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第一部中国人翻译的西洋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
此书的译者就是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lín shū]。
林纾翻译西洋文字极为偶然。
当时,林纾的母亲刚刚去世,紧接着妻子病故。林纾的情绪非常低落,魏翰、王寿昌等几位好友为了帮林纾缓解情绪,邀请林纾一同翻译西洋书籍。
起先,林纾再三推脱,认为自己不懂英文根本无法参与其中。在朋友的多次邀请之下,林纾最后才勉为其难接受了请求。
这之后,精通外文的王寿昌手持原著一边浏览,一边口述。林纾则是一边倾听,一边书写。就这样,中国人翻译的第一部西洋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诞生了。
《巴黎茶花女遗事》书成稿后,当时只印了100部。书版由福州名手吴玉田雕刻,只是分送给林、王、魏三家的亲友之间传阅。
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感叹:“接触了林译,我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人”。
胡适也曾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文中写道:“古文不曾做过长篇的小说,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一百多种长篇的小说。古文里很少有滑稽的风味,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欧文和狄更斯的作品。古文不长于写情,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茶花女》和《迦因小传》等书。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种大的成绩。”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王寿昌(1864-1926),字子仁,号晓斋,福建闽县(今属福州市区)人,清末民初翻译家、官员、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