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西游记误导的真相,真实的玄奘西行与西游记相差竟然如此巨大唐太宗佛法

他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却在年少出家当了和尚,他满腹才华,却一心一意皈依佛门。

他27岁从东土大唐出发前往西天取经,历经17年,一人徒步了5万里最终取回真经。他翻译了75部经书,总计超过100万字,他口述了《大唐西域记》,对印度以及西域各国的历史有重要贡献。

人们尊称他为玄奘大师

看过《西游记》的人对里面的唐僧是什么印象呢?也许很多人脑海里出现的都是身披红色袈裟,脖子上挂着佛珠骑着白马,动不动就被妖怪抓走等待徒弟救援的柔弱模样。但历史上的玄奘却是一人徒步5万里最终从印度扛回真经的真硬汉。

《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是玄奘大师,唐朝著名的佛学大师。与《西游记》里的因为意外顺着江流被和尚救起的孤儿江流儿不同,现实里的玄奘大师姓陈,名祎,出生于洛州缑氏县,是正儿八经的官二代。

唐朝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唐太宗时期佛教盛行,佛教文化深入人们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和尚的地位也比普通人高出许多。想要出家当和尚还需要一定的裙带关系才能顺利剃度。就在这么一个尊崇佛教的时期,陈祎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这为他后期出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许是受大环境的影响,陈祎的父亲格外的信仰佛教,甚至为了一心向佛事佛连仕途都不要了。大概是受家学熏陶,陈祎13岁那年在洛阳净土寺剃度出家,法号玄奘。

玄奘从小便学习佛法,是什么原因让他愿意放弃安逸的现状,产生了去西天取经的念头?其实玄奘跟着师傅不仅学习佛法,还研究大小乘经论及南北地论学派,摄论学派各家学说。后来在研究学习南北佛法时发现两者存在分歧,很多地方不能融合,差异巨大,他百思不得其解。正好当时有印度商人说印度有更好的佛学,于是他便发愿西行求法,想直接探寻原书典籍,以求统一当时佛学思想上的分歧。

与《西游记》里的奉命西天取经不同,历史上玄奘想去西方取经并没有得到当时的统治者李世民的支持,李世民知道后反而给他西行增添了一些阻力,并没有给玄奘通关文牒。

通关文牒相当于现在的签证,玄奘没有获得签证怎么办?难道就放弃了?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没有通关文牒,他选择了偷渡。没错,玄奘西行的第一站是混在难民里偷渡出去的。一个包袱一匹马,从此就开始了他长达17年的穷游生活。

顺利偷渡出境后,便开启了真正的地狱模式

长八百里,古日山河

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

一人穿越戈壁沙漠,很难想象在那个没有GPS定位的时代,他是怎么找到方向走出沙漠的。玄奘不是西游记里的唐僧,没有神通广大的徒弟相助,他只是会因为缺水而丧命的普通人。是什么支撑着他西行?是他想要寻求真正答案的决心,也是凭着一股死不回头的劲儿让他在四年后终于到达了当时的佛教圣地——那烂陀,并顺利拜在圣僧戒贤法师门下。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不知不觉玄奘在印度学习了11年,在这11年里玄奘一路学习进阶,从普通僧人到印度第一高僧,他只花了十年的时间,期间还在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开讲宣传佛法,妥妥的学霸一枚!待到归国时可谓是收获颇丰,来时一个包袱一匹马,返回时加好几大袋麻袋书。所以说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大师并不是《西游记》柔弱需要徒弟保护相救的和尚,而是一人扛回真经的真硬汉真学霸!

贞观19年,玄奘终于回到了大唐长安。当然此时的他内心是不安的,别忘了当时他可是偷渡出境的,时隔多年,也不知道朝廷会不会追究他的责任。好在最后皇帝还是召见了他,并没有过多地追究此事。当时唐太宗李世民正在洛阳,准备出师远征高丽,刚好知道玄奘归来了便让玄奘来见他。

这一见便不得了,他发现玄奘谈吐不凡,对西域各国地理、历史和国情了如指掌,他是一个珍惜人才的皇帝,便竭力劝说玄奘还俗,在朝中做官辅政。玄奘一心向佛,他不愿沾染这些俗事,何况他还有重要的事情还没做,要将带回来的经典翻译成汉字,便委婉拒绝了唐太宗。

唐太宗退而求其次,又要求玄奘随和他一起去东征高丽,玄奘又以出家人不得观看兵戎厮杀为由,再一次拒绝了他。唐太宗接连两次被拒绝面子多少也挂不住了,所以他也直接拒绝了后边玄奘提出的到少林寺翻译佛经的这一请求。

玄奘想要安心的翻译佛经宣传佛法是不可能的,虽然当时佛教盛行,但是唐太宗李世民并不见得有多么的信仰佛教,佛教在统治者的眼里只是一个统治江山管理民众的存在罢了。玄奘宣传佛法多多少少触及到了统治阶级的一些利益。所以玄奘想要脱离政治宣传佛法是不切实际的。想来玄奘也知道他想要宣传佛法需要政府的财力和人力的支持,所以他向皇权做出了妥协,他请求政府派官兵守门,理由是到时候会有很多人来观看,围观人数太多了他担心译经会受到干扰。实际上他知道太宗对他心存疑虑,如果派人守门可以让太宗放心,他愿意做出让步。不仅如此,他还在刚开始翻译佛经工作的时候,第一时间答应太宗的要求,衣带不解地完成了《大唐西域记》,此书有10万余字,最后成为大唐统御西域的指南。

这些举措也让他的翻译事业得到一些保障,多年的羁绊相处,唐太宗生命的最后时光对玄奘和佛教态度也有了改善,有一次玄奘将他正在翻译的《瑜伽师地论》拿给唐太宗看,李世民看完后连连陈赞,还反省了自己以前对佛教的批判态度是错误的。年老的太宗认错态度良好,直接赐给玄奘一领简直连城的袈裟,借此表示对玄奘的重视。

最后太宗还是没有熬过去,逝世了。按理来说唐太宗逝世对玄奘的翻译事业是有帮助的,因为新帝李治和玄奘走得挺近的,新帝上位应该大力支持佛教。然而现实却给了玄奘当头一棒,原来当时还是太子的李治之所以与玄奘走动频繁,只是因为唐太宗晚年笃信佛教,为了讨得父亲的好感,才和玄奘来往亲密。李治他信奉的是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这对玄奘来说打击就有点大了,好不容易让唐太宗支持佛教了,没多久唐太宗就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徒留他独自面对坚信道教的新帝。

唐高宗继位后直接撕下伪装,间接打击玄奘的翻译与宣传佛法的事业,玄奘也是个聪明人,知道不能和唐高宗正面硬碰硬,通过各种表现讨好高宗,然而效果甚微,唐高宗还是不待见玄奘。

麟德元年,玄奘圆寂。当年他孤身一人赴印度取经,回国后为了佛教和翻译佛经事业,几度向皇权妥协,只为获得资助,这对于一心向佛的玄奘来说也是巨大的心理斗争。玄奘去世后朝廷仅表示负责丧葬的费用,葬礼并没有朝廷命官出现,玄奘的塔也没有塔铭,更没有恭请名士撰写碑文,这和唐初那些高僧死后的待遇存在着天与地的差别。不仅如此,时隔5年后他的坟墓再次被唐高宗挖出来。

原来玄奘一开始是葬在白鹿原的,后重葬少陵原。根据一些史料解释是因为唐高宗在长安城宫里望见白鹿原上的玄奘白塔,由景触情,不禁悲从心中来,所以决定给玄奘改葬。这种说法其实有点牵强了,玄奘生前高宗就不待见他,不然玄奘的葬礼也不至于没有得到高僧该有的配置,甚至连改葬也没有任何殊礼。要知道自古以来入土为安的文化氛围一直深入人心,改葬是一件很忌讳的事情。唐高宗想将玄奘改葬到少陵原,很多人是不同意的,特别是玄奘的信徒,极力抗拒此事。然而抗拒没用,最后玄奘还是重葬在少陵原。

就在改葬时,唐高宗又有新想法了,他自己信奉道教,知道道教里面的修士有尸解之功,他想着玄奘好歹是一代高僧,那么他的修为有多少呢?时隔5年,他的尸身是否还完好呢?抱着这样的好奇心,高宗直接让人开棺以求满足他的好奇心。此事根据佛门子弟记载“门徒哀感,行侣悲恸”

一代佛学大师,最后落得如此下场,难免让人唏嘘。玄奘年少出家,研习佛法,青年时期毅然决然的一人西行只为寻求心中真实的答案,在外漂泊17载重归故里。他穷极一生,翻译了75部经书,为中国的佛教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他的《大唐西域记》记录了他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其中还包括了28个国家的山川,地理,习俗等,是大唐统御西域的指南。他被后世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不畏艰险独自西行取经的事迹至今流传,他的影响远至日本、韩国甚至全世界,如今他的精神和思想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共同拥有财富。

THE END
0.玄奘zhuang还是zang玄奘姓什么西游记后传玄奘念“玄装”的原因是出于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历史上玄奘的法号是“玄奘”,而“奘”这个字在古代的读音是zhuàng,而不是zàng,解释:奘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健壮,或者是说话粗鲁、态度生硬。 玄奘zhuang还是zang 玄奘读zhuang。玄奘的“奘”字在现代字典中通常标以“zàng”,但按唐韵和佛家认为应该http://www.chusan.com/zhongkao/343463.html
1.玄奘怎么读,的后人分布玄奘的正确读法是xuán zàng。 玄:本义是赤黑色,由于赤黑色看起来比较模糊,后来引申出深奥,玄妙等意思。玄为悬的古字,表示由绳悬挂,又引申出天空,幽远等意。 奘:奘的基本含义是健壮,多用于人名,玄奘的奘就是指壮大。另外奘还有说话粗鲁,态度生硬等含义。 https://www.zupu.cn/daodu/xzzmd
2.玄奘西游记简介:西行印度求法的大唐僧人的真实生活及其旅程的原貌到底如何,他一路上经过了哪些 展开 节目正序 共24集选集 1 玄奘身世 2 皈依佛门 3 求学之路 4 潜往边关 5 险象环生 6 身临绝境 7 被困高昌 8 佛影迷踪 9 圣地游历 10 真假女儿国 https://tv.cctv.com/2021/01/14/VIDAniVBvsAkPzEEbzoD9LHI210114.shtml
3.玄奘西游记(一)玄奘身世CCTV节目官网CCTV10视频简介: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对玄奘身世的描写充满了传奇色彩,玄奘的父亲经历了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喜悦,又遭遇了月黑风高、抛尸江底的惨剧,使玄奘尚未出生就开始经受磨难。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有着怎样的身世呢?小说中的描写是凭空杜撰,还是有所依据?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使他敢于跋涉往返十七年,远去西天取经?http://tv.cntv.cn/video/c35588/d61aa28c7981469a691486a3f110484a?_wv=5
4.玄奘西游记(一)玄奘身世CCTV节目官网CCTV10视频简介: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对玄奘身世的描写充满了传奇色彩,玄奘的父亲经历了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喜悦,又遭遇了月黑风高、抛尸江底的惨剧,使玄奘尚未出生就开始经受磨难。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有着怎样的身世呢?小说中的描写是凭空杜撰,还是有所依据?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使他敢于跋涉往返十七年,远去西天取经?http://tv.cntv.cn/video/C20472/d61aa28c7981469a691486a3f110484a?_t=1478739660450
5.玄奘西游记CCTV专区玄奘西游记 所属栏目:百家讲坛 所属频道:CCTV-10科教 年份:2008 简介:唐僧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经的故事几乎人人都知道,但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三个徒弟不同的是,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唐朝时一个伟大的僧人,号称玄奘法师。他徒步十多万公里,历时十七年,远赴印度展开全部http://tv.cntv.cn/videoset/C20472
6.玄奘西游记(二十二)那烂陀奇缘CCTV节目官网CCTV10来源:央视网2010年07月16日 10:10 分享到:手机观看 点赞收藏评论客户端看 视频简介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0年07月16日 10:10 视频简介:玄奘终于到达了心中的圣地那烂陀寺,当寺院住持百岁高龄的戒贤法师得知,玄奘是特意从东土而来求取真经时,他突然放声大哭起来,玄奘和遥远的那烂陀寺有着怎样的奇特https://tv.cctv.com/v/v1/VIDE1355152500370512.html
7.钱文忠玄奘西游记–搜库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玄奘身世 优酷文化 0 5年前 37:15 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皈依佛门 优酷文化 0 5年前 36:32 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求学之路 优酷文化 0 5年前 37:06 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潜往边关 优酷文化 0 5年前 36:59 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偷渡国境 优酷文化 0 5年前 https://www.soku.com/search_ikuvideo/q_%E9%92%B1%E6%96%87%E5%BF%A0%E7%8E%84%E5%A5%98%E8%A5%BF%E6%B8%B8%E8%AE%B0_orderby_2_hd_6
8.钱文忠玄奘西游记–搜库百家讲坛 访谈钱文忠-玄奘精神 优酷文化 0 1年前 37:12 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玄奘身世 优酷文化 0 5年前 37:15 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皈依佛门 优酷文化 0 5年前 36:32 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求学之路 优酷文化 0 5年前 37:06 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潜往边关 优酷文化 0 5年前 https://www.soku.com/search_ikuvideo/q_%E9%92%B1%E6%96%87%E5%BF%A0%E7%8E%84%E5%A5%98%E8%A5%BF%E6%B8%B8%E8%AE%B0_orderby_2_hd_1_limitdate_0
9.钱文忠玄奘西游记–搜库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玄奘身世 优酷文化 0 5年前 37:15 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皈依佛门 优酷文化 0 5年前 36:32 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求学之路 优酷文化 0 5年前 37:06 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潜往边关 优酷文化 0 5年前 36:59 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偷渡国境 优酷文化 0 5年前 https://www.soku.com/search_ikuvideo/q_%E9%92%B1%E6%96%87%E5%BF%A0%E7%8E%84%E5%A5%98%E8%A5%BF%E6%B8%B8%E8%AE%B0_orderby_2_hd_6_limitdate_0
10.意料之外的玄奘纪事(玄奘西游记)剧评07年的时候知道易中天在讲三国,知道王立群在讲史记,却不知道钱文忠在讲玄奘。现在听完了,觉得自己读书实在浅陋,同样的《大唐西域记》和《三藏法师传》,却完全没有体会到那般生动细致的趣味。古文的生疏感对普通人来说,确实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就以古文为例,我们一般停留在字面的意义,缺少深入的思考与揣摩。而通过钱教授故事形式的讲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627270/
11.《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第二部(十四)走进印度《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第二部(二十四) 何去何从2012-10-18 08:12:05 《百家讲坛》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一) 盛世收藏2012-10-18 08:11:50 《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第二部(二十三) 大雁塔传奇2012-10-18 08:03:00 《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第二部(二十二) 那烂陀奇缘2012-10-18 07:57:06 《百家https://tv.cctv.com/2012/10/18/VIDEZJsf6DxX165sGtvRAEUv121018.shtml
12.《玄奘西游记(上下)》试读:第一讲玄奘身世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对玄奘身世的描写充满了传奇色彩——玄奘的父亲经历了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喜悦,又遭遇了月黑风高、抛尸江底的惨剧,使玄奘尚未出生就开始经受磨难。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有着怎样的身世呢?小说中的描写是凭空杜撰,还是有所依据?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使他敢于跋涉往返十七年,远去西天取经? 唐僧https://book.douban.com/reading/10289644/
13.《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第二部(二十)佛学盛衰《百家讲坛》 玄奘西游记 第二部(十八) 在劫难逃2012-10-16 09:18:12 《百家讲坛》 清十二帝疑案之嘉庆(上)2012-10-16 09:14:01 《百家讲坛》 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 (三)2012-10-16 09:12:07 《百家讲坛》 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 (二)2012-10-16 09:05:23 《百家讲坛》 清十二帝疑案之嘉庆(上)20https://tv.cctv.com/2012/10/16/VIDETDSRCaGc3m3x2tEy2RTp121016.shtml
14.《百家讲坛》20070919玄奘西游记26降伏外道CCTV节目官网《百家讲坛》 20070919 玄奘西游记 26 降伏外道 来源:央视网2013年11月04日 17:41 分享到:手机观看 点赞收藏评论客户端看 视频简介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3年11月04日 17:41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玄奘回到那烂陀寺后,一个亡命的辩论者用40条论纲挑战那烂陀寺,声称如果辩经失败,就斩首http://tv.cntv.cn/video/c35588/5c866e847de54e278dbee6582c01f749?_da0.5062869645227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