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到底有多少古抄本哪部古抄本更接近原著面貌

《红楼梦》到底有多少古抄本?一般认为,最早的《红楼梦》抄本是被称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甲戌本,接下来还有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抄本、庚辰本、被称为《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的戚序本、收藏于俄罗斯亚洲研究所的列藏本、清蒙古王爷府所藏抄本的蒙府本、又称乙酉本的舒序本、全称为《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的梦稿本、也称梦觉本的甲辰本等。如此之多的版本,令人惊叹之余,也实在令人眼花缭乱。

在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看来,想要更好地阅读和认识《红楼梦》,就一定要对《红楼梦》的版本有所了解。上周末,人民文学出版社“朝内166文学公益讲座”线上重新启动,张庆善以“我们为什么要看《红楼梦》的古抄本?”为题,讲述了《红楼梦》的版本故事。

张庆善,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脂批是论证《红楼梦》作者最重要的依据

自2010年1月起,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红楼梦》古抄本丛刊”。迄今为止,已推出8种32册。张庆善说,现在《红楼梦》的早期抄本,只有11种。在这11种早期抄本中,郑藏本只有两回,靖藏本已迷失,戚序本和戚宁本出自同一个祖本。而这意味着,除了甲辰本以外,这套“红楼梦古抄本丛刊”已经基本包括了全部早期古抄本,显然,这在《红楼梦》出版史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红楼梦》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的抄本?这些古抄本,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什么价值或者意义呢?普通读者需要看这些古抄本吗?

张庆善说,《红楼梦》最初是以抄本形式流传的,只有八十回。到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年),由程伟元、高鹗整理萃文书屋刊刻印行一个新的本子,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是120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程甲本。

《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红楼梦古抄本丛刊),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4月版。

这之后,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年),萃文书屋又刊印了一部《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也是120回。这时,距离程甲本刊刻出版仅仅过了七十天。这个本子的版式、插图与程甲本完全一样,在具体文字上却有2万多字的差异,人们通常称之为程乙本。“我们今天所说的‘古抄本’,指的就是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前,即程甲本刊刻之前形成的手抄本。”

张庆善说,严格来讲,今天的我们看到的其实是“过录本”。所谓“过录本”,就是《红楼梦》在流传过程中,爱好者、收藏者,还有以卖书为营生的商人抄录的本子。虽然这些“过录本”并非曹雪芹的手稿,也不是早期在曹雪芹亲友之间传阅评点的本子,但这些本子保留了早期古抄本的基本面貌,保留了大量的脂砚斋等人的批语,对于我们研究曹雪芹的创作、研究《红楼梦》的成书过程,探索《红楼梦》“迷失”的内容,整理出最为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本子,都具有极大的价值。而这也是今天《红楼梦》古抄本出版的意义。

为什么我们要看《红楼梦》早期古抄本呢?

张庆善表示,这其中有五点原因:其一,为了了解作者曹雪芹;其二,为了了解《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其三,为了研究曹雪芹的创作思想及其发展变化;其四,为了研究八十回后遗失的内容;其五,为了依据古抄本校勘整理一部更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红楼梦》版本的需要。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这些早期古抄本中,保留了大量的脂砚斋批语,这是古抄本最突出的特征。脂砚斋批语,其实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早期批语人除脂砚斋外,还有畸笏叟、棠村、梅溪、松斋等“诸公”。张庆善说,这些人与作者曹雪芹是什么关系,尚难确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都是曹雪芹的亲友,关系密切,可能是同辈的亲友、兄弟;也可能是长辈,如畸笏叟,很可能就是曹雪芹的叔叔或父亲曹頫。

《红楼梦》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对此总有人表示质疑,但通过古抄本中脂砚斋批语可以得到印证,比如甲戌本第一回中提到:

……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后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弊了去,方是巨眼。(甲戌本第一回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甲戌本第一回)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梗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余二人亦大块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泪笔。(甲戌本第一回)

这些批语都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红楼梦》作者不是别人,就是曹雪芹。张庆善表示,脂批关于《红楼梦》作者的记载,是论证《红楼梦》作者最重要的依据。

早期古抄本比程甲本、程乙本更接近曹雪芹原著

对于《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林黛玉,许多人都记得程甲本、程乙本中这样描述她: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餍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吁吁。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并没有感觉到不对,但在后续发现的一些古抄本中,对林黛玉的眼睛描述却不尽相同,遗憾的是这些古抄本大多残缺,以至于尽管人们对程甲本、程乙本(其实是据甲辰本)的描写不很满意,也无可奈何。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为什么不满意呢?张庆善说,林黛玉明明是“泪光点点,娇喘吁吁”,又怎么会长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是不是太不合黛玉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呢?张庆善提到,这种疑惑一直到列藏本的发现,才令人眼前一亮。列藏本是如何描述的呢?

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罥”是挂的意思,“罥烟眉”显然比“笼烟眉”好,而且“似泣非泣”与黛玉“泪光点点,娇喘吁吁”的形象更加契合,“含露目”太美了,太富有想象力了。张庆善表示,虽然列藏本“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的描写是不是曹雪芹的原笔,尚需进一步验证,但到目前为止,这显然是最好的描写,“如果列藏本没有这样的描写,这些古抄本没有传下来,林妹妹的眼睛还会那么漂亮吗?”

为什么这些传世的古抄本这么重要?张庆善通过秦可卿和林黛玉的例子,表明了这些古抄本更接近曹雪芹原著的面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古抄本的存在,使得我们离曹雪芹更近了。”一直以来,学术界也认为,早期古抄本即脂砚斋评本的文字,比程甲本和程乙本更接近曹雪芹原著的面貌。

那么,脂本和程本的差异究竟有多大呢?张庆善回答说,几乎页页都有差异,数字难以统计,这恐怕是一般读者很难想象的。而且,这些差异,不仅是具体字句、段落的不同,有的甚至是情节的不同,譬如“红楼二尤”的故事就很不相同。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红楼梦》前80回和后40回的差异,是《红楼梦》中极为重要的争议。而张庆善表示,古抄本中其实对诸如此类的争议,保留了许多珍贵线索。“《红楼梦》前80回是曹雪芹写的,后40回不是曹雪芹写的,后40回的一些描写显然不符合曹雪芹原意,譬如贾宝玉的结局、史湘云到底与谁结了婚、花袭人的结局、林黛玉是怎么死的等问题,现存的古抄本也为我们保留了许多珍贵线索。”

张庆善以古抄本为例,如第十九回批语:

补明宝玉自幼何等娇贵。以此一句,留与下部后数十回《寒夜噎酸跻,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可为后生过分之戒。

第42回脂批(靖本):应了这话固好,批书人焉得不伤心!狱庙相逢之日,始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实伏线千里。哀哉哀哉!此后文字,不忍卒读。

庚辰本第三十一回回末批:

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百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

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

叹不能得见宝玉《悬崖撒手》文字为恨。

这几条批语都来自畸笏叟,有专家认为,他极有可能就是曹雪芹的父亲。张庆善表示,“从上面的批语,我们知道曹雪芹不仅写完了《红楼梦》,而且80回以后也在亲友中传阅,不幸是被借阅者弄丢了。”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与此同时,张庆善认为,据此得出,除了迷失的五六稿外,其他的稿子就在批语人畸笏叟的手里,但因迷失了那么多稿子,留在畸笏叟手中的稿子成了残稿,无法誊清。更遗憾的是,很可能80回以后的稿子,随着畸笏叟的离世,而彻底迷失了。因此,《红楼梦》八十回以后的三十回或四十回,未能传世。

THE END
0.《红楼梦》的恐怖之处红楼梦的十大恐怖之处有元妃省亲、袭人家卖女、金钏死不出贾府、鸳鸯是不大可能出现的人物、秋桐的丫鬟命、丫鬟嫁小子家奴、宁国府夜宴、贾瑞的梦境、刘姥姥家不是平民。 红楼梦的十大恐怖之处最为恐怖的就是元妃省亲了,元妃晚上七八点离开皇宫,凌晨两点多离开贾府。没有人会在这个时间段回娘家的,尤其是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时间段是大家睡觉的时间https://www.jianshu.com/p/88f4f8d370c6
1.新版《红楼梦》热播老版导演王扶林力挺李少红影音娱乐在发布会上,李少红着重讲述新版《红楼梦》的幕后工作者。对于如此一部包罗万象的鸿篇巨制,李少红坦言,“曹雪芹太可怕了,《红楼梦》这部小说上到国家政治,小到市井故事,里面包含了建筑学,医学,烹饪,民俗,昆曲等,真是包罗万象。所以不是我一个人在对付曹雪芹,是有成百上千的工作人员、专家学者与我一起来完成的新版https://ent.sina.com.cn/v/m/2010-06-27/14212999593.shtml
2.谈越剧电影《红楼梦》徐进在原著的基础上,大胆设计人物唱词,不但保留了原著的精髓,而且更精炼,更简洁,使其适合越剧的表演形式。他创作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紫娟劝黛玉》、《黛玉焚稿》以及《宝玉哭灵》等唱词,烩炙人口,至今传唱不衰。正因为有这种创新精神,才使得这部越剧电影获得红楼梦爱好者的一致称赞,把大家迷得如醉如痴。https://www.meipian.cn/35t4dm2z
3.李少红:新版《红楼梦》不是原著的复制品四是拍摄时间再多一点,现在是15个月,哪怕能再有两个月,有些戏和画面还能再好。当然,这些都是理想,《红楼梦》再拍也不可能把文学阅读的感觉拍出来,只能是一个“电子影像的普及式的大众文化产品”,帮助更多人去阅读原著。 当年不计成本,现在成本控制是首位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9/07/content_3407656.htm
4.2010版红楼梦最不尊重原著的地方恰恰是情节有人说,李少红版红楼梦虽然在主要演员演技,服装化妆,以及音乐上多不尽人意,但起码在情节上,这一版红楼梦是最忠实于原著的。因为它以旁白的形式,把原著念了一遍,简直可谓一字不差。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不然,这一版红楼梦最不忠实原著的地方,恰恰是情节。原著中很多重要的情节都没有拍,有些关键情节,虽然拍了,但是严重的歪曲了作者的本意,简直是误导观众。https://m.douban.com/note/701763043/
5.(原创)惊人,红楼梦大结局的真相竟然是这样的!照镜子的那个是真的,镜中映照出来的那个是假的。一个真实一个虚幻,照镜子的那个真实,被镜子映照出那个影子虚幻,贾宝玉是影子,是假宝玉,所以贾宝玉是虚幻的。 不单甄、贾宝玉是这样的关系,甄府和贾府也差不多情形一样。 神秘的甄家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在红楼梦中有一个神秘的背景家族——甄家,这个https://www.jianshu.com/p/07725641bc1f
6.扒一扒反原著的87版红楼梦87版红楼梦对原著前80回的改编也差不多属于有其表而无其质的简单抄袭、剪裁。87版电视剧最终呈现出来是贾母黛派与王夫人钗派”之间的“婆媳大战”,是王扶林导演所说的普及版、“简化通俗小人书版”,也就通常所说的娱乐化、庸俗化的“戏说”影视文化快餐作品。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14183/discussion/637329976/
7.谁念“石头记”红楼译梦长这个校本以“有正本”为基础,参照甲戌、庚辰等其他多种脂批本,是一个校订精良的“汇校本”,也是1982年人文社“新校本”问世之前,中国出版的最接近曹雪芹原著笔墨、文字质量最好的《红楼梦》大众阅读本。在旧译问世20多年后改换文字质量更佳的底本重新修订译文,译者对《红楼梦》的一片赤诚与对译文的精益求精都令人https://news.gmw.cn/2023-01/26/content_36321512.htm
8.辟谣李少红没看过《红楼梦》的谣言。纵观李少红职业生涯所有关于《红楼梦》的采访资料,李少红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没看过《红楼梦》原著,而“李少红没看过《红楼梦》”的谣言来自2010年《红楼梦》开播之后,不认可该版本的网友片面截取李少红在做客《凤凰非常道》时对主持人说对《红楼梦》原著“不熟”的自谦之词。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0311349/
9.《红楼梦》版本流变引关注:古抄本留下哪些线索?原标题:《红楼梦》版本流变引关注:古抄本留下哪些线索?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31日电(记者 上官云)《红楼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多年来多次被改编为影视剧。而这部经典之作周围,也笼罩了一些谜团。 为什么它会有那么多的版本?在几乎数不清的版本中,哪部最接近原著?这都是颇受读者关注的问题。日前,著名作家刘http://sn.people.com.cn/GB/n2/2020/0731/c378302-34197956.html
10.完整的看了2遍红楼原著后更加觉得86版的太有主观性并且高鹗续写真86版的太有主观性质,没看原著以前很喜欢86版,看了之后反而对86版很多地方不满,主观性太强了(没说不好,只是很多很多地方不满) === 也是因为后28回的丢失,所以我不认可现在任何版本续写的红楼梦以及任何人拍出来的结局。就跟吃饭吃了一半非常难受,这种难受还要眼睁睁看着别人在碗里吐了一大口痰(指续写,改编)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15880802/
11.读完《癸酉本石头记》,红楼梦在我心里真正完结了所以《红楼梦》提到的曹雪芹,不一定真的姓曹。就像鲁迅,不一定姓鲁。 《癸酉本》的内容则完全推翻了《红楼梦》写的是江宁织造府曹家的事这种可能。如果说前半部锦衣纨袴,沃甘魇肥的生活还能勉强附会,那后面哀鸿遍野的乱世跟江宁织造曹家一点关联也没有。我十几岁的时候读那些前后矛盾、牵强附会的考证就觉得不通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86129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