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开幕式上的首世界名曲,请收好!

冬奥会开幕式上的19首世界名曲,请收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贝多芬到罗西尼,从柴可夫斯基到莫扎特,你听出来了吗?

梶本音乐KAJIMOTO ·

在昨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入场式的背景音乐,由19首耳熟能详的名曲组成。这些音乐,代表了全人类的共同记忆。不知道一起在屏幕前观看开幕式的大家,能听出来几首呢?没听出来也没关系,我们为大家整理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入场式歌单。

《威廉·退尔》是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根据席勒的同名剧本改编而成。这部歌剧讲述了十四世纪,威廉·退尔带领人民脱离暴政,重获自由的故事。

其序曲旋律通俗上口,配器干净,特别是主题那铿锵有力、有着骑士风格的帅气的节奏充满激情,令人振奋。

《威风堂堂进行曲》,是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在1901年至1934年间创作的一组管弦乐进行曲。音乐标题“威风堂堂”来自于莎士比亚的剧作《奥赛罗》第三幕第三场的台词:“……永别了,长嘶的骏马、锐厉的号角、惊魂的鼙鼓、刺耳的横笛、庄严的大旗和一切战阵上的威仪。”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首《D大调进行曲》,经改编填词后成为著名的《希望与荣耀之地》,并在每年逍遥音乐节最后一夜的音乐会上传唱。

柴可夫斯基(Pyotr Ilich Tchaikovsky)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改编自E.T.A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与老鼠王》,讲述了小女孩克拉拉与她的玩具——军官造型的胡桃夹子在梦中的历险故事。这部经典的芭蕾舞剧历演不衰,从舞剧音乐中节选出来的组曲也广受大众喜爱。

在冬奥会入场式上,选用了第一幕第一场中的“小进行曲”和第二幕第三场的“芦笛之舞”。

“小进行曲”是克拉拉和邻家的孩子们,在客人面前表演舞蹈时的进场音乐,活泼可爱。开始时,由单簧管、法国号,宣告孩子们的进场,接着小提琴奏出轻巧天真的音乐,表示孩子们高兴欢跃的情景。

“芦笛之舞”是糖果仙子盛大宴会中的音乐之一,音乐以长笛三重奏的形式展开主题,节奏轻快而带有诙谐的色彩,主题愉快活泼,宛若一首清新宜人的田园晨曲。

巴赫(Johann Sabastian Bach)《第三管弦乐组曲》大约作于1722年,是四部管弦乐组曲中最重要的一部。1830年,作曲家门德尔松曾在钢琴上把它弹给德国大诗人歌德听,歌德听后的感觉是“开头是这样华丽尊严,使人可以想象到一大群显要人物沿着长长的楼梯鱼贯而下。”

在冬奥会开幕式上,奏响的是组曲的最后部分——吉格舞曲。但其实这部组曲的咏叹调部分才最为著名:1871年小提琴家奥古斯特·威廉(August Wilhelm)将其改编, 便是《G弦上的咏叹调》。

“凯旋进行曲”是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歌剧名作《阿依达》第二幕第二场的音乐。埃塞俄比亚公主阿依达被埃及人俘虏后,隐瞒身份,在埃及公主安娜丽丝宫中为奴。安娜丽丝倾心青年侍卫长拉达梅斯,而拉达梅斯暗中与阿依达相爱。埃塞俄比亚王阿莫纳斯曼为救阿依达,发兵进攻埃及,拉达梅斯受命率军迎战,俘阿莫那斯罗后凯旋而归。这首进行曲开头,由特制的“阿依达小号”奏出威武雄壮、高亢嘹亮的主题,是深入古典乐迷DNA中的旋律。

《春之声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于1882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作品,也可以用女高音独唱。其德语原名为“Frühlingsstimmen”,意思是“春天的声音”。音乐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永远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土耳其进行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作品。这首土耳其风格的进行曲是为1809年的《六首变奏曲》(Op.76)所写。1811年,贝多芬又将这首进行曲纳入了歌唱剧《雅典的废墟》(Op.113)中。

因为贝多芬在乐谱上写下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部《第五交响曲》也常被称作“命运交响曲”。交响曲开头的主题,在全球众所皆知,该作品的元素也在流行文化中被多次改编。

入场式所选的第四乐章,是《第五交响曲》众多主题的交叉再现,代表着胜利和欢乐,以及对人类力量的赞美和歌颂。

格林卡(Mikhail Glinka)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根据俄国大文豪普希金的讽刺长诗写成,讲述了一位罗斯武士鲁斯兰从魔法师切尔诺莫尔手中拯救基辅公主柳德米拉的故事。这部歌剧的序曲写得尤其出色,时至今日仍然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这部序曲的旋律轻快、华丽,在俄罗斯管弦乐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饮酒歌”是威尔第为所作的歌剧《茶花女》第一幕的唱段,也是歌剧史上最著名的唱段之一。当时男主角阿尔弗雷多在女主人公薇奥莱塔举行的宴会中举杯祝贺,用歌声表达对薇奥莱塔的爱慕之心,薇奥莱塔也在祝酒时作了巧妙回答。第二段结尾处两人的对唱表达了他们互相爱慕之情,最后一段客人们的合唱也增添了这首歌的热烈气氛。

《卡门》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George Bizet)完成于1874年秋天的歌剧,故事改編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普罗斯佩·梅里美的同名小说,讲述了西班牙吉普赛女郎卡门与警官何塞之间的情感悲剧。该剧在比才死后才获得成功。其序曲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艾斯卡梅洛登场时的音乐。

《第五匈牙利舞曲》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之一。勃拉姆斯年轻时曾与小提琴家爱德华·雷梅尼(Eduard Remenye)在欧洲巡演,在后者的介绍下,勃拉姆斯开始喜欢上极具特色的吉卜赛风格音乐,并逐渐开始创作《匈牙利舞曲》。《第五匈牙利舞曲》其粗犷而豪放的旋律具有明显的匈牙利“查尔达什舞曲”的特征,热情奔放,勾画出匈牙利吉卜赛人的生活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匈牙利代表队入场时,这首舞曲“应景”地响起。

《溜冰圆舞曲》是一首由法国作曲家埃米尔·瓦尔退费尔(Émile Waldteufel)创作的圆舞曲。1882年,作曲家在巴黎布洛涅森林的溜冰场观看了溜冰之后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曲子。自从有声电影出现以来至今,《溜冰圆舞曲》曾出现在许多电影作品中,如1981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烈火战车》。

《轻骑兵》是苏佩(Franz von Suppé)创作的一部轻歌剧。这部轻歌剧并非各大剧院中的常备剧目,但其序曲却是最为人们喜爱的作品之一。音乐一开始,由小号和圆号以高亢嘹亮的号角性音调奏出轻骑兵主题,使人仿佛看到了一支英武潇洒、精神焕发的轻骑兵队伍。进行曲主题运用了模仿马蹄声的描写性表现手法,生动逼真地表现了轻骑兵队伍的行进,这是这部作品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旋律。

《四季》出自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小提琴协奏曲集《和声与创意的尝试》,自十八世纪初于威尼斯首演以来,《四季》就已成为维瓦尔第所有作品中最受欢迎的曲目。《四季》的每首协奏曲前都各有一首十四行诗,描述四季的更迭之境。冬奥会开幕式上奏响的,是当中最脍炙人口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春”》的第一乐章,表达了“春光重返”的意境。

《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创作的最后三部交响曲之一,也是作曲家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之一。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思。在诸多音乐评论家眼中,这部交响曲是古典风格时代管弦乐创作的顶峰之一,并在某种程度上为浪漫主义音乐提供了不少启发。

德沃夏克(Anton Dvorak)《第九交响曲“新大陆”》是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交响曲之一。1893年,德沃夏克前往美国任教,并获委约创作一部“代表美国精神”的作品,便是《第九交响曲》。德沃夏克在这部交响曲中,融合了黑人灵歌元素、印第安文化,以及捷克传统音乐元素。 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气势宏大而雄伟,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一一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版本经过重新编曲,颇有武侠之风。

《第九交响曲》的影响力极为深远:上世纪二十年代,这部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曾被改编学堂乐歌《思故乡》,由此传唱华夏。

《天鹅湖》是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舞剧”(另两部为《胡桃夹子》《睡美人》)之一,尽管其音乐极为出色,但舞蹈却历经多位编舞家改进重构,才取得成功。《天鹅湖》既保留了传统芭蕾音乐的典雅、优美风格,又有创造性表现,每场音乐对场景的描写极为完美,对戏剧矛盾的振动以及每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画非常到位,因此被评价为“首次将舞蹈作品具有音乐灵魂”。

“四小天鹅舞”选自《天鹅湖》第二幕,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芭蕾舞音乐之一,这首舞曲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形象地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质朴动人的旋律还富于田园般的诗意。

中国代表团入场时,熟悉的《歌唱祖国》响起。《歌唱祖国》是由王莘于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期间作曲、填词创作的歌曲。当时适逢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看着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的热闹景象,王莘脑海里反复酝酿,《歌唱祖国》是在回津的列车上一气呵成。

这首明快雄壮的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幕曲或结束曲,素有“第二国歌”之誉。

下载界面新闻

从贝多芬到罗西尼,从柴可夫斯基到莫扎特,你听出来了吗?

在昨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入场式的背景音乐,由19首耳熟能详的名曲组成。这些音乐,代表了全人类的共同记忆。不知道一起在屏幕前观看开幕式的大家,能听出来几首呢?没听出来也没关系,我们为大家整理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入场式歌单。

《威廉·退尔》是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根据席勒的同名剧本改编而成。这部歌剧讲述了十四世纪,威廉·退尔带领人民脱离暴政,重获自由的故事。

其序曲旋律通俗上口,配器干净,特别是主题那铿锵有力、有着骑士风格的帅气的节奏充满激情,令人振奋。

《威风堂堂进行曲》,是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在1901年至1934年间创作的一组管弦乐进行曲。音乐标题“威风堂堂”来自于莎士比亚的剧作《奥赛罗》第三幕第三场的台词:“……永别了,长嘶的骏马、锐厉的号角、惊魂的鼙鼓、刺耳的横笛、庄严的大旗和一切战阵上的威仪。”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首《D大调进行曲》,经改编填词后成为著名的《希望与荣耀之地》,并在每年逍遥音乐节最后一夜的音乐会上传唱。

柴可夫斯基(Pyotr Ilich Tchaikovsky)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改编自E.T.A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与老鼠王》,讲述了小女孩克拉拉与她的玩具——军官造型的胡桃夹子在梦中的历险故事。这部经典的芭蕾舞剧历演不衰,从舞剧音乐中节选出来的组曲也广受大众喜爱。

在冬奥会入场式上,选用了第一幕第一场中的“小进行曲”和第二幕第三场的“芦笛之舞”。

“小进行曲”是克拉拉和邻家的孩子们,在客人面前表演舞蹈时的进场音乐,活泼可爱。开始时,由单簧管、法国号,宣告孩子们的进场,接着小提琴奏出轻巧天真的音乐,表示孩子们高兴欢跃的情景。

“芦笛之舞”是糖果仙子盛大宴会中的音乐之一,音乐以长笛三重奏的形式展开主题,节奏轻快而带有诙谐的色彩,主题愉快活泼,宛若一首清新宜人的田园晨曲。

巴赫(Johann Sabastian Bach)《第三管弦乐组曲》大约作于1722年,是四部管弦乐组曲中最重要的一部。1830年,作曲家门德尔松曾在钢琴上把它弹给德国大诗人歌德听,歌德听后的感觉是“开头是这样华丽尊严,使人可以想象到一大群显要人物沿着长长的楼梯鱼贯而下。”

在冬奥会开幕式上,奏响的是组曲的最后部分——吉格舞曲。但其实这部组曲的咏叹调部分才最为著名:1871年小提琴家奥古斯特·威廉(August Wilhelm)将其改编, 便是《G弦上的咏叹调》。

“凯旋进行曲”是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歌剧名作《阿依达》第二幕第二场的音乐。埃塞俄比亚公主阿依达被埃及人俘虏后,隐瞒身份,在埃及公主安娜丽丝宫中为奴。安娜丽丝倾心青年侍卫长拉达梅斯,而拉达梅斯暗中与阿依达相爱。埃塞俄比亚王阿莫纳斯曼为救阿依达,发兵进攻埃及,拉达梅斯受命率军迎战,俘阿莫那斯罗后凯旋而归。这首进行曲开头,由特制的“阿依达小号”奏出威武雄壮、高亢嘹亮的主题,是深入古典乐迷DNA中的旋律。

《春之声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于1882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作品,也可以用女高音独唱。其德语原名为“Frühlingsstimmen”,意思是“春天的声音”。音乐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永远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土耳其进行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作品。这首土耳其风格的进行曲是为1809年的《六首变奏曲》(Op.76)所写。1811年,贝多芬又将这首进行曲纳入了歌唱剧《雅典的废墟》(Op.113)中。

因为贝多芬在乐谱上写下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部《第五交响曲》也常被称作“命运交响曲”。交响曲开头的主题,在全球众所皆知,该作品的元素也在流行文化中被多次改编。

入场式所选的第四乐章,是《第五交响曲》众多主题的交叉再现,代表着胜利和欢乐,以及对人类力量的赞美和歌颂。

格林卡(Mikhail Glinka)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根据俄国大文豪普希金的讽刺长诗写成,讲述了一位罗斯武士鲁斯兰从魔法师切尔诺莫尔手中拯救基辅公主柳德米拉的故事。这部歌剧的序曲写得尤其出色,时至今日仍然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这部序曲的旋律轻快、华丽,在俄罗斯管弦乐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饮酒歌”是威尔第为所作的歌剧《茶花女》第一幕的唱段,也是歌剧史上最著名的唱段之一。当时男主角阿尔弗雷多在女主人公薇奥莱塔举行的宴会中举杯祝贺,用歌声表达对薇奥莱塔的爱慕之心,薇奥莱塔也在祝酒时作了巧妙回答。第二段结尾处两人的对唱表达了他们互相爱慕之情,最后一段客人们的合唱也增添了这首歌的热烈气氛。

《卡门》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George Bizet)完成于1874年秋天的歌剧,故事改編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普罗斯佩·梅里美的同名小说,讲述了西班牙吉普赛女郎卡门与警官何塞之间的情感悲剧。该剧在比才死后才获得成功。其序曲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艾斯卡梅洛登场时的音乐。

《第五匈牙利舞曲》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之一。勃拉姆斯年轻时曾与小提琴家爱德华·雷梅尼(Eduard Remenye)在欧洲巡演,在后者的介绍下,勃拉姆斯开始喜欢上极具特色的吉卜赛风格音乐,并逐渐开始创作《匈牙利舞曲》。《第五匈牙利舞曲》其粗犷而豪放的旋律具有明显的匈牙利“查尔达什舞曲”的特征,热情奔放,勾画出匈牙利吉卜赛人的生活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匈牙利代表队入场时,这首舞曲“应景”地响起。

《溜冰圆舞曲》是一首由法国作曲家埃米尔·瓦尔退费尔(Émile Waldteufel)创作的圆舞曲。1882年,作曲家在巴黎布洛涅森林的溜冰场观看了溜冰之后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曲子。自从有声电影出现以来至今,《溜冰圆舞曲》曾出现在许多电影作品中,如1981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烈火战车》。

《轻骑兵》是苏佩(Franz von Suppé)创作的一部轻歌剧。这部轻歌剧并非各大剧院中的常备剧目,但其序曲却是最为人们喜爱的作品之一。音乐一开始,由小号和圆号以高亢嘹亮的号角性音调奏出轻骑兵主题,使人仿佛看到了一支英武潇洒、精神焕发的轻骑兵队伍。进行曲主题运用了模仿马蹄声的描写性表现手法,生动逼真地表现了轻骑兵队伍的行进,这是这部作品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旋律。

《四季》出自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小提琴协奏曲集《和声与创意的尝试》,自十八世纪初于威尼斯首演以来,《四季》就已成为维瓦尔第所有作品中最受欢迎的曲目。《四季》的每首协奏曲前都各有一首十四行诗,描述四季的更迭之境。冬奥会开幕式上奏响的,是当中最脍炙人口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春”》的第一乐章,表达了“春光重返”的意境。

《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创作的最后三部交响曲之一,也是作曲家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之一。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思。在诸多音乐评论家眼中,这部交响曲是古典风格时代管弦乐创作的顶峰之一,并在某种程度上为浪漫主义音乐提供了不少启发。

德沃夏克(Anton Dvorak)《第九交响曲“新大陆”》是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交响曲之一。1893年,德沃夏克前往美国任教,并获委约创作一部“代表美国精神”的作品,便是《第九交响曲》。德沃夏克在这部交响曲中,融合了黑人灵歌元素、印第安文化,以及捷克传统音乐元素。 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气势宏大而雄伟,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一一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版本经过重新编曲,颇有武侠之风。

《第九交响曲》的影响力极为深远:上世纪二十年代,这部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曾被改编学堂乐歌《思故乡》,由此传唱华夏。

《天鹅湖》是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舞剧”(另两部为《胡桃夹子》《睡美人》)之一,尽管其音乐极为出色,但舞蹈却历经多位编舞家改进重构,才取得成功。《天鹅湖》既保留了传统芭蕾音乐的典雅、优美风格,又有创造性表现,每场音乐对场景的描写极为完美,对戏剧矛盾的振动以及每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画非常到位,因此被评价为“首次将舞蹈作品具有音乐灵魂”。

“四小天鹅舞”选自《天鹅湖》第二幕,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芭蕾舞音乐之一,这首舞曲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形象地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质朴动人的旋律还富于田园般的诗意。

中国代表团入场时,熟悉的《歌唱祖国》响起。《歌唱祖国》是由王莘于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期间作曲、填词创作的歌曲。当时适逢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看着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的热闹景象,王莘脑海里反复酝酿,《歌唱祖国》是在回津的列车上一气呵成。

这首明快雄壮的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幕曲或结束曲,素有“第二国歌”之誉。

THE END
0.花季少女惨遭腰斩,内脏被掏空,尸体血液一滴不剩还带着诡异笑容|花季少女惨遭腰斩,被人一分为二,以一种极为怪异的姿势赤裸着“躺在”草坪上。而在此后经过法医的鉴定,这名女尸体内的血液竟然被抽的一滴不剩,完全就是一具干尸。 不仅如此,尸体内的内脏更是被掏的干干净净。但是这些都还不是令人觉得恐惧、残忍的地方,少女尸体的脸上带着一种让人心里发毛的微笑,才是让所有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地方https://m.163.com/dy/article/HTB3TPRR0543HCG7.html
1.资料:电视剧《白银谷》分集大纲(1巴克礼夫人将一本法文版的《茶花女》送给杜筠清,说这是你母亲最爱看的一本书,我把它送给你吧…… 杜说她还记得每次她母亲讲这个故事时都会流泪…… 从密室中出来的康老太爷也不禁被杜的风采所吸引, 他悄悄地驻足,凝视着杜。 花园 舒曼悄悄地看着怀表,又看了看康老太爷的那一辆豪华的中国马车,神色有些https://ent.sina.com.cn/v/2004-03-12/2111330013.html
2.外国文学名著连环画《茶花女》、《金钱问题》、《私生子》、《放荡的父亲》乔治·桑(1804-1876)《魔沼》、《瓦朗蒂娜》罗曼·罗兰(1866—1944)《约翰·克利斯朵夫》、《托尔斯泰传》、《贝多芬传》、《爱与死的搏斗》、《丹东》、《甘地传》儒勒·凡尔纳(1828—1905)《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梅里美(https://www.meipian.cn/336anlgh
3.茶花女(精)/名著名译丛书商品名称:茶花女(精)/名著名译丛书开本:2 作者:作者:(法)小仲马|译者:王振孙页数:229 定价:24.0出版时间:1980-06-01 ISBN号:9787020104468印刷时间:2015-06-0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次:1 印次:1 目录: 暂无目录! 精彩页: 我去看阿尔芒的时候,他正躺在床上。 https://h5.youzan.com/v2/goods/2fmp958c6qdqw
4.茶花作文500字(30篇)《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于1848年发表的一篇长篇小说,很快便闻名于世,四年后又改变成为剧本,在戏剧界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虽然此后他也写过不少在当时颇有影响力的小说,但可以这样说,那些作品和《茶花女》相比,就像一片片点缀在美丽茶花旁的绿叶。https://www.chinesejy.com/zw/135302.html
5.《茶花女》全书速览——风尘女子的伟大人格(茶花女)书评《茶花女》的故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我如何了解了“茶花女”玛格丽特并认识了阿尔芒·迪瓦尔;第二部分占据大部分篇幅,由阿尔芒讲述他和玛格丽特的爱情故事;第三部分是玛格丽特生前留给阿尔芒的信件。三个部分勾勒出妓女玛格丽特和阿尔芒惊心动魄、纯洁热烈、凄惨悲凉的爱情以及妓女玛格丽特的一生。故事起源于巴黎著名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164403/
6.读一本书2·小说·《茶花女》爱是成全,是永无止境《茶花女》就是根据小仲马亲身经历所写的一部力作,是发生在小仲马身边的一个故事。1844年9月,小仲马与巴黎名妓玛丽·杜普莱西一见钟情。玛丽出身贫苦,流落巴黎,被逼为娼。她珍重小仲马的真挚爱情,但为了维持生计,仍得同阔佬们保持关系。小仲马一气之下就写了绝交信去出国旅行。1847年小仲马回归法国,得知只有23岁的玛丽已经不在人世,她病重时昔 https://www.jianshu.com/p/517ccc4fb30c
7.余秋雨散文四篇阳关雪西湖梦千年庭院余秋雨谈散文写作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难怪曹聚仁先生要把她说成是茶花女式的唯美主义者。依我看,她比蔡花女活得更为潇洒。在她面前,中国https://www.meipian.cn/1ncwpyu8
8.《茶花女》:一场注定的爱情悲剧!阿尔芒痛不欲生,开始报复玛格丽特,用言语羞辱她,在极度痛苦中,玛格丽特肺病复发,饮恨黄泉,玛格丽特死后,阿尔芒看了玛格丽特的日记,才明白了所有的真相,他后悔不已,他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坟前摆满了白色的山茶花。 看了《茶花女》,人们总是难免会对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的爱情悲剧唏嘘不已,可是谁导致了这场悲剧呢?https://www.jianshu.com/p/52b2b3ca7a96
9.资料:电视剧《白银谷》分集大纲(6老太爷抱着那只大黄猫从里屋出来,叫住了他。 老太爷说,这个傻小子就是因为缺心眼才有这份胆气和我们明着争,可我们如果真的和他硬争,不也变成了缺心眼了吗? 老亭也有点愣了,老太爷的意思是要…… 老太爷沉吟片刻,对老亭说,你去替我安排一下,我现在要见的,是那个秦大少爷! https://ent.sina.com.cn/v/2004-03-12/2117330017.html
10.茶花女柳依依(肖复兴)妻子死后的第二年的春天,复活节过去好多天了,圣阿加塔田野里的麦苗已经返青,葡萄园里的葡萄藤也已经冒出了嫩芽,花园里所有的树都回黄转绿,唯独那株“茶花女柳”还是枯枯的,没有一片绿叶,像是一个完全脱发的老女人,赤裸着干枯的身子站在那里,骷髅一般,让人触目惊心。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3/2013-07-19/167772.html
11.茶花女(法)亚历山大·小仲马.pdf文档全文预览玛侬死后 她的情人替她挖 遥 了一个墓穴 他的热泪洒在她的身上 就连他的心也一起埋葬在这个 墓穴里了 而玛格丽特 她也和玛侬一样 是一个有罪的人 也许她也 遥 遥 016 曾像玛侬一样 对天主忏悔 但是 她最终还是死在富丽豪华的大房子 里 死在她熟悉的床上 死在心灵的沙漠中 而这心灵的沙漠比埋葬玛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119/7030060162002002.shtm
12.茶花女(豆瓣)茶花女 电影看得我泪如雨下就如同看原著小说一样悲伤 以前总是为玛格丽特的死对男主耿耿于怀 如果她不放弃活下去多好 现在看来死是她最好的归处 每看她放肆的大笑都特别心疼 现实生活污浊了她的身 可她的灵魂在遇到男主之后更加圣洁了 我相信她死后会是天堂里的天使 再不需要人前欢笑 (展开) 11回应 老猪2025-05-13 10:40:54 今天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899114
13.CCTV.com《茶花女》是一部世界文学经典,曾被多次搬上舞台银幕。1995年波兰拍摄的这版《茶花女》,女主角由波兰著名女演员安娜·拉德万,并凭借高超的演技获得广泛的好评。《茶花女》是一部凝聚永恒爱情的影片,以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经历为主线,真实细致的描写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那样纯洁美丽的巴黎风尘女子,为了自己不https://ent.cctv.com/20070530/102613.shtml
14.《茶花女》:从小说到歌剧星海音乐厅四个月后,当小仲马重游与玛丽同居的乡村时,大概触景生情,于是就闭门写作,用一个月就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也是他最出名的小说——《茶花女》(La dame aux camélias)。书中的男女主角阿芒和玛格丽特,无疑就是以他和玛丽作蓝本的。小说一经推出,即获得巨大的轰动。 https://www.concerthall.com.cn/newpage.php?id=935
15.茶花女读书笔记(精选7篇)茶花女读书笔记(精选7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茶花女读书笔记(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茶花女读书笔记1 https://www.duanmeiwen.com/biji/442425.html
16.《茶花女》读后感(15篇)要从深陷的泥潭中爬出来,是要花很大的力气和决心的,况且还要使自己最小程度地被泥水污染。玛格丽特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出色。可如此巨大的付出,换回的仍是人们的不理解和排挤,还有自私的人们的恶意中伤。 《茶花女》读后感15 没有华丽的文字,但那真挚的`感情对白却让每一个人如身临其境,渐渐地把主人公与自己http://www.unjs.com/dhg/6606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