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西游记》火了的男人,岁还在维权许镜杨洁

他是中国最会画画的科学家,

80岁确诊肺癌,

冒着巨大风险手术,

只为能再度执起画笔!

点击以上视频,了解他的故事!

国家一级作曲家

“登登等登,凳登等灯……”

86版《西游记》片头曲一响,谁听了不想翻跟头?

前不久,这首刻在中国人DNA里的《云宫迅音》,随着 “黑神话:悟空”的爆火,成功在海外破圈。然而,这也让某些人有了可乘之机。

他们对曲子进行了改编、串编,变成了一首新曲子进行商演、直播带货……

更有甚者直接“魔改”,创作了各种调侃版本。

为了经典不被践踏,82岁的曲作者许镜清化身维权“斗士”。

▲许镜清视频片段

他在短短5分钟的视频中,铿锵有力地说了3次“我不喜欢”。

这一次维权,是他跨越了近40年发出的 ‘怒吼’。

作为国家一级作曲家,许镜清却有太多的怒气和委屈。

01他的职业黄金期

都给了《西游记》

此时40岁的许镜清已经在电影制片厂工作了近20年,主要为农业科教影片配乐,籍籍无名。

▲许镜清年轻图

次年,《西游记》进入配乐阶段。

第一集就让导演杨洁犯了难。

用来描绘美猴王出世的《生无名本无姓》,一直找不到相配的曲子。

当时国内7位顶尖的作曲家写了曲子小样,都没达到杨洁预期的效果。

▲许镜清与杨洁

许镜清立马动笔,很快就交出了曲子小样。

曲子呈给杨洁,杨洁听完拍手称绝: “这不就是孙悟空的感觉吗?”

然而,这时候工作人员却说: “这个人不太有名。”

杨洁很坚定:“我要的不是名气,而是实力。”

▲杨洁

就这样,许镜清以一分多钟的歌曲小样成了《西游记》的专属作曲师。

事实证明,杨洁没有看错人。

一个优秀的作品,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做支撑,以及对生活的敏锐感。许镜清刚好二者兼备。

从哈尔滨艺术学院作曲系毕业后,他一直从事作曲工作。

既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也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许镜清迎来了他的创作爆发期。

▲工作中的许镜清

&当时,《西游记》最早的片头曲用的就是另一位作曲家的音乐,杨洁并不满意。

她直接给许镜清下了命令,写一段2分40秒的片头曲,用来渲染剧中整体的神话感。

许镜清思考了几天,写出的音符被自己不断推翻。

正当他一筹莫展时,几个农民工拿着饭盒敲着 “登登等登,凳登等灯……”路过。

▲许镜清采访

这段强有力的节奏,让许镜清突然有了灵感。

他随即拿出纸笔,趴在工地的石板上写下这些音符,仅20分钟的时间,他就完成了《云宫迅音》的开头。

曲子后半部分的人声哼唱,则是来自许镜清的梦境。

一天做梦,他梦见一个仙女传来 “啊啊啊啊……”的吟唱。

醒来后,他赶紧将这段旋律写下来,再加入电音,结合古筝、琵琶、竹笛、排鼓等中国传统乐器,依次递进,这才铸就了“只应天上有”的神曲——《云宫迅音》。

▲工作中的许镜清

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同样来自生活。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写的是西游记的故事,同时也是现实生活的缩影。

这时,许镜清从323路公交车看向窗外,刚好看见菜市场的农民们,挑着担子捡着菜。

他突然联想到了歌词里的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

一段源自生活的旋律,闯进了许镜清的脑子里。

他把烟盒拆掉展开,‘逮’住路过的一个小学生,问他借来铅笔,趴在电线杆上写下了旋律。

小朋友很好奇,他问许镜清在做什么。

许镜清答道: “叔叔在做一件大事,以后你会知道的”。

就这样,脍炙人口的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问世了。

蒋大为也凭借这首歌,达到了事业巅峰。

▲蒋大为

随着《西游记》热播,整部剧的配乐也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

很少有人知道, 主题曲、序曲、插曲、配乐和片尾曲总共 76首曲子,皆是许镜清一人所作。

▲许镜清手稿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

一首《女儿情》,唱出了取经路上最美的一难,却又饱含着爱而不得的遗憾。

经典旋律,流传至今。

《天竺少女》的前奏一响,李玲玉灵动的舞姿画面随即浮现。

《庆功天仙曲》奏出了天宫得胜后的喜悦,也奏出了猴哥被压五指山下的凄凉

旋律清脆欢快《助兴鹤仙曲》,彷佛能瞬间把人带入蟠桃会的场景中

《西游记》的曲子,旋律都跟场景高度适配。这也是86版《西游记》成为传世经典的重要原因之一。

遗憾的是,成就经典的人,却鲜为人知。

02国家一级作曲家用了半辈子在维权

多知唱者,少知词作者,无知曲作者。

1988年,《敢问路在何方》入选中国十佳影视金曲奖。

领奖时,只有演唱者和词作者闫肃被请上了台,曲作者无人问津。

▲闫肃

电视台经过核实,这才给许镜清寄去了一个奖杯。

奖杯寄到了北京农业电影制片厂,由值班大爷转递给了许镜清。

▲许镜清采访

许镜清错过了一个出名的机会。

近百首配乐,40多个网站都将《西游记》的配乐用作商用,却没有一家公司正儿八经地给版权费。

▲许镜清与六小龄童

有些公司会象征性地给许镜清汇个几百块,几千块,甚至还有一家网站只付了2块7毛钱。

许镜清调侃: “他们是怎么知道我一包烟2块7毛的?”

2008年,《猪八戒背媳妇》成了热门彩铃,音乐公司大赚几千万。而许镜清却只收到了8000元版权费。

▲许镜清视频片段

这一年韩寒拍《后会无期》用了《女儿情》,他向许镜清支付了的10万的版权费。

▲《后会无期》剧照

扣去管理费,到许镜清手里也才有3万块。

从《西游记》播出后,办一场西游记主题的音乐会就成为许镜清的梦想,奈何囊中羞涩。

苦思无果,他决定找人投资。

▲许镜清众筹微博

可笑的是,一个艺术家的情怀在商人眼里,非常廉价。

在一个酒局上,一个老板放出‘豪言’,出资赞助音乐会。

许镜清彷佛看到了希望,立马回去录音,还将自己仅有的10多万积蓄全部投进去。

结果,那段‘豪言’不过是老板酒后的胡话。

音乐会的梦想,再次泡汤了。

许镜清还是不甘心。

国家一级作曲家,想办一场自己创作的主题音乐会,却沦落到需要众筹,本就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反思的事情。

但是,许镜清却因此被骂:

“我就想知道你很缺钱吗……”

“你这就是想圈钱,炒冷饭……”

差点“晚节不保”的许镜清,还是坚持了下去。

最终,他筹到了461.5万元。

2016年,他顺利在人民大会堂完成了自己梦寐以求的 “西游音乐会”。

音乐会结束,参与众筹的29016个名字,都出现在了致谢名单上。

音乐会谢幕时,许镜清上台,主持人问他有什么想说的,他说:“我想哭”。

从1986年到2016年,许镜清为了这一天,已经足足等了30年。

▲西游主题音乐会

至此,许镜清的名字也才算被大众熟知。

后来,有主持人问他: “这场演唱会是不是来得太晚了一些?”

许镜清说: “不晚,只要我还活着,就不算晚。”

说起来很可笑,那些靠着篡改许老作品的公司、博主赚的盆满钵满,而原作者本人想办一场音乐会,却用了30年。

有人为许镜清鸣冤,许镜清却释怀了:“人贵在有追求,哪怕脚下路悠悠”。

03他要的不过是认真做作品的人能被看见

《西游记》与《黑神话:悟空》的梦幻联动,让许镜清的名字火遍了全球。

或许,就连82岁的许镜清自己也想不到。

但是,出名并非他的本意。

自始至终,许镜清所作的一切,都是在提倡尊重版权,敬重作品,以及认真做作品的人能够被看见。

▲许镜清采访

有记者曾经问过他,会不会再次尝试跟游戏的合作。许镜清说:

“如果他们请我写,我会的。但是我也希望留点机会给别人,我的东西已经被大家认可了,有些人有才华,但没有机会,我希望这个机会能给到能够创作出更好的音乐的人……”

他想要的不过是, 好作品得到尊重,用心做音乐的人能够被更多人看到。

目前,中国的音乐创作者正在摸索将传统文化跟现代音乐更好地结合。

许镜清认为,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学习中国文化,中国音乐。

▲许镜清采访

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实化于行,只将传统文化刻在骨子里,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这一点,他认为刀郎做到了。

▲刀郎演唱会

许镜清丝毫不吝啬对刀郎的夸奖: “刀郎是作曲届的天才之一,他的旋律之美是独有的……”

同时,他还称赞刀郎的词有很高的文学水平。

▲许镜清视频片段

一个好的作品,倾注了创作者太多的心血和精力,他们劳动成果应该被看到,也应该得到保护。

这也正是许镜清不断发声,不断维权的原因。

岁月湮不灭,经典永流传。

许镜清,一个与《西游记》紧密相连的人,还将在音乐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THE END
0.许镜清与《西游记》音乐的“九九八十一难”  刚刚有个开头,许镜清还来不及兴奋,又熬过一个白天的苦思冥想,直到晚上,还没写完全曲的许镜清躺在床上瞪视天花板,又是一个恍惚间,一段宛若天外之音的旋律闯入脑海。后来,许镜清邀请嗓音空灵清亮的女高音唱出“啊”的合唱,两种主题叠加,《西游记》的片头曲正式诞生。 http://www.xinhuanet.com/ci/20240911/24516f9ca245473bb545ba1db3aae2d0/c.html
1.《敢问路在何方》是1986年版《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是1986年版《西游记》的主题曲。其词作者是( )。 A.林夕 B.乔羽 C.阎肃 D.谷建芬 【答案】C 【解析】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在1763年到1819年,德国基本完善了义务教育法规。因此,本题选C。https://m.ah.huatu.com/2024/0309/2837464.html
2.《西游记》曲作者遭全网谩骂,版权无人问津,被人遗忘30年!作为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 这首《敢问路在何方》可谓家喻户晓。 据统计,这是世界范围内 流传最广的华语歌曲, 海内外90%的华人都听过这首歌, 而且能够哼唱。 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的作者是许镜清。 除了这首歌, 《西游记》里的每一首乐曲都出自他一人之手。 http://k.sina.com.cn/article_5385738472_v14103d8e801901zgz5.html
3.86版《西游记》作曲许镜清上《朗读者》30年路在何方?文化在前一个周末,央视《朗读者》以“第一次”为题邀请来了多位嘉宾朗读,这包括戏骨王学圻、航天英雄杨利伟、作曲家许镜清、作家刘震云、京剧余派女老生王佩瑜、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等,其中,“许镜清”可能是观众最为陌生的名字,但是当董卿介绍他时,大家才发现,这个人的作品伴随了我们30年,原来他是86版电视剧《西游记》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7/0330/c22219-29178912.html
4.《西游记》曲作者遭全网谩骂,版权无人问津,被人遗忘30年!除了这首歌,《西游记》里的每一首乐曲都出自他一人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镜清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知唱者,少知词作者,无知曲作者。 听到一首好的歌,很少有人去深究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谁。 这是长久以来的状态。 即便是像《西游记》的配乐,这么经典的曲目,也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镜清先生从来不在乎这 https://3g.163.com/dy/article/G211AM5B05258F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