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4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试卷,作为学生,想要成绩提升得快,那么平时就一定要进行写练习,写试卷,还在为找参考试卷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4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加粗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2分)

A、祈祷(qí) 亢奋(kàng) 鲜为人知(xiān)

B、花圃(fǔ) 脑髓(suǐ) 回环曲折(qū)

C、哺育(bǔ) 遒劲(qiú) 潜心贯注(qián)

D、阴霾(mái)归省(shěng)叱咤风云(chì)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 (2分)

A、逞能 仰幕 相德益彰 石破天惊

B、无垠 巴望 家喻户晓 迫不急待

C、怪诞 静穆 永往直前 知足安命

D、冗杂 惬意 语无伦次 义愤填膺

3、结合语境,解释加粗字有错误的是( ) (2分)

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罕:稀少。

B、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谷:穷尽,指困境。

C、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 觑:看。

D、我相信我这一生是不会有冻饿之虞的,因为我老早就考虑到怎样预防意外的事故。虞:料想;猜度。

4、不是句中加粗词语近义词的是( ) (2分)

A、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 同窗:同学

B、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踌躇:彷徨

C、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娴熟:熟练

D、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让它们无需互相妒忌。妒忌:嫉妒

5、作品、作家、国籍完全正确的是( ) (2分)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美国 B、《最后一课》―莫泊桑―法国

C、《观舞记》―林海音―中国      D、《社戏》―鲁 迅―中国

6、默写。(10分)

⑴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分)

⑵为了突出“口技者”表演失火、救火场面的精湛技艺,原文从侧面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口技》)(2分)

⑶未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为邓林。(《夸父逐日》)(2分)

⑷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2分)

⑸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2分)

7、仿写:(2分)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并且给人类以深刻的启迪。我喜欢斑羚,因为在种群面临灭绝的时刻,它们能够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生命为下一代开辟生存的道路;我喜欢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共9分)

⑴在你阅读过的下列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从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任选一个角度简略说说理由。(60字以内,4分)

《童年》《鲁滨孙漂流记》

⑵请你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介绍你所知道的当地节日风俗习惯。(不超过150字)(5分)

二、阅读理解:(共36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回答9——12题 (13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9.解释下列加粗词(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 (2)即更刮目相待 ( )

(3)父异焉 ( )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10.翻译以下两个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1.甲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中哪句话点明方仲永由于不学习导致天赋消失?(2分)

12.【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然而吕蒙跟方仲永的求学结果有什么区别,谈谈你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所受到的启示。(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2分)

①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②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我捡起小青石榴。

③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

④“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⑤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⑥爸爸的'花儿落了。

⑦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3.第②自然段画“___”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分)

14.本文着力表现“我”的成熟与长大,但为什么还写弟弟妹妹的年幼无知,竟然还在家里嬉戏,好像压根父亲病重与之毫无关系?(2分)

15.试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⑥⑦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16.文中写“我是小小的大人”,感到自己长大了。你在家中感到自己长大了吗?请写出某段情景。(不超过60字)(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1分)

风雪中的一课

①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

②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这时走进教室。

③“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④“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

⑤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绒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⑥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五分钟过去了,老师费力地说:“解散。”

⑦就在我还未能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的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⑧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起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18.第①段中“读书的心思似乎被冻住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9.欧阳老师在操场上给学生上这一课的用意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三、 写作实践:(40分)

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22.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犯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 。(2)记事真实,感情真挚。 (3)字数不少于500字。

1、C

2、D

3、D

4、B

5、D

6、答案:(1)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道渴而死 弃其杖 (4)闲敲棋子落灯花 (5)凭君传语报平安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里错一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不倒扣。

7、答案示例:我喜欢华南虎,因为在被困于铁笼内时,它仰天长啸,表达出不羁的灵魂。评分标准:本题共2分。动物名称占1分,喜欢其理由占1分。(“理由”必须符合本段文字的内涵——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并且带给人类深刻的启迪)

8、(1)答案示例:鲁滨孙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理想,他的百折不挠、意志坚强的性格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评分标准:本题共3分。小说人物名称占1分,从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任意一个角度说理由占2分。(“理由”部分;角度明确而单一、字数符合要求各1分) (2)略

二、阅读理解:(共36分)

(一)(13分)

9.(每小题1分,共4分)

(1)推脱 (2)重新 (3)对感到诧异 (4)通“攀”,牵,拉

10 .(每小题2分,共4分)

(1)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开始宴请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仲永提诗。

(2)只要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11.(对一问得1分,共2分)

①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泯然众人矣

12.(3)①一个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个年幼不学,泯然众人(1分)。②启示围绕课文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来谈。(2分)

(二)(12分)

13.(4分)答:自然环境描写(2分)。侧面烘托爸爸身体不好,不久将要离开人世(2分)。

14.(2分)答:运用反衬的表现手法。用弟弟妹妹的年幼无知反衬“我”的长大与成熟,应当挑起家庭的重担。

15.(3分)答:在结构上是末尾点题,总结全文(1分);在内容上是“一语双关”:既写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又暗示“我”长大成人,理应挑起家庭的重担(2分)。

16.(3分)略(意对即可)

(三)(11分)

17.(2分)欧阳老师在风雪交加的一天带领全班同学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上了一堂令人难忘的课。

18.(4分)比喻。形象地表明了天气异常寒冷;渲染了严峻、冷酷的氛围;衬托了欧阳老师让同学们在暴风雪中经受困难的考验,锻炼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的良苦用心。

19.(2分)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20.(3分)“略”。(意对即可)

三、写作实践 (40分)

A等(30—40分):主题明确,内容能比较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正确,基本上没有错别字,书写认真,卷面整洁。符合习作要求。

B等(20—29分):主题明确,内容能比较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中心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符合习作要求。

C等(15—19分):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层次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基本符合习作要求。

D等(14分):不合题意,内容不具体,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点错误,错别字多,不符合习作要求。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项中对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是 ( )(2分)

A.伫(zhù)立 酝酿(rǎng) 枯涸(hé) 骇(hài)人听闻

B.附和(hè) 落难(nàn) 看(kān)护 忍俊不禁(jìn)

C.诱(yòu)惑 雏(chú)形 收敛(liǎn) 猝(zhú)然长逝

D.玷(diàn)污 泯(mǐn)灭 宽恕(shù) 苦心孤诣(yì)

2.下列语境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B.耳朵灵敏的 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形容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

D.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形容言语、动作 有意思)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为了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央电视台举行了一台隆重的节目。

B. 巴金老人的一生, 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C. 兰州市文明办、城管局、绿化委联合开展、策划的“我给金城添抹绿”大型爱心志愿活动,得到了市民很多的响应。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某些部门稍一放松,那些制假造假的地下工厂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兴旺起来。

C.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学写散文一举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真是妙手偶得啊!

D.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根深蒂固的人,都看不见这种有奇特功能的衣服。

5、 周日到了,同学张力到你家一起写作业。作业完成后,张力提议到附近的网吧去打电子游戏。他说反正作业也写完了,就对父母声称到外面的小区去买学习用品,这样就可以万事大吉了。(4分)

(1)你怎样拒绝他的提议?(40字以内)(2分)

(2)如果你还想劝说他也不要去网吧,你又会说些什么?(2分)

6.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 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___________,多一些和谐与温暖, ___________,多一些真诚与团结, ___________。

A.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B.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C.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D.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7.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①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君问归期未有期, 。(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⑤“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一句话:

⑥《钱 塘湖春行》一诗结尾写诗人被美丽的春色所陶醉,留连忘返的诗句是:

⑦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⑧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2分)…( )

A.《论语》记录了孔子的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

B.《金色花》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所作。

C.《聊斋志异》是一部以写狐鬼故事著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大多以谈狐说鬼的形式讽刺了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罪恶。

D.《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它反映了我们的先民对自身起源的探索。

9.名著阅读(4分)

(1)《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例如:

A.《乌龟和老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B.《蚂蚁和蝉》讽刺了好逸恶劳的人。

C.《狼和小羊》告诉我们要互相合作才能活的更好。

D.《两只口袋》提醒人们要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不要只看自己的长处。

上面的四个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 )(2分)

(2)《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 ” 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 ”。(2分)

二、第二部分(60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下车引之( )

(4)元方入门不顾(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君与家君期日中。

12.“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3.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

14.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 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

可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地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 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那小男孩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妈妈醒来。妈妈刚刚睁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您 一 件礼物” 。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去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15、从小男孩的作文《愿望》看,他希望得到什么?老师满足了他的愿望吗?(3分)

16、从文中看,你认为老师是怎样的人?(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9--24题 (17分)

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②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黑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③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 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④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

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⑤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19、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3分)

20、第①段和第②段划线句都是描写,分别衬托了“我”的心情和孩子们的 心情。(3分)

21、“我”对放风筝十分厌恶,有哪两种具体表现?请概括回答。(2分)

22、第③段哪些语句体现了小弟弟对风筝的喜爱?选用了哪些描写方法?(4分)

23、第⑤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2分)

24、探究:“我”为什么称毁坏小兄弟风筝这一幕为“精神的虐杀”?(3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

洗脚

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

二十多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多 少。

有的时候,他也希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的那样,可是那毕竟是在电影里。

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

父亲的脸上先是chà异,然后笑了。他看出儿 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你先去打一盆水来。”

“温度怎么样?”他问。“蛮好蛮好!”父亲说。然后,再怎么办呢?他问自己。那双脚就在面前,他想用手去chù摸它,可是心里却有些犹豫。不由自主地想:[甲]若干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白嫩、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的地嬉笑,直到他们生气。

[乙]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在水里却安静地有些害羞。自己心里有微微的酸。

“帮我把毛巾拿来。”父亲说。

忙去取下衣架上的毛巾,递给了父亲。突然,他又扯过了毛巾,他说:“不,还是让我给你擦擦脚吧。”

于是,父亲的脚就在自己的手里,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的父亲。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里面有黑色的泥,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像一件活着的文物。

心里的那股酸,冲到了鼻腔。这时,父亲将脚缩了回 去。“好了好了,洗好了。”他开始往脚上套袜子。

那双破袜子,似曾相识,哦,是自己穿破了扔在家里的,却被父亲穿在了自己的脚上。脚趾上的那个洞用粗线绞了几针,像一个写错的字上面被乱画了几笔以示涂改过。

“我倒水去了。”他说。然后,急急地向屋外走去,一路上,洒了好多水。他不知道,屋子里的父亲,一边往自己的脚上穿着袜子,一边想着他自己的父亲。自己这一生还没有给父亲洗过脚,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像儿子今天这样,给自己的父亲也洗一洗脚。

25.写出下列词语 (2分): chà 异 chù摸

26.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答:

27.文中前两处划线句一再写到“他”感到“心酸”, 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3分)

答:

28.文中 [甲][乙]两段文字,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说出对比的内容是什么?(4分)

答:

29.选文以“洗脚”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

答:

答:

三、作文(60分)

31、母爱,是我心中的阳光,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暖;友情,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恩师,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迷惘的时候指点迷津;理想和信念,是我心中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请以“心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具有真情实 感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一、(30分)

1.D

2.D

3.B

4.A

5.略

6.B

7.①.潮平两岸阔 ②曲径通幽处 ③巴山夜雨涨秋池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 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⑥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⑦似曾相识燕归来 ⑧秋风萧瑟.

8. A

9.(1)C (2)自然 爱的哲学

二、(60分)

(一)

1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13.聪明、机智的孩子。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14.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

(二)

15、他希望得到肯定与尊重。老师满足了他的愿望。

(三)

19、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所以“惊异”。见到风筝,就想起小时候精神虐杀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 心 头不禁悲哀。

20、景 物 悲哀和凄凉 愉快

21、

(1)认为小兄弟放风筝可笑可鄙。

(2)破坏小兄弟制作的风筝。

22、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23、悔恨之情。

24、因为“我”粗暴地扼杀了一个孩童最原始的天性,剥夺了小弟弟儿时的最大乐趣,是对小弟弟精神上的伤害。

(四)

25.诧 触

26.(意思对即可)儿子第一次为父亲洗脚。

27.(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为父亲的苍老、一生劳苦;

(2)为自己从未关心过父亲而难过、自责;

(3)为父亲对儿子给自己洗脚感到"羞怯"而难过。

28.(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孩子小时侯脚的“白嫩、柔软”和父亲脚的“宽大、粗糙”形成对比。

(2)给孩子洗脚时孩子的活泼、调皮与给父亲洗脚时父亲的“安静”“羞怯”形成对比。

29.(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30.(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画线的句子在文中不属于多余之笔。这一段文字拓宽了文章的内容,由原来儿子为父亲洗脚,引申到 了父亲也应该为自己的老父亲洗脚,以尽孝心。这样写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揭示出敬老应当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也使得文章意味深长。

THE END
0.伊索寓言是哪国的《伊索寓言》相传为古希腊人伊索所著。 现在常见的《伊索寓言》实际也包含了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的一些故事。 扩展资料: 伊索生活于公元前620年~公元前560年年间,是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的一个寓言家,生活在小亚细亚,系弗里吉亚人。伊索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自由后,伊索https://edu.iask.sina.com.cn/jy/3j0jr0CoIID.html
1.儿童必读的十六本书1、《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全新版)》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用故事来比喻深刻的道理。寓言故事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山海经》、明代刘基的《郁离子》里都有很多寓言故事。西方的著名寓言故事是古希腊的《伊索寓言》.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为《全新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之一。全书精选了八哥学舌、经典好书推荐https://www.jianshu.com/p/ecb41069d171
2.伊索寓言的作者是谁《伊索寓言》的作者是谁《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所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分把人比喻为动物来讽刺。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国籍) 古希腊的伊索 伊索(约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https://www.ixfsh.com/cijugushi/186244.html
3.寓言四则的教案设计及试题寓言四则的教案设计及试题 导语:寓言四则有两则是选自《伊索寓言》,另外两则选自《韩非子》。前两则极具讽刺意味,作者已点明寓意: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讽刺 性之所在;〈蚊子和狮子〉讽刺了战胜强大敌人却撞在蜘蛛网上的蚊子。〈智子疑邻〉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遭到不同对待。〈塞翁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an/340043.html
4.《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都选自《6条回答:【推荐答案】《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这本书的作者相传是希腊的伊索。https://wap.zol.com.cn/ask/x_24735275.html
5.2020年山东省语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题(一)A.《小熊维尼历险记》 B.《伊索寓言》 C.《爱的教育》 D.《一千零一夜》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主恍感赏”都是第三声 B.“拼印津神”都是前鼻音 C.“挂家间恰”都是三拼音 D.“章主脂邹”的声母相同 10.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 https://qingdao.huatu.com/2020/0331/837108.html
6.高考必考文学常识6篇(全文)1、伊索——《伊索寓言》 古希腊寓言作家。 2、歌德 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德国古典文学和民族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少年维特之烦恼》——德国第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 《浮士德》——德国最伟大的诗剧。 3、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伟大的诗人、戏剧家。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5g22n0d.html
7.中考语文教材知识梳理检测篇4. 《伊索寓言》是一部 ___。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 6 世纪 ___人 , 善于讲 ___。现存的《伊索寓言》 , 是___、 ___时代传下来 的故事 , 经后人汇集 , 统归在伊索名下。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及古诗 词 《世说新语》两则 一、作家作品 《咏雪》https://www.360doc.cn/document/82044647_1077713480.html
8.全国2003年4月自学考试儿童文学名著导读真题D.中国寓言体系 5.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进入繁荣时期。当时出现的一部短小精悍、活泼有趣的寓言集一直流传至今,《狐狸和葡萄》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篇。这部寓言经典是( ) A.莱辛寓言 B.伊索寓言 C.拉•封丹寓言 D.克雷洛夫寓言 6.《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作者是( ) https://zikao.eol.cn/a/47294.html
9.45本名著作者及国籍朝代.docx45 本名著作者及国籍朝代书 名绿野仙踪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伊索寓言红楼梦西游记童 年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格列佛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八十天环游地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唐诗三百首聊斋故事 海底两万里水浒传会飞的教室 汤姆叔叔的小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小王子木偶奇遇记 洋葱头历险记昆虫记名人传 老人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407/6124225200005112.shtm
10.伊索寓言,文学图文简介《伊索寓言》的作者是谁?《伊索寓言》非一人所著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谁?《伊索寓言》非一人所著,《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所有古希腊民 查看全文 《伊索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伊索寓言内容及写作特点解析 《伊索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伊索寓言内容及写作特点解析,《伊索https://www.zupu.cn/citiao/146453.html
11.初一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2023(7)岑参《逢入京使》中“___,___。”两句表达了作者远涉边塞四年家乡、牵挂亲人之情。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诗歌赏析:(6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http://kaoshi.yjbys.com/qimokaoshi/437957.html
12.读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A.《安徒生童话》B.《一千零一夜》 C.《格林童话》D.《伊索寓言》 37.《一千零一夜》是( )著名的民间故事集 A.埃及 B.希腊 C.阿拉伯 D.印度 38.《荷马史诗》是欧洲乃至世界最著名的史诗,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史诗 B.作者是盲诗人荷马 https://www.xuexila.com/baikezhishi/887630.html
13.对这首诗中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答案解析5、《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A、海明威 B、马克吐温 C、杰克伦敦 D、狄更斯 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A、柯南道尔 B、笛福 C、狄更斯 D、莎士比亚 7、“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原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他的国籍是 https://gd.huatu.com/tiku/3032351.html
14.守财奴的故事范文英语文学是指基于英语语言创作的诗歌、散文、戏剧、寓言、小说等体裁的文作品,创作者并不局限于英美国籍,文学创作世界性、民族性的趋势产生了大量优异的非英语文化背景的作家与作品。在英语文学世界性的传播背景下,从本土性出发对英语文学中的典故进行解读,从外来性入手对丰富多彩的文学形象进行定位,才能为英语表达体系https://www.gwyoo.com/haowen/48043.html
15.伊索寓言(豆瓣)这一版《伊索寓言》共收录266篇寓言,按照人的基本价值分编为六卷,每卷都提炼主题词,附有格言警句,方便总览;卷内编排独立的故事,配有寓意点评、经典插图,图文并茂。 作者简介 ··· 伊索 国籍:古希腊 生卒:约前620—前560 身份:奴隶,西方寓言之父,动物段子大师 形象:形貌丑陋,智慧过人 爱好:周游各地,讲寓言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594031/
16.世界三大寓言指的是《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和哪部故事集路透社曾报道:以色列军方已经研制出一种新的刺激性非致命武器,可用来驱散抗议者,这种新武器叫臭鼬蛋(skunbomb),已知臭鼬剂主要成分是丁硫醇(C4H9SH),人的口臭是由于分泌出臭味的甲硫醇(CH3SH),液化气中添加的报警剂是极臭的乙硫醇(CH3CH2SH),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https://www.shuashuati.com/ti/b3fd47aaa1324a4d9c6b7d842866807c.html?fm=bdfc0ad6ba7b78b64d1cfeb5152865e9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