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毕彦君,大家对这个名字或许不是很熟悉,但是,提到去年的热播剧——《觉醒年代》中的辜鸿铭教授,大家在脑海中肯定会浮现出他的画面。
在剧中辜鸿铭虽然不是主角,也算不得什么正派;
但是,他演讲的“中国人的精神”,可谓是字字慷慨,句句入心;
这不仅振奋了剧中的北大学生,而且还让观众们看得都十分热血沸腾。
“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难以言喻的特质,这个特质就是温良。”
相信看过这部剧的观众,都对这句台词有着深刻的印象。
所以,就有熟悉毕彦君的网友调侃道:“这是一位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老演员。”
熟悉是因为,在许多经典的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比如:在《大宅门》中的白二爷、《芝麻胡同》中的俞老爷子、老版《三国》中演的杨修、李儒等等。
陌生是因为毕彦君演了一辈子的配角,观众都只是对他在戏中的角色有些许印象,但由于他的戏份不多,所以大部分观众都不知道他的真名叫什么。
而且他出道50年来从不炒作;
即使,毕彦君和我们熟知的,“林妹妹”的扮演者陈晓旭有过一段短暂婚姻,可他从没有为了红去蹭热度。
那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甘愿当一辈子的配角呢?
他和陈晓旭的爱情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小编带你走进毕彦君的世界中一探究竟。
02
1955年,毕彦君出生在,辽宁鞍山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在政府上班,母亲是一名普通人。
毕彦君的父母在下班之后,除了督促儿子学习之外,还会让儿子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所以,在父母的关爱下,毕彦君从小的性格就活泼开朗,而且他还发现自己酷爱艺术表演。
所以,从上学时,他就一直担任班里的文艺委员,每次班里或者学校有文艺汇演时,他都出演节目,同学们都亲切的喊他“表演小王子”。
而且在唱歌队、舞蹈队、思想宣传队也都能时常看见毕彦君的影子。
之后,毕彦君到了上中学的年龄,虽然学业和之前比紧张许多;
但是,他还是会积极的参与文艺汇演等活动。
有一天,有一个从北京来到鞍山的知识分子,在毕彦君的学校任教,成了他的老师。
在课下,老师看见毕彦君如此活泼,而且和同学们侃侃而谈时,透露出的自信是别人都没有的。
老师就觉着这个孩子是说相声的材料;于是就建议毕彦君报名学校的话剧队。
而鞍山的话剧团正好缺演员,他们要去各个学校的话剧队挑选新人。
刚进学校话剧队的毕彦君,什么都不懂,他每天就跟着学校学习一些表演的基本功,和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
鞍山话剧团的招生人员,看到毕彦君的时候,觉着他身上有其他同龄人没有的精神气。
之后,考官在就考了他几个题,毕彦君的回答让老师十分满意,直接就被鞍山话剧团录取了。
这时的他才17岁,就拥有了别人没有的“铁饭碗”,他的前途是一片光明。
进入鞍山话剧团之后,毕彦君虽然是新人,每天领导给的任务就是跟着群演排练,没有台词,也不露脸;
但是他对自己有着高标准,他会观察老演员的表演,然后私下琢磨,也会请教前辈表演的技巧。
有时候同事们说他:“彦君啊,你刚参加工作,用不着这么努力吧?”
而他也总是笑着说:“能多学一点是一点,咱们干这行的,早学早琢磨。”
毕彦君在做了半年的群演之后,他主演的机会来了。
话剧团里突然没了主演,愁坏了团长,于是,他让团里的所有演员都站成一排,挨个说主演的台词。
说了一圈下来,团长都摇了摇头。
等到了毕彦君说台词,团长就突然觉着眼前一亮。
团长一看,他演得还有鼻子有眼,于是张嘴大笑,说:“就你了,小伙子,顶替主演,抓紧背词,别掉链子。”
毕彦君听到自己可以当主演了,他用力地点点头,说:“不会让您失望的。”
甚至,他的梦话都是在讲台词。
毕彦君的努力没有白费,在演出那天,台下的掌声和观众的笑声就没有停过,谢幕之后,观众们都还沉浸在剧情中,久久不能出来。
这次演出,不仅让毕彦君成了团里的红人,而且还给了他莫大的肯定。
在之后的几年,毕彦君随着演技越来越时尚,逐渐的也成了团里的台柱子。
就在他的事业蒸蒸日上时,团里来了一个小姑娘,吸引了他的注意。
小姑娘虽然只有十四岁,但是也能看出来她是一个美人坯子。
这个小姑娘后来和毕彦君结为了夫妇,也成为了毕彦君前半生最重要的女人之一。
她就是陈晓旭。
03
陈晓旭从小在父母的培育下,精通诗书,她也因此凭借才华进入剧团,在团里担任报幕员。
而这时的毕彦君在团里的人缘很好,而且时尚稳重、待人热情,是团里的香饽饽,和他接触过的人,没有一个是不夸他的。
陈晓旭自然也不例外,她到团里之后,毕彦君处处照顾她,教她为人处世,
但是她的性格有些腼腆,不善表达,有时毕彦君见她不爱说话,还会想办法逗她多说两句,一来一去,二人逐渐熟了起来。
后来,二人随着更加深入的了解,毕彦君对小自己10岁的小姑娘有了好感,但是,他碍于年龄,就没有说破。
这时的他已经24岁了,还未成婚,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是大龄男青年,而且他这么优秀;大家都以为是他的眼光高,不肯低就;
可是谁也不知道,这个时尚稳重的大男孩,在见到陈晓旭第一眼的时候,就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后面的接触中,更是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个小姑娘。
他不是不结婚,他是在等陈晓旭长大。
但是,毕彦君把这份心思深深地藏在心中。
但是,有次团长和毕彦君在喝酒的时候,聊到婚嫁的话题,对他至今未婚十分不解,于是就问他:“彦君啊,你年龄也不小了,怎么不想着成家呢?”
“我没不结婚,我只是在等她长大,还得再等两年,不着急。”
这对话,恰好被在舞台后面收拾东西的陈晓旭听到,虽然没有提到她的名字,但是,陈晓旭大概猜到了,毕彦君口中的那个“她”,就是在说自己。
她瞬间满脸通红,但心中小鹿却又乱撞她的心怀。
在这之后,二人感情越来越好,他们或许对彼此的心思都心知肚明,但是谁也没有捅破。
没多久,陈晓旭就迎来了事业上的高峰。
1983年,《红楼梦》准备开拍,剧组在全国海选演员。
看到这条信息的毕彦君,兴致勃勃地找到陈晓旭,说:“晓旭,有个好消息你听不听。”
“《红楼》剧组海选演员了,你不是从小就喜欢红楼吗,想不想试着出演剧中的角色?”
“而且,我觉得你的性格、外形都和林黛玉很像,你肯定可以的。”
陈晓旭听完毕彦君的话,虽然很想尝试,但是她觉着自己就是一个报幕的,没有经验、没有演技,肯定不行,于是她停几分钟之后,说:
“我..不行吧?算了还是。”
“不试试怎么就不行啊,晓旭,我帮你一起写自荐信,再附张照片,我记着你之前还写过过一首诗,也一块给剧组寄过去吧。”
在心上人的鼓动下,陈晓旭决心一试。
她认真的准备材料,寄给了《红楼》剧组。
但是她对入选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剧组看到陈晓旭的照片时,并没有多大感觉,但是接下来的几秒钟,导演看到陈晓旭写的《我是一朵柳絮》的时候,突然觉着,这就是他们要找的“林黛玉”。
毕彦君也是真心地替她高兴,随后,陈晓旭就去了北京,开始她的3年培训,2年拍摄的红楼之旅。
虽然,二人不能再像之前一样,时常待在一起,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
但是,他们大多数的时候,都是靠着书信联络感情;
就这样,他们度过了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五年。
当时,林妹妹的备选人一共有3个,陈晓旭、张蕾、张静林,但是导演觉着张蕾太活泼,张静林年龄太大,最终定下来陈晓旭。
在陈晓旭拍摄的期间,毕彦君也没有停止奋斗,他跟着剧团在全国各地巡演,不断提升自己的演技。
有一次,毕彦君到达上海演出,他的精彩表演引起了上海某高校老师的兴趣。
在他演出结束后,老师找到他,和他聊了许久,建议他报一下上海戏剧学院,接受更专业的训练。
毕彦君在听了老师的建议之后,回去思考了一下,但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他找到团长,想听听他的意见,团长听完之后,说:
“彦君,我觉着你可以考虑,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你考上的话,以后就不用一直演话剧,可以出演影视作品了。”
“可是,我要是走了,那团里的工作...”毕彦君说。
“没关系,你不用担心,我可以在培养新人,你放心地去。”
毕彦君在听完团长的话之后,十分感动,他决定报考上戏试一试。
1983年,毕彦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开始为期两年的进修。
两年之后,毕彦君又回到鞍山话剧团工作;
这时《红楼梦》的拍摄也即将结束,陈晓旭马上就要从剧组回来,
在拍摄结束之际,有记者问陈晓旭:你觉着什么样的男人更有魅力?
“我觉着,一个男人如果只时尚稳重,没有理想才华,那他的魅力是减半的;他如果又有才华、又时尚稳重,还很愿意尊重我的想法,那他一定是有魅力的。”
陈晓旭字字不提毕彦君,字字都是毕彦君。
可见,当时的毕彦君在陈晓旭心中的分量。
毕彦君见时机时尚,在陈晓旭拍完戏之后,向她求了婚。
04
郎有情,妾有意。
1987年,二人在双方父母和好友的祝福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本来这一对女貌郎才,就被众人羡慕;而毕彦君苦苦等待了陈晓旭8年,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陈晓旭由于林黛玉一角,红遍了大江南北,她的采访、节目、策划等在婚后就没停过。
夫妻二人又聚少离多,没有办法及时了解到对方的想法,这也为后来他们二人的分手埋下了种子。
1989年,陈晓旭正式参军,成为了一名中文话剧团的演员,而同年,毕彦君也辞去了鞍山话剧团,跟随妻子来到北京发展。
二人结束了长期的异地恋。
本来二人都应该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相聚。
但是,二人的争吵和矛盾却越来越多。
原因是,陈晓旭演绎的林黛玉太成功,之后出演的角色让观众跳戏,收视率低了,也就很少有剧组再找她演戏了,这时的她在事业上陷入了迷茫。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且她青春多疑的性格,在生活中只要有一点不顺心,她就自己憋着生闷气,这也为她多年后身患乳腺病留下了隐患。
她不光和自己过不去,有时还和丈夫过不去,她所有情绪上的波动,都让毕彦君自己领悟。
终于有一天,毕彦君忍不住爆发了:
“你能不能有话好好说,别让我猜来猜去?真的很累啊!”
“生活是生活,演戏是演戏,你搞清楚没有,你怎么还没从林黛玉的戏份中跳出来?”
听到这话的陈晓旭,不敢相信是从丈夫口中说出来的,她一直以为毕彦君是很爱她的,她哽咽着说道:
陈晓旭接着冷笑着说:“这就是所谓的得到了不珍惜吗?”
在这次之后,毕彦君和陈晓旭的矛盾逐渐升级,他们都觉着这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婚姻。
1990年,这段曾经令无数人羡慕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当时,还有人爆料出二人分手的真正原因,是因为陈晓旭被家暴,虽然当事人都没有站出来澄清;
至于为什么当时没有澄清,或许是一方面毕彦君觉着清者自清,另一方面,他觉着在一起时都没有蹭热度炒作,分开了就更没必要了。
分手后的二人也都组建了新的家庭,陈晓旭慢慢的淡出了娱乐圈,和第二任丈夫郝彤一起开了一家公司,变成了女强人;
而分手后的毕彦君,也将自己的重心放在事业上;
他在没遇到他第二个妻子之前,他住在北京的大杂院,邻居的热情,每次做好饭都会给他带上一碗。
慢慢的也治愈了他分手后的伤痛,而他也爱上了北京。
之后,毕彦君遇到了第二任妻子,是一名摄影师,婚后没多久,他的妻子就生下了一个儿子。
毕彦君的妻子全力支持他的事业,安心在家相夫教子。
家庭稳定后,毕彦君的事业也开始蒸蒸日上。
先是《天桥梦》剧组找到毕彦君,想邀请他出演一个晚清阿哥,可是,他却觉着自己是东北爷们,演不出来老北京人特有的气质;
导演却坚决请他出演,他看导演的那么诚恳,毕彦君也不好意思再拒绝,于是他开始查各种资料,并且留心老北京人平时都做什么。
毕彦君将老北京人的气质拿捏的恰到好处,他的演技被诸多导演认可,都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
虽然毕彦君接到的都是一些配角;
但是,他从不抱怨,认认真真的演好每一个角色。
之后,毕彦君接到了经典的一部剧《大宅门》,他在里面饰演白二爷,让人们看着又心疼又可怜。
这时的毕彦君在事业上已经有一番成就了,虽然是老有所成,这也没有辜负他这么多年的努力。
就在毕彦君的事业上升时,陈晓旭被查出患有乳腺病。
2007年,陈晓旭不幸离世,有媒体为了蹭热度、博眼球,就造谣说王朔是毕彦君和陈晓旭的儿子。
这让毕彦君勃然大怒,他没想到还有人消费已故的人,而且谣言实在是离谱,他公开在平台上发长文澄清,还自己一个清白,也让陈晓旭安息。
这件事情之后,毕彦君又回归了,自己低调而充实的生活。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和别的演员一样,给自己多挣些些流量?
他觉着演员只是一个职业,和老师、医生一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
05
如今的毕彦君已经67岁了,但是依然还在坚持拍戏,他已经把拍戏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他的每一个角色现在细细品味都成了经典。
近年来,他为我们带来了太多的优秀的作品,《功勋》里的老金、《觉醒年代》里的辜鸿铭、《大决战》中的何应钦等。
而毕彦君也并不想过大明星的生活,他只想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不工作的时候在家陪陪老婆孩子。
和现在的妻子白头到老,看着儿子成家立业,就是毕老如今最大的心愿。
他知道在如今浮华的娱乐圈中,最缺少的就是静下心去演戏,他要求不了别人,就只能要求自己,这是最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