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苏东坡的铁粉。近期读《古文观止》刚好读到苏东坡的文章。《古文观止》共选了17篇,我们计划花三周读完。小伙伴们觉得有必要读一读东坡先生的传记,让我推荐几个版本。
关于苏东坡的传记,市面上有许多不同版本,各有特色。以下推荐几个较为经典且评价较高的版本,供同样喜欢苏东坡的你参考。
目录:
1.林语堂《苏东坡传》(原书名 《The Gay Genius》)
2.李一冰《苏东坡新传》
3.王水照、崔铭《苏轼传》
4.曾枣庄《苏轼评传》
5.刘小川《品中国文人·苏东坡卷》
6.莫砺锋《漫话东坡》
7.朱刚《苏轼十讲》
8.选择建议
9.我读《苏东坡新传》
10.张辉诚《寻找李一冰》节选
1. 林语堂《苏东坡传》(原书名 《The Gay Genius》)
特点:本书以英文写成,文风幽默洒脱,充满个人对苏轼的推崇与热爱。书中融合了苏轼的诗词、生平轶事和时代背景,文学性强,但部分内容带有作者主观色彩,且因是英文写作后翻译成中文,部分细节可能存在文化隔阂。
适合读者:想轻松了解苏轼生平、感受其人格魅力的读者。
版本建议:推荐张振玉译本(湖南文艺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均有出版)。
2. 李一冰《苏东坡新传》
特点:被公认为资料最翔实、考据最严谨的苏东坡传记之一。作者李一冰在狱中耗时多年完成,引用大量史料(包括苏轼诗文、宋代笔记等),注重还原历史细节,对苏轼的政治生涯、文学成就和人生起伏有深入分析,文风平实厚重。
适合读者:希望全面了解苏轼生平与时代背景的读者,尤其适合对历史细节感兴趣的人。
版本建议: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新版,全两册,口碑较好)。
3.王水照、崔铭《苏轼传》
特点:由宋代文学研究大家王水照与崔铭合著,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书中结合苏轼的诗词文章,分析其思想演变和艺术成就,对宋代政治文化背景也有深入解读。
适合读者:想从学术角度深入了解苏轼及其文学成就的读者。
版本建议:中华书局或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
4. 曾枣庄《苏轼评传》
特点:侧重学术考据,内容严谨详实,涵盖苏轼的政治、文学、哲学思想等多方面。作者曾枣庄是苏轼研究权威学者,书中引证丰富,适合深度研究。
适合读者:专业研究者或对苏轼思想、宋代历史有浓厚兴趣的读者。
版本建议:巴蜀书社。
5. 刘小川《品中国文人·苏东坡卷》
特点:文笔生动,以散文风格串联苏轼的生平故事,注重刻画其性格与精神世界,适合作为入门读物。
适合读者:偏好轻松阅读、想快速了解苏轼核心经历的读者。
版本建议:上海文艺出版社。
6. 莫砺锋《漫话东坡》
特点:以专题形式(如“东坡与酒”“东坡与禅”)解析苏轼的生活细节和思想,语言通俗易懂,结合诗词赏析,趣味性强。
适合读者:想从生活化视角了解苏轼的读者。
版本建议:凤凰出版社。
7.朱刚《苏轼十讲》
特点:复旦大学教授朱刚的讲座整理,以十个主题切入苏轼的人生与思想,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
适合读者:文学爱好者及研究者。
版本建议:普通读者可选上海古籍版,轻松入门; 研究者或收藏者推荐三联增订版; 需严谨学术参考则优先台湾繁体版。 书中对苏轼“人间性”的诠释尤为动人,既能满足知识获取,亦可获得精神共鸣。
8.选择建议
入门首选:林语堂《苏东坡传》或刘小川《品中国文人·苏东坡卷》。
深度阅读:李一冰《苏东坡新传》或王水照、崔铭《苏轼传》。
学术研究:曾枣庄《苏轼评传》或朱刚《苏轼十讲》。
以上七个版本中,林语堂《苏东坡传》、李一冰《苏东坡新传》、王水照、崔铭《苏轼传》、刘小川《品中国文人·苏东坡卷》四本在微信读书都已上架,可以先去微信读书上浏览一下,确定喜欢再购买。
9.我读《苏东坡新传》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流传最广的版本,也是初高中老师喜欢推荐的。但我更偏爱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张辉诚的《寻找李一冰》,李一冰坎坷的一生以及《苏东坡新传》成书的曲折,让我几度落泪。于是马上下单,买来《苏东坡新传》上下两册,读完一遍后,我又开始在喜马拉雅上朗读此书。每天朗读一点,共花了五个月时间。
正是读完这一本,我发现自己读文言文的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以前怕读文言,现在一点也不怕了,虽然不能说跟读白话文一样,但是完全没有陌生感,而且,一篇陌生的文言文,可以拿起来就读,也不太会读破句。
这主要得益于朗读。李一冰先生在这本书里引用了很多资料,有史料、奏章、书信、笔记等,都是文言文。第一遍默读时,只要遇到文言文就直接跳过去了。第二遍是朗读录音后发喜马拉雅的,所以一个字也不能跳过,只能硬着头皮读那些文言,特别是奏章,最难读。但是最难的拿下了,其他的文言就一马平川了。
从那以后,我彻底解锁了文言文,后来陆续读完“四书”、《古文观止》。
至于本书具体写了什么,写得怎样,还是留待感兴趣的读者自己去阅读吧。读本书之前,不妨先读一读张辉诚的《寻找李一冰》。
9.张辉诚:寻找李一冰(节选)
李一冰《苏东坡新传》,出版在文学大师林语堂《苏东坡传》之后,照理说,压力颇大,但却意外胜过林书──但是,李一冰是谁呢?
我问遍了我熟悉的文学圈教授,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李一冰是谁!
李一冰是谁?
喜欢苏东坡的读者,除了看东坡诗文之外,难免想要知人论世,涉读东坡传记。文言传记姑且不论,白话传记最知名者首推林语堂《苏东坡传》(1977),可是此书整体而言,趣味有余,深度、严谨俱不足,加上原为英文之作,宋碧云女士译成中文后,出现不少问题,淡江大学张之淦教授曾作《林著宋译〈苏东坡传〉质正》,指出不少讹误缺失,兹不赘述。另一本则是李一冰《苏东坡新传》(1983),出版在文学大师林书之后,照理说,压力颇大,但却意外胜过林书──如果读者喜欢余秋雨《山居笔记》里的《苏东坡突围》,就会发现该文曾摘录李一冰先生原文,如果读者再有兴趣多一点考据精神,就会发现余文主要材料其实都建立在李一冰《苏东坡新传》的考证与整理文字之上。这也无怪乎余秋雨曾评论此书:“是文字较为典雅的学术著作,大抵让苏轼以其诗文来自道生平,作者的归结甚有见地。”这确实是很奇妙的现象,一冰先生帮了余秋雨写作上的大忙(余先生不用大费周章考证,写出的散文就看起来很有学术基础),但一冰先生却必须因为名动大陆的余先生揄扬,才得以在大陆扬名。
但是,李一冰是谁呢?
这是我从大学初读此书,爱之不倦,捧读再三之余,经常疑惑的问题。大概只能从书中《后记》看出一点线索,是书从1971年开始写,1979年完稿。换言之,写了八年。后来出国,最后落款是“一九八一年四月杭人李一冰自记于美国新泽西州”,除此之外,多年来我在网络上所能查到的资料也只有“美国新泽西州大学教授”一衔,奇怪的是,我问遍了我熟悉的文学圈教授,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李一冰”是谁!这实在是太怪异了!──一个杰出的研究者、写作者,居然像个隐形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