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丰子恺林语堂

李叔同《送别》手迹似未留存

《送别》最初发表版本见于裘梦痕、丰子恺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此书的歌词字体不是标准印刷体,而是手写体。书写之人正是编者丰子恺。

弘一 - 柳岸横笛图 1912 / 屏轴 纸本设色 35.5×42.5cm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送别》

少白最初知道李叔同这个的名字,是从这首广为传唱的《送别》开始的,这首经典的送别之歌就是他填词的,是的,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微风送秋,也将这首幽美离愁的歌送给他自己,才子高情,佛陀慈怀,一曲断肠歌......

01

李叔同生于天津故居李宅。

祖父李锐,经营盐业与银线业,

父亲李世珍,官至吏部主事,

后辞官继承家业成为津门巨富。

虽然出生在钟鸣鼎食之家,

李叔同却是父亲68岁时与小妾所生,

因为庶出,5岁丧父后,

在家中的地位就不同于昨日。

大约从这时起,内心敏锐的李叔同,

就深深感到一种人生的孤零。

加之家族教育极其严苛,令其更加敏感。

那时,家中有好些个佛教徒,

他小小年纪跟着念诵《大悲咒》,

在心中埋下了佛根。

李家家学甚厚,

他8岁读四书五经,学书法、金石,

13岁习训诂、攻历朝书法,便有名气。

15岁那年,便一口吟诵出,

“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可见在少年李叔同的心中,

已有了对人世繁华苍凉的思考,

其早熟之心远远超过了同龄人。

从那时起,他对“正学”已不大热心,

对唱戏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常去戏园,

不但听,还亲自登台演唱。

彼时,他颇为欣赏伶人杨翠喜,

天天给她捧场,夜间送其回家。

这段少年之恋,或许是他的情窦初开。

然而杨翠喜后来被卖入官家,

几经周折,又嫁做商人妇。

李叔同的痴情,化作一片惆怅。

那份人世的凄零感,又平添几许。

18岁时,母亲为他做主,

聘娶经营茶叶生意的俞家之女。

但对于这个女子,他毫无感情。

哥哥从家产中拨出30万元供其置家,

那是多么巨大的一笔财富啊。

拿到这笔钱,李叔同多半用于艺术,

首先就给自己买了一架昂贵的钢琴。

那时的他,早已饱读诗书,

在情感得不到慰藉时,便心向文艺,

大量接触了当时的西方艺术。

炭笔素描《少女》

又正是国家内忧外患之际,

他一腔热血,力图思变,奋起中华。

维新变法时,他整个人无比兴奋,

到处与人鼓吹新说,政治热情极高,

并刻下印章“南海康梁是吾师”。

回看他20岁的诗文,写道:

“间尝审时度世,

窃叹我中国以仁厚之朝,

而出洋之臣,何竟独无一人,

能体君心而善达君意者乎…”

然而变法失败,

他一度被怀疑为同党。

随后带着母亲妻子避祸上海,

以少东家身份支取极高的生活费用。

国事的衰败,又让他的理想蒙上阴影,

无处发泄的李叔同整日苦闷,

就更加沉迷于声色犬马,柳巷花间。

当时他才华横溢,很快就与名士往来,

在诗酒唱和间与沪上名妓多有接触。

作为富家子弟,他出手无比阔绰,

开始跟一众文人雅士,

过起五光十色的生活。

02

20岁时,他迁居好友,

许幻园家“城南草堂”,

与袁希濂、许幻园、蔡小香、

张小楼结金兰之谊,

号称“天涯五友”,极具纨绔之风。

整日的纵情声色,可以说让他,

感受到了一般人难以感受的人世繁华,

凡尘俗世里的那些荒唐、绚烂、黯败,

一并揉在一起,被他吞下。

尤其是与歌郎、名妓的交往,

让他对欢场男女充满悲悯,

对人世跌宕起伏有了极深的领悟。

这是他在红尘中翻江倒海的年华,

也是他一生最迷惘的时期。

这时,他锋芒毕露的才华,

已经引来了社会上的众多目光。

他本是南洋公学经济科的学生,

为了支持学潮运动,主动退学,

创立新学组织“沪学会”,

开设演讲讲习班,组织学生新剧。

还将《诗经》等古文填词在西洋音乐里,

成为流传广泛的歌曲。

他精通书法篆刻,和上海书画界名家,

成立书画公会,合办《书画报》;

喜欢听戏,亲自粉墨登台唱《黄天霸》,

从老生唱到武生,

诗酒癫狂,非常孤傲。

就在这年少意气,

滚滚红尘路上倍感踟蹰时,

25岁的李叔同又遭遇变故:

年仅46岁的生母辞世。

母亲临终时,他上街置办棺木,

未能亲自送终,成为一生的遗憾。

等送灵柩回津,兄长坚持“外丧不进门”,

原本对旧制度极为抵触的他,

登时决定用新仪为母亲举办丧礼。

葬礼当天400人穿着黑衣,

李叔同自己在灵堂用钢琴伴奏,

并请儿童合唱他创作的哀歌。

安葬完母亲,他极为失落。

在维新之时,他原本有激进思想,

期望革掉大清朝的命。

而在颓丧之际,他看遍中国乱象,

深觉启蒙才是真正的救国之路,

唯有艺术才能开启民智。

在人生的反思中,他选择了留学,

去日本专攻美术,辅修音乐。

在日本时留影

自画像

在日本读书时,

李叔同十分勤勉,惜时如金。

有一次约欧阳予倩八点见面,

对方只迟到了五分钟,他打开窗户说:

“今天你已经来迟了,

正是在这种严格自律的修为中,

他在音乐、美术上精研日深。

他精通西洋乐器,画一手漂亮油画,

连当地媒体听说他,也要登门采访。

在名为《清国人有志洋画》的报道中,

日本人形容他“身材魁梧”“语调平和”,

看了他的作品,赞其“笔致潇洒”。

油画画作

除了绘画和音乐,

他对戏剧也产生了激情。

在日本“新派剧”的影响下,

他和曾孝谷成立了戏剧社团“春柳社”,

第一次公演《茶花女》,轰动一时。

日本戏剧权威松居松翁,

在现场看了这次表演,

她惊叹李叔同扮演的女主角“优美婉丽”,

远超本国的俳优,不觉兴奋地跑到后台,

找李叔同握手致敬。

在日期间,他还专门雇日本女子做模特,

随后与她产生感情,结为夫妇。

他留存后世的唯一人体作品《出浴》,

画的就是这位妙龄女子。

《半裸女像》 李叔同 约1909年作91cm×116.5cm

油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画作中,一妙龄女子半裸上身,双目微闭,斜倚在套有松软织物的椅背上,一头乌黑长发蓬松地散落一侧。画面恬静得让人不忍惊醒睡梦中的人物。不过,微微翘起的画布一角、画布中清晰可见的数条或长或短褶皱和局部颜料脱落,又提醒人们这是一幅颇有些年头的老旧画。

这幅油画名为《半裸女像》,

出自著名大师李叔同的笔下,

已初步推定为大师存世三幅油画中

唯一的人体油画作品。

更为传奇的是,

这幅油画已从人们的视野中

神秘消失了近一个世纪之久,

而这其中的谜团,

还有待人们进一步考证……

此外,他还自编音乐杂志,

传播西方乐理,推广作曲方法。

《茶花女》扮相

03

1911年4月,

李叔同学成回国,

到高等工业学院任图画教员。

次年,中华民国成立,

他到上海任《太平洋报》文艺版主编,

并在城东女学教授文学和音乐。

这时他深刻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

觉得只有用艺术之美,

才能改造国民,革除旧封建的糟粕。

对于那个风云激荡的社会而言,

这已是走在时代前列的思想。

他要的不是将艺术作为政治工具,

而是让艺术本身的光芒,

来唤醒人们心中的人性乃至神性。

他讲课十分用心,

每次上课前,会提前板书,

且对所有学生都富有耐心。

有时遇到学生上课看杂书,

他并不当场点名,而是等下课后,

轻声而严肃地让他留下:

“你若是想上课,就不要看闲书,

如果想看闲书,下次就出去看吧。”

说完,微微鞠上一躬,

臊得学生不敢再犯。

当时他的好友夏丏尊曾说,

“叔同教学生,没有学生不尊敬,

他有人格做背景,犹如佛菩萨有光,

学生看了,打心底里敬畏,

就是不提醒,学生也自会用功。”

丰子恺

在浙江一师6年,

李叔同先后开设素描、油画、

水彩、西洋美术史、作曲、写生,

第一个让学生们画裸体模特,

带学生在艺术中遨游徜徉。

在他的悉心培养下,

中国有了一批音乐美术领域的人才,

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漫画家丰子恺。

因为发现丰子恺天赋过人,

他对这个学生极尽爱护。

有一次,丰子恺与训育主任发生冲突,

主任吃了亏,心里不服气,

提出上报教育厅,要开除丰子恺。

其他老师都默不吭声,李叔同当即站出来:

“丰子恺是个人才,平时也无大过,

如果因为一次犯错葬送前途,

将是我们国家的损失,若能宽恕,

全其人格,将来必大有作为。”

丰子恺画作

事情平息后,

李叔同把丰子恺叫来,

捧出《人谱》一书,教育道:

“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文艺。

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丰子恺默然不语,李叔同说:

“想做一个好的文艺家,

先要学会如何做一个好人。

一个文艺家没有器量和见识,

无论技艺如何精湛,皆不足道。”

丰子恺谨记李叔同的教诲,

奉行终生,终成一代大家。

对于恩师,他一生充满敬重之情,

答应与他合著《护生画集》。

此后三十年间,不管世情如何变迁,

哪怕山河破碎,浩劫当头,他都谨守承诺。

内乱时,丰子恺身心俱损,仍秘密绘制。

1978年,这份遗稿几经磨难,

终于重见天日,实现两人遗愿,

成为文化史上凄苦的佳话。

《护生画集》

另一位学生刘志平,

留学日本时经济十分困难。

当时李叔同已有遁世之意,

为了资助这位学生,

薪金微薄的他每月坚持寄钱,

不求其偿还,并叮嘱不可告诉他人,

直至刘志平学成才停止资助。

这样的恩情,刘志平毕生难忘,

在李叔同出家时,便全力供养恩师。

李叔同知道他没有积蓄,常寄字画。

刘志平知道这些字画的珍贵,

哪里敢拿出来变卖换钱?

抗战时期,

刘志平冒着生命危险,

冲破日本人重重封锁,

将它们安全运出上海,

即便是摆摊糊口,也绝不出售。

孔祥熙得知此事,曾花重金收买,

被他断然拒绝。十年内乱时期,

他差点被打死,也要保住恩师的墨宝。

直到2000年,其子刘雪阳,

将他用性命保存的159件作品捐给政府,

这才留住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弘一法师书法

无论是丰子恺还是刘志平,

皆可看出李叔同的师表之风。

他坚信,美育不但可以通达艺术,

最主要的,是能够浸润灵魂,

让一个人拥有更高尚的人格。

行文至此,度公子不得不喟叹,

如今之教育,美育何在?

在冷冰冰的应试分数间,

还是弃学生自尊于不顾的排名里?

提及中学教育,音乐、美术位置在哪儿?

当初蔡元培说:“要以美育代宗教”。

篆刻 李叔同

可现在我们教育之中哪还有审美可言?

对于那些精耕专业的学子来说,

未从音乐、绘画、文学中陶冶情操,

理解那个更为清朗明澈的世界,

如何能做出更加通达圆润的学问?

以炼其意志,养其心性?

无意志而持恒,无心性越高山,

一地鸡毛,情味全无,

不是生活没给你诗和远方,

而是给了你也看不出来!

唉,罢了罢了…

04

教书那几年,

是李叔同一生之中,

最为充实的一段时光。

不过也正是从那时候起,

他的性情就变得越发孤僻,

越来越喜欢离群索居的生活,

常常一个人掩门伏案,自顾写诗作画。

这和当初那个“纨绔子弟”相比,

已经是判若两人。

1917年 断食18天后

此外,

或许是身世沉浮之感,

对于人生无常、生命倏忽、红尘飘荡,

他越发有了深刻体验,每每下笔,

都是素淡怅怜,正在这期间,

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送别》,

从这其中,便不难窥见他当时的心境,

一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让飘零、无常跃然纸上。

杭州定慧寺速写

1915年的秋天,

他和夏丏尊闲聊时,

突然听闻了断食一事,

据说可以治疗疾病,更新身心。

夏丏尊没放在心上,他却听了进去,

第二年就去虎跑寺断食20天。

在这里,他看到了僧侣的生活,

竟然十分向往,深有脱胎换骨之感。

回校之后,他已经变了个人,

开始吃素、读经、供佛。

断食日志

对于很多人而言,

他的决定实在太突然了。

在处理完一些琐事之后,

李叔同便把丰子恺等学生叫来,

告诉他们说:“我要入山出家。”

他让学生拿走自己的书籍和家什,

自己只留了最简陋的生活用品。

学生问他:“老师出家何为?”

李叔同淡淡地说:“无所为。”

学生再问:“忍抛骨肉乎?”

他说:“人事无常,如暴病而死,

欲不抛又安可得?”

听闻他要出家的消息,日本妻子赶来,

“你出家我怎么办?为什么要我回日本?”

李叔同只把手表留给她作纪念:

“你有医术,想必回国生存不难。”

说罢,在茫茫白雾间乘舟而去,

妻子在身后失声痛哭,他却头也不回。

此后24年间,再未与妻儿相见。

消息一经放出,

整个文化界为之震动。

各种猜疑不绝耳语,流言四起。

人们纷纷揣测他为何做此决定。

有人说他是追求灵魂的更高归宿,

有人说他是无力承受俗世给他的负担。

但无论如何,盛名之下,

李叔同遁入空门,令当世者唏嘘不已。

出家前VS出家后

就透露出了这种向佛的根由。

父亲的死,生母的地位,早熟的思悟,

年少时看过的红尘浮象,人生悲苦,

在他穿破了艺术一层又一层的至高境界后,

仍旧无法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安稳的落处。

在历经断食,目睹僧侣生活后,

他便将身心寄托在佛法上,

想以此来超越无常的苦痛。

05

从此,世间再无李叔同,

剩下的只有弘一法师。

剃度之后,他苦心研习佛法,

钻研《四分律》和南山律,

花4年著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

自始至终,弘一法师以戒为师,

每日只吃两餐,过午不食。

他衣不过三,寒冬也只一件百衲衣,

一双僧鞋,穿了几十年。

凡四体琐事,洗衣缝补,全部亲自动手。

外出云游时,只带破旧的席子和单被。

曾有一次,丰子恺寄宣纸请他写佛号,

写罢,他回信问多出的宣纸如何处理。

直到临终前,他召弟子入室,

嘱咐弟子在火化遗体后,

记得在骨灰坛下放一钵清水,

以免过路的虫蚁烫死。

为弘扬佛法,

他可以置生死于不顾。

1937年底,厦门轰炸不断,

众人劝他避难,他却集众演讲,

尽一己之力,渡劫众生。

每次开讲时,后面的墙壁上,

都挂着他亲手书写的中堂:

“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

在弘一法师看来,以佛之觉悟普度众生,

激励僧俗两界一同奋起救国,

即便牺牲一切,舍命不辞。

再是狂狷疏傲之人,也只能静目仰视。

鲁迅得到他的书法,自称“幸甚!”

林语堂说:“他是最有才华的天才,

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独立的人。”

张爱玲说:“我从来不是高傲的人,

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外面,

我是如此谦卑。”

弘一法师口授遗嘱,

从容安排后事的每一个细节。

九月初三日晚八时整,

法师在经文佛号中圆寂,

过七之后,灵龛在承天寺化尽,

留下了一千八百多枚舍利。

圆寂之前,弘一法师留下绝笔,

那是至今令世人怅然的四个字: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是弘一法师的临终遗书。

寥寥四字,无穷玄机。

前半生他是风情才子;

后半生他是高僧大德。

他这一生,横跨两个世界,

红尘之中,他是令人仰止的天才,

看尽人间繁华,韵极风流;

遁入空门,他又一心向佛,

以慈悲智慧救拔众生之苦。

他曾尝尽人世的悲欢,

只想做一个时时像人的人。

俞平伯曾如是说道:

“李先生的确做一样像一样:

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

中年时做名士,像个风流名士;

做话剧,像个演员;

学油画,像个美术家;

学钢琴,像个音乐家;

办报刊,像个编者;

当教员,像个老师;

做和尚,像个高僧。”

然而何止是像?

他一生追求,乃是一个“真”字。

因真而公子翩翩,因真而高僧庄重。

在这苍茫的人世间,

或许,

再也不会有第二个李叔同了。

而又有多少人,

能真正读懂“悲欣交集”这四字呢?

阿弥陀佛!

弘一法师明信片欣赏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茶花女》:由一封旧信,引出的欧洲凄美爱情故事草稿《茶花女》 书中的女主角名为玛格丽特·戈蒂埃,她出生贫穷,因为容貌艳丽,成为了一众妓女中的名妓。 她出入上流社会,是有名的交际花,她出门时常随身带着一束茶花,因此被人称为“茶花女”。 在众人的眼中,茶花女是妓女中的绝代佳人。 她的美是长到极致的那种,原文中有写: https://www.jianshu.com/p/60216e1d26d9
1.〖民国那些事儿刘半农在译诗时,往往将原文当成乐歌看待,并认为这相当于中国的词曲,即能够在谱上曲后进行演唱。因此他的译诗较多地选择了五言古体的形式,为译诗的音乐品质提供了保障。其译著主要有《法国短篇小说选》(见下图)《茶花女》等。 *语言科学 在语言科学的领域里,他的研究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见下图)等各方面https://www.meipian.cn/50y09ie2
2.《茶花女》第19节电子书在线阅读“纳尼娜。” “她怎么知道的?” “她刚才跟着你去的。” “是你叫她跟着我的吗?” “是的。你已经有四个月没有离开我了,我想你到巴黎去一定有什么重要原因。我怕你发生了什么不幸,或是会不会去看别的女人。” “孩子气!” “现在我放心了,我知道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但是我还不知道别人对你说http://t.icesmall.cn/book/2/287/19.html
3.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当当当当宇丛轩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伊索寓言 】 茶花女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正版书纯英文版原版全英语原文经典世界名著外国文学原著小说读物高中生大学生课外阅读书籍yw宇丛轩图书》。最新《【伊索寓言 】 茶花女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正版书纯英文版原版全英语http://product.dangdang.com/12373336217.html
4.茶花女|豆瓣阅读开通会员,可免费在线阅读本书 ,首月特惠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分享 全本定价¥5.99 购买电子书 本书被选入 《译文名著精选·第三辑(套装共29册)》 套装 共29 册了解详情 我的评价 作品简介 与其父大仲马一样,小仲马也是法国著名作家,《译文名著精选:茶花女》是他的代表作。作品以作者自述的口气,叙写了男主人公https://read.douban.com/ebook/5550713/
5.茶花女全文阅读亚历山大·小仲马茶花女免费阅读《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作品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为主角的作品。 开始阅读 茶花女https://www.luoxiaxsw.com/chahuanv/
6.重庆市歌剧院意大利原文歌剧《茶花女》剧照maomao重庆市歌剧院意大利原文歌剧《茶花女》剧照 重庆市歌剧院作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使者,前不久赴法国巴黎和里昂演出了根据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改编由威尔第作曲的意大利原文歌剧《茶花女》,演出大获成功,载誉归来。这里表示衷心祝贺。回国不久,在周五晚重庆市歌剧院立即为重庆人民献上了威尔第的原文歌剧《茶花女》,在剧中饰演女主角之一的青年https://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d9f072a0102vht6.html
7.《sxcc十年旧版论坛》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巴黎茶花女遗事林纾原文类似软件 国产精品 A片在线观看原神 捡到班花电动小玩具的开关小说 免费看裸体 网站黑桃 麻豆精产国品免费众乐乐 享受2冰河剧集 别摸了 啊 嗯上课小说 天美精品秘 入口传媒 西西毛明20张图片 百合调教小说高HSM踩B 欧美人与 交 羞羞啪啪秘 18禁调教女仆捆绑 成人做爰A片http://m.nekq5ny.cn/article/20250707_56626547.shtml
8.www.qzqz.cn/page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沈樵转战英国黑人 247.59MB 950好评 日印亚洲中文字幕在线阅读 欧洲脚交口交无码视频 白峰A V免费电影 212.39MB茶花女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 久久虎虎 282.28MB 568好评 白虎大战黑吊25p 亚洲无码大桥未久 骚货被黑鬼巨屌操到抽搐 426.42MB 669好评 成人网站黄在线观看 日本http://www.qzqz.cn/page-186944.htm
9.茶花女法亚历山大·小仲马电子书在线阅读茶花女 购买 放入书架 分享 主题模式 六 word模式 目录 阅读方式 跳转 字号 帮助 书签 返回 六 当我看到阿尔芒的时候,他还躺在床上。 当我一出现,就向我伸出滚烫的手。 “您发烧了。”我对他说。 “没事,只是路上赶得太急,感到劳累罢了。” “您是去玛格丽特姐姐家里回来了吗?” “是啊,您是怎么https://yuedu.163.com/book_reader/fc3bc76f0d444580b725c8845c12dfcd_4/5e11648662874056826043045bb0cc44_4
10.【欧美经典音乐】歌剧《茶花女》序曲《茶花女》的译名富有诗意,然而故事主角“茶花女”却是悲剧人物。 这段序曲用弦乐缓慢奏出连续下行的主旋律,沉重寂寥而凄美,预示了整部歌剧的基调。 演奏:英国皇家歌剧院管弦乐团 指挥:乔治·索尔蒂爵士 --- 回复英文字母 m 提取《目录》 ↓↓↓ 点楼下“阅读原文”回顾已发音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220/09/22_449548289.shtml
11.外国经典文学启蒙的版本选择(二)王振孙,1933年出生,专攻法语作品翻译,有大量的翻译作品。上海译文出版社王振孙译本流畅生动,是一个很好的译本。中国的第一个中译本是19世纪末翻译家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这个译本有很大的影响力,现在在图书馆还能找到,但由于是用文言文翻译的,所以不建议读这个译本。 https://www.jianshu.com/p/2d830e41a711
12.摘抄001木心写到:“三十年代有一种‘文明戏’,南腔北调,古衫洋履,二度梅加毛毛雨,卖油郎and茶花女,反正随心所欲,自由极了。”[65]他用“卖油郎and茶花女”讽刺这种“古衫洋履”的文明戏,而他自己是否也有此种倾向? 三、“文本再生”与抄袭 木心的一些再生文本,若按照今天的著作权法,逃不过抄袭的嫌疑。因此,他https://www.jianshu.com/p/52a0a1ffbfe9
13.钱锺书:林纾的翻译(经典分享)我更关怀的问题。书里并未明白交代,我真觉得心痒难搔,恨不能知道原文是否照样糊涂了事[12]。我开始能读原文,总先找林纾译过的小说来 读。后来,我的阅读能力增进了,我也听到舆论指摘林译的误漏百出,就不再而也不屑再看它。它只成为我生命里累积的前尘旧蜕的一部分了。最近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1231/20/51659810_1109433907.shtml
14.茶花女(译林名著精选)|豆瓣阅读开通会员,可免费在线阅读本书 ,首月特惠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分享 全本定价¥19.99 购买电子书 我的评价 作品简介 古往今来,描绘妓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不胜枚举,唯独《茶花女》获得了世界声誉,在亿万读者中流传。《茶花女》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真挚可爱的女性形象玛格丽特,作者采用倒叙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去写这个爱https://read.douban.com/ebook/39749170/
15.蓝玉网络分享网人生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就没有后来的甜;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人生感悟句子45条,欢迎大家阅读。 1、我们要始终保持快乐平常的心态,不管在工作单位或是在公共场合,要始终做到'忘我',只有做到忘掉自己的存在,才能摆正位置,才能有一个与世http://eywedu.com/
16.茶花女(豆瓣)>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译文名著精选(共148册), 这套丛书还有 《前夜·父与子》《名人传》《永别了,武器》《青年艺术家画像》《莎士比亚喜剧五种》 等。 喜欢读"茶花女"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支持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红与黑 6.00元 月亮与六便士:读客三个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063806/
17.茶花女(豆瓣)茶花女的创作者· ··· 小仲马作者 王振孙译者 原文摘录 ···(全部) 法国作家阿里封斯卡尔在一本名为《烟雾》的小说里说:一天晚上有一个男人尾随着一个非常俊俏的女人,她体态优美,容貌艳丽,使她一见倾心。为了吻上这个女人的手,他觉得就有了从事一切的力量,战胜一切的意志,克服一切的勇气。这个女人怕她的衣服https://m.douban.com/book/subject/1464990
18.茶花女(中英双语珍藏版)Chapter17在线免费阅读看茶花女(中英双语珍藏版)Chapter 17最新章节, Next day Marguerite sent me番茄小说网下载番茄小说免费阅读全文。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54969752164371492
19.十七正文茶花女《茶花女》十七-社会、言情小说-世界名著阅读网http://fb.newdu.com/book/ms3959.html
20.剧情介绍:“茶花女”经典名著影片巴黎风尘女子茶花女以自己的美貌向玩弄她的阔佬们进行报复,让他们为了她而花费大笔的钱财,弄得他们一个个倾家荡产。但当她碰上贵族青年阿芒时,她动了真情。她宁愿洗尽铅华,抛弃现在所过的可耻的奢华生活,同财产菲薄的阿芒到乡间过朴实而幸福的隐居生活。但她的妓女身份却损害了阿芒家族的名誉,给阿芒妹妹的婚姻造成了危机。在阿芒父 https://www.cnblogs.com/OceanChen/archive/2009/03/17/1414167.html
21.云南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复习题与答案留学日本期间,他在东京组织成立艺术团体“春柳社”。1907年该剧社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编剧的《茶花女》第三幕,李叔同饰演女主人公。日本有一位老戏剧家松居,他对李叔同的演技极为欣赏。他说看了这个戏,他想起在法国蒙马得尔小剧场那个女优杜菲列所演的茶花女……https://www.oh100.com/kaoshi/gaokao/shiti/314660.html
22.闪闪发光的弯路——读小仲马《茶花女》牟秋荣如果仔细探究文本,我们会发现其实茶花女从一开始内心就有着隐隐的自卑和自我放纵,但又因此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魅力。 著录项 来源 《大学:上旬(高中生阅读)》 |2017年第12期|P.44-47|共4页 作者 牟秋荣; 作者单位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CHI 中图分类 阅读; 关键词 高中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university-academic_thesis/0201265375743.html
23.茶花女(名家名译)原文摘录豆瓣 读书 电影 音乐 播客 同城 小组 阅读 FM 时间 豆品 豆瓣读书 购书单 电子图书 2024年度榜单 2024年度报告 《茶花女(名家名译)》的原文摘录按热度排序 按页码排序 这里还是空的 > 我来写笔记 > 茶花女(名家名译) 作者: [法] 小仲马 isbn: 7565833894 书名: 茶花女(名家名译)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545313/blockquotes?sort=page_num
24.茶花女免费阅读(茶花女大结局版)经典小说网温馨提示:为了让您更好地阅读经典小说《茶花女》大结局版,请您 点此进入完整版 ,免费阅读《茶花女》小说大结局版最新章节。《茶花女》小说简介 《茶花女》是一本深受广大网友喜爱的经典小说。《茶花女小说》文笔俱佳、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网友。《茶花女大结局版》讲述的是《茶花女》是法国19世纪https://fxcoo.com/n120889
25.冰心《忆读书》原文及读后感“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叙述“我”对外国小说的阅读兴趣,迫切了解外国的人情世故。从《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作者从读书中获得了最大的受益,最大的快乐。https://m.ruiwen.com/wenxue/bingxin/56272.html
26.《尘埃落定》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3篇)作品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huì)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记得还在上中学的时候,我就喜欢偷偷找一些名著来读,世界名著像《茶花女》《巴黎圣母院》《简。爱》《傲慢与偏见》等等大都看过。但我唯独就喜欢<飘》。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dushuxindetihui/15455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