,他们才死心呢?”贾府被偷后,贾政也不敢立即上报,说道:“还好,咱们动过家的,若开出好的来反担罪名。”(2)为后文妙玉被劫做铺垫。这些贼人在偷盗过程中见有个绝色女尼顿起歹心。因听有人赶来,时机不成熟才放弃。为下文写贼人复起歹心,劫走妙玉,埋下了伏笔。3、《红楼梦》第一百十二回贾府被盗之后,探春有何表现?这反映了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至少列举一件体现这一性格特点的事例。(郁红剑)答:贾府被盗之后,探春主要表现是羞愧。她与凤姐说:“明儿老爷太太回来叫我怎么见人!说把家里交给咱们,如今闹到这个份儿,还想活着么!”“只有惜春见了,觉得满面羞惭”。这反映了她好强的性格特点。(1)“辱亲女愚妾争闲气”。说的是王夫人因凤姐小产,将家事交与探春和李纨合同裁处,并请来宝钗帮助照应。探春刚登上“议事厅”座位,就碰上了她舅舅赵国基的丧事。于是,围绕着丧事赏银问题,探春在种种矛盾冲突中显露了她的魄力和才干。她先是揭穿了吴新登家的存心刁难,使这个藐视她的女人“满面通红”,羞愧而出;接着,她又顶住了她母亲赵姨娘的软硬纠缠,决不徇私违例;继而又拒绝了凤姐给她便宜行事的方便,坚持依例开发赏银,而且就势作法开端,蠲免了宝玉、贾环、贾兰学里使用的银钱。这一连串的行动,扭转了众人对她的看法,那些媳妇们都“慢慢的一个一个的安分回事,不敢如先前轻慢疏忽了”。探春以一个未出阁闺的青年小姐身份,取得了众人的敬畏和尊重。(2)“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探春在人们心中树立起很高的威望后,便大刀阔斧地着手“兴利剔弊”。除了学里的银子之外,她又蠲免了姑娘们每月的头油脂粉费。在节流的同时,她还提出开源的措施:变大观园为生产园,将园子承包给园中的仆妇收拾料理,从中获取一些收益。探春的措施,得到了李纨、宝钗以及凤姐、平儿的衷心支持,也赢得了家中仆妇一片“欢声沸腾”。4、《红楼梦》第一百十二回在铁槛寺,贾母丧事结束后,贾政准备率众人回去。突然,赵姨娘发了疯,接连说道:“我想仗着马道婆要出出我的气,银子白花了好些,也没有弄死一个。如今我回去了,又不知谁来算计我。”“我是阎王差人拿我去的,要问我为什么和马道婆用魇魔法的案件。”赵姨娘所说是何事?体现了何种性格?请简述能表述该人物这一特点的其它故事。(郁红剑)答:赵姨娘与马道婆合计设“魇魔法”施“五鬼计”毒害凤姐、宝玉。体现了赵姨娘妒心深重,呆庸狠毒,苦争恶夺,愚浅而荒唐的性格特点。(1)赵姨娘作为贾政的宠妾,她还不时地在贾政耳边吹枕边风,说宝玉的坏话。第七十三回,赵姨娘的丫鬟小鹊就曾向宝玉告密说:“我来告诉你一个信儿,方才我们奶奶这般如此在老爷前说了,你仔细明儿老爷问你话”。宝玉听后吓的不得了。小鹊报信一层,暗写赵姨平日挑唆生事。(2)第三十三回里发生了宝玉遭毒打这么一件《红楼梦》里的大事,而这竟也是赵姨娘搬舌所致。金钏儿跳井后,贾环向贾政告密,说宝玉奸淫母婢不遂而导致出了人命,贾环还说是他母亲跟他说的。贾政听后气的面如金纸,毒打了宝玉一顿,弄的贾府惊天动地了一番。(3)这些事“其实皆赵姨所致,是后来结果案据”。有一次蕊官送她一些蔷薇硝,贾环见了也要,她不舍得,就把茉莉粉给了他。赵姨娘得知后,气冲冲地跑来打芳官,赵姨娘敢动手打芳官,是因为在她眼里连她家下三等丫鬟都不如的贱伶竟敢戏弄作为主子的亲生儿子贾环,因而真的把芳官们当作“猫儿狗儿”了,大肆抖擞其淫威。5、《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刘姥姥第三次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衰亡。请你简述刘姥姥第三次进荣国府的主要故事情节,以及她在全书中的作用。(郁红剑)答:刘姥姥第三次进荣国府时,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托付给刘姥姥。    刘姥姥在全书中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在结构上的贯穿作用。小说用刘姥姥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提示结局,前后一以贯之。她一进荣国府,作为故事的开端;二进荣国府,则深入其中,引出贾府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三进荣国府,搭救巧姐,以报当年救济之恩,同时亲眼目睹贾府的衰败。二是在意义上的象征作用。她代表着一种艰难却也自给自足的平民世界,这种生活对贵族之家的浮华奢靡是有新鲜感的。刘姥姥的到来,使贾母感受到一种遥远的真挚的情感,使贵族小姐们感受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乐趣。6、《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宝玉听得十分纳闷,想来必是被强徒抢去,这个人必不肯受,一定不屈而死。”妙玉被强徒抢去后,宝玉为何会做如此推断?(郁红剑)答:宝玉的推断有其合理性。妙玉才华过人、姿色出众,加上女尼这一特殊身份,在言谈、行为、举止各方面不得不约束自己,因而使她的性格复杂,让人捉摸不定。她孤僻、高傲、过洁,又自尊自强,不可轻犯。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最能充分体现妙玉的性格特征。贾母等一行人来到栊翠庵,妙玉奉了茶给贾母后,便拉了薛宝钗、林黛玉来到自己耳房。作为栊翠庵的主人,她没有陪着贾府的老祖宗及其他人,没有对贾母表示出格外的尊敬和殷勤,而是拉了自己愿意亲近的人喝体己茶。这是对权势的轻视。煮水品茗间,她把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物。刘姥姥喝过的茶杯,她嫌脏,要扔掉。后经宝玉请求才送予刘姥姥,并说:“幸而那杯子是我投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妙玉天资出众,身怀绝才,不幸禁锢佛地,不能施展,这就形成了她孤芳自赏,蔑视世人权势的性格。面对这种孤傲高洁的性格,不是避而远之,就是敬而畏之,连黛玉、宝钗也不例外。品茶时,一贯从容不迫的宝钗,此时也显得拘谨而又小心,往常口角锋利的黛玉。此刻也变得含蓄而又隐忍。宝钗基本上一言不发,黛玉刚刚询问了一句话,就出人意料地被妙玉冷笑地讥贬为“大俗人”。由她的性格特点,可推知她被劫的结果。7、《红楼梦》第一百十四回 高鹗是如何安排王熙凤的结局的?你对此有何看法。(郁红剑)答:在高鹗后续的40回版本中,王熙凤最后是死于病魔的缠身和精神的恍惚——时常梦到冤魂来索命。  王熙凤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曹雪芹对王熙凤的出场下了很大的功夫。大凡与王熙凤有关的重大事件发生之初,曹雪芹总要通过人物之眼、之口对她作一番评述,然后在以后的情节中加以印证。尤其是小说开头的十几回,她的几次出场都不同凡响。黛玉进府时王熙凤是先声夺人,立刻成为全场的中心人物。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则通过周瑞家的口述,使读者对她超凡的机敏、能力与口才以及厉害有了一个初步和概括的了解。第十四回王熙凤正式协理宁国府的开头也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宁国府都总管来升听说贾珍请了王熙凤来协理治丧大事,就把仆人中的重要人物招集来警告道:“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在贾琏偷娶尤二姐事件之初,六十五回曹雪芹通过小厮兴儿对王熙凤有一大段绝妙的评论,其中有几句堪称经典性结论:“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这几句话虽然出自一个小厮之口,却是曹雪芹对王熙凤五辣俱全的形象性总结。   由于王熙凤事情做得太绝,连对她忠心耿耿的平儿有时都容不下,为害死尤二姐之事,恨得贾琏咬牙切齿,发誓要为尤二姐报仇。正如兴儿所说:“如今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人,没有不恨他的,只不过面子情儿怕他。”   我们现在看不到曹雪芹原稿中具体怎么写王熙凤的结局,但是从判词与《红楼梦曲》以及脂批透露的细节来看,应该和今通行本高鹗所续的大不相同。判词说:“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而《红楼梦曲》则说,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对此红学界有各种不同看法。我倾向于认为,由于王 熙凤坏事做绝,贾府被抄及她本人的结局都和她平时的作为有关。8、《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  简述惜春的结局,并谈谈其性格特点?(郁红剑)答:惜春最后的结局是出家。她常和妙玉亲近,终于下决心剪发修行。在惜春出场时,作者就形容她尚小,在以后情节中也没有改变她这一幼小形象。她没有参加姊妹们的吟诗活动,但四十二回的为大观圆作画却是特为她写的,说明她精晓绘画艺术。惜春在抄检大观圆一回,表现出她的孤绝的性格。所有的人在这次事件中,都侧面地显示着他们性格的特征。不同于迎春的懦弱,小小年纪的惜春却表现出非常镇定的性格,只不过这种镇定是对于现实的舍弃和逃避。她这一特征终于导致八十回以后较为活跃的表现,在贾母病重和丧事期间,她和凤姐一起掌管家务。9、《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 《红楼梦》中甄宝玉和贾宝玉异同点?曹雪芹刻画出这样一个人物的真实用意何在? (郁红剑)答:甄宝玉与贾宝玉都生得眉清目秀,倍受祖母溺爱,取小名为 “宝玉”;自幼都淘气异常,不爱读书,甄宝玉“必得两个女儿陪著,方能认得字,心上也明白”;他们都热爱女子,甄宝玉还常对跟著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瑞兽珍禽、奇花异草更觉希罕尊贵呢!……”父亲曾经痛打过他几次,每打得吃疼不过时,他便“姐姐”、 “妹妹”的乱叫起来。贾宝玉曾说:“女孩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的便清爽,见了男的便觉浊臭逼人。”甄宝玉谐音“真”宝玉虽然与贾宝玉性格相似,却热心功名,进京考功名时,与贾宝玉面谈一次。贾宝玉发现虽与他相貌一致,但话不投机。甄宝玉后考中举人。贾宝玉谐音“假”宝玉,性格叛逆,不愿意追名逐利醉心官场写他们两人。作者是在两人性格相似的基础上拿他们对封建世俗观念的看法、态度作对比表示在封建社会只有热心功名的人才是真正的宝玉 ,是有用的人才而像贾宝玉这样的叛逆公子,最终只是一块不起眼的真石头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不满与谴责。10、《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  贾宝玉失去玉后变得痴呆以致大病一场,可以说他的一生的命运都与他随身的一块玉密切相联,请简述贾宝玉与玉有关的一件事。(郁红剑)答:宝玉摔玉? 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可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 “这玉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金玉良缘  宝玉至梨香院探望在家养病的宝钗,宝钗因早记挂着宝玉项上的那块通灵宝玉,就要拿下来细细地鉴赏了一番。她把玉托于掌上,“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于是宝玉也细细赏鉴了宝钗的金锁及上面所錾的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续”。             第116回 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1、宝玉看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先前不懂,见上面尚有花席的影子,便大惊痛哭起来。宝玉为何大哭起来?答:因为袭人是他身边的丫鬟,感情素来深厚,连袭人这样的丫鬟也要离他而去,嫁给蒋玉菡,故伤感而大哭。2、见了宝玉进来,便悄悄的说道:“这就是神瑛侍者么?”引着宝玉的说道:“就是。”在此,为何称宝玉为神瑛侍者?答:宝玉的前身就是天上的神瑛侍者,后下凡到人间成了宝玉,此时宝玉到了仙界,故众人称其为神瑛侍者。第117回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1、? 在这一回中,最先阻止宝玉将玉送给和尚的是谁?答、是袭人。2、“欣聚党恶子独承家”,此处的恶子指何人?答:贾芸、贾蔷第118回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1、请你对“记微嫌舅兄欺弱女”稍作解释。答:贾芸赌博输了好些银钱,贾环给他出主意,让他把巧姐卖给外藩作偏房,巧姐的狠心舅舅王仁也主张这样。故此回为“记微嫌舅兄欺弱女”。2、这一回中,写到宝玉用功读书,这一情节与前80回中宝玉的性格有无冲突?请作简要说明。答:有冲突。前80回中宝玉的性格是最厌读书考科举,把功名利禄看得一文不值,把仕途上的人称为禄蠹,故宝玉用功读书这一情节与前80回中宝玉的性格有冲突。第119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1、邢夫人、王仁等欲将巧姐卖与外藩,最后,是谁偷偷救走了巧姐?答:刘姥姥。2、本回中,与宝玉一同参加科举考试的是谁?宝玉考了第7名,此人考了第几名?答:本回中,与宝玉一同参加科举考试的是贾兰,贾兰考了第130名。第120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1、贾政行到毗陵驿地方,遇到了宝玉,宝玉是怎样的打扮?答: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2、贾雨村犯了婪索的案件,革为平民,自己带了一个小厮,一车行李,来到急流津觉迷渡口,只见一道者从那渡头草棚里出来,执手相迎,此道者是何人?答:甄士隐。

THE END
0.红楼梦:读懂红楼梦此小人物的名字,你就读懂了甄士隐的起伏人生诗绿凤讲红楼梦:曹雪芹为何给他取名霍启?其中深意很多人没明白 你好,我是从人情世故视角,为你通俗易懂解读红楼梦的诗绿凤。 现在你在视频里看到的这个男人,就是诗绿凤今天要解读的主人公霍启。 霍启在红楼梦里是个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的跑龙套的小角色,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忽视了他的存在,其实,这个人对我们正确https://www.jianshu.com/p/31c6b9d03713
1.红楼梦取名逻辑导图社区 红楼梦取名逻辑47 0 0 举报 发布时间:2022-11-07 北京市 从音的角度入手的是“谐音取名法”;从形上着眼的是“系列取名法”和“析字取名法”;从义的方面考虑的是“寓意取名法”,名字包含的意义有正反之分,正者自然毋庸赘述,反者是反其意而喻之。发表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332449
2.红楼梦为什么取名石头记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上至朝庭,下至平民百姓, 作者写了900多个人物,典型人物就有几十个,在命名上,曹雪芹可谓煞费苦心。其命名的艺术,叫人回味无穷。全面考察《红楼梦》人物的命名,从多方面进行研究,挖掘其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关系。对《红楼梦》中大部分人物的命名进行全面的考察,结合人物的https://www.xuexila.com/swgwsm/922944.html
3.【解读红楼】《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红楼梦》体系庞大、人物众多,但每个人物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透过人物名字可窥见作者人物取名艺术的高超。这里的人物取名不仅与其身份、作为、性格、命运相一致,而且与整个《红楼梦》故事密切相关,甚至是推动情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取名艺术是《红楼梦》的一大亮点,闪光点,也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罕见的一大艺术特色。 一、人物取名注定人物命运 《红楼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78984_220089408.html
4.《红楼梦》:林黛玉一家三口的名字背后,都有曹雪芹要表达的秘密在《红楼梦》第5回,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一幅画,上面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挂着玉带,其实这个玉带代表的正是林黛玉,“黛玉”的拼音倒过来念就是“玉带”。 而作者曹雪芹给贾敏的女儿取名为”黛玉“,他通过谐音表达了另外一层意思”带欲“。林黛玉投胎到人间是带了欲望而来的,就是想要把她一生的眼泪还给贾宝玉。https://www.jianshu.com/p/a3287fe615bc
5.红楼梦人物分析(精选5篇)《红楼梦》的两个译本(杨译和霍译),综合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构建的言语环境,分析了译者如何处理言语行为,体现原文对话的语用力量。 1.文化语境在言语行为翻译时的体现 “语境可以指语篇内部的环境,即‘上下文’(1inguisticcontext,CO—text);它可以指语篇产生时的周围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https://www.1mishu.com/haowen/133491.html
6.红楼梦的读后感9篇至于寓意,我妄测了两点:其一,根据《红楼梦》取名多用谐音这一特点去推论,石呆子可能谐“实呆子”之音,说这个爱扇之人已经到了为扇子痴傻成呆的地步。有扇人在,无扇人亡,真乃呆子也!其二,“石”字在红楼梦中有着非常特别的意味,《红楼梦》另一个名字就叫《石头记》,是一块通灵的石头自叙下世为人的一番http://www.unjs.com/dhg/6394415.html
7.《红楼梦》除了《石头记》之外还有4个旁名,寓意各不同,有一个是以空空道人便将这奇闻逸事从头至尾抄了回来,取名《石头记》,供世人消遣。后来这空空道人受了尘世影响,因空见色,继而生情,传情入色,于是改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这是第二个名字,也映射着宝玉最后出家为僧的结局。 红楼梦剧照 除了这两个还有一个别名叫《风月宝鉴》,大家都知道这个是贾瑞照的镜子https://www.cqcb.com/wenshi/2018-06-03/875759_pc.html
8.阅读知识竞赛:《红楼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强化练习)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阅读知识竞赛》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阅读知识竞赛:《红楼梦》知识竞赛》题库,..http://www.91exam.org/exam/87-4078/4078113.html
9.红楼梦为啥叫红楼梦–快看漫画问答红楼梦为啥叫红楼梦 71浏览 歹命的麻辣鸡红楼梦为啥叫红楼梦,是因为“红楼”的含义。红在古代是美人的代称,即女性;楼就是深闺大宅,那红楼往往指的就是深闺大宅中的女性,多指官宦人家的小姐。书中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便是《红楼梦》全书的提示。《红楼梦》名字来源详解:据《红楼梦》第一回,女娲补天剩下的https://www.kuaikanmanhua.com/qa1/100614
10.读书詹丹:天下文体入“红楼”文化上海师范大学詹丹教授研读《红楼梦》数十年,结合个人阅读经历,真诚分享阅读《红楼梦》的障碍和扫除障碍的心得,分析了《红楼梦》的思想与艺术、版本与价值、作者家族、续写与再创造、跨文化传播、“红学”队伍等问题,让读者全方位读通悟透《红楼梦》。作者尤其注重分析《红楼梦》中日常生活的诗意和机锋,拉近了与现代https://www.whb.cn/zhuzhan/xinwen/20220923/487071.html
11.《红楼梦》的命名艺术介绍《红楼梦》,别名《石头记》等,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红楼梦》的命名艺术介绍内容,仅供参考! 一部《红楼梦》,让人百读不厌,单说其命名的艺术,就叫人回味无穷。 先就书名来说,原名《石头记》是自譬所记石头之事;《风月宝鉴》则戒妄动风月之情;《情僧录》指宝玉https://www.ruiwen.com/wenxue/hongloumeng/537783.html
12.解读红楼梦如果我们按照小说的情节来对照,那么,给《红楼梦》取名的人应该是“警幻仙子”,因为警幻仙子曾经谱写了《红楼梦》的组合舞曲。因此,我们可以说,“吴玉峰”其实是作者秦玉的另外一个名字。 清朝时候,人们习惯用某人的出身地来指代某人。比如,项城就是指袁世凯,因为他是河南项城人。合肥,有二人,前一个合肥是指李鸿章,http://wenxue.xuexila.com/hongloumeng/20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