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离异家庭的农村女孩,拼尽全力读书改命,成为作家文学写作者

今天早晨,杜老师跟我说收到出版社发来的第4本新书的签约合同。 今天我想和大家介绍一个人认识。就是我的知己,合伙人,好闺蜜杜培培老师。 可能之前你听过我们的故事,看过我们的书。也见过在台上意气风发的杜老师,可能你们从来都没有真正了解过她。 我从未见过比她更有生命力的女子,今天我把她介绍给你,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成长故事。每次听到她的故事,我总觉得有股力量在体内疯长。

大家好啊,我是无戒学堂联合创始人杜培培,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我的成长故事。

一个人想要过好一生,真的需要穿越太多障碍。

而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穿透。

我属于野蛮生长的那类人,自己去想,自己去做,自己去负责。我的身后无人可靠,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靠山。这也把我磨砺出一个自我负责的性格。

我从不去幻想谁能托举我,我只想着往上攀登。

跌倒过,摔倒过,流过血,爬起来,咬着牙向前冲,能怎么办呢?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更美妙的事情,原来这才是女生成长的必经之路。

是需要【她】独自攀登的。

这是一个【饿肚子长大的贫穷农村女孩,出版了三本书成为畅销书作家】的故事。

我时隔十几年的光阴回头看,才发现,命运早已经把要给我的【礼物】,藏在了每一个痛苦的日子里。

我的人生很长,我的故事很短。

在我八九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了,没有人愿意带我生活,他们把我从县城送到了乡下奶奶家。

爸爸组了新家庭,有了新的孩子。

妈妈组了新家庭,有了新的孩子。

只有我是旧的人。

爷爷奶奶待我很好。只不过条件有限,他们靠着地里农作物的春种秋收生活。

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村子里很穷。

我小时候不知道牛奶是什么味道,因为没喝过。也不知道面包是啥味。

家里只有逢年过节才有肉吃,平时只吃地里种的菜,冬天就吃大白菜与无穷无尽的咸菜。

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

我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一个有花有草的院子,我就看花看草,能看半天,然后坐在桃树底下写日记,写大片大片无人观看的日记。

周末、假期,都在地里干活。

40度的三伏天,地里锄小苗,累了就躺树底下睡,饿了就啃馒头。

小时候很想父母,但是不知道他们想不想我。他们很少来看我,我却天天等着,看着天空,等着奇迹出现。

如果哪天飞来一只喜鹊,落在树梢,我就心想,他们今天肯定会来。日复一日的希望与失落,全都写进日记中。

我不喜欢和别人一起玩,我喜欢看书,看遍了哥哥姐姐还有爷爷的书。我甚至还懵懵懂懂读完了爷爷的周易。而那时,我根本就不知道那些书都意味着什么。

命运的齿轮在我读书的那一刻,开始转动。

家人都说,别读书读成书呆子了。我一遍遍抚摸着那些铅字,我想,以后是不是我的字也可以印在书上。

有人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我说:想当作家。

村庄里的人,哪里知道到底什么是作家呢,没有人知道是什么。他们笑着说:那你坐在家里好了。

其实,我也不知道,只是看到书上印着某某作家的名字,很是美好。

小学阶段,我一直是全班第一,也可以说是全校第一,因为每个年级就一个班。学校是个危房,一下雨就漏雨,有时候还有石头掉下来。

第一名的奖状贴满了墙壁,每年冬天烧灶王爷的时候,奶奶就把奖状也烧了。

奶奶说:都贴不下了,反正明年还有。

但是我很自卑,因为我交不起几十块钱的学费。老师经常点名,让我回家拿学费。走在回家路上,我知道,家里也没有学费。

下大雨的时候,没人撑伞等我,我只能捂着书包往家的方向狂奔。

那时候,我就懂了,没有伞的孩子,只能狂奔,不能心存幻想,有人撑伞等你。

小升初的时候,我考上了镇里最好的学校,也是全校第一,那个学校有十几个班。

我的小学校长都震惊了,因为小学班上的其他同学,没有一个达到初中录取的及格线。而我是初中全校第一。

那时,毫无喜悦的感觉,因为我的爷爷奶奶,凑不齐200元的学费。

后来听人说,如果和学校说一下,我这个成绩完全是可以免学费的,可是我不知道。

我只记得,那年暑假,酷热太阳下,我坐在校门口的生锈铁门前,坐在地上哭,皮肤晒到疼,我还在思考,到底去哪里找学费。

后来,这钱借到了。

初中,没有衣服穿,就只能穿姐姐的。

姐姐比我大五岁,她的衣服非常宽大。

有个同学说:你穿衣服这么大,好像地主婆呀。

我没有说话。我不知道说什么。可是不穿这些,我就没衣服可穿了。

最困扰我的是,那时候长身体,很容易饿。我的生活费不够吃饱饭。

中午最便宜的大锅饭是一块钱,我和另一个也很穷的姑娘,分着吃一碗,一人五毛钱,合计每顿饭又能省五毛。清汤寡水,里面是白菜和冬瓜。

要命的是,每一天都很饿很饿。

我把馒头藏在书桌里,下课了就吃一口,不敢多吃,吃完就没有了。硬生生饿出了胃病。

我美好的灿烂的青春少女中学年代,全是饥饿感和胃疼的感觉。

每两周回家一次,十几里的野路,自己走回去。回来的时候,书包里装满了馒头。冬天,馒头跟石头一样,硬邦邦的。也得吃下去。

其实,我可以去找父母要钱,哭诉我吃不饱饭。

可是,我觉得丢人,我不想去要钱。

我被自己毫无缘由的骨气,折磨得面目全非。

我如饥似渴读书,一直是班里第一,可是再也没有当过全校第一。每次考全校第二的时候,我就恨自己,为什么粗心多错了几道题。

晚上十点熄灯,我就躲着查寝老师去厕所读书。厕所的灯是声控的,看一会儿,跺一会儿脚。读到十二点,回宿舍睡觉。

我知道,我的起点很低,我无人可靠,我只有拼了命才能赶上别人的一丁点。所以,我要比别人努力十倍百倍,那是我强大的信念,是我忍着饥饿也要考全校第一的信念。

我的作文一直是最好的,语文老师很喜欢我,她有一天在我作文本上写了半页的评语,大概意思是,如果你要走那条路,会很苦。

那条路指的是成为作家的路。

因为她知道我的梦想。

语文老师甚至让我帮她给全班同学的批改作文。

老师推荐买名著,都是一箱一箱的,我买不起,挑了几本最爱的,《飘》《红楼梦》《简爱》《呼啸山庄》,从现在的角度去看,我竟然阴差阳错,都买了关于女性的书。

书里女性的故事,给予了我无穷无尽的力量。

我想着,自己也要努力向上。

好多同学都买了一箱一箱的书,我借遍了他们的书,读完了。还做了很多笔记。

中考,考上了市里很好的学校,第一次去市里,才发现世界原来是不同的。

同是90后,城里的同学穿着美丽的衣服,吃着漂亮的零食,计划着周末去哪个地方吃好吃的。

而我,只有两套校服换着穿,什么也不敢乱吃。

“我没有裤子穿了。”有一天,我感觉很不好意思地对我后妈讲了这句话。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主动提出没有衣服穿。

因为我看着我的市里漂亮的女同学,我实在是不想再穿姐姐宽大的衣服了。

我的后妈,转身,从衣柜里拿出她的一条裤子说,你穿我的吧。

那条裤子特别长,可我没有办法,只能穿。

我的表妹当时和我在一起,她哭着说:姐姐,他们为什么这么对你?

她哭了,我没哭。我安慰她,人和人是不同的,没关系,我还能上学,就已经很好了。

后妈和后妈的女儿,有好几柜子的新衣服,她们穿也穿不完,很多都没有穿过。而我,没有一条能穿的裤子。

有一天,我让后妈生的妹妹数她衣柜的衣服,她数完了说:一共64件。

听到这个数字,我的眼泪流下来。妹妹很天真地问我,为什么哭。我也不知道,觉得心里苦。

我喜欢上学,拼了命地读书,

别人玩的时候,我读书,

别人睡的时候,我读书。

如愿以偿进了高中最好的班级,是全校前50名组成的,类似于其他学校的清北班。

我的作文经常是优秀的,还被同学悄悄偷走誊抄过,被我发现了。

我疯狂学习,最好的成绩考过全校第4名。可是,那时我已经深度抑郁了。

我觉得自己像一根蔫黄瓜,怎么也站不起来。我经常呆呆地站在学校的钟楼上,想象自己跳下去。

为了救自己于水火,我读了很多很多励志的书,很多很多心理学的书,才一点点揪着自己的裤脚,把自己从泥潭中拔出来。

有一天下雨,晕倒了,直接倒在水坑里,没有知觉,被旁边同学救了起来。老师让我去检查。我没有。

那是流行韩剧里的癌症,我以为自己要死了。

高中三年,我的父母没有来学校看我,没有人问我的成绩好不好,没有人问我吃没吃饱饭,没有人问我开不开心。

我只有捧着奖状回去给爷爷奶奶看。他们很开心。

高三寒假,我准备发愤图强,冲刺高考的时候。我的后妈生了一个儿子。我爸高兴地说:快看,你有弟弟了。

我爸的原话是:你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你是最幸福呀。

我当时学习压力很大,一心想考很好的大学,把自己逼入了绝境。可是没有人关心我的高考。他们只关心刚出生的新生命。

我的爸爸给后妈炖了鸡,炖了鸭,我只闻到了味道,没吃到。

那个冬天,都是鸡鸭飘香的味道。

后妈和刚出生的弟弟占据了我的房间。

那个高三寒假,北方冬天风雪很大,我没有房间复习功课了,我只能被迫去养牛养马的窑洞里学习读书,很冷,很暗。

我的奶奶用塑料布把窑洞的窗户糊上说,这样风就进不来了。

哪怕在窑洞里读书,我还是很想上大学。因为我的家族没有过大学生。我的村里大学生也寥寥无几,我只听说过一个。

马上就要高考的时候,所有同学的父母都来看。但是我没有。

我其实很想,他来看看我,问我过的好不好。

他真的来了,好像带了烤鱼还是什么烧鸡,我全部吃完了,一边吃一边哭。

极度黑暗的高中里,我的高考没有发挥好,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心生挫败。

我哥特别兴奋说:我的妹妹考上大学了,是哥哥的骄傲。

那瞬间,我哭了,还有人为我高兴。

我是我们家族第一个大学生,也是我们村那年唯一的大学生。

但是,我的妈妈说:上大学有啥用啊,不如去打工,还能挣钱。

她可能是开玩笑,也可能是认真的,记不清楚了,但是伤害到了我。这几乎是我用命换来的学。

我的妈妈不认识字,没上过学,可能只认识自己的名字。

上了大学,我选择了法语专业,大学四年,几乎一直是年级第一,除了一次是第二。

后来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作文比赛中,拿到了国家级特等奖。宣传部老师说,写了多久。我说写了一个星期。她说,那也太厉害了。

大学毕业后,我义无反顾一个人去了非洲,人生第一次坐飞机。

因为那个国家有撒哈拉沙漠,我当年痴迷于三毛的书,我想去撒哈拉看看。

异国他乡,不认识一个人。只有我和做饭的阿姨是女性,其他都是男性。

去非洲工作了两年多,见到了遥远的橄榄树,听到了穆斯林的钟声,闻到了柠檬树的香气,触摸了地中海的涛浪。

从最贫穷的小农村,走到了世界另一端的地中海边,我从什么也买不起,到喜欢的东西大概都买得起,终于抵达了更广阔的世界。

那时,白天工作,晚上读书、写作、画画,依然没有放弃我的爱好。

就在非洲写作的时候,我认识了无戒老师,一个传奇女子。

后来,身体出现了健康状况,裸辞回国,再后来结婚生子。

之后,我成为无戒老师这么多年唯一的合伙人,管理整个运营团队,我们一起打造无戒学堂。

我开始接写书稿,写一本书6万块钱,一本一本写,写过灵性成长的,写过女性励志的,写过商业管理的,写过品牌故事的。

陆续又开始出版署名的书籍,一本接一本,《自由职业者生存手册》《AI写作高手》《余生很贵,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和老大一起去开签售会,开了西安签售会、广州签售会、北京签售会。

西安签售会

广州签售会

北京签售会

坐在央视直播间的时候,坐在签售会上看着读者,我有什么感觉。

恍惚间,我想起了几十年前坐下桃树下,安静写日记的小女孩,她可以一口气写半天。想起饿着肚子疼的要命还要半夜去厕所读书,想起没钱吃饭拿着30块钱的小破手机还要去买书读。

我知道,她的身体里蕴有万钧惊雷之力。

人生是一场流动的海域。

故事不长,但这是我34岁的人生。

年幼的小女孩发出的无畏的愿望,竟然能够成真,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可能是我们那个村唯一写过书的人了。

可惜,我的爷爷奶奶早已不在,我现在还常常做梦梦见他们,他们还没有看见过的书,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他们以前经常说,自己的孙女又聪明又努力,长大肯定有出息。

可是,他们没有见过我的书。

上次,我还梦见奶奶了,我给她买了一大篮子俄罗斯大列巴面包。早上醒来,我给姐姐发了消息,告诉了我的梦。

可是,她已经走了四年了,还是很想、很想她。

岁月眨眼就过去了,人生走到了三分之一处,感觉到了这个年纪,才真正活到了明白,明白以后为何而活,明白以后如何去活。

我一直喜欢梅花。因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一直喜欢荷花。因为,出淤泥而不染。

当我看到花的灵气,闻到花的香,我就觉得,人间真的很美好啊,我今天还是很值得活下去。

那些刺痛我们的,那些伤害我们的,那些磋磨我们的,直到如今,我们都可以云淡风轻讲出来。

在此之前,我不敢讲,讲了就会哭。听起来是很简单的故事,但是那是每一天每一秒真实的剧痛。

我的前半生是踩着一地玻璃渣长大的,奔跑、旋转、舞跃,仰起脸来的时候,我只会对他人说,我很好,从来不对人说,我很疼。

总有同学说我通透,说我睿智。其实,都是苦难磨出的副产品。

我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望着天空,思考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了。我在一次次无法理解他人,无法理解命运的时候,我便一次次深度思考,一次次试图了解世间的所有。

命运让我吃了很多很多苦,

但我依然感恩,

因为它待我很好,

它让我在半生的玻璃碎渣中,

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使命。

此时,我主动与命运握手,开口说:我,原谅你了。

第一条心法:保持在场,永不下桌!

今天,刚刚收到出版社编辑寄来的第4本新书的出版签约合同。预计后半年出版。

看起来是从2023年到2025年两年期间出版了4本书,我却整整花了二十多年。

是在桃花树下写日记,躲在角落读爷爷书的小学年代;

是借遍全部同学的书,疯狂阅读,帮着语文老师批改全班同学作业的中学年代;

是站在钟楼上想要跳下去却通过读书拯救自己的高中年代;

是疯狂买书,读书写作,投稿上稿获奖,靠稿费养活自己的大学年代;

是独闯非洲,下班就趴到餐桌上读书写作,被人嘲笑没啥用,却依然坚持的工作年代;

这些,都是我写书的来时路。

书,不是写了两年,而是写了二十多年。

多年来的每一天,都在坚持不懈地读、写、读、写。

没人理解,没人支持,没人祝福。

这二十年,我听过太多的风言风语。

有人说,读书有啥用,你饭都吃不饱。

有人说,读书读成书呆子了。

太多人说过我,但,那又怎样?

我一读书就快乐,我一写作就沉浸,我不管这个世界上多少人反对多少人漠视,我就是要坚持写,坚持读。

这就是真正的【厚积薄发】。

很多同学问我:读书写作好像没啥用,到底还要不要坚持呢?

我在二十年前开始读写的时候,我并不会预计到几十年后会出书,我也不会觉得它们真的有什么实际用处。

我就傻傻喜欢,傻傻坚持,傻傻去做。

或许这个世界就是属于我们这些傻傻坚持的傻子的,因为傻子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冷语,一个白眼,一个打击,就放弃心中所爱。

有时候,我们要蔑视一切,就是蔑视这世界上所有打击你反对你否定你写作读书的人与事。

做个傻子挺好的,有坚持到底的毅力,有不被他人磋磨的韧性,有永远【保持在场,永不下桌】的勇气与决心。

保持在场,就是持续在构建你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持续在为你的梦想添砖加瓦。

永不下桌,那么你终究会有赢得全局的那一天。

不离桌,不弃场,这比开局拿一手好牌来的更重要。

第二条心法:终身学习,终身写作!

你人生的使命是什么?

我始终觉得,宇宙创造了我们的生命。每一个都是独特而神奇的,我们拥有自己的个人使命,它们被隐藏编码于我们的基因。

而我,早就已经找到了,那便是,读书写作。

写作的意义在于什么?

当我们提笔写作的时候,那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像潮水般褪去,就感觉整个世界安静下来,自己也沉淀下来,你开启了另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宇宙。

在这个宇宙中,你可以与自己对话,触摸自己的灵魂,觉察自己所有的情绪与喜怒哀乐,也可以找到内心的能量之火。

当别人只能在一个宇宙中疲于奔命的时候,你拥有两个宇宙。

当你在现实的宇宙中受伤,可以在写作的宇宙中疗愈自我。

这难道不是最珍贵的事情吗?

写作,是相当孤独的事情。有时候,写一天,从早到晚,感觉自己快要写“死”了,身体极度疲惫,大脑好像被掏空了。

但这种孤独写作的感觉,是我喜欢的。

在自己的写作宇宙中,种下种子,呵护培育,浇灌施肥,看着这些文字开出全世界最美妙的花儿。

此刻,我是园丁。

确定自己的人生使命是写作,那么这一辈子,都要聚集所有的能量,用于写作。

日日写,月月写,年年写。

用生命守护写作的火苗,用灵魂倾注写作的能量。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都要写一辈子。不管世界怎么变,我们都要写一辈子。

把写作当成我的命,把写作当成我的魂,把写作当成我这辈子的头等大事!

从1本书,写到10本书,写到100百本书。那这一生,等我死的时候,才觉得无悔来过。

第三条心法:疯狂读书,疯狂输入

读书,是改命的。

我在非洲的时候,因为没有办法买到中文书,每次同事回国,我总要拜托他们帮我带几本想看的书回来。他们说,你一个小姑娘,也不说买点什么新衣服,每次都要带书回来看有啥用啊。我也不解释。

纸质书的量满足不了,就买了一个kindle读电子书。那时,每天下班就读书。有时候读电子书眼睛太累。我就把一些短篇打印成纸质的,这样爱护一下疲惫的眼睛。

我看过很多厉害的人的传记,本质上,我想看看大家都是怎么活的。我的初心是,看他们经历了什么,看他们是不是也很苦。

等我看了足够多的传记后,突然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秘密,每一个伟大的人,都是嗜书如命。

他在长征的马背上还在学习《孙子兵法》。

撤离时候带着二十四史木箱,说里面装着两千年的兴亡教训,比二十箱银元还要紧。

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在他心脏几乎都要停止的时候,还要读《容斋随笔》。

鲁迅曾经为了深夜读书不瞌睡,嚼辣椒提神。

曾国藩更是人人皆知的书迷,通过读书改命。

想要成为厉害的人,就要看他们的来时路。如果你去认真看,每一个厉害的人,都是一生在读书,从不停止。

如果单靠个人的人生经验去成长,活一百年,也就一个人的智慧。

如果你多读一本书,那么就多增长一个人的智慧。

如果你读100本书,那么就多了100个人的智慧。

读书,是所有普通人,最低成本最高回报的投资。

你读书吃的苦,总有一天会回报你。

那,为什么我们写作者尤其要疯狂读书呢?

所有知名作家,你去看他们的采访、自传、发言,全都是疯狂读书的痕迹。

读书是源头活水,如果你写不出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读的书不够多,不够好。

因为,所有的写作技巧都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

但是,你的文学审美只能通过读书来提高。

文学审美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知道什么样的作品是高级的,什么样的作品是低级的。

很多人的写作没有质的提高,是因为【盲】。因为看不到自己作品的弱点,也看不到自己的作品究竟要往何方提高。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就像你学画画,总得去看看卢浮宫里那些世界顶级的画作,才知道什么是高级。

当你疯狂阅读了世界最顶级的文学作品,你才知道,哦,原来自己的作品存在这些不足。

你无法输出更高级更有深度的内容,是因为你输入太少且输入浅薄。

看一个人的作品,就能看出来他到底日常输入了怎样的养料。

一个人的作品是低级的,还是高级的,这背后都是因为他们读了不同的书。

低级的作品背后,可能是低级的养料。

高级的作品背后,必然是高级的养料。

用读书改命,我真的做到了。

这些年,一直持续阅读,持续写作,让自己重生。若不是有书相伴,我也不知道如何挨过这些艰难的岁月。

平均每年阅读100多本书,读书是我的生活,更是我的日常。

2020年,我开设了第一期读书会,截止今年为止已经第五期了。

为什么选择诺奖经典作品?

1.文学性至高标准:诺奖作品代表人类语言艺术巅峰。

2.思想性永恒价值:穿越时代的人性洞察

3.技法性可迁移:24部作品=24种神级写作技巧。

适合什么样的人:

①想要系统啃透全球顶级经典作品的人

②想要提升自己阅读能力与思想境界的人

③想要提高认知洞察人性与世界的人

④写作多年却无法提升文笔的写作者

⑤突破写作瓶颈的文学爱好者

⑥建立文学深度认知体系的读书人

⑦求高质量创作圈子的读写爱好者

学习形式与权益:

①社群主题共读:带领学员每半个月精读一部诺奖作品,全年24部。

②作品解析课程:每半个月剖析一部诺奖文学作品,包括三个模块:作品文本精读、诺奖技法拆解、人文思想深挖。

③创作实战:提炼诺奖书中核心可迁移技法,带学员做针对性写作训练,优秀作品收集整理上稿【作家无戒】公众号。

上完一年课,你能获得:

①系统提升深度文本解读能力:人文思想深度、语言特色、叙事技巧、文学技法剖析

②深度理解全球顶级文学作品,提升对人性、时代、世界、历史的认知。

③掌握24种诺奖级的神级写作技法,告别平庸写作

④建立从深度阅读到有效输出的闭环结构

⑤完成24篇以诺奖作品技法为中心的主题写作

我们一起走进世界顶级文学的世界中。

让阅读变成一种习惯

让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购买方式和福利:

一年报名799送199女性破局成长第一课一期

三年报名1500送599中式养生减脂营一期。

仅限报名前10名同学。

领取书单「扫码私信我」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玛格特·罗比放弃上亿支票!新《呼啸山庄》落户华纳,这波操作到底哎呀,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咱们先来捋一捋,最近有条新闻说,玛格特·罗比放弃了Netflix开出的1.5亿美元天价支票,转而选择了华纳兄弟影业的新版《呼啸山庄》。你说这事儿多让人惊讶啊,一个大明星竟然为了艺术放弃了这么一大笔钱,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咱们得聊聊新版《呼啸山庄》的制作背景。这部影片可是由导演埃默拉尔德·芬内 https://m.sohu.com/a/820345511_121798711
1.202010期馆藏图书推荐∣∣血是生命之源,书是心灵之泉。9.书名:《呼啸山庄》 作者:(英) 艾米莉.勃良特 著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索书号:I561.44/45 馆藏地点:1-307 内容简介: 《呼啸山庄》描写的吉卜赛弃儿希刺克厉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不堪受辱和恋爱受挫,外出致富。回来后发现女友凯瑟琳已与地主林顿结婚,继而产生对地主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了强烈https://www.bhzyxy.net/tsg/info/1093/1505.htm
2.10本推荐给高中生的励志书籍13篇(全文)九、《呼啸山庄》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k1nmgu5x.html
3.勃朗特三姐妹:豪渥斯上空的三颗耀世明星这一年,姐姐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妹妹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小妹妹安妮·勃朗特的《艾格妮斯·格雷》,三篇名著同时问世,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轰动。她们如三颗耀眼的明星,照亮了豪渥斯的乡村荒原、照亮了英国北部的纺织之乡约克郡、也照亮了英国文坛乃至全世界。一个普通家庭同时出了三位女作家,多么https://www.jianshu.com/p/e16c14b8fbf3
4.小八美与罪,恶女泽尻的《人间失格》指的是欧石楠,是一种杜鹃花科的植物。她的花语是,孤独。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中,孤独的主角Heathcliff最后就葬身在开满欧石楠的荒野上。只改了中文名的泽尻保留着エリカ的日本原名,而这样浓烈明媚却又孤独的花也变成了她人生的写照。 泽尻是怎么进入演艺圈的呢?https://www.163.com/dy/article/EUHVK314051785N1.html
5.呼啸山庄的读后感(精选45篇)这个一生都活在不幸的世界中,孤独凄凉,没有笑声,没有朋友的女子,怎么能写成这样一部富有独创性和超前性的伟大作品呢?其实不管怎么样,不管是因为什么这部极其富有内涵的奇书,已经可以让我们领悟到很多很多人生的.真谛了! 《呼啸山庄》到底凭借什么成为了一部不朽之作呢?首先它没有受到城市里大众化的影响和控制,https://www.oh100.com/a/201203/73011.html
6.《呼啸山庄》读后感(精选28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呼啸山庄》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呼啸山庄》读后感 篇1 《呼啸山庄》,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湮没的杰出作品,《呼啸山庄》,唯一一部有着永久艺术魅力的光辉作品。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00611120725_428041.html
7.《呼啸山庄》读后感(集锦15篇)书中主人公表达爱的方式,大多是囚禁,软禁,狂暴的拳击等等。只让人感到无尽的恐惧,如果有人像书中主人公那样用残忍的手段表达对我的爱,那我一定会祈求上苍,不要有这样的爱人来爱我。 《呼啸山庄》读后感8 我无法形容《呼啸山庄》是本什么样的书,或者说,我无法对其下一个精准的定义。因为它带给我的太多了,太多http://www.unjs.com/dhg/5800218.html
8.《呼啸山庄》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精选16篇)有的时候总是在想,到底是谁会了希斯克里夫,是老恩肖,是约瑟夫,还是亨德利?后来看到那一晚上的暴雨雷电,我懂了,在呼啸山庄,除了那可爱的她爱着的姑娘,希斯克里夫,他什么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被侮辱,可以被打压,却不能被此生最真实的爱所背叛。那高背椅子后,孤独而又冰冷的灵魂,隐隐的触伤人心。那是怎样的人啊,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dushuxindetihui/8051616.html
9.呼啸山庄故事梗概中心思想是什么呼啸山庄故事梗概 中心思想是什么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自杀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http://www.chusan.com/zhongkao/246960.html
10.爱与黄金,天才与斗士——制造“拜伦传奇”(拜伦传)书评做这套子系列和相关活动,是想重新唤醒大家对浪漫主义作家的认识。“浪漫星云”最早出版的是牛津大学教授斯蒂芬·吉尔的《华兹华斯传》,和英国著名传记作家理查德·霍姆斯的《雪莱传:追求》,还有哈佛大学的沃尔特·杰克逊·贝特的《约翰·济慈传》以及雷恩教授的《威廉·布莱克评传》。后面我们先出版了拜伦的作品,《恰尔德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993006/
11.大学生必读书籍有哪些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出版以后,覃彪喜先生历经五年磨一剑,又为大学生献上了这本新书:《求职,从大一开始》。覃先生一直强调不能过于功利地读书,强调大学时期一定要注重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公民意识等多种素质的培养,可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覃先生把求职放在了首位。这本书则是一https://www.xuexila.com/zixun/redian/c1127986.html
12.2014级优秀毕业文集文选成都锦城学院夸父网故事的叙述作者安排了两位人物,即管家奈莉和房客克洛伍德,奈莉是整个故事历史的见证者,通过她的讲述,克洛伍德知道了发生在呼啸山庄与画眉山庄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再通过由克洛伍德以第一人称的身份来向读者传达。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叙述方式,通过不同的人物将整个故事进行衔接,作者则隐藏在故事的背后,客观地叙述故事而不掺杂个人 http://lm.scujcc.edu.cn/info/1035/2370.htm
13.3000字读后感(精选29篇)在1847年她们姐妹的小说出版之时,只有《简·爱》获得了成功,而《呼啸山庄》并没有被当时的读者所理解。就连夏洛蒂(《简·爱》的作者)也无法理解艾米丽的思想。而正是这种不同成就了这对姐妹在世界文坛上一齐大放异彩,相映成辉。 以上是我对文章作者一些粗浅的见解,毕竟小说是读者内心的写照,结合作者的生平往往能https://www.diyifanwen.com/qitafanwen/duhougan/12510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