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教案(精选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组织专题,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其中,《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是精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是略读课文。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单元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感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表达思想感情。

3、认识本组汉字,学会田字格内生字,正确读写每课新词。能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4、学会用具体的事例说一说、写一写自己感受到的关爱,表达真情实感。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教教、流探究、共同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感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教育。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表达思想感情。

2、认识本组汉字,学会田字格内生字,正确读写每课新词。能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学会用具体的事例说一说、写一写自己感受到的关爱,表达真情实感。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教学中要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这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词语卡片、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的寓言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生字"窟窿"的教学导入新课

1、(课件及各种物件)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看,它们上面都有什么?

2、出示生字词"窟窿",指导读准字音。

所以这两个字都是穴字头。注意:"窿"字在书写时,这里的一小横可不能忘记。

3、当出现了窟窿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二、学习课文

1、(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并划出你不懂的地方。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谁提出的问题最有思考性?)

(4)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词语("亡羊补牢"暂时不考虑解释)

"街坊"(提示:指名一个学生回?你家住在哪里?""谁家和他住在同一条街上(或小区)?""街坊就是。")"后悔"出示课文中的原句。理解:

2、他后悔什么?为什么会后悔?

回答后,给课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是养羊人,听了街坊们的劝告后,会怎么想?板书:不听劝:(课件:有个窟窿的羊圈前,养羊人与一个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对读对话。

3、谁知夜里,狼又从这个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课件)板书:又少一只羊

现在,你有没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板书:后悔

"不该不接受"早知道,当初就______,"不该不",两个"不"说明他真的很后悔。羊连丢了两只,你是养羊人,心里也会______,试试看,将养羊人心里的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引读)转念一想,_______。于是,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

结合理解"从此":"此"表示"此时、此地","从此"就是从"__________"开始。他怎么补的?补得怎么样?(课件: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的)板书:堵上窟窿;羊再也没有丢失再朗读这段话,注意突出这些词。

4结合板书理解"亡羊补牢"。

5、齐读课文。

(课件: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着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养羊人此时会想些什么?

三、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指名给课文配音。

齐读全文。

2、刚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看了这些画面,它们上面出现了窟窿,该怎么办?如果,这些窟窿就像是我们同学身上的缺点,又该怎么办呢?

四、技能训练题:

小辩论我喜欢养羊人我不喜欢养羊人

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喜欢或不喜欢),并说清楚理由。

第二课时

一、自学质疑

1、自由阅读,个人质疑。

可质疑词句意以及个人想了解的问题。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阅读。

2、学生说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词义:盘缠硬要问题:“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南辕北辙》中那个做车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的想法对?为什么?

3、组织阅读课文。

①齐读

②自由读

③个别指导

二、讨论解疑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亡羊补牢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五、学习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悔()叼屈隆

梅()叨窟窿

2背诵这则寓言。

3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已经丢后悔

亡羊补牢做法不补赶快堵(未为迟也)

结果又少再没丢

教学过程(第2课时)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识字

(一)、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有哪些呢?(学生说)这些寓言故事简短有趣,都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2、观察谈话: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

3、解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画出生字词。

2、讲讲大致内容。

(一个种田的人想出了一个让禾苗长得快的办法,他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最后,他的禾苗全枯死了。)

二、合作交流

1、出示生字。

2、自由拼读。

3、组成小组自行解决读音问题。

4、拼读音注意点:

寓、焦、喘

5、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三、品读领悟

1、读题思考: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相机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zhang"。

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3、自读课文。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利用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

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教师充分鼓励学生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时地强调重点字词。

5、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他又是怎样做得?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四、巩固延伸

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

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

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抽象出寓意。

1、出示“我会写”中的“焦、费、望、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教师适当强调。如:“焦”的上面,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住”;“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费”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写“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笔有变化。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3、学生自主练写,写后互相评议。写得不好的多写几个。

五、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巴望 终于 结果

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内容]

寓言四则

[活动目的]

1、知识与能力:领会寓言寄寓的深刻道理,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朗读,讨论,表演等到形式,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实际,从寓言中受到启迪。

[教材简析]

四则寓言有两则是选自《伊索寓言》,另外两则选自《韩非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智子疑邻》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遭到不同对待。《塞翁失马》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寓言的内容大多涉及人生的道理,因此领会寓言寄寓的深刻道理,多角度概括寓意就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多方面查阅寓言有关资料,阅读《伊索寓言》和中国古代寓言,并制作课件。学生查阅有关《伊索寓言》的文学常识,并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结合注释试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学时,我们就学过一些简单的寓言故事,它们往往借浅显易懂的故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你还记得哪些?(学生讲寓言)那么,什么是寓言呢?

教师介绍寓言特点: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到表现手法。今天,我们不仅要知寓言,还要懂寓言,写寓言。

二、朗读寓言,分析故事情节,探讨寓意。

1、分角色朗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读出人物的语气。

思考:

①“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的“笑”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笑?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态?

②“赫尔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现了什么?想像一下赫尔墨斯最后的表情。

③这则寓言蕴含着什么道理?

④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人吗?

⑤你觉得这两个故事还适用于哪些人?

2、朗读《蚊子和狮子》,分小组解决下面问题。

①蚊子的话“你并不比我强”“我比你强得多”有道理吗

②蚊子的叹息,说明了什么?

③这则寓言有什么寓意?

④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人吗?

⑤你觉得这两个故事还适用于哪些人?

三、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改动后的文章让人无法知道一个银元是多还是少,赫耳墨斯离去时是否高兴?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所以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并且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四、拓展想像,自编寓言

自编寓言故事,注意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参考题目:

①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两个续编题目:

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

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②编写寓言:嘴和眼的对话树和斧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邯郸学步》这二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生懂得《滥竽充数》《邯郸学步》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出示预习提纲。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寓言。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展示交流反馈

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板书:滥竽充数)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不懂的字查字典,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课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难理解?

竽:簧管乐器。充数:凑数。

师:“滥”字有难点,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思考老师所给出的三个问题.

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2、讨论问题,理解课文。

(在讨论中逐步理解课文,体会南郭先生不会装会的样子,揭露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丑恶嘴脸。)

⑴分组讨论,理解课文。

⑵大组交流,切透课文。

⑶板书小结,深化课文。

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不会装会只好逃走无机可乘

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1、师: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师邀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大家有没有兴趣?

师:看来,大家信心十足啊!这一次的活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一张表格,大家要通过研究讨论共同完成这张表。好,我们先来看看发下来的.表格。

听竽者喜欢南郭先生的做法南郭先生的结果

师:我们在填表时,要多读读课文,多思考,综合大家的意见,划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填入表中。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单位自学课文展开讨论。

2、学生讨论填表

3、学生反馈,教师适机指导朗读。

4、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读课文,反馈)

师:我们还能从齐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真才实学严格把关

师: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这是所有研究员踏踏实实学习研究的成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

师: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你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滥竽充数”之类的事情,也有象南郭先生一样的人。你找到过吗。——说说我们身边的南郭先生

五、检测反馈

一、读拼音,写词语。

gāo chāo zī shì mó fǎng làn yú chōng shǜ

( ) ( ) ( ) ( )

二、近义词 ,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三、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 ( ) ( )

第二节

一、总结学法,迁移学习。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第一则寓言的方法,然后分学习小组自学第二则寓言。

二、出示预习提纲

步骤:提出问题→自读自悟→小组交流。

三、集体汇报学习情况。

a.那个学走路的人为什么要爬着回去?

b.他是怎样学习走路的?

c.像他那样学本领行吗?

d.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

四、熟读升华,超越文本

1.熟读这两则寓言。

2.小组再度合作,选择其中一则寓言演一演。

3.汇报表演。

4.模仿记者采访“南郭先生”和“那个燕国人”。

五、质疑问难,总结全文

六、检测反馈,拓展训练。

1.选择其中一则寓言,续写寓言故事。

2.把这两则寓言故事讲给小学弟、小学妹听。

板书设计: 邯郸学步

姿势不好看 机械模仿 爬着回去

课后反思:

学生在轻轻松松的表演中,不知不觉地就达到了教学目标,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使他们的想像力与口语交际能力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还异常精彩。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这些字。

2、能读懂故事蕴含的意思,明白“水滴石穿”、“守株待兔”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3、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好不同角色的话,并表演“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个成语的意思,并能灵活运用这个成语。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准备与故事有关的图画,或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找几个与故事寓意相近的成语。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水滴石穿”

(一)激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许多故事的成语吧,这些词语内容非常生动有趣,你能把自己知道的成语说给大家听一听吗?抽生说。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有趣的成语故事:(板书:寓言两则水滴石穿)。

生齐读课题。

2、“水滴石穿”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靠同学们自己来学懂,你们能不能做到啊?

(二)初读课文,练习朗读

1、学习前给大家提出两点要求:第一要会读,读谁字音,读通课文,读懂这个故事。第二要会想,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同学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等会男生和女生来比一比,看哪边读得最好。现在抓紧时间练习读书,师巡视指导。

2、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

3、哪位同学代表男生参加朗读比赛呀?其余的认真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什么地方读得好?抽生读,抽生评价,老师评价,纠正读间“阶jiē”、“嫌xián”,指导书写。

4、请一位女同学与刚才那位同学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5、师评:读得太好了。谁读得最好呢?生评。

6、师:两位同学都读得很好(在黑板上给“男生”和“女生”下各画一面小红旗)。老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课文里有哪些词不懂,用笔勾画下来,有哪些问题不明白,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等会儿提出来我们一块解决。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2、学生小组内讨论。

3、各组派代表提出不懂的问题。能当场解释的字词,采取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解答,难一点的问题梳理出并板书:

(1)“水滴石穿”是什么意思?

(2)水滴怎么会把石阶滴穿呢?

4、同学提出的这些问题,我想你们能自己解答,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想想这些词的意思。自己再读,找答案。

5、师引导:有同学见过家门前的石阶被水滴滴出了一些小窝窝吗?请见过的'同学来描术一下。

6、小组内讨论:“小滴真能滴穿石阶吗?”抽生说相信或不相信的原因。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引导学生体会语气,请相信水滴能把石阶滴穿的一名同学来读水滴的话,试着用肯定的语气来读。另请“不相信”的一名同学来读石阶的话,试着用嘲讽不信的语气来读。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师评:两边的同学都读得很好,都可以画红旗。

8、出示多媒体课件,生认真看画面:“水滴一滴一滴不停地落在石阶上……,过了一年又一年,终于把石阶滴穿了。”

你们现在知道“水滴石穿”是什么意思吗?抽生说,师补充。你能用这个成语说一句话吗?

9、师范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生边听边想:

(1)水滴和石阶谁的说法对?

(2)水滴是怎么把石阶滴穿的?

(四)启发思考,明白寓意。

1、师小结:上课前老师说过了,水滴石穿是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除了告诉我们水滴能把石阶滴穿这个内容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你从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故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生自由发言,师给予肯定,表扬。

3、师总结:同学说得真好。水滴石穿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不停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像水滴一样,朝自己的目标不停地努力进取,那么,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五)拓展延伸

你能找出与这个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或名言警句吗?

(不屈不挠积少成多锲而不舍……)

二、学习“守株待兔”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故事,今天,我们还经学习一篇有趣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大家齐读课题。

2、想一想,“株”是什么意思?“待”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抽生说。

3、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呢?想要知道吗?请大家翻开书,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农夫、窜出来、撞死、树桩、拎着、喜滋滋”。

3、指导书写:窜、撞。

4、小组检查朗读情况,一人读一段,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三)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读完后,抽生讲故事大意。

2、再一次朗读课文,勾画出写农夫内心活动的句子。抽生读。

3、指导朗读: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农夫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极了)读书的时候应该有什么样的表情?(高兴)用什么样的感情和语气来计?(快乐的,喜滋滋的)

4、生自由练习朗读,师巡视指导。

5、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读一读?指名读,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听完后请学生评价读得怎么样?(表情、语气、感情)

6、你能读得比他还好吗?再抽生读。师评:两位同学都读得很好,结合最后一句,同学能不能加上什么动作神态,绘声绘色地读这一段。

学生组内练习朗读。

7、请全体同学起立,一齐朗读这段,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神态。

8、想一想,农夫心里还可能想些什么?先在小组内讨论,再汇报发言。

(四)读想结合,表演课文

1、自己读第三段,体会农夫感情。

2、你能把农夫心中的希望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吗?可以加上动作说。抽生说,师及时给予肯定表扬。

3、农夫的希望实现了吗?读最后两句话,想一想,农夫这时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失望)应该怎样读?试着读一读。

4、再读课文,想一想,读这一段时,情感有哪些变化?

应该怎样读?(由充满希望到失望)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抽生读,齐读。

5、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农夫说些什么?小组讨论。指名说。

师小结:同学们学得真好,老师也想对农夫说:你不应该把偶然发生的事当成必然会发生的事,不要再等了,赶快种田吧。

6、学了这个故事,同学们的收获真多,想不想演一演这个故事?你可以按原文来演,也可以创造性地演。

(1)学生组合小组,排练课本剧,师巡视指导。

(2)学生表演课本剧。

(五)拓展延伸

1、把“守株待兔“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和父母合作表演“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他人听。

【重点】

认知生字。

【难点】

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俺们以前学过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儿歌、古诗。但你读过寓言吗?寓言就是用短小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俺们就来学习27课的两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⑴认读字音。

教师手指题目问,这四个字中哪个不认知?生指出,并查字典加音,指名读,其他生跟读,再指各读。

⑵积累新词“寓言”、“寓意”。

⑶借拼音认读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寓意:是寄托或隐含的意思。

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请大家读读课文吧!

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两则寓言中选一则自学),要求:

⑴读准字音。

⑵说说这两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3、同学预习,老师指导。

4、同学汇报自学情况:

⑴检查第一则:

指名读生字,读不准请同学帮助。

指名读带生字的句子。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揠苗助长》中的人的方法是什么?

⑵检查第二则:

方法同上。

过渡:假如大家肯努力,用心学。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三份礼物,分别放在三层楼房的三个房间里,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想)那大家快点练一练吧!

三、送礼物

1、幻灯打出第一份礼物是个玩具熊。

要求:先默读词再读带点字音。

⑴寓言焦急盼望喘气总算白费一大截

⑵守株特兔窜出来撞树桩从此丢下锄头肥

2、第二份礼物是,机灵猴:俺会说。

要求:理解词义,找出本词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意思。

⑴盼望焦急地自言自语终于一直筋疲力尽揠苗助长

⑵忽然窜出来撞死又肥又大乐滋滋地从此丢下

3、第三份礼物是,美丽的孔雀:俺会读。

要求:读准字音(可选一段读,可全读,读好)

⑴同学练读。

⑵小组内指名读,读的不准的地方,同组同学协助直到读好为止。

四、小组合作讨论

1、默读课文:

同选一则寓言的小组交流自身的`阅读体会。

2、朗读课文:

学当老师,给另一组的同学讲你学的寓言。

五、大组互讲,互学寓言,体会寓意(形成擂台赛看哪组学的好)

1、看图讲故事。

2、读文中带讽刺性的句子。

六、作业

想想实际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生字(卡片)

二、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写正确:

“丢”字是上下结构,中间的竖不能与下边的撇折合写成一笔。

“焦”字的上半部是四横,不能少写一横。

“算”的中间是“目”不是“日”。

“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

2、写美观:

“守”字的横不要超越“宀”。“丢”和“算”二字的下面的横却要与写长。“费”字上边的“弗”应尽量写扁。

3、描红。

三、读读想想

幻灯逐次出示三个句子: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在树桩旁边等着。

读一读句子,去掉带点的词,句子的意思和原来一样吗?

(让同学感悟句子表达的具体性和准确性)

四、朗读竞赛

两组竞赛朗读。

五、你想对种田人说什么?

六、拓展运用

从文中找出你新学的词语誊写在词语积累本上。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问:你读过寓言故事吗?你能举例说说吗?

小结: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言,讲道理。寓言就是用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寓言二则》,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齐读: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现在我们学习第一篇《揠苗助长》。板书:揠苗助长 (齐读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圈画生词

2、指读课文,纠正读音

3、课件出示,认读生词

三、细读课文,领悟寓意。

1、课文写的是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2、这个种田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是从那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课后读读想想

理解巴望、焦急的意思

3、这个种田人使用的办法好不好呀?为什么?

4、课件出示: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呢?小组讨论、汇报。

5、这个人的问题出在哪儿了呢?

四、小结

1、归纳、明确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2、我想对种田人说……

板书设计:

起因:想让禾苗长得快些

揠苗助长 经过: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做事要遵循事物自身的.规律

第二课时

一、课件出示,这幅图用哪个词语?

1、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

2、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

2、课件出示(窜出来 树桩 撞死 锄头 庄稼 乐滋滋 )指名读,齐读。

3、质疑:根据这个课题,你能想到什么? 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三、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种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结果呢?在文中找到画下来?

汇报:

板书:庄稼全完 野兔没来

(一)研读课文,知道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1、田里的庄稼怎么会全完的呢?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把它用横线画下来。

2、学习句子:从此他丢掉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自由读读句子,比较句子,看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交流

(3)朗读指导

寓言的朗读和其它课文的朗读有点不一样,它就好像在讲一个笑话故事,听老师来读一读

(4)小结:种田人整天什么农活也不干,也难怪,他的庄稼全完了!

3、学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板书预设)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二)研读课文,知道不能凭着运气生活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因为没有劳动,所以庄稼全完了,可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么又没等到野兔呢?

2、理解“窜”,“窜”是什么意思?笔直地向前跑,能叫“窜”吗?究竟怎样的跑才叫“窜”?(“窜”就是没有方向地乱跑)

3、什么原因,野兔要这么慌乱地从树林里跑出来,四人小组想象野兔“窜”的种种原因

小结:你们刚才说的种种情况确实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因为这些原因,野兔每天从树林里窜出来就撞死的可能性大吗?

4、种田人意识到这一点了吗?从哪里知道?能给 “乐滋滋”换一个词吗?

5、朗读指导: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种田人更是开心极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这句话读好吗?指导朗读

6、因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正因为有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从捡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直坐在树桩旁傻等(课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每天,他就是在那儿撞上的运气,可直到最后,他还是没再等到兔子

7、学到这儿,你又明白了什么?(板书: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三)现在,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请你把自己想说的话交流交流。

小结:靠碰运气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只有实实在在去做,才能有收获。

THE END
0.2025三年级下册语文《伊索寓言》必背122篇寓言道理三年级下册语文重点 ——《伊索寓言》中的 122 篇寓言,篇篇藏着生活大道理。《狮子和报恩的老鼠》告诉孩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以貌取人。《毛驴、狐狸想和狮子》则强调,朋友间应相互友爱、共克困难,背叛朋友终害己。这些道理,对孩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大有裨益,还是写作的绝佳素材,考试也常考。快陪孩子一起https://www.jianshu.com/p/77b0795ee9ff
1.2025三年级下册语文《伊索寓言》必背122篇寓言道理狮子朋友三年级下册语文重点 ——《伊索寓言》中的 122 篇寓言,篇篇藏着生活大道理。《狮子和报恩的老鼠》告诉孩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以貌取人。《毛驴、狐狸想和狮子》则强调,朋友间应相互友爱、共克困难,背叛朋友终害己。这些道理,对孩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大有裨益,还是写作的绝佳素材,考试也常考。快陪孩子一起https://m.sohu.com/a/870469082_122069396/?pvid=000115_3w_a
2.三下语文快乐读书吧伊索寓言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 一、选择题 1.用一则成语来概括《骄傲的蚊子》的寓意,恰当的一个是(A )。 A.骄兵必败 B.夸夸其谈 C.纸上谈兵D.自鸣得意 2.《行人与梧桐树》是说,有些人不知好歹,享受了别人的帮助,还应该懂得(C) A.感恩别人 B.伤害别人 https://www.meipian.cn/3eqdy8y9
3.三年级下册语文《伊索寓言》名著导读.pptx三年级下册语文《伊索寓言》名著导读.ppt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封面导读;走进作者;伊索寓言;农夫和他的儿子们;认识主要人物;主要人物关系;猜想故事内容;感知故事内容; 看看这些图片,猜猜会发生什么。你最想知道哪个图片背后的故事?;留下悬念,推荐阅读;阅读成果展示;考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422/8041126120003077.shtm
4.《伊索寓言快乐读书吧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课本配套阅读书目老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伊索寓言 快乐读书吧三年级下册 人教版语文课本配套阅读书目 老师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在线选购,本书作者:冯影,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https://item.jd.com/14526242.html
5.三年级下册伊索寓言/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牧羊人和狼崽/179 捕鸟人和云雀/180 吹牛的人/182 点击查看更多 内容介绍 相传公元前六十几,古希腊有一个人,名叫伊索,他收集了很多民间故事,汇集成了《伊索寓言》。这些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在世界各地流传两千五百余年而经久不衰。 图书插画 点击查看更多https://www.pep.com.cn/products/jf/zhxxjf/ywxkjf/201904/t20190402_1937047.shtml
6.《伊索寓言》导读单(素材)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试着写一写吧:故事名称主人公代表哪类人故事的道理这么多故事主人公,你最喜欢谁:你为什么喜欢他:你最想成为谁:你认为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他:第二关:走近《伊索寓言》中的“狼”《伊索寓言》记录了许多只狼的故事,请你画一画,画出狼的肖像画,写一写,写出每个故事里的狼做了什么、有什么性格特点。《看家https://www.zxxk.com/soft/38128816.html
7.《伊索寓言》(课件)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pptx《伊索寓言》(课件)-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pptx,整书解读和说课 《伊索寓言》 多元视角说整书第一环节 整书解读一、了解作家、关注背景二、了解内容、关注表达三、了解人物、关注细节四、了解影响、关注价值 整书解读一、了解作家、关注背景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515/5122023110010210.shtm
8.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备课系列之寓言(第二单元)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寓言故事。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本单元以“寓言”为主题,依次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 “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经典寓言故事,提示阅读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旨在时一步激https://www.meipian.cn/43cc7it4
9.导读概要|三年级下学期“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伊索寓言本书是统编语文教科书“快乐读书吧”的推荐读物。 《伊索寓言》揭示的道理在今天仍然适用,是深入认识社会与人性的箴言。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早期的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不仅简单易懂https://www.jianshu.com/p/23298efbb627
10.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伊索寓言》道理梳理.pdf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伊索寓言》道理梳理 第1篇 朋友之间要互相友爱,遇到困难时,要互相帮助,共同 毛驴、狐狸想 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敌人。而不应该像狡猾的狐狸那 和狮子 样,背叛朋友,出卖朋友。害人者,往往先害了自己。 多站在别人角度去思考问题,就会看清楚问题的本质,不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24/8130141037006137.shtm
11.快乐读书吧三年级下册共4册(中国古代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快乐读书吧三年级下册 共4册(中国古代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作者:快乐读书吧三年级下册 共4册(中国古代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冯影 著,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ISBN:9787553685205。http://product.m.dangdang.com/product.php?host=product.dangdang.com&pid=27855998
12.《伊索寓言》读书笔记摘抄三年级(精选7篇)《伊索寓言》它是一座神奇的宫殿,里面储存着无数充满魔力的故事,反映了许多人生和生活的原则,将使我们受益一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伊索寓言》读书笔记摘抄三年级,欢迎大家来阅读。 《伊索寓言》读书笔记摘抄三年级篇1 《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其故事流传于民间,到公元前三世纪成书。相https://www.xuexila.com/zw/dushubijii/c1691935.html
1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整本书阅读《伊索寓言》(说课课件).pptx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整本书阅读《伊索寓言》(说课课件).pptx,伊索寓言 CONTENT教材分析目录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说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01--02--03--04--05--06--07--08- 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 ——PART ONE01 教材分析《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统编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528/8122037005005073.shtm
14.《伊索寓言人教版快乐读书吧三年级下册课外书经典书目曹文轩陈先当当文轩网旗舰店在线销售正版《伊索寓言 人教版快乐读书吧三年级下册课外书经典书目曹文轩陈先云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生阅读书籍3下学期儿童文学读物正版》。最新《伊索寓言 人教版快乐读书吧三年级下册课外书经典书目曹文轩陈先云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生阅读书籍3下http://product.dangdang.com/1470113222.html
15.小学三年级语文《伊索寓言三则》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伊索寓言三则》教案 一、设计理念“教材只是个例子”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并学会用“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习伊索寓言,并且迁移运用这种方法,为《蚂蚁和屎壳郎》编写寓意,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让学生初步掌握学寓言的方法,从而打开学寓言的一扇大门。https://www.51test.net/show/10197290.html
16.三年级下册有关寓言故事的手抄报四年级下册手抄报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故事手抄报内容汇总 瞧我们做的手抄报是不是很美啊 三年级上册伊索寓言手抄报伊索寓言手抄报 三7班主题手抄报展评活动纪实 写美篇 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 三六班成语故事手抄报评选活动汇报 手抄报三童话与寓言 二年级二班寓言故事手抄报 寓言故事手抄报中国古代成语故事好书推荐读后感黑白线描电子小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 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3559686.html
17.优质课视频网小学语文教学视频03小语三下《伊索寓言》推进课完整课例教学视频,2024年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专题研讨活动.mp4 10-04 367 03小语三下《伊索寓言》推进课完整课例教学视频,2024年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专题研讨活动.mp4-本视频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专题研讨活动的一部分,重点导读《伊索https://www.yzksp.com/
18.“童趣小寓言精彩大世界”——三年级讲寓言故事比赛为了有效落实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实践活动,检测学生对《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等必读书目的掌握情况,讲寓言故事,明做人道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4月12日下午,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前夕,华外实验三年级组在四楼报告厅举行了“童趣小寓言 精彩大世界”寓言http://www.esfl.sh.cn/cc/e5/c40186a511205/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