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撰文/制作:雷声
论名气,王翰虽不如王维、王昌龄、王之涣那样耳熟能详,但他那首《凉州词》,如果哪个读书人没有读过,那简直会象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俄国人不知道彼得大帝一样,太搂啦!
但是,真正去过边塞的诗人并不多,那被称为唐代著名“四大边塞诗人”的岑参、高适、王昌龄和王之涣,只有岑参、高适两位是真正去过。同老乡王昌龄、王之涣一样,王翰也没有去过边塞,都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写诗,同那真正去过边塞的诗人写实风格相比,似乎更加地绚丽斑斓,想象空间更大。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两句是写: 正当战士们在一阵急促高亢的琵琶演奏声中杯觞交错、狂歌痛饮之时, 有人已经从琵琶声中听出了催发之意; 有人已经醉眼矇眬、不胜酒力, 想停下杯来。此时, 有人就借着酒兴和高亢的乐声大声说道: 喝,继续喝吧! 喝他个一醉方休, 即使醉倒在战场上, 也请诸君不要见笑, 因为“古来征战几人回”嘛! 对这两句诗的解释历来争议很大, 有人敏锐地看到了这两句诗的对立和反讽, 说这两句 “作旷达语, 倍觉悲痛”、 “故作豪饮之词, 然悲感已极”。所以,有人用低沉、悲凉、伤感、反战等字眼来概括这两句,甚至概括全诗的思想主题。在 《岘佣说诗》 中,清代诗人施补华也看到了这两句诗在语义上悲伤、厌战的反讽意味, 但他认为这两句诗不是表达一种悲伤厌战的情绪, 而是战士们为自己的豪饮所寻找的一个理由, 开的一句玩笑, 是一个 “谐谑语”,并认为: “作悲伤语读便浅, 作谐谑语读便妙, 在学人领悟。”
如果我们将这两句诗理解为旷达豪饮, 是战士们开的一个“玩笑语”, 是战士们夸大陈述的豪饮之词, 但这“玩笑语”的背后,未尝就没有对战争残酷性和战士们不幸命运的深切关注!
这才是真正的浪漫乐观!
王翰(唐)
译文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朗诵者简介:
孙道临1938年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1943至1944年先后加入中国旅行剧团、国华剧社、南北剧社,演出过话剧《雷雨》、《日出》、《家》、《茶花女》等,并导演《青春》一剧。1948年入清华影片公司,演出了黄宗江编剧的《大团圆》。1949年,孙道临参加了上海远东影业公司《大雷雨》的拍摄,并在昆仑影业公司完成《乌鸦与麻雀》一片的拍摄。此片获文化部1949至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主演 《渡江侦察记》、《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李四光》、《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十余部影片,塑造了各种鲜活的银幕形象。1984年后孙道临自编自导影片《雷雨》、《非常大总统》,并饰演男主角。1992年执导《继母》。2001年,80岁的他导演的电影《詹天佑》,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
孙道临曾改编过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蒂的《呼啸山庄》,翻译演出过《疯狂奇谭》,翻译出版过美国女作家丽莲.海尔曼的电影剧本《守望莱茵河》等。
孙道临出版有诗歌散文集《走进阳光》、盒带《唐诗欣赏》等。
孙道临还是一位出色的译制片配音大师。他台词处理吐字清晰、音色优美、语言准确、感情丰富,他为《王子复仇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基督山伯爵》等二十余部外国影片配过音。特别是1958年他在《王子复仇记》中为王子哈姆雷特配的音潇洒、俊逸、高贵而绝无媚俗气,堪称银幕经典,其配音成了当时演艺界训练口音的标准教材,甚至对全国人民从此以后的说话腔调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孙道临热心推动群众性朗诵活动,耄耋老人还担任着中国朗诵协会会长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