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的长篇巨作,文章写了1975年到1985年这10年间陕北农村的变化。故事从以孙少平为线索人物,写了孙少平身边几家人的生活变化。
读这本书时,感受最大的是成长,尤其是细腻的心理描写,启发人一定要思考。
田老四天老五去少安那里找活干,少安也是爱莫能助,目前他的砖场盈利很少,而且还不缺人手,无法安排田老四田老五干活。
少安看到村里很多百姓没有钱花,化肥买不来,也是疼在心里,没有办法,他自己也很苦恼。
为了田万友田万江的事情,他去找田老五的儿子田海民,结果海民说自己一分钱的利也不见,而且养鱼这个问题也不确定一定能赚钱,如果让他们参与,不能赚钱也没法说。
少安没有办法,后来想,如果扩大自己的砖厂,也能安排很多父老乡亲来这干活,能让他们都能赚点钱,于是这个主意他拿去和父亲商量,又和妻子秀莲商量,他们都支持他,所以少安的砖场很快就停工了,一是他要去帮父亲和姐姐种上地,另外,他打算办个更大的砖厂,把现有的设备卖掉,再贷款1万元,办个更大的砖场。
少平在煤矿工作了半年多,他逐渐适应了新的生存环境,而且他每天都下井,挣的工资也非常高。
和他一起来的工人跑走了很多,他们宿舍只留下5个人。
少平除了给父亲寄钱和供妹妹上大学之外,他还有一个为父亲箍三孔新窑洞的梦想,所以他努力攒钱。
宿舍里数他挣钱最多,其他人都开始要变卖自己的东西给少平,这样好能撑得住这一个月的生活。于是少平买了同伴的包了铜角的漂亮的大木箱子,还有涤卡衬衫。因为勤奋下井,劳动,使人在生活中变得强大,才半年时间,生活毫不客气的置换了他和伙伴的位置。
少平第一次上了附近的山顶上,看这满山的景色,在这里大牙湾矿区的全貌一览无余。此时,他想到了田晓霞,晓霞对他一如既往的充满感情。有时候连少平自己也不相信,这是真的,总觉得这是一个梦幻。一个井下干活的煤矿工人和省城的一位女记者生活在一起,这不是梦幻又是什么?
凭着青春的激情,恋爱,通信,说些罗曼蒂克和富有诗意的话,这也许还可以,但未来真正要结婚,要建立家,要生孩子,那也许就是另一回事了。
归根结底他和晓霞最终的关系也需要用悲剧的形式结束,这悲观性的结论实际上一直深埋在他心灵的深处。想到这里,他的心情变得阴郁起来。
少平他们下井干活必须等到放炮才行,在这闲的没事干又不能抽烟的空闲里,谈女人就是最好的消遣方式。
少平都是随身带下井的一本书,借用矿灯,一声不吭的看起来,他最近在看《红与黑》。班长王世才提议,让少平给大家讲书里的故事。还没有讲完,安锁子就把《红与黑》那本书扔在了煤溜子上,结果就被煤溜子拉走了。一本书的毁灭也让大家笑了一笑。
炮声一停,王世才他们就招呼大家赶快工作,干了一会活,少平感到天旋地转般的晕眩,他知道自己病了。但是这个为了挣下这一天的工资,他还要勉强支撑下来,现在干活的人都走了,而他到了风门却打不开那沉重的门。
他无力的躺着,恍惚间,看到他的班长王世才,说,我没见你出来,怎么啦?
于是班长把他从地上拉起来,少平靠着师傅的肩膀走出了风门,上井之后洗了一个热水澡,但还是有些发烧,于是跟师傅去他们家喝了一碗酸辣面条,惠英嫂又给他安排了几床棉被,还在屋里生起了火,睡醒一觉后才稍微好一点。他又一觉睡到天亮,师傅说,你大概退烧了,病应该完全好了。第二天是王世才儿子明明的生日,明明最想要一条小狗。
他和师傅一同去捡煤钎子,师傅劝他这样过的生活还是要找个对象,可是少平感觉他不可能和晓霞在一起。
当天晚上少平又下井了。
工作结束,他买了白绒绒的大玩具狗,又买了罐头和蛋糕去给师傅的儿子明明过生日。可是明明想要一只真的小狗。吃完饭,他又带明明去捉蝴蝶拔野花。他慢慢见识到普通人家的幸福。
班长的妻子惠英嫂,到少平宿舍里把他的脏衣服都拿走去洗了。
某一天上井,少平发现晓霞正微笑着站在井口。他这才发现所有上井的工人们都在看着晓霞,都没有离开。少平赶快去洗澡,两个人在招待所相见。
原来田晓霞是因为有事情来到了矿上,主要是想了解矿务局和铁路部门的矛盾。
一会矿上的宣传部长来邀请田晓霞一起吃饭,于是他们和少平到了比较高级的餐馆,矿务局的宣传部长小心翼翼的陪着田耀霞说话,但是晓霞却用筷子不断的给少平夹菜。当天晚上田晓霞要跟着少平一起去下井体验生活。此时他们打算爬上南山去玩。
10
没有爱情,人的生活就不堪设想,爱情,使荒芜变为繁荣,平庸变为伟大,使死去的复活,活着的闪闪发光。即使爱情是不尽的煎熬,不尽的折磨,像冰霜般严厉,烈火般煎烤,但爱情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男女永远是那样的自然,同时又永远让我们感到新奇神秘和不可思议。
少平和田晓霞在山上两个人相拥,说着情话。少平说了自己的打算,关于矿井的改革创新,关于老家要打新的窑洞。
他和晓霞约定,明年,夏天,古塔山,树下的约会,他还记得。他说,只要我活着,我就会准时在那地方等你。
他们打算去师傅那里吃一顿饭。吃饭之后遇到同伴安锁子为他们走路专门来照着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