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第期:《小王子》的隐喻洞见频道

导语:电影《小王子》上映,有人喜欢有人厌,有人被温暖的剧情感动并直呼堪比原著,有人则认为直白幼稚毁了经典。评论人马小盐认为,原著最大的魅力在于隐喻性写作,成人可以从中读出世界与人生,儿童可以读到外星人访问地球的爱与友谊的唯美童话。而电影版只截取了原著的一个面,变得单一,它只映照也只寻觅原著的一个隐喻性元素:爱。原著是作者圣埃克苏佩里写给这个地球的一封遗情书。电影则是纯粹的、传统的、适合儿童观看的纯童话,带有明显的成人式说教和强烈的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区别原著与电影的关键是隐喻的应用,而这也是艺术片导演与商业片导演的分水岭之一。

美国导演马克·奥斯本拍摄的动漫影片《小王子》,10月16日在中国各地上映,几乎得到一致的好评。只有少数的原著迷与媒体,对改编后《小王子》大所失望。事实上,在电影与原著之间,是一种阐释与被阐述的关系。只是这阐释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阐释,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对原文本的介入与篡改。美国导演马克·奥斯本电影改写了原著隐喻、多元、含糊不定的语意,使得《小王子》变为意义单一的影像文本。原著则因电影的播映,经典的光芒,再次被后现代社会的影像效应所唤醒。

《小王子》原著:爱与死亡共存的隐喻之书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童话书《小王子》,本质上是一部隐喻之书。这本以诗意语言织就的童话故事,以隐喻的方式,书写了爱、友谊、死亡等涉及存在本质的事物。抛开这本书的童话体裁不论,单从文本美学看,它是隐喻性写作的典范之一。有媒体报道,《小王子》的阅读率,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基督教经典《圣经》。为何一部童话故事,有着如此之高的阅读率?我想,恰恰在于它堪与《圣经》媲美的隐喻性书写。隐喻性写作是这部童话之所以迷人的根源所在。

《小王子》的隐喻性写作令整个童话闪现出星星般复杂的光芒:每一个隐喻,皆含义多元;每一个面,皆有自身的光芒。但每当人们谈论起这本经典著作,往往谈论的是它智慧而欢快的一面:爱的隐喻——玫瑰;友谊的隐喻——狐狸;儿童与成人世界的对立——小王子在小行星上相遇到的六个成年人,分别代表成人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权力(国王)、名声(虚荣者)、金钱(商人)、知识(地理学家)、醉生梦死(酒鬼)、履行职责(点灯人),并一一点出这些成人世界的荒谬之处。也有人谈及书中那无处不在的忧郁之光,但很少有人探讨这忧郁之光根源何处。在我看来,这薄雾般弥漫在整本书中的忧郁,恰恰来自于作者的死亡意识。事实上,死亡隐喻,是《小王子》这本童话书中诸多隐喻之中,最为重要的隐喻之一。

在西方,人们代代相传着一句古老谚语:“地上每死一个人,天上便多一颗星星。”星星是死者灵魂的最终居住地,是西方死亡神话的一部分。死亡是全人类罹患的一种忧郁症,欧美人也不例外。葬礼便是人类发明的用以驯化死亡的唯一方式。人们之所以举行葬礼,不是为了安抚死者,恰恰是为了安慰活人。为了平息活人的死亡恐惧,人类才发明了葬礼这一仪式。葬礼是人类接受死亡、驯化死亡、掌握死亡的一种自我安慰的符号化方式。人类死亡之后,灵魂高居在星星之上的神话传说,则是活人对终将到来的死亡恐惧的又一幻象式疗法。

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显然是这句古老谚语的童话版。事实上,这篇童话的开头与结尾,皆被死亡隐喻深深浸透。作者在童话的开头,便写道:“献给还是小男孩时的莱翁·维尔特”。莱翁·维尔特是谁?是圣埃克苏佩里的一位年老的犹太朋友。从小说中可以看出,莱翁·维尔特与圣埃克苏佩里的关系,几近狐狸与小王子(小王子是作者的灵魂)的关系。圣埃克苏佩里写这篇小说的时候,身居美国。彼时,纳粹德国入侵法国,身为犹太人的维尔特,正在遭受纳粹非人的折磨。众所周知,当时等待所有犹太人的,只有一件事情,那便是死亡:专为犹太人建立的巨大焚尸炉,昂然耸立在欧洲的大地上,等待着犹太人的肉身,喂养纳粹血淋淋的极权之胃。在小说的结尾,小王子借助蛇毒回归B612小行星,无非是以肉体的死亡,作为回归灵魂家园的最终代价。正是这篇童话故事中开头与结尾的死亡隐喻,令读懂它的读者黯然神伤。

也正是爱、友谊、死亡、权力、金钱、名声等诸多隐喻的互相交织,使得圣埃克苏佩里写于1942年、出版于1943年的《小王子》,成为一部经典之作,成为成人与儿童可以共同阅读的童话宝藏。人们至少可以在两个互不干扰的层面上阅读它:成人可以阅读出隐藏在其间的死亡隐喻,儿童则阅读出一个外星人访问地球的爱与友谊的唯美童话。1944年,圣埃克苏佩里于地中海机毁人亡。虽然此后有德国士兵承认是他击落了圣埃克苏佩里驾驶的飞机,但更多的人怀疑圣埃克苏佩里死于自杀。在圣埃克苏佩里的个人死亡事件中,飞机再次扮演了《小王子》中那条“金环一样的”蛇的角色。《小王子》是圣埃克苏佩里写给这个成人化、规则化,并令他爱恨交织的地球的一封遗情书。让我们姑且相信,圣埃克苏佩里1944年的机毁人亡不是自杀,而是终极意义上的归家:圣埃克苏佩里去了B612小行星,那里有专属于他的玫瑰花等着他来呵护,那里有猴面包树苗等着他来拔除,那里有两座活火山可以供他烹调一日三餐,那里有一天四十四次的夕阳等着他来观望。那里,是他与所有童心永驻者的完美乌托邦。

电影版《小王子》:经典童话的好莱坞式改编

由马克·奥斯本执导的影片《小王子》,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动漫。它以美国审美再次释读了这部法国经典童话:爱(玫瑰的终极隐喻)的原动力可以和解一切,使成年人回归童年,使被异化的母亲回归自然,使彼此厌恶的邻人互相谅解。这是一种直白的美式文化视野,而非细腻的法式文化内涵。如果说圣埃克苏佩里原版本《小王子》的隐喻性写作,使得这部童话宛若星辰般光芒四射,马克·奥斯本电影版的《小王子》,则截取了原著的一个面,使得星辰单一化为薄薄的一面镜子。它只映照,也只寻觅原著的一个隐喻性元素:爱。

原著呼唤多角度、多棱面的解读,马克·奥斯本执导的影片,却迫使观众通过小女孩之眼,观看戏中戏的小王子。观众不是直接在看《小王子》,而是通过电影中小女孩的视野观看小王子,这种通过电影角色的凝视,是凝视中的凝视,是一种将观众的欲望固定为小女孩(或者是导演)的欲望,它本身便带有的成人式的说教与观点。恰恰是这一点,令一些对《小王子》忠心耿耿的原著迷们心生不快:原著多棱镜般的美学光泽,因导演本身的说教,或者说因小女孩固定位置的凝视,丧失了它的模糊性与多元性。这种丧失,就若养在器皿里的玫瑰,在逐日丧失它的香气。

我们必须指出,原著中的死亡隐喻,在这部美式动画片中遭到了彻底的屏蔽。小王子没有因蛇的毒液而魂归B612小行星,他在另一个机械化的星球(小女孩父亲所赠的生日礼物),等待着与小女孩互相拯救:小王子的过去拯救了小女孩现在僵化的生活,小女孩则拯救被僵化生活所奴役的现在的小王子,并驾驶飞机,送他回归B612小行星。

影片里,小女孩与小王子以镜像的方式,彼此唤醒深藏在身体内部的童心。这是一种后现代阐释文本与原文本的互相缠绕,也是一种释读者修改原文本、介入原文本的强烈欲念。最为有趣的是,电影中,小女孩代替了蛇的位置。我们不由发问,导演究竟想遮蔽什么?唯一的答案是:导演在躲避原著中的死亡隐喻。或者借用拉康的专业术语来说,好莱坞童话在躲避实在界的入侵--对所有的好莱坞动漫而言,主角不死是铁律,那怕隐喻性的死亡都不可出现,死亡是绝对不可触碰的实在界,需要符号置换来遮蔽实在界的入侵。

当然,这强烈的介入欲念,不但屏蔽了原文本的死亡隐喻,还使得爱的隐喻--玫瑰--在电影里直接枯萎。所有《小王子》的书迷,都知道玫瑰对小王子的重要性。如今,玫瑰灰飞烟灭,小王子会不会死于心碎?显然不会,真实的玫瑰已经到来,那便是拯救了小王子的女英雄--那个小女孩。她的出现,使得玫瑰必死。她是爱的实体,她是真实的存在,她是替代替隐喻之爱的爱。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马克·奥斯本会拍摄《小王子》的续集。在续集里,好莱坞动漫的意识形态再次大发光芒,小女孩和小王子在各行星间偶然相遇,经历各种细小的矛盾与伟大的历险,最终因爱和解,相亲相爱,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影片这一好莱坞视野的再释读,这一死亡隐喻的遮蔽,这一爱的隐喻的实体化,使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丧失意义多元性的同时,却意外获得了纯粹的、传统的、适合儿童观看的纯童话:在纯粹的童话世界里,所有的主人公,都是快乐的,都是不死的,都是不会忧郁的,并且都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就此变成了与《白雪公主》《灰姑娘》一样的传统故事。仅此而言,这是一部好电影。它不但给孩子们打造了一个传统的童话梦,还给孩子们打造了一个有能力干涉梦、修改梦的做梦空间。

然而,相比圣埃克苏佩里原版的《小王子》,美国视野显然失败,失败于隐喻在动漫影像语言中的彻底失踪,失败于它过于强烈的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事实上,懂不懂得影像隐喻的应用,是艺术片导演与商业片导演的分水岭之一。或许,宫崎骏才是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的最佳执导人。从《千与千寻》中可以看出,宫崎骏懂得,影像的隐喻,即若是对一部动画片而言,亦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马小盐,小说家,文化批评家,现在《延河》杂志任职。

导语:电影《小王子》上映,有人喜欢有人厌,有人被温暖的剧情感动并直呼堪比原著,有人则认为直白幼稚毁了经典。评论人马小盐认为,原著最大的魅力在于隐喻性写作,成人可以从中读出世界与人生,儿童可以读到外星人访问地球的爱与友谊的唯美童话。而电影版只截取了原著的一个面,变得单一,它只映照也只寻觅原著的一个隐喻性元素:爱。原著是作者圣埃克苏佩里写给这个地球的一封遗情书。电影则是纯粹的、传统的、适合儿童观看的纯童话,带有明显的成人式说教和强烈的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区别原著与电影的关键是隐喻的应用,而这也是艺术片导演与商业片导演的分水岭之一。

美国导演马克·奥斯本拍摄的动漫影片《小王子》,10月16日在中国各地上映,几乎得到一致的好评。只有少数的原著迷与媒体,对改编后《小王子》大所失望。事实上,在电影与原著之间,是一种阐释与被阐述的关系。只是这阐释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阐释,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对原文本的介入与篡改。美国导演马克·奥斯本电影改写了原著隐喻、多元、含糊不定的语意,使得《小王子》变为意义单一的影像文本。原著则因电影的播映,经典的光芒,再次被后现代社会的影像效应所唤醒。

《小王子》原著:爱与死亡共存的隐喻之书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童话书《小王子》,本质上是一部隐喻之书。这本以诗意语言织就的童话故事,以隐喻的方式,书写了爱、友谊、死亡等涉及存在本质的事物。抛开这本书的童话体裁不论,单从文本美学看,它是隐喻性写作的典范之一。有媒体报道,《小王子》的阅读率,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基督教经典《圣经》。为何一部童话故事,有着如此之高的阅读率?我想,恰恰在于它堪与《圣经》媲美的隐喻性书写。隐喻性写作是这部童话之所以迷人的根源所在。

《小王子》的隐喻性写作令整个童话闪现出星星般复杂的光芒:每一个隐喻,皆含义多元;每一个面,皆有自身的光芒。但每当人们谈论起这本经典著作,往往谈论的是它智慧而欢快的一面:爱的隐喻——玫瑰;友谊的隐喻——狐狸;儿童与成人世界的对立——小王子在小行星上相遇到的六个成年人,分别代表成人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权力(国王)、名声(虚荣者)、金钱(商人)、知识(地理学家)、醉生梦死(酒鬼)、履行职责(点灯人),并一一点出这些成人世界的荒谬之处。也有人谈及书中那无处不在的忧郁之光,但很少有人探讨这忧郁之光根源何处。在我看来,这薄雾般弥漫在整本书中的忧郁,恰恰来自于作者的死亡意识。事实上,死亡隐喻,是《小王子》这本童话书中诸多隐喻之中,最为重要的隐喻之一。

在西方,人们代代相传着一句古老谚语:“地上每死一个人,天上便多一颗星星。”星星是死者灵魂的最终居住地,是西方死亡神话的一部分。死亡是全人类罹患的一种忧郁症,欧美人也不例外。葬礼便是人类发明的用以驯化死亡的唯一方式。人们之所以举行葬礼,不是为了安抚死者,恰恰是为了安慰活人。为了平息活人的死亡恐惧,人类才发明了葬礼这一仪式。葬礼是人类接受死亡、驯化死亡、掌握死亡的一种自我安慰的符号化方式。人类死亡之后,灵魂高居在星星之上的神话传说,则是活人对终将到来的死亡恐惧的又一幻象式疗法。

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显然是这句古老谚语的童话版。事实上,这篇童话的开头与结尾,皆被死亡隐喻深深浸透。作者在童话的开头,便写道:“献给还是小男孩时的莱翁·维尔特”。莱翁·维尔特是谁?是圣埃克苏佩里的一位年老的犹太朋友。从小说中可以看出,莱翁·维尔特与圣埃克苏佩里的关系,几近狐狸与小王子(小王子是作者的灵魂)的关系。圣埃克苏佩里写这篇小说的时候,身居美国。彼时,纳粹德国入侵法国,身为犹太人的维尔特,正在遭受纳粹非人的折磨。众所周知,当时等待所有犹太人的,只有一件事情,那便是死亡:专为犹太人建立的巨大焚尸炉,昂然耸立在欧洲的大地上,等待着犹太人的肉身,喂养纳粹血淋淋的极权之胃。在小说的结尾,小王子借助蛇毒回归B612小行星,无非是以肉体的死亡,作为回归灵魂家园的最终代价。正是这篇童话故事中开头与结尾的死亡隐喻,令读懂它的读者黯然神伤。

也正是爱、友谊、死亡、权力、金钱、名声等诸多隐喻的互相交织,使得圣埃克苏佩里写于1942年、出版于1943年的《小王子》,成为一部经典之作,成为成人与儿童可以共同阅读的童话宝藏。人们至少可以在两个互不干扰的层面上阅读它:成人可以阅读出隐藏在其间的死亡隐喻,儿童则阅读出一个外星人访问地球的爱与友谊的唯美童话。1944年,圣埃克苏佩里于地中海机毁人亡。虽然此后有德国士兵承认是他击落了圣埃克苏佩里驾驶的飞机,但更多的人怀疑圣埃克苏佩里死于自杀。在圣埃克苏佩里的个人死亡事件中,飞机再次扮演了《小王子》中那条“金环一样的”蛇的角色。《小王子》是圣埃克苏佩里写给这个成人化、规则化,并令他爱恨交织的地球的一封遗情书。让我们姑且相信,圣埃克苏佩里1944年的机毁人亡不是自杀,而是终极意义上的归家:圣埃克苏佩里去了B612小行星,那里有专属于他的玫瑰花等着他来呵护,那里有猴面包树苗等着他来拔除,那里有两座活火山可以供他烹调一日三餐,那里有一天四十四次的夕阳等着他来观望。那里,是他与所有童心永驻者的完美乌托邦。

电影版《小王子》:经典童话的好莱坞式改编

由马克·奥斯本执导的影片《小王子》,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动漫。它以美国审美再次释读了这部法国经典童话:爱(玫瑰的终极隐喻)的原动力可以和解一切,使成年人回归童年,使被异化的母亲回归自然,使彼此厌恶的邻人互相谅解。这是一种直白的美式文化视野,而非细腻的法式文化内涵。如果说圣埃克苏佩里原版本《小王子》的隐喻性写作,使得这部童话宛若星辰般光芒四射,马克·奥斯本电影版的《小王子》,则截取了原著的一个面,使得星辰单一化为薄薄的一面镜子。它只映照,也只寻觅原著的一个隐喻性元素:爱。

原著呼唤多角度、多棱面的解读,马克·奥斯本执导的影片,却迫使观众通过小女孩之眼,观看戏中戏的小王子。观众不是直接在看《小王子》,而是通过电影中小女孩的视野观看小王子,这种通过电影角色的凝视,是凝视中的凝视,是一种将观众的欲望固定为小女孩(或者是导演)的欲望,它本身便带有的成人式的说教与观点。恰恰是这一点,令一些对《小王子》忠心耿耿的原著迷们心生不快:原著多棱镜般的美学光泽,因导演本身的说教,或者说因小女孩固定位置的凝视,丧失了它的模糊性与多元性。这种丧失,就若养在器皿里的玫瑰,在逐日丧失它的香气。

我们必须指出,原著中的死亡隐喻,在这部美式动画片中遭到了彻底的屏蔽。小王子没有因蛇的毒液而魂归B612小行星,他在另一个机械化的星球(小女孩父亲所赠的生日礼物),等待着与小女孩互相拯救:小王子的过去拯救了小女孩现在僵化的生活,小女孩则拯救被僵化生活所奴役的现在的小王子,并驾驶飞机,送他回归B612小行星。

影片里,小女孩与小王子以镜像的方式,彼此唤醒深藏在身体内部的童心。这是一种后现代阐释文本与原文本的互相缠绕,也是一种释读者修改原文本、介入原文本的强烈欲念。最为有趣的是,电影中,小女孩代替了蛇的位置。我们不由发问,导演究竟想遮蔽什么?唯一的答案是:导演在躲避原著中的死亡隐喻。或者借用拉康的专业术语来说,好莱坞童话在躲避实在界的入侵--对所有的好莱坞动漫而言,主角不死是铁律,那怕隐喻性的死亡都不可出现,死亡是绝对不可触碰的实在界,需要符号置换来遮蔽实在界的入侵。

当然,这强烈的介入欲念,不但屏蔽了原文本的死亡隐喻,还使得爱的隐喻--玫瑰--在电影里直接枯萎。所有《小王子》的书迷,都知道玫瑰对小王子的重要性。如今,玫瑰灰飞烟灭,小王子会不会死于心碎?显然不会,真实的玫瑰已经到来,那便是拯救了小王子的女英雄--那个小女孩。她的出现,使得玫瑰必死。她是爱的实体,她是真实的存在,她是替代替隐喻之爱的爱。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马克·奥斯本会拍摄《小王子》的续集。在续集里,好莱坞动漫的意识形态再次大发光芒,小女孩和小王子在各行星间偶然相遇,经历各种细小的矛盾与伟大的历险,最终因爱和解,相亲相爱,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影片这一好莱坞视野的再释读,这一死亡隐喻的遮蔽,这一爱的隐喻的实体化,使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丧失意义多元性的同时,却意外获得了纯粹的、传统的、适合儿童观看的纯童话:在纯粹的童话世界里,所有的主人公,都是快乐的,都是不死的,都是不会忧郁的,并且都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就此变成了与《白雪公主》《灰姑娘》一样的传统故事。仅此而言,这是一部好电影。它不但给孩子们打造了一个传统的童话梦,还给孩子们打造了一个有能力干涉梦、修改梦的做梦空间。

然而,相比圣埃克苏佩里原版的《小王子》,美国视野显然失败,失败于隐喻在动漫影像语言中的彻底失踪,失败于它过于强烈的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事实上,懂不懂得影像隐喻的应用,是艺术片导演与商业片导演的分水岭之一。或许,宫崎骏才是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的最佳执导人。从《千与千寻》中可以看出,宫崎骏懂得,影像的隐喻,即若是对一部动画片而言,亦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THE END
0.小王子电影比藤原佐为消失更可怕的事情就是小王子长大。看到扫烟囱那段简 展开 1760 亵渎电影2015-10-16 15:20:08 和想象中的《小王子》完全不一样,看到法国公司拍,还以为会是一部充满欧洲人文气息的动画电影,原来这么的好莱坞类型片化,就像 展开 1372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天空之城 哈尔的移动城堡 魔女https://m.douban.com/movie/subject/20645098/
1.《小王子》正片免费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电影HD全集他是来自行星小行星B-612的一位“小”王子的朋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飞行员了解了这个小男孩的历史和他遇见一位国王、一位商人、一位历史学家和一位将军的环球旅行。直到小王子来到地球,他才从狐狸、蛇和飞行员那里了解到生命的重要性。 电影《小王子》高清云资源在线观看等资源均自网络收集而来,如果有疑问请http://www.xiadakaoshi.com/prut/m296156.html
2.《小王子》电影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某天,一个飞机螺旋桨突然破墙而入,从而建立起女孩和隔壁那个怪爷爷的友谊。老人自称曾是一名飞行员,年轻时他迫降沙漠,在那里认识了有着纯真心灵的小王子。女孩听老人讲述着有着童话般瑰丽色彩的往事,不知不觉间心驰神往本片根据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经典同名作品改编。https://www.92kys.com/vod/5116/
3.小王子(豆瓣)(有剧透,可绕道) 有些电影,当你没法明确知道它是不是好片、或者烂片的时候,你便不敢开口说话,但又不吐不快,《小王子》于我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个人看来,《小王子》是一部画面精美的电影,音乐配画面,很柔很轻,部分时刻让人感受柔软。但这部电影看完了,也让人有些 (展开)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movie/20645098/
4.小王子(普通话)高清在线观看电影小王子(望女成凤的单身妈妈带着小女孩搬进了新家,并为了帮助她赢得“成功的人生”而制定了异常严苛的“人生规划表”。处于“高压”下的小女孩在一场意外中结识了隔壁的老飞行员并与他成为朋友,这个老顽童也将自己珍藏的“小王子”故事与她分享。一对忘年交沉浸在飞行员的回忆中,与周围“成人的世 界”格格不入https://www.shfee.com/play/62883-1-1.html
5.故事说太白就不好看了,我为什么不喜欢电影版小王子好在电影在说小王子的故事的时候,用了纸片做的定格动画,如果把小女孩的故事全都剪掉,只留小王子的定格动画,还是一部不错的小王子电影。 回到家里,又读小王子,中文一遍,英文一遍,还不过瘾,再手抄一遍英文版,自制一本手工书,感觉就是要用这种拙朴的方式才能领悟小王子的意味…… https://www.douban.com/note/521136209/
6.电影《小王子》下周重映,十年后观众感慨成长与初心#小王子为什么能成为人生电影# “她不是普通的玫瑰,她是你的玫瑰。”这句话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我其实没太明白:玫瑰就是玫瑰,有什么特别不特别的?直到很多年后遇到一些事,失去一些人,才突然懂了。原来重要的从来不是玫瑰,而是你为她挡过的风、浇过的水、除过的虫,是你付出的时间,让她成了你的唯一,电影《http://k.sina.com.cn/article_2712418411_ma1ac386b033015rby.html
7.小王子On Entertainment制作公司将联合法国漫画家、电影人乔安·斯法尔打造真人版《小王子》,由5部迷你电影组成,项目正在早期开发中。 看腻了美式CG动画,你还有这些选择 更多新闻资讯 小王子(2015) The Little Prince 108分钟奇幻/动画/剧情2025年7月18日中国上映2D/3D/中国巨幕 http://movie.mtime.com/206223/
8.被毁的小王子。真爱小王子,就为这电影打一星。(小王子)影评一边哭一边说:这不是小王子……真正喜欢小王子的人都被虐成狗了!===我希望真正喜欢小王子的人,都为这电影打一星,这样才能还原这部被商业炒高的电影的真正水平(满屏触目的5星啊!!)。在我心里,这是真爱小王子的人们为保护小王子不被毁所做的反击,对那些肆意炒作的人,对那些伤害小王子的人!对那些把小王子变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629000/
9.小王子小王子电影,剧情:灰蒙蒙的都市丛林,美丽的小女孩眼神中没有渴望和雀跃,她跟随妈妈穿梭钢筋水泥的光影之间,按照社会既定法则亦步亦趋。她的未来似乎早被注定和规划,即使生日礼物也找不到些许惊奇。为了进入好学校,母女俩搬到郊外一幢独栋房子里,旁边则是一间与周遭格https://www.1905.com/m/film/2220153/
10.小王子——这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你真的看懂了吗?(小王子)影评多少人抱着童年的回忆去看了《小王子》,却失望地离开影院。实际上,你们误解它了。一个飞行员创作了《小王子》的故事,给全世界的孩子带来了童年的想象,而自己却在战争中牺牲,是不是有些讽刺?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部电影就注定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片中,《小王子》是老头创作的一个故事,他自己则是故事中的飞行员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854622/
11.小王子电影高清完整正版视频在线观看小王子 周边视频 都市小女孩探索《小王子》童话世界 01:46 3分钟看完《小王子》你知道女孩是怎样见到小王子的吗 03:59 预告 《小王子》日本版先导预告片 00:48 预告 《小王子》日本声优配音版预告 日本配音不是吹的 01:07 预告 《小王子》日本版预告片 治愈系梦幻经典重现大银幕 01:14 预告 动画电影《小https://www.soku.com/detail/show/XMTE4NTM3Ng==
12.电影版小王子经典语录电影版小王子经典语录 《小王子》是法国On Entertainment2019年出品的奇幻动画电影,由马克·奥斯本执导,杰夫·布里吉斯、麦肯基·弗依等担任英文版主要配音,易烊千玺、黄渤、黄忆慈、周迅、马天宇等担任中文版主要配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电影版小王子的经典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 https://www.diyifanwen.com/tool/jingdianyulu/73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