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

人间最美的是自然,山色渐青,水如篮染,姹紫嫣红,橙黄橘绿,光影色形皆美,文字如何能超越具像时空,兼得音律美术之趣去描绘这些美?美,无处不在,展示着生命的喜悦,去爱吧,你会幸福的!看看古典版画插图,欣赏通花雕栏之意趣、落叶飘零之悲秋、假山环抱之寻踪、明清家具之美人靠、服饰刺绣之精美,揣测美人儿如何并头莲瓣簪儿,每日门儿倚遍,眼儿望穿,如何在琵琶弦上低吟浅诵地唱“棉搭絮”与“山坡羊”;又或者品茶,品的是一种孤寂的“禅”之美,是否会留意茶布敷是牡丹唐草纹样还是青海波纹样?梦太深,不知霰霜至;东洋松尾芭蕉的“无人见之春兮,镜中的梅”于俳句来说具极致的美;而西方则以欣赏歌剧为美的传统,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又怎少得了威尔第的《茶花女》?薇奥莱塔,一袭蓬裙,艳绝巴黎;一束茶花,惊动世界。黄土漫漫掩泪痕,烟波渺渺隐佳人,茶花飘零逐水去,歌剧留芳撼人深。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会带来极致的美学体验。究其本质,美与思想是艺术的方向。

▲ 安吉拉·乔治乌/拉蒙·法尔加斯/洛林·马泽尔

茶花:“一个月里有二十五天她带的茶花是白的,而另外五天她带的茶花是红的,谁也摸不透茶花颜色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香闺:各种各样的珍宝在桌子上闪闪发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上千件小玩意儿是梳妆打扮的必备之物,而且没有一件不是用黄金或者白银制成。所有这些雕刻精湛的用具上都刻着各种不同的人名开头字母和五花八门的纹章标志。

出行散步:一辆由两匹栗色骏马驾着的蓝色小四轮轿式马车出行,习惯在郊外的布洛涅树林,在那里下车,漫步一小时。

剧院:每逢首场演出,玛格丽特总是必到。每天晚上,她都是在剧场或舞场里度过。她随身总带着三件东西:一付望远镜、一袋蜜饯和一束茶花,而且总是放在底层包厢的前栏上。

涉猎的书籍:玛格丽特的书房里摆满了诸如拉伯雷、莫里哀、卢梭、夏多布里昂、雨果、大仲马、拉马丁、缪塞以及塞万提斯、拜伦、司各特等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被18世纪法国普列沃神父浪漫主义小说《曼侬》与改编的同名芭蕾舞剧影响着,玛格丽特仿佛在曼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暗下决心,不能让自己的命运如曼侬一般。

爱情:从她的睛里流出了无声的眼泪……

威尔第作为19世纪创意的艺术家活跃的时间很长,长达56年艺术生命,长寿而多产。20世纪现代画派的毕加索才可以与之相比。当年,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在观赏这部小仲马著名小说为剧本的戏剧《茶花女》后,很显然,头簪茶花的玛格丽特身世命运把他撼动了,他立即邀请剧作家修改剧本,茶花女玛格丽特改名为薇奥莱塔,阿尔芒变身为阿尔弗莱德,并以短短6周时间谱曲完成,很显然是由于他有相似的经历,所见皆花,所思唯月,融入对茶花女的同情,谱写成歌剧杰作。《茶花女》相比威尔第其他歌剧作品,是比较本土化的一个,而且不涉及历史。歌剧看什么?19世纪浪漫主义歌剧注重人声的表现,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歌手的演唱上,乐队退后,观众掏钱来是听这个的,他们不太在乎乐队的表现,所谓美声时代也,有时候乐队仅剩一点拨弦声,甚至到男女主角声音激烈抗衡之处,乐队完全不出声。一部《茶花女》就让你对歌剧有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从中可以感受咏叹调、宣叙调等歌唱的艺术表现,感受歌声的美好!精华唱段如中国昆剧《牡丹亭》那样多出现在上折,《茶花女》第一幕就精彩纷呈,扣人心弦。

一开场就是一首重要的重唱《饮酒歌》,阿尔弗莱德来了,爱情之火在燃烧,他要主动出击赢取美人芳心。《饮酒歌》是一首三拍子的华尔兹,大调,六度大跳的旋律,描绘出舞会上热闹、欢快的情景,暗示着某种渴望。1900年威尔第87岁高龄,在大酒店点菜的清单是这样的:米饭、肝、蛋黄奶油酸辣酱鳟鱼、小牛肉、牛尾、布鲁塞尔甘蓝、烤鸡沙拉、各式法式蛋糕。他对食物的热爱绝不亚于对歌剧和对生活的热爱,意大利人跟苦苦思索拷问苍天的德奥人不同,他们喜爱新鲜的食材,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等意籍作曲家无一不是美食家,意大利歌剧折射着感官享乐的历史与社会现实。

接下来,阿尔弗莱德走向前,向仰慕已久的薇奥莱塔表白,唱起咏叹调《美丽的一天》(Un Di Felice),舒缓的三拍子节奏,大部分是大调式,穿插一点点小调式。1982年多明戈版阿尔弗莱德真挚的表白,爱情多美啊!眼看薇奥莱塔就快被感动,但她又表现出意绪难平不可捉摸的心思,像墙头草那样飘忽不定,事实上她没那么容易被征服。这段男声唱段有节奏明显变慢之处,是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作曲表现手法,称为“弹性速度”(Tempo Rubato),灵活运用自由节奏和变幻无常的速度是浪漫派表达音乐情感的一种方式,用变化的“弹性速度”慢下来,抒情地表达,再提速跟上原来的节奏。待唱到“Mystery”这个词时转入了小调,这里速度变慢了,这时,薇奥莱塔要加入唱了,她的声音会怎样?她跟阿尔弗莱德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她的音乐更快,更明亮,音区更高,出现很多顿音、跳进,作曲家以此手法,用音乐塑造她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轻佻和风骚形象,她一点也不想要阿尔弗莱德所说的“不可思议的爱”,这是威尔第擅长的。最后谁的音乐引导谁?阿尔弗莱德的音调升了,维奥莱塔的音乐慢了,她跟随他的声音,阿尔弗莱德的音乐在意志的较量中获胜,爱感动了她。

继而进入到重要的场景,模式是:咏叹调—宣叙调—快速咏叹调,主角退场。

咏叹调:“啊,也许,他就是我要寻的那个人,也许就是我生命中的真爱”。咏叹调重在旋律上,旋律攀升到最高音,并且它是小调式的,明媚艳丽又不失细腻。卡巴耶柔美的弱音表现内心矛盾与挣扎最迷人。

宣叙调:继续深入就到了薇奥莱塔自言自语般的宣叙调,她说:“这不是我想要的,想想我的处境,自甘堕落,孤身一人在巴黎,疯了,疯了,痴心妄想,可怜的女人,孤独地被遗弃在这个叫做巴黎的奢靡的沙漠,我还能期待什么?我该怎么办?我该及时行乐。”这种宣叙调跟17、18世纪枯燥单调讲述事情的宣叙调不同,以前给它伴奏的通常是单一乐器,而19世纪的宣叙调,由庞大的管弦乐队做伴奏了,是为“伴奏宣叙调”。当唱到“Gioire”这个词时音乐很欢快,弦乐部分有很多震音。这段尤其喜欢安娜·莫芙的戏剧性演绎,痛苦与哀愁美得无与伦比!

快速咏叹调:歌剧特有的卡巴列塔,出现在场末,让主角做强有力的展示,慷慨激昂地高歌一番,然后满腔热情地退下舞台,这是主角退场的一种惯例。“及时行乐”卡巴列塔,几乎所有女高音都唱过,薇奥莱塔发誓要“永远自由”,却屈服于阿尔弗莱德的爱情,薇奥莱塔原本已淡薄的心再次动了真情,她送给阿尔弗莱德一朵茶花,以心相许。

歌剧演员需要什么样的声音?高低音一致,始终如一,声音平滑过渡音区,音色丰富,强大清晰。看音乐剧《剧院魅影》时,我无法把那种相对较“扁”的声音跟歌剧美声相比,音乐剧的声音要经过后台扩音设备同步收集,再清晰地在传送到观众席位,即使在剧院最后一排仍能听到针尖掉地那样清晰的声音,但这种声音对热爱美声的不是诱惑,真正的歌剧美声是不使用扩音设备,响彻云霄的。

男高音:《茶花女》对男高音的真正挑战在第二幕,情场失意赌场得意的阿尔弗莱德发誓要清洗他家族的罪孽,洗脱耻辱,此时阿尔弗莱德的咏叹调是一首卡巴列塔,他这样唱“我要把罪名洗清”,他要以一个很高的高音C结束,很多男高音或许做降音处理了。我们听听多明戈与帕瓦罗蒂对这段的演绎,多明戈早年是男中音,不懈的努力后成了雄霸乐坛的男高音,他才华横溢,有时候唱了一下午歌剧,晚上又要指挥乐队,他在这个高音C上坚持了4秒;而帕瓦罗蒂则强大而优美地唱着,稳稳地在高音C上漂亮地坚持了11秒,让人热血沸腾。

女高音:薇奥莱塔角色糅合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所具备的音色与音区,女高音需具备完美的声音驾驭能力,既要绝代美貌又要忧伤带希望地演绎,有时病恹恹还得斜躺着各种姿势唱,如何保持音质?炫技完还得如何优雅地死,引得观众泪沾衣襟,实际上找到这样完美的女高音太难了,可见茶花女角色的难度。第一幕有大量的花腔与特别高的音,薇奥莱塔需要有花腔女高音的华丽和戏剧女高音的力量。花腔女高音是音域最高的类型,音色明亮而清晰。戏剧女高音需要超大的嗓门,强力又清晰的颤音。第二幕她与阿尔弗莱德来到巴黎郊外过一段美好的生活,清新自然的地方,自然用的是朴实的抒情唱法,抒情女高音嗓音甜美而圆润。优秀的女高音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控制声音的能力,比如弗莱明她好像能稳住一个音,然后任意操纵它,让它变慢,或者飞奔,也许她的嗓音不是最洪亮的,也不是音色最丰富的,但她控制声音的能力相当强;而1980年的萨瑟兰在所有音域上都非常清晰有力。

1853年在意大利凤凰歌剧院首演时,因男女主角表现不佳,惨遭失败,观众面对着魁伟壮硕的薇奥莱塔,简直不相信医生的诊断:受尽肺结核折磨的茶花女的生命只剩下几个小时了。第三幕表现的是薇奥莱塔弥留之际,气若游丝的弱音又不能被乐队压住,可见多么考验歌剧演员的功底与技巧。面对首演失败这样的结果,威尔第只说了一句话:“时间会证明这次的失败究竟是主演的错还是我的错。”两年后,歌剧《茶花女》换了主角再次上演,随即轰动,至今已经是最常被演出的歌剧之一。

▲ 歌剧《茶花女》海报——照片中人据说为小仲马的情人,茶花女的原型玛丽·杜普莱西

喜欢绘画的,也许会对精美的“新艺术运动”作品感兴趣,少不了会关注来自捷克波西米亚艺术家阿尔丰斯·慕夏的海报。雅丽的色彩,柔美的线条、漂亮的人物脸庞和繁茂缠绕的花草,蕴藏着升华人性的精神意趣,浪漫、天然、毫无困蹇,精美无比。因他偶然为当红女星莎拉·伯恩哈特画剧场海报,使其一夜跻身巴黎的艺术名流,名噪一时,当时有成千上万的石板印刷海报跟风而来,一时洛阳纸贵。让我们欣赏慕夏1896年为《茶花女》设计的海报,赏心悦目!

身不由己的严蕊淡淡吟唱着“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苏小小凄清的写下“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流落风尘有绮丽倾心相陪的,也有沉百宝箱的刚烈决绝,李香君、董小苑、寇白门、柳如是……你们今何在?一颦一笑,临河倚窗的丽影曾让多少人迷醉,香艳浓情也抹上几许诗情画意。茶花女留传下来的画像确实漂亮,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写道,“玛格丽特有一幅她自己的画像,是维达尔的杰作,也唯有他的画笔才能把玛格丽特画得如此惟妙惟肖。”春愁一段来无影,秋水文章不染尘,忧伤以终老,心碎的不止小仲马,还有多情的李斯特,为此写下极富幻想色彩的杰作《死之舞》;而远在英格兰的狄更斯这样评论名噪一时的茶花女:“你会觉得她的过世好比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如同圣女贞德的死亡。”

1845年的巴黎,正是浪漫主义巅峰时期,巴黎是流动的盛宴,声色犬马,夜夜笙歌,满眼是踏着细碎轻盈的蹁跹舞步与拜倒在石榴裙之下的耳鬓厮磨,明媚艳丽中暗藏着烦恼忧伤。巴黎纷乱的觥筹交错中掩藏着深刻的社会矛盾与思想解放的新启蒙,浪漫主义时期最美的歌声在那里撩拨心弦。一簇簇艳丽的茶花如浪波盛开,开花一尺盈,花残落尽不忍睹,明艳美丽终究抵不过命运的作弄。于此,茶花女生命稍纵即逝,是否也会颇感尘世之美何其短暂,外在之美如波修斯在《哲学之慰藉》中所说,其“倏忽而逝,速于春芳之消歇”。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所幸威尔第以音乐方式描摹这个世界,为我们留下唱尽爱恨情仇的《茶花女》。

THE END
0.演出资料:意大利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影音娱乐意大利浪漫主义作曲大师威尔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也是世界歌剧长河中最卖座的经典作品之一。故事蓝本源自小仲马的著名小说《茶花女》,全剧共三幕。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并在进一步修改之后成为各国歌剧院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盛演不衰。剧中以大量旋律优美、脍炙人口的唱段为观众铭记,著名选段数量https://ent.sina.com.cn/j/2010-03-25/19252908740.shtml
1.经典再现,中西联姻,百年歌剧《茶花女》悉尼震撼上演!2024年3月21日晚,笔者在悉尼Marrickville 市政厅欣赏了由澳洲民间演艺公司Troupe Viva 和悉尼华人美声合唱团联手推出的经典歌剧《茶花女》,这是一场令人耳目一新的中西联姻、堪称震撼的精彩演出。 笔者第一次阅读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时就被故事强烈吸引,之后陆续欣赏过世界多版本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根据小仲马https://www.meipian.cn/52b6s9ag
2.上海之春|今晚,上音版歌剧《茶花女》首演于春风沉醉之夜据悉,此次由上音携手芬兰萨翁林纳歌剧节共同制作的意大利经典歌剧《茶花女》,主创皆为活跃在国际歌剧领域的中外艺术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担任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国际知名导演皮埃尔·弗朗切斯科·马埃斯特里尼(Pier Francesco Maestrini)执导,萨翁林纳歌剧节艺术总监维勒·马特维耶夫(Ville Matvejeff)与指挥家张洁敏执https://news.sina.com.cn/zx/gj/2025-04-06/doc-inesfpnq2314334.shtml
3.意大利名导泽菲雷里逝世,曾执导《茶花女》、68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泽菲雷里在从业生涯中获得了奥斯卡、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意大利大卫奖等多个奖项的肯定,《罗密欧和朱丽叶》还被提名了第41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茶花女》被提名了第55届奥斯卡最佳艺术执导。 泽菲雷里导演的《罗密欧和朱丽叶》: 女高音苏萨兰也与泽菲雷里: 泽菲雷里的歌剧作品《阿依达》: 来自淘票票媒体号:淘https://dy.163.com/article/EHR9TNKA05371HZR.html
4.意大利著名歌剧茶花女意大利歌剧茶花女是在全世界演出场次最多的歌剧。歌剧描写了十九世纪上半叶巴黎社交场上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玛格丽特,为摆脱那种奢华又令人窒息的环境,她倾全部积蓄与阿芒到乡间居住,不料阿芒的父亲闻讯大怒,坚决要求玛格丽特离开自己的儿子。考虑阿芒的幸福,玛格丽特回到巴黎,不知内情的阿芒指责玛格丽特负心绝情,玛格https://www.meipian.cn/8r44hqh
5.中国文艺网今年是法国文学家亚历山大·小仲马逝世130周年,他笔下的《茶花女》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见而闻名于世。歌剧《茶花女》的故事蓝本取材于小仲马的同名小说,由意大利浪漫主义作曲家威尔第作曲,全剧共有三幕,于1853年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迄今在世界歌剧舞台上久演不衰,剧中经典唱段包括《饮酒歌》《永远自http://m.cflac.org.cn/sylb/202504/t20250414_1342390.html
6.看歌剧《茶花女》椰林赤子《茶花女》这名字许多人都知道。最早是1848年法国小仲马发表的长篇小说。意大利歌剧泰斗威尔第将著名小说《茶花女》改编成歌剧,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歌剧院。歌剧《茶花女》成为世界各大歌剧院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就连小说作者小仲马也称赞“50年后,也许大家都不记得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981808701033q4v.html
7.茶花女意大利语 演出团体: Orchestra del Teatro dell'Opera di Roma 罗马歌剧院管弦乐团 ; Coro del Teatro dell'Opera di Roma 罗马歌剧院合唱团 1992年斯卡拉剧院版 导演: Liliana Cavani 编剧: Francesco Maria Piave 作曲: Giuseppe Verdi 主演: Tiziana Fabbricini(饰 Violetta Valéry) /Roberto Alagna(饰 Alfredohttps://www.douban.com/location/drama/10944466/
8.永远的经典No1《歌剧茶花女》歌剧《茶花女》由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家皮亚维谱于1853年,是根据小仲马的同名小说创作而成,它已成为世界歌剧中最受欢迎的保留剧目,并被誉为世上最美的歌剧,百余年来盛演不衰。 故事梗概:女主人公薇奥莱塔,是个周旋于巴黎上流社会的一位年轻貌美的名妓。在豪华的交际生活中,她与一位名叫阿尔费雷多的青年一见https://www.meipian.cn/54y76r8n
9.茶花女与小仲马­《茶花女》是法国亚历山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24年7月27日-1895年11月27日)的代表作,他为了与同为作家的父亲作区别,多称小仲马(Dumas, fils)。他本身是法国剧作家、小说家。《茶花女》是小仲马的代表作。 《茶花女》(La traviata)亦是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作曲的三幕歌剧。意大利文剧本由皮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826/15/6757208_143449200.shtml
10.国家大剧院制作威尔第歌剧《茶花女》订票歌剧院演出门票  法国文学家小仲马看完歌剧《茶花女》后曾感叹:“一百年后,我的话剧也许不会再演出,但歌剧《茶花女》却将永存”。确如小仲马的预言,意大利歌剧巨匠威尔第于1853年创作的歌剧《茶花女》,一百七十多年来,成为世界各大歌剧院上演率最高的剧目之一。威尔第以他深切的同情讲述了交际花薇奥莱塔对于爱情的渴望以及因https://wticket.chncpa.org/product.html?id=10001169
11.中央歌剧院歌剧《茶花女》精缩版在蓉城首演取得圆满成功用音乐对话,用歌声诉说,将音乐与戏剧融为一体,交相呼应,这就是歌剧的魅力所在。作曲威尔第在歌剧《茶花女》中很好地发展和升华了意大利歌剧的传统,以优美的声乐歌唱作为推动剧情的主要线索,使歌剧《茶花女》成为一部经久不衰传唱百年的经典歌剧作品。 歌剧《茶花女》取材于法国剧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讲述主人公勇敢挣https://www.chinaopera.com.cn/news/2420.html
12.茶花女中文版–搜库02:45 饮酒歌(意大利歌剧 “茶花女” 舜耕云生 0 12年前 04:20 茶花女_远离巴黎 2006年洛杉 panyenchun 0 8年前 00:24 VTS_01_0威尔弟歌剧《茶花 郑小瑛歌剧中心 0 5年前 02:32 外国歌剧茶花女中《饮酒歌》中文版 王希贤1953年 0 4年前 00:24 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文版厦门首 郑小瑛歌剧https://www.soku.com/search_ikuvideo/q_%E8%8C%B6%E8%8A%B1%E5%A5%B3%E4%B8%AD%E6%96%87%E7%89%88_orderby_3_lengthtype_1_limitdate_0
13.威尔第歌剧《茶花女》薇奥莱塔咏叹调的音乐特色解读威尔第歌剧《茶花女》薇奥莱塔咏叹调的音乐特色解读 范云峰 开通知网号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源远流长,自巴洛克时期以来在西方音乐史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音乐特征及艺术特色都极富研究价值。威尔第作为19世纪歌剧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作曲家,其创作的歌剧作品不仅在意大利受到赞誉,并在国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以《茶花女 (共3页)关 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XJZT202419018.htm
14.朱塞佩·威尔第简介威尔第作为举世不过二三位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的地位是无可非议的。他与瓦格纳一样一生投入歌剧创作和改革的事业,作出了与瓦格纳不相上下的、但又各具特色的巨大贡献。在19世纪50年代,他成功地创作了《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等歌剧,把意大利歌剧从神话传说转向了现实世界。他创作的歌剧,音乐技巧娴熟,刻https://www.cnr.cn/zgzb/zgdwt46/zy/201307/t20130728_513168874_1.shtml
15.世上最美的歌剧——威尔第《茶花女》星海音乐厅全世界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意大利歌剧《茶花女La Traviata》被誉为“世上最美的歌剧”。其中有如《饮酒歌》、《我年轻狂热的梦》、《再见,往昔美丽的梦》等经典唱段,在歌剧舞台上久唱不衰。 歌剧《茶花女La Traviata》的意大利文剧本由皮亚威(Francesco Maria Piave)编写,由意大利歌剧大师威尔第作曲。La Traviata,原https://www.concerthall.com.cn/newpage.php?id=5901
16.茶花女(斯卡拉歌剧院)购票剧情介绍演职人员图集戏曲 意大利 / 134分钟 2007-07意大利上映 想看 评分 猫眼口碑 暂无 累计票房 暂无 猫眼电影 > 电影 > 茶花女 (斯卡拉歌剧院) 介绍 演职人员 奖项 图集 剧情简介 This 2007 production of Verdi’s La Traviata from Milan’s La Scala, with world-class singers and Lorin Maazel on the podium belohttps://www.maoyan.com/films/354001
17.《茶花女(斯卡拉歌剧院)》高清电影茶花女 (斯卡拉歌剧院) 2007 /意大利 /134分钟 主演: 安吉拉·乔治乌 RamónVargas RobertoFrontali NataschaPetrinsky TizianaTramonti EnricoCossutta AlessandroPaliaga PieroTerranova LuigiRoni CorpodiBallodelTeatroallaScala 洛林·马泽尔 Luigi Roni导演: Maria Paola Longobardohttps://imovie.soso.com/movie/mzuwy3k7g42dmnrsgme3f2f3vdc24ibizo437kgavw4orpxh2s5cs.html
18.《茶花女——饮酒歌》歌剧《茶花女》是根据小仲马同名小说改编的。我们知道小仲马是大仲马的私生子,但大仲马一直拒绝承认他这个儿子。小说《茶花女》出版后,小仲马写信给大仲马说:“你应该看看我的《茶花女》,因为它已经超过了你的作品。”大仲马回信说:“不,你的作品永远超不过我,因为我的作品就是你。” https://www.cctv.com/entertainment/xzwt/no1/4.html
19.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音乐特点与演唱技巧探究【摘要】:威尔第是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他的歌剧成就世界瞩目。他所创作的歌剧《茶花女》《弄臣》《游吟诗人》等如今依旧是歌剧舞台上非常受欢迎的剧目,而《茶花女》更是其中之最。本文以剧中男主人公阿尔弗莱德的咏叹调《沸腾的激动心灵》(又被译为《沸腾的灵魂》)为例,对歌 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08-1019247273.htm
20.作为戏剧的歌剧——论威尔第《茶花女》的戏剧思想朱塞佩·威尔第 (Giuseppe Verdi,1813-1901),意大利作曲家 《茶花女》(La traviata)是由朱塞佩·威尔第作曲的三幕歌剧,改编自法国文学家小仲马于1848年出版的小说《茶花女》(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威尔第在观赏话剧《茶花女》时深受感动,有心将其变成一部歌剧作品。他邀请剧作家皮亚威(Francesco Maria Piavhttps://www.360doc.cn/article/49464420_971534750.html
21.我见、威尔第!Valentino与SofiaCoppola联袂打造歌剧《茶花女》《茶花女》于罗马歌剧院首演前,Valentino对女主角Violetta(Francesca Dotto饰)所穿长裙进行完工前的最后调整 图片来源:Valentino 十足的意大利风情!Valentino本人携品牌以及一众亲友,令观众席间星光耀目。这正是在罗马歌剧院进行的新版歌剧《茶花女》(LaTraviata)首演当晚呈现的强大阵容。 https://www.vogue.com.cn/no/news_1513325ed19b03fd.html
22.艺术分享:歌剧《茶花女》它由浪漫主义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谱曲而成,取材于小仲马同名小说。 小仲马曾说:“50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了不朽。”自歌剧上演后,这部剧作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作品,并被改编为更多艺术形式呈现给观众。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A83OPRS0518NV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