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的可怕解说,无人全是“鬼”,此说法可有依据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红楼梦》是一部百年难遇的经典之作,因此引得很多人追捧和研究。很多人因为研究《红楼梦》而成名,比如周汝昌和刘心武;很多名人在随笔中流露出对《红楼梦》的欲罢不能,比如张爱玲和胡适。其中最骇人听闻的读后感是《红楼梦》是一个鬼故事,里面的莺莺燕燕各色美女全都是鬼,并没有活人。此言一出,顿时使人起一身鸡皮疙瘩。

说起这类读后感,必须先承认,《红楼梦》本身自带一定的玄学色彩。譬如第一回就交代,《红楼梦》的故事是一群怨鬼投胎在人间重聚的故事,是一个被刻在仙石上的故事,是一场被空空道人和跛脚仙人见证过的人间大梦。第五回有些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遇见各种仙女仙姑,又见到起到预言作用的画册和判词。在《红楼梦》的世界观里,本来就有仙人以及鬼怪。

关于“鬼怪说”,有一种说法是《红楼梦》的前八十回是惜春回到残败的大观园后,靠在颓墙上做的一场梦。这个说法的依据是贾家最后家破人亡,头脑清醒性格冷漠的惜春因为早就和贾府划清界限,遁入空门,因而可能是唯一的幸存者。

《红楼梦》通篇都用谶语谶词暗示悲凉结局,譬如讲元宵节的那一回目,明明是很喜庆的阖家团圆,老太君却在宴会将散时生出悲凉之感;再譬如贾宝玉为晴雯写诔文,正好偶遇黛玉,竟当着黛玉的面说到“卿何薄命”,一语成谶。

如果只是关于日常琐碎小事的叙述,怎会有这么多事后诸葛亮的谶词,所以才会有人说《红楼梦》就是一场大梦,做梦者的意识时时刻刻影响着梦中的剧情和氛围,所以才会时不时在欢声笑语中突然让人心里一惊,而这个做梦者大概率就是因出家幸存的惜春。

还有一种说法是,《红楼梦》里至少有两个人真的成了鬼,一个就是上吊而死的秦可卿,另一个就是在监狱暴毙的王熙凤。秦可卿死后变成鬼,进入王熙凤的梦中对她又是托付又是提点,王熙凤惊醒后觉得阴冷异常。

这个设点有点怪,秦可卿死前王熙凤曾多次探望、宽慰,如果秦可卿生前就有如此远见卓识,大可生前就说给王熙凤听,不必死后再托梦给她,想必秦可卿死后也像贾宝玉一样有一番太虚境游历,所以才窥查到许多事。前段时间,吴氏石头记的流行如同平地惊雷一般在红学圈中掀起热潮,王熙凤死后化成鬼的说法就源于吴氏石头记。吴氏石头记王熙凤的结局虽然乍读之下觉得荒谬,却能暗合脂砚斋在前八十回的批注。

王熙凤平日风光无限,却因为太过要强得了“血崩症”,在吴氏石头记中,王熙凤放高利贷、害死尤二姐等恶行在贾母、王夫人相继离世后被揭发,贾琏在邢夫人和尤氏的挑唆下休了王熙凤。

祸不单行,王熙凤在娘家养病的时候,王家也被抄了,王熙凤在绝望中自尽。王熙凤死后回归太虚幻境,但是却格外惦念贾家,于是偷偷跑回人间,却发现此时的贾家已然残败不堪。她杀了贾环、贾蓉、王仁等趁火打劫的奸恶之徒,就被赶来的天兵神将抓走了。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红楼梦》的作者不一定是曹雪芹,贾家影射的也不是曹家,作者是用贾府由盛转衰走向灭亡的故事暗合明末清初的朝廷更迭,《红楼梦》第一章就讲过石头记是“一干孤魂怨鬼”投胎转世的记述。

有关专家表明,孤魂怨鬼可能指代明末清初的名臣名将,譬如王熙凤的外貌和性格就影射魏忠贤,林黛玉影射崇祯皇帝,贾敬影射嘉靖皇帝,虽然乍一听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佐证被翻出,这种说法已经在红学圈中逐渐蔓延开来。

总而言之,《红楼梦》本身具有一定的玄幻色彩,有人说,《红楼梦》是一部鬼故事,里面讲的都是鬼人鬼事,这个说法的依据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依据,根据作者的原笔原意,贾府的结局是覆灭的,是白骨如山忘姓氏,也就是说前八十回粉墨登场的一众美人,最后都是一抔黄土,甚至有可能整个故事就是幸存者贾惜春在破旧故园里的黄粱一梦;

第二类依据,《红楼梦》中曾多次出现鬼托梦、鬼还魂,譬如尤二姐死前与尤三姐的鬼魂相见,王夫人曾梦见金钏索命,晴雯死前与贾宝玉道别,其中最经典最浓墨重彩的鬼是给王熙凤托梦的秦可卿和吴氏石头记里死后还魂索命报仇的王熙凤;

第三类依据,作者曾开山明意,指出《红楼梦》是讲一干孤魂怨鬼投胎转世的故事,很多人认为《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清朝禁书,是因为作者用贾家的兴衰亡败隐喻明末清初改朝换代的历史,因此这一干孤魂怨鬼对应着明朝的名臣名将,石头记是他们转世投胎后的爱恨纠葛,所以才说《红楼梦》是写鬼人鬼事,是禁书。从这个角度讲,《红楼梦》是一部夹杂着怪力乱神的小说,记载了很多鬼人鬼事。

THE END
0.为什么说《红楼梦》是鬼片?《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描绘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的情感纠葛和命运变迁,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然而,有些人认为《红楼梦》是一部“鬼片”,这主要是因为书中有许多神秘、超自然的元素。比如,在书中出现了一些幽灵、妖怪、神佛等超自然现象,https://www.meipian.cn/50qjiclf
1.新版红楼梦薛宝琴(为什么说薛宝钗是鬼)《新红楼梦》里面薛宝琴的扮演者是徐璐。 新版红楼梦薛宝琴(为什么说薛宝钗是鬼) 徐璐,1994年12月28日出生于内蒙古,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青年女演员。2010年在《新红楼梦》中饰演薛宝琴。 《红楼梦》薛宝琴结局是什么? 《红楼梦》薛宝琴结局是:薛宝琴的父亲把宝琴许给梅家,两家应该算是门当户对。因为https://edu.iask.sina.com.cn/jy/2UJyomgsTEb.html
2.《红楼梦》经典名著必读,红楼梦里面全是鬼四大名著之首我认为应该是《红楼梦》。 《红楼梦》里全都是鬼,是中国恐怖小说的集大成者。 鬼,全都是鬼。 红楼梦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恐怖的小说,整部红楼数百万字,竟然没有一个人出生,反倒是里面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 最诡异的一段,就是第十八回元妃省亲。 https://www.jianshu.com/p/5ee4db324c38
3.又到中元节,走入《红楼梦》,带你盘点曹雪芹笔下的鬼魂《红楼梦》经常被人说是有不少唯心论的消极内容,是封建迷信糟粕。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有不少鬼魂显现的情节。时值中元节,在此带大家盘点一下曹公笔下的鬼魂。 祖宗显灵 说来有趣,全书出现的第一个鬼魂,居然是贾府的老祖宗。 贾宝玉在在秦可卿房内午睡。梦中随警幻仙姑来到了太虚幻境游玩。 警幻忙携住宝玉的手,向众姊妹笑道:“你等不知原委 https://www.jianshu.com/p/267010759739
4.为什么说薛宝钗是鬼?薛宝钗是鬼,这并非是空穴来风的谣言,而是有着事实依据的。 薛宝钗,这个在《红楼梦》中以美貌、贤良、才情并重的女子,她的身世背景其实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根据民间传说和红学研究,薛宝钗实则是一个鬼魂。 她的前生是秦可卿,因为一段孽缘,被贬入凡尘。然而,她并未忘记前世的记忆,因此在今生中,她一直努力https://www.meipian.cn/4zzjyc2j
5.为什么说红楼梦薛宝钗其实是鬼?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红楼梦》,而红楼梦也是很多玄幻爱好者的最爱。原来剧中的很多细节都有疑点,而且有网友说红楼梦背后隐藏的很多秘密。比如说林黛玉上辈子是株仙草,薛宝钗其实是鬼等等问题,只大家遐想连绵。下面探索君说说自己的见解。 薛宝钗 为什么说红楼梦薛宝钗其实是鬼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9JAMHDE05372HWU.html
6.红楼梦里最诡异的人物为什么说红楼梦里全是鬼? 在网上有一种说法称红楼梦中其实全部人都是鬼,比如贾元春在凌晨探亲显得非比寻常,作为妃子为什么可以在凌晨出来?而且正常人也很少有人在晚上探亲,此时是阴气最重、百鬼夜行的时候,正是鬼魂出来的时间。 也有人怀疑薛宝钗是转世的风流孽鬼,在原著的开头中,有个和尚说了一句“转世的风流孽http://baike.gyebhyy.com/zxnews/488.html
7.为啥说红楼梦全是鬼(为什么不建议看红楼梦)为啥说红楼梦全是鬼(为什么不建议看红楼梦) 对于《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大家可以说耳熟能详。即便是几岁的儿童,也会了解那么三五个名字。小时候看《红楼梦》只是随着大人看热闹,逐渐地又觉得索然无味,长大以后读红楼梦,才发现里面的故事并非如我们想的那样简单。之所以称之为奇书,被后世无数学者追捧,其文学价值可谓是空前绝后。 曹雪芹用了一生创作,也 https://www.tjjntw.org.cn/news/8469.html
8.为啥说红楼梦全是鬼最新章节免费阅读,为啥说红楼梦全是鬼免费为啥说红楼梦全是鬼 作者:一碗情深 动作:加入书架,投推荐票,直达底部 最后更新:2024-09-11 06:21:26 最新章节:二十九章 、无始无踪! 手机阅读《为啥说红楼梦全是鬼》无弹窗纯文字全文免费阅读 为啥说红楼梦全是鬼每日推荐:坐在学长的上面写作业 , 色调丝免费未满十八岁勿看 , 第二次握手 , 爱如少年 ,https://www.lsfx.cc/novel/720033.html
9.为啥说红楼梦全是鬼玄幻奇幻微小读报圈为广大网友收集《为啥说红楼梦全是鬼》免费阅读更新,为啥说红楼梦全是鬼:为啥说红楼梦全是鬼。https://www.wxdbq.com/novels/hXmZoOI8Ka.htm
10.《红楼梦》里的人都是“鬼”么?作者在第一回留下重要线索|历劫|情痴|《红楼梦》里的人都是“鬼”么?作者在第一回留下重要线索 细说红楼梦046:情痴色鬼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神瑛侍者下凡历劫,绛珠仙子随之下凡还泪。于是一干“风流冤家”闻风而动,都在警幻仙子处挂号。 这就是头羊效应,以前他们人单势孤,没人做主,下凡可能堕入情劫而永世蒙昧https://www.163.com/dy/article/IMSIRB9I0521UUI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