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德罗普作家玛丽斯·孔戴:年轻时理解世界不难,老了发现世界很难懂

瓜德罗普作家玛丽斯·孔戴:年轻时理解世界不难,老了发现世界很难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位出生于瓜德罗普的作家谈了谈她在法国遭遇偏见的经历、老年人眼中的世界,以及《呼啸山庄》对她的影响。

玛丽斯·孔戴(Maryse Condé)1937年生于瓜德罗普,于巴黎索邦大学取得比较文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学术生涯成就斐然,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法语文学荣休教授。她曾在几内亚、加纳和马里居住,风靡世界的成名作《塞古家族》的灵感即来自于这段经历。孔戴获得了2018年的新学院奖(有“另类诺贝尔奖”之称),亨利·路易斯·盖茨、胡诺特·迪亚斯及罗素·班克斯等同行对其著作均有高度评价。

她的最新小说《伊万和伊万娜奇妙而悲惨的一生》(The Wondrous and Tragic Life of Ivan and Ivana)探讨了诸如种族主义、恐怖主义和经济不平等等课题。目前她与丈夫、译者理查德·费尔考克斯(Richard Philcox)一同住在法国南部。

孔戴:在我小的时候,理解世界要容易一些;现在我老了,已经完全看不懂了,于是打算把这种困难写出来。当你成了一名老作家,你就会成天想着自己——你的父母和童年。我决定借由双胞胎伊万和伊万娜,讲述一个和当今而非昨天的世界有关的故事。另一方面的灵感来自克拉利莎·让-菲利普被杀一案,这名青年警官出身于马提尼克岛,在巴黎查理周刊袭击事件中被来自马里的恐怖分子阿米迪·古力巴里杀害。一名黑人男性竟然能杀死一名黑人女性,这让我万分沮丧,如此一来塞泽尔的黑人性理论(theory of négritude)就毫无意义了——它曾宣称所有黑人都是兄弟姐妹。

你以前说过:“我不会去写毫无政治意义的事情。”对于眼下这个全球反种族主义抗议风起云涌的政治时刻,你有何看法?你是否感到变革即将来临?

孔戴:是的,我希望如此。我相信形势会有改善,但仍然需要一些时间。法国也有一些人在抱怨Black Lives Matter运动中的暴力。运动不止发生在美国,它已经席卷全世界。法国花了漫长的时间才将奴隶制确认为反人类罪。在18世纪,一些科学家还支持奴隶制,宣称黑人更下等、更接近于动物,我们依旧在对抗这种误解。这并非易事,我们终将取胜,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在各方面都称得上是乐观主义者。

请谈一谈你早年的活动经历……

孔戴:我从小受的教育来自父母,他们对法国抱有信心,深信法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我父亲经常告诉我:“啊,法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但如今我理解了某些他们不愿直面的东西——我们从来没谈过奴隶制或殖民主义。我决定要好好了解一番这些在我面前被隐瞒起来的课题。年纪轻轻很难有什么自己的见解以及自由的思想,你必须年龄大一点、足够强大以及更加成熟,才能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

你曾提到,你在年近四十之前一直没有出版自己的第一部小说《赫尔马克霍恩》(Hérémakhonon),原因在于“不够自信,不敢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外部世界”。

孔戴:小时候父母对我几乎是溺爱。我对外部世界全无察觉。我坚信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属于最聪明的那一拨人,但我到法国学习之后就发现了人们的偏见。人们只凭我是黑人就认为我更下等。我必须向他们证明自己的天分,向每个人展示我的肤色是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头脑和心灵。

你人生中的转折点是什么?

孔戴:我在巴黎的费奈隆公立高中读书时结交了一个女孩,她的父亲让·布鲁哈特持共产主义立场,在索邦大学教授历史,他教导我要对自己有自信。他还让我明白了如何用一个被殖民者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瓜德罗普的设立源自于法国获取殖民利润的企图,以及美洲印第安人是如何遭到灭绝的。

你幼时的阅读习惯如何?

孔戴:我读《呼啸山庄》时大约10到12岁,母亲的一位朋友知道我爱好阅读,于是送了我这本书。我之前从来没听说过艾米莉·勃朗特,这是人生中第一次有书能够贴近我的内心——它彰显了文学的力量,你虽然是一名英国作家,但却能抵达一名加勒比儿童的内心。瓜德罗普有一处破败之地,废弃的糖厂和种植园建筑和《呼啸山庄》以及约克郡沼泽的景致很接近。当我告诉母亲的朋友自己是如何热爱这本书并且想成为作家时,对方回答说,像你这样的人不会从事写作。她指的究竟是黑人、女性还是小岛上的人?我永远也无法知道。

哪些作家曾经为你带来过灵感?

孔戴:我非常喜欢玛格丽特·杜拉斯,也喜欢西蒙尼·德·波伏娃、让-保罗·萨特、米歇尔·福柯、薇奥莱特·勒杜和路易·阿拉贡。

你的枕边书有些什么?

孔戴:我现在听有声书,最近比较喜欢爱德华·路易、蕾拉·斯利马尼和爱丽丝·泽尼特尔。

你的写作日程一般怎样安排?

孔戴:我视力太差了,目前都口述给朋友。我会在脑子里想好一切然后口述。当我的朋友把章节读给我听时,我就能修改我不喜欢的部分。写作对我来说就像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

(翻译:林达)

下载界面新闻

这位出生于瓜德罗普的作家谈了谈她在法国遭遇偏见的经历、老年人眼中的世界,以及《呼啸山庄》对她的影响。

玛丽斯·孔戴(Maryse Condé)1937年生于瓜德罗普,于巴黎索邦大学取得比较文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学术生涯成就斐然,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法语文学荣休教授。她曾在几内亚、加纳和马里居住,风靡世界的成名作《塞古家族》的灵感即来自于这段经历。孔戴获得了2018年的新学院奖(有“另类诺贝尔奖”之称),亨利·路易斯·盖茨、胡诺特·迪亚斯及罗素·班克斯等同行对其著作均有高度评价。

她的最新小说《伊万和伊万娜奇妙而悲惨的一生》(The Wondrous and Tragic Life of Ivan and Ivana)探讨了诸如种族主义、恐怖主义和经济不平等等课题。目前她与丈夫、译者理查德·费尔考克斯(Richard Philcox)一同住在法国南部。

孔戴:在我小的时候,理解世界要容易一些;现在我老了,已经完全看不懂了,于是打算把这种困难写出来。当你成了一名老作家,你就会成天想着自己——你的父母和童年。我决定借由双胞胎伊万和伊万娜,讲述一个和当今而非昨天的世界有关的故事。另一方面的灵感来自克拉利莎·让-菲利普被杀一案,这名青年警官出身于马提尼克岛,在巴黎查理周刊袭击事件中被来自马里的恐怖分子阿米迪·古力巴里杀害。一名黑人男性竟然能杀死一名黑人女性,这让我万分沮丧,如此一来塞泽尔的黑人性理论(theory of négritude)就毫无意义了——它曾宣称所有黑人都是兄弟姐妹。

你以前说过:“我不会去写毫无政治意义的事情。”对于眼下这个全球反种族主义抗议风起云涌的政治时刻,你有何看法?你是否感到变革即将来临?

孔戴:是的,我希望如此。我相信形势会有改善,但仍然需要一些时间。法国也有一些人在抱怨Black Lives Matter运动中的暴力。运动不止发生在美国,它已经席卷全世界。法国花了漫长的时间才将奴隶制确认为反人类罪。在18世纪,一些科学家还支持奴隶制,宣称黑人更下等、更接近于动物,我们依旧在对抗这种误解。这并非易事,我们终将取胜,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在各方面都称得上是乐观主义者。

请谈一谈你早年的活动经历……

孔戴:我从小受的教育来自父母,他们对法国抱有信心,深信法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我父亲经常告诉我:“啊,法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但如今我理解了某些他们不愿直面的东西——我们从来没谈过奴隶制或殖民主义。我决定要好好了解一番这些在我面前被隐瞒起来的课题。年纪轻轻很难有什么自己的见解以及自由的思想,你必须年龄大一点、足够强大以及更加成熟,才能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

你曾提到,你在年近四十之前一直没有出版自己的第一部小说《赫尔马克霍恩》(Hérémakhonon),原因在于“不够自信,不敢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外部世界”。

孔戴:小时候父母对我几乎是溺爱。我对外部世界全无察觉。我坚信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属于最聪明的那一拨人,但我到法国学习之后就发现了人们的偏见。人们只凭我是黑人就认为我更下等。我必须向他们证明自己的天分,向每个人展示我的肤色是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头脑和心灵。

你人生中的转折点是什么?

孔戴:我在巴黎的费奈隆公立高中读书时结交了一个女孩,她的父亲让·布鲁哈特持共产主义立场,在索邦大学教授历史,他教导我要对自己有自信。他还让我明白了如何用一个被殖民者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瓜德罗普的设立源自于法国获取殖民利润的企图,以及美洲印第安人是如何遭到灭绝的。

你幼时的阅读习惯如何?

孔戴:我读《呼啸山庄》时大约10到12岁,母亲的一位朋友知道我爱好阅读,于是送了我这本书。我之前从来没听说过艾米莉·勃朗特,这是人生中第一次有书能够贴近我的内心——它彰显了文学的力量,你虽然是一名英国作家,但却能抵达一名加勒比儿童的内心。瓜德罗普有一处破败之地,废弃的糖厂和种植园建筑和《呼啸山庄》以及约克郡沼泽的景致很接近。当我告诉母亲的朋友自己是如何热爱这本书并且想成为作家时,对方回答说,像你这样的人不会从事写作。她指的究竟是黑人、女性还是小岛上的人?我永远也无法知道。

哪些作家曾经为你带来过灵感?

孔戴:我非常喜欢玛格丽特·杜拉斯,也喜欢西蒙尼·德·波伏娃、让-保罗·萨特、米歇尔·福柯、薇奥莱特·勒杜和路易·阿拉贡。

你的枕边书有些什么?

孔戴:我现在听有声书,最近比较喜欢爱德华·路易、蕾拉·斯利马尼和爱丽丝·泽尼特尔。

你的写作日程一般怎样安排?

孔戴:我视力太差了,目前都口述给朋友。我会在脑子里想好一切然后口述。当我的朋友把章节读给我听时,我就能修改我不喜欢的部分。写作对我来说就像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

THE END
0.读书‖浅谈《呼啸山庄》面对凯瑟琳的去世,希斯克利夫痛苦不堪。不久之后,亨德莱也离世了。伊莎贝拉和希斯克利夫私奔后并嫁给了他,在回到呼啸山庄时却受尽了折磨。最终伊莎贝拉无奈趁着大雪纷飞的夜晚逃往画眉山庄,在管家纳莉·丁恩的帮助下连夜逃亡了伦敦。从此似乎安静了很长一段时间,画眉山庄和呼啸山庄之间没有了交流。 几年后,伊莎贝拉病重,留下一个儿子希斯克利夫·林顿,https://www.jianshu.com/p/1689f45b13d5
1.再读《呼啸山庄》:我顿悟这三个人生真相这句话用来形容小说《呼啸山庄》中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再合适不过。 他和凯瑟琳的情感纠葛贯穿了他的一生,爱而不得后走上复仇之路,人生的尽头方知,只有接受不完美的人生,才能拥有幸福与爱。 年少时初读,只觉得人性残忍,如今再读又有不同的感悟,小说中隐含着人生的三个真相,我们每个人都该细细品读。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328/20/81120429_1074118458.shtml
2.《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罗翔版本毛姆的阅读指南艾米莉·勃朗特与《呼啸山庄》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卡拉马佐夫兄弟》 托尔斯泰与《战争与和平》 怎样思考就有怎样的人生 我发现读哲学很有趣 没有一本一劳永逸的书 真、美、善之我见 试读 BASIC INFORMATION 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 人们并非总是能像他们应当做到的那样,时刻对自己的言论保持谨慎。我曾经http://product.dangdang.com/11940288341.html
3.呼啸山庄(WutheringHeights)第十七章英语小说呼啸山庄 (Wuthering Heights)第十七章 That Friday made the last of our fine days for a month. In the evening, the weather broke: the wind shifted from south to northeast, and brought rain first, and thensleet1and snow. On the morrow one could hardly imagine that there had been three https://www.enread.com/novel/12671.html
4.真正读懂了《呼啸山庄》,顿悟了懂得放下,才能真正过好这一生回到呼啸山庄的那天,她变得文静,与以往完全不同,哥哥称赞她: 像个千金。 卡瑟琳变了,变得像个千金小姐,可是她对希克历的感情,并没有变化,然而,卡瑟琳的变化,也让希克历感到自卑。 他告诉照顾他的阿姨说: 把我收拾得像样些,我要学好了。 因为卡瑟琳,希克历甚至嫉妒埃德加,和埃德加一比,他觉得自己确实很难看。 http://h5.ifeng.com/c/vivo/v002Lsu2Iic0qpK--VyjVk7oRY3zRs6ucSRvHqgTasvZ3uyA__
5.《呼啸山庄》阅读笔记|第三章听!凯瑟琳的呼喊那么悲怆!从以上叙述中我们可以推测辛德利与凯瑟琳的关系,他们很可能是兄妹,但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的身份令人费解。他们既像是主人又像仆人,或者说希斯克里夫可能就是仆人,而凯瑟琳介于两者之间。这恰好与呼啸山庄展现给洛克伍德的印象相契合,只是,希斯克里夫明明是一家之主,为何在凯瑟琳的日记里却是一个任人欺凌的奴仆? https://www.douban.com/note/684771929/
6.莫言都读不下去的小说——《喧嚣和躁动》这段时间重读了小说《喧嚣与躁动》,第一次读这本书就觉得非常的惊奇,是我读到的最奇怪的一本书,也非常佩服作者,真心觉得他是个牛人。 后来看有关书的片段说这本书莫言都没有读下去。肯定不是因为莫言不厉害,有可能是因为这部书不对他的口味而已。 https://www.jianshu.com/p/2dbb9938107f
7.读《呼啸山庄》读《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一部晦涩难懂的书,对我来说能坚持读完,全凭的是毅力,起初的几章给人的感觉是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在猎奇,中间的几章的确没有读懂,后边的几章又有了点门道,只感觉所叙述的人都有点变态,不知他们在干什么?也许是生活的压力,也许是感情的磨砺,只不过是残酷社会现实下的一出悲剧https://www.jianshu.com/p/8c54417d18c5
8.极致的爱与恨——读《呼啸山庄》我今天看到《呼啸山庄》的第十五章,感受到了强烈的感情震撼。老实说,之前的章节并不怎么吸引我,一个是阴暗暴戾的男主角希斯克利夫,一个是乖戾任性的大小姐凯瑟琳,男女主角在人格上都极度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是畸化的,不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书的开始描述了两人青梅竹马的童年,全由第三人称叙述,对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细节https://www.jianshu.com/p/49557c9168a5
9.《小王子(原版精美插图,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郑克鲁法文直译。揭秘近期读到的《三国异史》与《小王子》分别从不同方面激发心如死灰的我。原谅我很难完全从孩子的角度来解读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写的《小王子》这本书。童年离我过于久远是其一,很重要的一点是孩提时期的我过早丢失了一颗童心。面对这个世界早早戴上了胆怯讨好的笑,一… 2020-07-15 18:19:37 赞 6 upazdtjdrf.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89386.html
10.呼啸山庄读后记alittlecomputer呼啸山庄读后记 今天算是把呼啸山庄看完了,九月份就这一本书。 感觉还是蛮震撼的。 虽然西祠克里夫一直在挣扎,但是最后却没有用,最终妥协。 感觉很凄凉。 就像毛不易的盛夏里面有句歌词 铁道旁的老树下 几只乌鸦 叫到嗓音沙哑 却再没人回答 感觉很好的一本书,推荐阅读。https://www.cnblogs.com/LoganChen/p/7594372.html
11.喜阅荐书肖绍明老师:读经典像读武林秘籍,参透即得本领大学时,喜欢读《简·爱》和《呼啸山庄》,因为本科专业是英语专业,其中,学习英美文学,毕业论文研究《Wuthering Heights》(即《呼啸山庄》英文版)。当时很痴迷,感觉小说和我的写作都是“身体的书写”。研究生阶段,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从中国古典小说到英文小说,再到哲学,这个阅读历程挺有意思,https://lib.scnu.edu.cn/a/20220429/1401.html
12.聊城大学图书馆欢迎您赵嘉毅,推荐书目《呼啸山庄》 推荐理由 《呼啸山庄》被称为“人间情爱最宏伟的史诗”、“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折磨了光辉的杰出作品”。 如果你还在这个世界存在着,那么这个世界无论什么样,对我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你不在了,无论这个世界多么美好,它在我眼里也只是一片荒漠,而我就像是一个孤魂野鬼。 https://www-lib.lcu.edu.cn/wayd/xysk/433322.htm
13.百年风华呼啸而过——读《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对于杨苡的代表译著《呼啸山庄》,数十年中,从想法诞生到翻译出版,巴金始终鼓励、不遗余力地督促,最终孕育出这部作品。1945年,巴金来信称“你要译W.H.,我很高兴,这书你译出后一定要寄给我看。我会设法给你印。你可以驾驭中国文字,你的译笔不会差。你慢慢吧,我不会使你的努力白费。”从沈从文到巴金,前辈的提携、鼓励,点燃了杨苡https://news.gmw.cn/2023-02/02/content_36338287.htm
14.虐恋鼻祖,就没人读懂过《呼啸山庄》!记得很多年前第一次看《呼啸山庄》,只觉得全员悲剧,感觉书里的人物,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快乐的,他们的世界好小,就在两个小山庄里,爱恨纠缠了一代又一代。 直到最近在读《加缪手记》。 读到加缪说:《呼啸山庄》是最伟大的爱情小说之一,因为这些小说的结局都是失败和反抗——我指的是绝望地死去。小说的主角就https://www.jianshu.com/p/7ee1ceff02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