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十七回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贾政摇头说道:“也未见长。”说毕,引众人出来。

一面说话,一面都在廊外抱厦下打就的榻上坐了。贾政因问:“想几个什么新鲜字来题此?”一客道:“‘蕉鹤’二字最妙。”又一个道:“‘崇光泛彩’方妙。”贾政与众人都道:“好个‘崇光泛彩’!”宝玉也道:“妙极。”又叹:“只是可惜了。”众人问:“如何可惜?”宝玉道:“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若只说棠,蕉亦无着落。固有蕉无棠不可,有棠无蕉更不可。”贾政道:“依你如何?”宝玉道:“依我,题‘红香绿玉’四字,方两全其妙。”贾政摇头道:“不好,不好!”

那宝玉一心只记挂着里边,又不见贾政吩咐,少不得跟到书房。贾政忽想起他来,方喝道:“你还不去?难道还逛不足!也不想逛了这半日,老太太必悬挂着。快进去,疼你也白疼了。”宝玉听说,方退了出来。在看下回分解。[1]

大观园修成后,各个风景区或有房子的地方,立有石碑,上面要题上有艺术哲理意味的词语,来表明或暗示地点。贾政为了考试宝玉的才能,把这任务给了他。从宝玉题对额来写他的非凡才气。

沁芳,花香浸入肺腑也。又欣赏沁芳亭的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三篙、一脉,都指水。河堤上的柳因水而更翠绿,河两岸的花给水分去了香气;或:河水从岸柳那里借来了翠绿,因了一条河而把两岸的花香分开了。联意是说柳和水,花和水,相互灵通,相互引吸,相依为美,相互渗透,真神来之笔。[2]

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

[说明]   此诗见于己卯、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回回前,有“诗曰”字样,并有批说:“好诗!全是讽刺。近之谚云‘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真骂尽无厌贪痴之辈。”戚序本十七回前此诗虽无“诗曰”字样,但仍有批语。诗当是作者写的标题诗。   [评说]   诗写元春归省。以封贵妃为“虚名”,说“苦甘”无人识得,揭露了宫闱是妇女的死牢,借此否定首句,表明豪华并不足羡。全诗用语浅显而蕴意深刻。

沁芳(贾宝玉)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说明] 园中以“沁芳”命名的有泉、闸和亭,本是“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中”,渐平阔后,有桥,桥上筑亭,亭压水而成。 [注释] 1.沁芳——水渗透着芳香。 2.“绕堤”二句——水光澄碧,好象借来堤上杨柳的翠色;泉质芬芳,彷佛分得两岸花儿的香气。“绕堤”、“隔岸”,水在其中。“三篙”,从深度上说水,“一脉”,从溪形上说水。这一联句法特殊,是诗歌炼句修辞的一种技巧。

蓼汀花溆(贾宝玉) 蓼汀花溆。 [说明] 自稻香村转过山坡,抚石依泉而进,过众花圃,“忽闻水潺潺,出于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留题于此。 [注释] 1.蓼汀——汀,汀洲,水边平沙。“蓼汀”一词当从唐代罗业《雁》诗“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想来,但意境萧索,所以元春看了说:“‘花溆’二字便好,何必‘蓼汀’?” 2.花溆——溆,浦,水边。“花溆”一词当从唐代崔国辅《采莲》诗“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想来。

THE END
0.秦可卿在《红楼梦》中的形象秦可卿在《红楼梦》叙事结构中是一个隐喻式的人物,她穿插在梦幻仙境和现实人间,连接太虚幻境和大观园这两个世界,幻中显真,以幻拟真,以真托幻,把她点染得飘渺幽微,如烟如云。 秦可卿在《红楼梦》现实生活中只是一个过场人物,来去匆匆。直接描写她的笔墨不多,大多是借别人之口的间接描写。在第五回她刚露脸时,就https://www.360doc.cn/article/36319167_1141879898.html
1.《红楼梦》的“乌托邦”与“现实”:一半是仙境一半是炼狱最后落得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仿佛曾经一切从未发生过,不过一场梦幻。红楼梦是曹公与世人的一场大梦,再美也要破碎,亦是人间遗恨经过多少年依旧萦绕心头。红楼梦伫立在现实与梦幻的缝隙里折射众生万象。 一、大观园里一半是仙境一半是炼狱 https://news.sohu.com/a/812488773_121166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