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为何不按原著拍如果按原著拍,你也许一集都看不下去孙悟空猪八戒

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耳熟能详,人尽皆知。

截止目前,86版《西游记》最经典,已经被反复播放了四五千遍。每到暑假、寒假,很多电视台更是进行重播。

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了给观众更好的感官体验,《西游记》并没有完全按照原著进行拍摄。

(《西游记》剧照)

电视剧中,师徒四人中,只有师父唐三藏的长相还算正常。唇红齿白,长相俊美,惹得女儿国国王见到“御弟哥哥”后,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寐,哭着喊着非要嫁给唐三藏。

可是,唐三藏的三个徒弟却是一个比一个得难看吓人。

手拿金箍棒,火眼金睛,从头到脚都是金黄色的毛发,佝偻着身子,抓耳挠腮,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深入人心,观众并不觉得多么吓人。毕竟“美猴王”的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

只要提到孙悟空,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六小龄童,甚至以为孙悟空长得就是电视剧中的模样。

(《西游记》剧照——孙悟空)

其实,原著中的孙悟空可没有这么美,反而非常丑。

原著中,孙悟空长着一张拐子脸,红眼睛、两颊凹陷、雷公嘴,活脱脱一个痨病鬼。而且,他是个身高不足一米三的小个子。就连唐三藏见到孙悟空后,直说他长得像个小头陀。

这样的孙悟空,走到哪里都是个吓人的鬼。所以,人们见到孙悟空后四散躲开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电视剧拍摄时,如果忠于原著的话,这样的孙悟空一旦出现在屏幕上,观众们是很难接受的。因此,杨洁导演在拍摄前,将孙悟空的形象进行了改变和美化,并没有完全忠于原著。

除了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和原著也完全不同。

(《西游记》剧照——猪八戒)

电视剧中,猪八戒虽然难看。但是,并不是那么吓人。猪八戒每天腆着大肚子、肥头大耳、说话嘟着嘴、好吃懒做,动不动就要撂挑子回高老庄。观众对这样的猪八戒既爱又恨,尤其在被孙悟空捉弄的时候,总会惹得观众哈哈大笑。

其实,原著中的猪八戒长相是真吓人。他本就是一只野猪,长着一张三尺长的锥子嘴,两只赛银灯的大獠牙,而且脑袋后面还有一排像铁箭一样的猪鬃,浑身的皮肤不仅粗糙,还呈青色。

和原著中孙悟空矮小身材不同,猪八戒的身高足有3米5,铁塔一般。

而且,猪八戒六亲不认,性格非常残暴。他一出生就咬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兄弟姐妹们更是纷纷遇难。

(《大圣归来》宣传海报)

假如真得如原著一样去拍摄猪八戒,观众肯定不会接受。如果这样形象的猪八戒,跟随在唐三藏身边,保不齐还没到西天就成了他的盘中餐。所以,杨洁导演在拍摄《西游记》时,也对猪八戒的形象也进行了改良,为的就是让观众更容易接受。

第三个徒弟沙僧,在电视剧中的形象总是一幅任劳任怨的样子,络腮胡子、不哼不哈,只知道挑着担子、任劳任怨。而且,在猪八戒和孙悟空发生矛盾和纠纷的时候,沙僧就是和事佬。

可是原著中的沙僧,杀人无数,他脖子上的骷髅项链就是作证。沙僧身高3米7,和猪八戒的身高不相上下,而且蓝脸、血盆大口。

(《西游记》剧照——沙僧)

在流沙河居住期间,沙僧先后吃掉了了九个取经的和尚,还把他们的头颅做成项链挂在脖子上以示炫耀。

显而易见,原著中的沙僧形象同样不能照搬到荧幕上。除了人物形象之外,电视剧中的很多故事情节也和原著有明显不同。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

电视剧《西游记》中,唐三藏和女儿国国王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曲《女儿情》传遍了大街小巷,红遍大江南北。

朱琳饰演的女儿国国王,顾盼生姿,眼中含情。圣僧唐三藏也不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虽然有着种种戒律清规,可他毕竟也是有血有肉的男人,动情于女儿国,也是人之常情,也在情理之中。

(《西游记》剧照)

毕竟取经路上,九九八十一难,儿女情也应该是其中一难。因此,导演杨洁在拍摄中进行了演绎,并没有完全按照原著中的描述去拍摄。

原著中的女儿国,并不是电视剧中那样的花园美景,女儿国中并无美女。用猪八戒的话来讲,那里只是一堆“粉骷髅”。在女儿国,没有男人,妇女生育依靠的是子母河里的水。

连接女儿国和外界的,是一条通天河。河这边是陈家庄,那边就是女儿国,西凉女国。

在陈家庄,有那些胆子大些的人,不顾生死,舍命将一些针头线脑、粉饼头花之类的东西拿去女儿国变卖,为的是换取十倍的利润。

一句“不顾生死”、“舍命”,细思极恐。

(朱琳扮演的女儿国国王)

师徒四人到了女儿国后,借宿到一个老妇人家,老妇人说出了女儿国的真相,她们会把人榨干、割肉、做成香袋。

听说女儿国国王要嫁给唐三藏,孙悟空假意答应,骗得了通关文牒后,师徒四人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如果按照原著进行拍摄,唐三藏路经女儿国被纠缠,和其他磨难相比,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是,经过改编的女儿国故事,更加贴地气,有人气,也更加真实。

除了改编的女儿国剧情,关于白龙马的细节描述也和原著不同。

(《西游记》剧照)

电视剧《西游记》中,驮着唐三藏西去取经的白龙马,是小白龙变化而成的。小白龙,是西海龙王的第三个儿子。电视剧中,小白龙英俊潇洒,放荡不羁,还和万圣公主有着恋情。

但是小白龙因为吃了唐三藏的坐骑,白马。所以才惹得孙悟空大怒,三下五除二就降服了小白龙。幸亏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及时赶到,小白龙才幸免于难,被变成了白马,成为唐三藏新的坐骑。

可是,原著中的小白龙,一直都被称为“玉龙三太子”,从来也没有“小白龙”这样通俗明确的表述,没有电视剧中的恋爱桥段,更没有和孙悟空有过精彩的打斗。

在原著中,玉龙三太子唯一变成人形,是在孙悟空因为三打白骨精被唐三藏赶回花果山之后,唐三藏遇到黄袍怪,沙僧被抓,猪八戒打算一走了之的时候。玉龙三太子变化成一个宫女,借着舞剑之机刺杀黄袍怪。

(玉龙三太子拜师)

脱离原著的白龙马,经历更加曲折,为电视剧《西游记》增色不少。

作为荧幕剧,呈现给亿万观众的画面,肯定不能出现色情画面。否则,也不能过审。

原著中,有不少语句和情节描述非常直白和露骨。比如盘丝洞那个章节中,七个蜘蛛精洗澡的描述非常直白和露骨,用词大胆。期间,猪八戒变做鲶鱼,在洗澡池里来回游荡。这些大尺度的情节和画面绝对不宜完全照搬照演。

(《西游记》剧照——蜘蛛精)

电视剧《西游记》里,也是不能出现过于血腥的画面的。而原著中,很多场景描述却像是恐怖片一般。

原著第七十五回中,对狮驼岭和狮驼国的描述非常血腥。小钻风提到,三大王不仅吃了一座城的国王和文武大臣,还吃了整个城里的男女老幼。明晃晃就是“屠城”。

孙悟空变成小钻风进入妖洞里,眼前的景象惨不忍睹: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腥臭味弥漫,更有甚者,小妖精将活人剥肉煮汤。

这样的场景照实拍摄的话,恐怕比聊斋故事还吓人。

(连环画——《狮驼国》)

狮驼国里,狼族守着四个大门,老虎狮子做统领,角鹿是勤务兵,狐狸得了势,蟒蛇围着城巡逻,花豹苍狼假装人声,兔子野猪做买卖,当街卖人肉招揽生意。一旦城里来了人类,各种动物虎视眈眈,嘴角流着哈喇子,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到了狮驼国,就连见多识广,会七十二般变化,不仅闯东海龙宫,还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看到眼前情景后,竟然吓得坐到地上半天起不来。

另外,原著中的唐三藏,并非是电视剧《西游记》中那般善良、单纯,不是观众心目中的取经人该有的样子。

(《西游记》剧照)

原著中,唐三藏没有担当,还好猜疑。孙悟空杀死抢劫的山贼之后,唐三藏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指责孙悟空,生怕连累到自己。

更有甚者,孙悟空第二次打死山贼之后,唐三藏不仅给山贼念经,还告诉死去的山贼,打死他的是孙悟空而不是自己,不能弄混了。

孙悟空一次又一次打死妖怪,救了唐三藏的命。可是,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赶走,一次又一次忍受着唐三藏的紧箍咒。

在真假美猴王那个章节里,孙悟空被赶走后,因为担心唐三藏没有自己的保护而不能顺利西行,他特意回去找师父唐三藏。

没想到,唐三藏为了继续赶走他,径直念了二十遍紧箍咒,直到孙悟空的头箍深陷皮肉一寸后才停止。

(《西游记》剧照)

原著中的唐三藏,不仅愚蠢还固执,还黑白不分,无情无义。按照孙悟空的说法,他就是一个“脓包”。这样的唐三藏,不是观众心目中的圣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