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作者诞辰:把爱投入到创造,换取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马振骋,著名法语文学翻译家,毕业于南京大学法语专业,是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之一,也是国内翻译《小王子》的第一人。在马振骋的理解中,《小王子》的深刻之处并非其简单却隽永的童话表达或“小王子和玫瑰花’的爱情故事,而在于作家对人与世界的独特思考。

“圣埃克苏佩里的作品是他一生的思想写照与行动实录。飞行使他在黑夜中期待黎明,在满天乱云中向往中途站,在璀璨星空中寻找自己的星球———生的喜悦。小王子所住的星球,转动一下椅子就是一次日落,如同我们感叹日子过得真快,转来转去来不及过日子———生命没有中转站。”

谨以此文纪念这位飞行员和“小王子”:把爱投入到一件工作上,这是在创造;用生命去换取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这是长生的意义。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01

人生有时比小说还离奇

我国读过《小王子》的人何止成千上万,读过五次三番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对《小王子》作者的生平与信念有较深了解的恐怕不多。今趁法国音乐剧《小王子》将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出之际,谈一谈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其人其事,目的为更好理解这部被称为童话又更宜于大人与儿童共同阅读的书。圣埃克苏佩里的生活与作品相辅相成,两者又同样绚丽多彩,如沙漠中的劳伦斯,生活就是传奇。

巴尔扎克不知在哪部小说里说过这样的话,人生有时比小说还离奇。法国小说家的经历类似传奇也是有传统的,古代有龙沙、拉伯雷、莫里哀、雨果等,近代有马尔罗、圣埃克苏佩里。

使圣埃克苏佩里一生跌荡起伏的是1920-30年代民用航空兴起与发展时期,他在高空翱翔中感悟人生,自有一番与常人不同的体验。他在《人的土地》(1930)一书的引言中这样写道: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来自大地,更多于来自全部的书本。因为大地桀骜不驯。人在跟障碍较量时,才发现自己的价值。但是,为了克服障碍,人需要一个工具。需要一个木刨或是一把铁犁。农民在劳动中,逐渐窥探到自然界的一些奥秘,他挖掘到的真理却是无处不在的。同样的,飞机这一个航空运输的工具,也使人接触到所有这些古老的问题。

《人的大地》,圣埃克苏佩里著,马振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圣埃克苏佩里生于1900年,在中学时成绩平平,热爱文学与机械。直到1926年才实现了志愿的第一步,考入拉科艾尔航空公司,从见习生到飞行员,驾驶教练机往返于图卢兹与佩皮尼昂之间,后又开始夜航飞往非洲萨布兰加、达喀尔,再后又往南美洲开拓巴塔戈尼亚航线,从里瓦达循亚海军准将城(阿根廷)到阿雷纳斯角(智利)。

那个时期航空正处于创业阶段。飞机发动机性能不是十分可靠,仪表也不够精密。往往在空中好好的飞机,会一点预兆也没有,像打碎了坛坛罐罐的橱柜哗啦啦一阵响,朝着地面直跌下去。夜航时,飞行员孤独坐在驾座里,看到的只是星光与仪表盘上荧光指针,其余漆黑一团,浮云、山峰、峡谷、海面、气流,甚至岩顶的几棵树都对他充满杀机。遭遇突如其来的风暴,通过玻璃看到闪电中的大山仿佛在泥泞中滚动。逢上阴风晦雨的天气,身子伸出风档外面,还不见得看清前方的动静,锐利的寒风在耳边呼啸,人与飞机像悬在一根飘动的游丝上的蜘蛛。

作为飞行员的圣埃克苏佩里

他的同志吉约曼在开拓欧洲与南美洲航线时,驾驶一架升限为5200米的飞机,要越过海拔7000米的安第斯山,峰顶寒风横扫,水珠直喷,穿行两旁峭壁的涡流逼得飞行员如钻乱刀丛。飞机抵达目的地,场地上只是按一条直线点燃三团微弱的火,作为降落的全部照明。

当圣埃克苏佩里作为飞行员时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与工作。随时要与高山、海洋与风暴角逐搏斗。

1927年,他被公司派往北非摩洛哥塔尔法亚附近的朱比角,当中途站站长。当时塔尔法亚是西班牙人势力范围,而朱比角属于阿拉伯抵抗区,与西班牙殖民当局关系紧张。飞机被迫降落时,常被敌对的阿拉伯部落扣为人质,沦为奴隶,要求赎金,有时还会受折磨或被处死。

航空公司从卡萨布兰加到达喀尔之间设立了10个中途站。圣埃克苏佩里坐镇的中途站其实只是挨着西班牙要塞的一间木屋,屋里全部家具陈设,只是一只水盆、一把水壶和一张不够身长的板床。站长是光杆司令,没有自卫手段,也没有人身保障,执行的其实是外交任务,有法国飞机迫降在沙漠上,便和摩尔人和西班牙人打交道商量如何营救。有时候遇到阿拉伯抢劫队骚扰袭击,一夜数惊,骑上骆驼逃命。凭其真诚、机智与胆略,参加多次协商调解,也曾帮助救出两名被扣留的西班牙人质,圣埃克苏佩里赢得摩尔人的信任,称他为“沙漠王爷”,争取到西班牙人的合作,在他当站长的18个月中,给14个处境危困的机组提供了帮助。

航空线上的同志,同属于一个大家庭,认识的人四海飘零,只是旅途上的机缘,才使他们的航班在远离家乡的异国土地上交集,在卡萨布兰加、门多萨、布宜诺斯艾利斯不期而遇,大家团团围着一张桌子坐下来,经过多年音尘隔绝,继续上次没有讲完的话,重叙萦绕心头往事。

但是经常传来同志到了某处后不知去向的消息,渐渐地发觉某人清朗的笑声再也听不到了,这一座心灵花园再也进不去了,这时开始了真正凄恻的悼念。人与人的共同回忆,并肩度过的患难时刻,坦诚的心声交流,这才是人的宝藏,没有财富可以与这些相比。爱不是要两个人对着看,而是朝着同一方向看。交往多年的友谊与爱是无法创造于一时的,好比种了一棵橡树,期望立刻得到它的荫庇,也是妄想。

圣埃克苏佩里执行任务

1931年3-4月间,圣埃克苏佩里带了《夜航》的手稿去见纪德。他在17岁时便由表亲伊凤·德·莱斯特朗杰夫人介绍,拜见过他。纪德得诺贝尔文学奖虽在1947年,但是国际文坛上的名声在二三十年代已如日中天。圣埃克苏佩里在纪德和德·莱斯特朗杰夫人面前朗读自己的作品,纪德听了以后主动提出为这部书作序。他在序中说:“我尤其感激作者的,是他提出了一个不同凡俗的真理……这就是人的幸福不在于自由,而在于对一种责任的承担。”

飞机发明以前,人靠两条腿走路,后来又以舟车代步,总是没有脱离地面。他们沿着河流,避开不毛瘴疠之地,弯弯曲曲从村子走向村子,即使穿越沙漠,也是朝着绿洲迤逦而行。这样旅途上满目是肥田沃野、葡萄园、大草原,容易造成幻觉,以为我们这颗星球既富庶又壮丽可爱。但是当人坐上了飞机升入空中,不必依赖地面的供养,直线飞往目的地,这时视力变得敏锐了,头脑变得现实了。从高处俯视,才发现地球表面大部分是山地、沙漠和海洋,人生存的地方只是像瓦砾堆上的青苔,在夹缝中稀稀落落滋长。

地球在宇宙中不知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各种气象地质条件凑合后才有生命与人的出现,犹如我国一句古话说的:天地乃万物之父母。人的出现是一个真正的奇迹,其后创造的文明也很脆弱,在大自然的威力下,一场火山喷发、一次海陆变迁、一次地震都可以叫它毁灭。在宇宙大撞击后幸存的一堆大熔岩上,尚有余温但已感到未来沙漠、冰雪与洪水的威胁,人可能还朝不保夕,却时时不放弃长生的欲望。

于是怎样才是长生,圣埃克苏佩里提出“以易于腐朽的躯体去换取……”也就是评论文章中常见的“生命的交换”思想。把爱投入到一件工作上,这是在创造;用生命去换取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这是长生的意义。他在遗著《要塞》(1948年初版,1978年定本)中对这个思想屡有表述;人终生工作往往是在创造一份自己无法享受的财富,尽其平生岁月换来那块光泽的锦帛。

《要塞》,圣埃克苏佩里著,马振骋译,海南出版社

古代印加人在秘鲁建立太阳神庙,没有这些高矗在山顶上的巨石,谁知道曾有这样强有力的文明?木工造桥、农民种树其实都是在进行同样伟大的传承工程。

在生死观问题上,圣埃克苏佩里与法国先哲蒙田也是一脉相承的,都把死亡看做一个温和甜蜜的自然结局。蒙田说,人要心安理得地生,也要心安理得地死。圣埃克苏佩里说,人为之而生的事也值得为之而死。普罗旺罗的老农享尽天年,把山羊与棷榄树遗留给他的孩子,以后再由他们传给他们的孩子。人不是完全死去,每个生命都会轮到像豆荚似的开裂,落出其中孕育的果实,重新活下去。死亡是个生生不息的景象,把美丽的满头银丝的遗体,一具具抛落在沿途,通过脱胎换骨,走向无从揣测的真理。

02

那年纽约夏天若不热得那么酷,

世界差点少了一部杰作

圣埃克苏佩里不是第一个描写航空的作家,却是第一个从高空去探索人生哲理与文明意义的作家。这点使他出类拔萃。他走上文学的道路也与众不同。他在同一年(1926)发表他的第一部作品与开始他的飞行员生涯。1931年《夜航》获费米娜文学奖,作家的名声鹊起,那几年法国青年报考航空学校的人数也骤然增加许多。接着法国航空公司大改组,航空都已使用先进精密的仪表控制,飞行不再是冒险,也没有神秘与兴奋可言。英雄时代的飞行员怀着奉献之心,朝着直奔而去的地平线一个接一个消失,飞行员通过科学仪器驾驶飞机,不再与自然无素有直接接触,没有一种真正的语言使彼此联结一起。在这些岁月中,圣埃克苏佩里有更多时间写文章。他作为特约记者派往斯大林进行大清洗前的莫斯科,内战打得正酣的西班牙。

他应该与文学界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当时许多闻名的作家都可以说是他的同时代人,如阿拉贡(1897年生)、布勒东(1896年生)、艾吕雅(1895年生)等。他虽也曾热爱超现实主义诗歌,却跟他们没什么往来。纪德、梅特林克都对他加以青睐,但都是他的前辈。他在西班牙遇到了海明威、帕索斯,也未曾建立密切的关系。从这点来说,圣埃克苏佩里是个另类作家,他从不会像那时风行的那样,在巴黎蒙帕那斯、圣日耳曼区的咖啡馆高谈阔论自己的文学主张。

他的圈子始终是航空界的同行:飞行员与机械师。在纽约生活时(1941-1943),因妻子康素罗的关系,她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有一些也做了他的朋友。他好动而又耽于遐想的天性,青年时代的彷徨,命悬一丝飞行中的沉思,沙漠中几乎饥渴而死,三四次既幸既不幸的爱情,战火的洗礼,亡国的屈辱,无岸可泊的流亡……关于他一生传奇的著作不下数十种,但是每位传记作者都承认无法说尽他这人的复杂、矛盾与神秘。

圣埃克苏佩里与妻子康素罗

他志向坚定不移,但是兴趣转悠不定。崇尚行动,却懒得体力活动;有极高的科技数学天才(十几项专利申请人)然而憎恶数学崇拜;不信教,又苦苦寻求上帝的存在;会像孩子那样天真爱闹,也会像哲人那样沉思忧郁。当左岸知识分子坐在咖啡馆大谈介入文学以前,他早已写出了被萨特称为存在主义小说滥觞的《人的大地》。

他喜爱波德莱尔、尼采、普契它、纪德、爵士音乐、电影、幽默、个人独处。他跟女朋友喜欢单独相见,跟男朋友喜欢三五成群。他会当众变朴克戏法,唱法国老歌,玩文学游戏,乔装打扮逗人乐。他酒量好,烟瘾大,要饱的时候可以狼吞虎咽,要饿的时候可以颗粒不进。

他跟作家莱昂-保尔·法格讨论巴尔扎克、中世纪、马拉美、罗斯福、拳击、连环画、箴言、神话、毕加索、精神分析、美第奇家族;跟贝利西埃大夫讨论遗传学、天文学、社会学、神秘学、巴赫、梵·高;跟作家安德烈、伯克莱讨论斯宾诺沙、希腊美学、诗歌、自由爱情、代数、社会结构。

他博览群书,求知欲强,交谈中听到新事物,会在小册子上记下来,第二天还跟朋友核实。在他的手册上(死后一部分已整理出版),记录了关于基督教、资本主义、银行、税收、化学、爱因斯坦、普朗克牛顿、自由、法律等问题的看法。

有人说圣埃克苏佩里是文艺复兴时代式的人物,这话是一点也不夸张。

1942年春天,圣埃克苏佩里在纽约已经一年多。随着1939年欧战开始,他应征入伍加入空军侦察队,短短三周内,他们23个侦察机组损失17个,但是他幸存了下来,目睹法国军队大溃退。维希政府与纳粹德国签订停战协定。“在希特勒统治的地方没有我的位子。”圣埃克苏佩里抱着满腔热情,试图向美国人民呼吁共同抗击法西斯。却不想1940年最后一天到了纽约以后,见到美国人的精神状态,一如慕尼黑协定签订时的法国,绥靖主义思想浓重,舆论混乱,国务院严格依照《中立法》办事。纽约法国社团内维希派、戴高乐派、中间派关系错综复杂,这也是法国国内矛盾的延伸,窝里斗非常剧烈。

圣埃克苏佩里名义上是应纽约的出版界邀请,来领取《人的大地》一书的奖状的。他想做的事一事无成,还受到维希派与戴高乐派两方的攻击与诬蔑,非常痛苦与无奈。

给圣埃克苏佩里带来最大声誉的《小王子》,最初的创作意图却不是来自作者自己的。那天,他们在一家餐厅吃饭,圣埃克苏佩里在《空军飞行员》——书上画了——孩子,坐在云端上瞧着地面上燃烧的法国北方城市阿拉斯。在随手抓到的纸上任意涂上几笔,画花朵、蝴蝶、小人、云彩,这是圣埃克苏佩里爱好的习惯。这次有人有意请他为这个小人儿编一个故事,准备在当年圣诞节出版。目的是让圣埃克苏佩里排遣忧郁的心情。提出这个建议的书什么人,三部书里有三个说法。一部书说是出版商希区柯克,另一部书说是他的合伙人尤金·雷纳尔,第三部书说是雷纳尔的妻子伊丽莎白。也可能那天餐桌上这三人都在,以他们的身份都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空军飞行员》,圣埃克苏佩里著,马振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那年纽约的夏天若不是热得那么酷,世界差点少了一部杰作。康素罗在长岛找到一幢白色大房子,让圣埃克苏佩里与她一起在这里避暑写作。这幢房子后来被称为“小王子之家”,圣埃克苏佩里在黑夜里,思想像踽踽独行在沙漠的小王子,孤独忧郁。他要写一部为圣诞节而出的儿童读物吗?似乎是但又不像。

西方童话的开头都是“从前……”,接着就是英勇的骑士为了寻觅圣物,发现宝藏,遇到美丽的公主,一路上斩恶龙,战妖魔,最后……如愿以偿,大团圆结局。

圣埃克苏佩里也要用“从前……”开头,但是放弃没有用,因为不喜欢人家读他这本书不当一回事,小王子经过的是一颗颗星球。那些星球上不是妖魔鬼怪,只是住着国王、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学者,这些都代表人性中的一个特征或缺点。在第七颗星球,也即地球,他遇到了蛇、花、高山、玫瑰园、狐狸、扳道工、卖解渴药的商贩,还有就是飞行员,故事完全通过小王子与飞行员的互动交往展开的。语言简单得美国人把它收入学校课本,作为法语启蒙读物。背景放在空旷无垠的沙漠里,满篇氛围似真非真,似梦非梦,迷蒙含蓄。内容给一个永远的问题作出一个永远的回答。

大家都等待着圣埃克苏佩里再写出像《人的大地》这样充满阳刚英气的著作,他却发表了弥漫诗情画意的《小王子》,这跟读者的期望有相当的落差,尤其在那个烽火连天的世界,这篇隐喻奇逸的童话引起的困惑多于理解,但还是有少数评论家看出了其中的价值。

《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著,马振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值得一提的是安娜·莫罗·林白(一译林德伯格)的看法。她的丈夫是查尔斯·林白,1927年单人驾驶飞机横越大西洋第一人,是轰动一时的空中英雄。安娜自己也是作家,圣埃克苏佩里曾给他的作品《听,这风声》写过序。圣埃克苏佩里刚到纽约时,她在日记中写过这样的话:“在每个人都要登记入册,贴上黑白标签,被迫采取立场的时代,我希望,我祈祷圣埃克苏佩里能够保持自由、纯洁、不被卷入。哦!我多希望他能够超越论战,投入写作。”她私下非常倾慕这个法国飞行员。《小王子》这部书也似乎对“超越论战”这句话的回应,从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世界以及世界的未来。

安娜·莫罗·林白读了后,对圣埃克苏佩里要说的意思心领神会:“他写的时候带着病体,悲哀孤独。他要走向牺牲、战争与死亡,深信在那里找到答案,但是答案并不在那里。”

别具慧眼的还有另一个领域的一位艺术家。《小王子》在美国以法语与英语两个版本同时出版后一个月,以《公民凯思》而名扬全球的电影导演奥逊·威尔斯发现了,兴奋不已。一次早晨四点半召集他的合作伙伴来听这部作品的朗诵会。接着他制订计划,准备两月内把小说改编成真人与动画合拍影片。他向迪斯尼公司老板沃尔特·迪斯尼推荐。可惜,靠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起家的艺术家商人,还只是停留在娱乐水平上,欣赏不了忧伤的小王子。尽管奥逊·威尔斯的口才与计划都无懈可击,还是说服不了他这个好似第四颗星球上的商人。这项计划也就胎死腹中。据记载,这位大师写成的脚本至今还保存在印第安纳大学的丽丽图书馆内。不然好莱坞电影史上可能又多一部《绿野仙踪》式的杰作。

《绿野仙踪》剧照

爱《小王子》这部书的理由各种各样。也产生许多附会。美国作家马克斯威尔·史密斯,在他写的《空中骑士》书中说:“对这么一则可爱脆弱的故事进行详细分析,就像剥下玫瑰花瓣去发现玫瑰的魅力。”他还在1956年预测,《小王子》在文学史上,可与拉封丹的《寓言》、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卡洛尔《爱丽丝漫游奇境》、梅特林克《青鸟》一样永传千秋。

03

我愿意谈一谈,

我在译圣埃克苏佩里时的体会...

当我们翻开《小王子》,读了语气俏皮的献词,不要简单地一笑了之。作者甚至清楚地告诉我们,这部书是让一个具有童心而且需要安慰的大人看的,从这里开始他说出一段段似有似无、不知发生在什么地方的故事。使我们心中有所动,引起无穷遐想。不同的人对小王子有自己的知心话要说,也爱打听他的心事。我愿意谈一谈我在译圣埃克苏佩里时的体会,有的或许出人意外,有的也不免人云亦云,不过这确是我的想法。

首先令我迷恋的是圣埃克苏佩里散文里的诗意。意境与形象几次三番使我觉得他是不是读过我国古诗。狐狸说:“你有金黄色头发,你驯养我后,事情就妙了!麦子,黄澄澄的,会使我想起你,我会喜欢风吹麦田的声音……”读到这里我不由想起“记得绿罗裙,处处恋芳草”的诗句。

小王子与狐狸

还有一句非常平淡但是诗意的话,小王子说:“你若爱上了某个星球上的一朵花,夜间凝望天空有多美。每颗星都开了。”后来又说:“你夜里望天空,因为其中一颗星上有了我,因为其中一颗星上有我在笑。对你来说,所有的星仿佛都在笑。你有会笑的星星!”不知什么我立刻会想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静静的星一下子都动了起来。

《夜航》、《人的大地》里写到高山、风暴、积雪,耳边自然而然响起岑参的塞外诗:“……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半,随风满地石乱走。”这是圣埃克苏佩里描写景色的特点,与哲理密切结合,但包含了诗之美。

《夜航》,圣埃克苏佩里著,马振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狐狸对小王子说:“我的秘密是这样,很简单:用心去看才看得清楚。本质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

《路加福音》中耶稣对法利赛人也说:“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

然而圣埃克苏佩里在瑞士读中学起就不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了。他在作品中还常提到“上帝”,其实他的宗教性表现在世俗事物的神圣本质中。上帝对他来说是什么?交换是走向上帝,追求完美是走向上帝,自我完善是走向上帝。欣赏雕像的微笑,景色的幽美,神庙的静穆,是在寻找上帝。母亲哺乳时婴儿的吮吸中,丈夫归家时妻子的微笑中,水手航行时日出的霞光中,看到的都是上帝。

本质也就是神所在的地方。最常看到本质的是儿童,他不虚假,用心去看。如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的。”现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儿童的情况不如人意。无论哪个社会里,儿童的不幸其实是大人的失责。

当飞行员把那张不剖视的蠎蛇图给小王子看,他不像大人只看表面,说它是顶帽子。小王子一眼看了就说出这是蟒蛇吞大象。飞行员抱着小王子走在路上,“这位睡着的小王子之所以那么使我感动,是他对一朵花的忠贞,即使他酣睡的时候,一朵玫瑰花的形象如一盏灯的火焰,在他心中闪光。”这时飞行员看到的也是本质了。

飞行员与小王子说话,自始至终像是两个人的独白或一个人的对白。在我看来他俩像是人生中的童年与成年。也像在社会中的两个人,各自深锁沉默中,只是泛泛交换几句空洞的话,“在沙漠中有点孤独……”“跟人一起也孤独。”好不容易开诚相见换来推心置腹,才明白敞开胸怀可以那么自由,这时差不多已到了人生的尽头。

圣埃克苏佩里小说里处处可见哲理,情节则很少。一般故事中少不了的女人也只是浮光掠影,惊鸿一瞥过去了。不论《南方邮件》中的杰妮维埃芙与《夜航》中的西蒙娜,形象都非常模糊。圣埃克苏佩里生活与工作在一个完全男性的世界,他有自己的方式爱和尊重女人,似乎她们只要散发香味,使男人充满光明就好了。平生最亲近的几位女性,如母亲、三个姐妹、妻子和若干情人,在他以真事为写照的作品中都是不出现的。在《人的大地》与《空军飞行员》中,他在危困紧急中首先想到的是童年时代老家的两个保姆:“波拉,有人向我开炮啦!”像个小孩受到威胁马上要得到大人的保护。

有人把《小王子》中的玫瑰看成是爱情象征,这在我看来有点勉强,是小资式的误读。电影导演雷诺阿二战时在美国拍片,他跟圣埃克苏佩里是好友,说他在美国的两年多日子里,其实心都不在这里。美国那时还是歌舞升平,但是认为一位怀着亡国之痛从不写爱情的作家与行动家,会去写一则美丽爱情的故事,这显然有悖情理。况且我们再也不是歌德写《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时代,对爱情的概念起了重大变化。爱情是人生中重要一环,决不是压倒一切的要素,当这些热血男儿去实现抱负时义无反顾,不会儿女情长。

小王子与玫瑰

《小王子》会让大人与孩子读了有感触又屡屡不能忘怀的,是他的单纯、深刻、前瞻性。在小王子到地球以前漫游的六颗星球上,人性的缺陷显然易见,原来较为难解的隐喻,如今也得到了彰显。有人说看了酒鬼,如今又要加上了吸毒;点灯人必须不停歇地点灯,在说现代人真要每天工作到深晚,学生的书包真要那么重?做人是为了什么?读到地理学家,有人问,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家要得到的是什么信息?误导的、八卦的、歪曲的……都照发不误?还有那个卖解渴药的,这有点像高科技发展时代尴尬的发明,复杂,浪费大量资源,污染自然环境,然而无用。

最重要的还是那朵玫瑰花,小王子给她竖过屏风、除过毛虫、浇过水的玫瑰花。这是我们一切爱与心血的焦点。从小的来说是我们倾注温情与友谊的人与物,从大的来说,是我们的社会、文明、星球。保护玫瑰花与清除猴面包树是创造和谐、持续、长存的两方面。由于无知与疏忽,一座宫殿烧毁了,一个城市湮没了,一片海洋污染了,冲突愈演愈激烈,环境愈变愈糟糕,人的关系愈来愈冷漠,这一切不叫人忧心如焚吗?

这就是《小王子》一书中,“某个虚无缥缈的地方,一朵玫瑰花被一头咱们没见过的绵羊吃了还是没吃,宇宙中的一切对于爱小王子的你们,如同对于我,都会不一样”这句话要说的意义。

因而,对于小王子是不是死了这个问题,应该像小王子自己那样对待,不要认为他真的死了。只要从非洲沙漠等地旅行回来的人没有带给我们确切的音讯——确切的音讯永远不会有——小王子就是存在的,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本文节选自

《误读的浪漫》

作者: 马振骋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5-2

页数: 121

原标题:《圣埃克苏佩里121周年诞辰:把爱投入到一种创造,换取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

THE END
0.小王子主要内容及作者简介下面介绍的是小王子主要内容及作者简介,仅供参考。《小王子》主要内容 小说叙述者是个飞行员,他在故事一开始告诉读者,他在大人世界找不到一个说话投机的人,因为大人都太讲实际了。 接着,飞行员讲了六年前他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故事。神秘的小王子来自另一个星球。飞行员讲了小王子和他的玫瑰的故事。小王子为什么离开自己的星球;在抵达地球https://edu.iask.sina.com.cn/jy/3iPvxTSSBCW.html
1.小王子女人私房悦读季新浪女性《小王子》书籍简介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详细>>我要说几句 https://eladies.sina.com.cn/qg/xiaowangzi/index.shtml
2.《小王子》名著简介小王子情节介绍小王子作者→MAIGOO百科《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https://www.maigoo.com/citiao/136469.html
3.小王子精装版295000字 1.《小王子》作者诞辰110周年精装彩图纪念版(附赠CD) 基本信息 书名:《小王子》 作者:(法)圣埃克苏佩里 译者:王以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9-20 页数:192 开本:32开 I S B N :9787509717141 。打算在网上买本小王子,有以前的黑白版和彩色版,不知道买哪种好,听说好像彩色版的http://www.17house.com/nb/zhuangxiu/467eff6ff344e7ad.html
4.名著推荐理由(精选90本)12、《小王子》 这是一部可以读到老的、让人永葆童心的不朽经典,被全球亿万读者誉为最值得收藏的书,全球销量仅次于《圣经》。 小王子的世界,提醒我们只有爱,才是最高的哲学。 网友留言:“如今高考完几年啦,但我仍忘不掉,在那一个个追梦的路上与夜晚。不知疲惫的总要在放了晚自习后冲一杯咖啡,拿出小王子https://m.yjbys.com/jiuyezhidao/fanwen/qitafanwen/1218590.html
5.小王子作者英文简介6篇(全文)小王子作者英文简介 第1篇 圣埃克苏佩里有两个双重身份:飞行员与作家。这两个生涯在他是相辅相成、相映生辉。从《南方邮件》到《小王子》的十六年间,仅出版了六部作品,都以飞机为工具,从宇宙的高度,观察世界,探索人生。这些作品篇幅不多,体裁新颖,主题是:人的伟大在于人的精神,精神的建立在于人的行动。人的不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ca7lqdi.html
6.小王子的推荐理由作文(精选40篇)作者通过小王子的眼睛看成人世界,发现大人们为占有、权利、荣誉、虚荣、学问之类莫名其妙的东西活着。“只有孩子们知道他们在寻找些什么,他们会为了一个破布娃娃而不惜让时光流逝。”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情的时候,看中的是他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他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成http://www.unjs.com/fanwenwang/ziliao/549813.html
7.小王子作者简介小王子作者的资料小王子作者简介 小王子作者的资料 1、《小王子》作者是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2、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法语:Antoine de Saint-Exupéry,1900年6月29日-1944年7月31日),法国作家。他是法国最早的一代飞行员之一。1940年流亡美国,侨居纽约,埋头文学创作。1943年参加盟军在北非的抗战。1944年他在执行http://m.yxlady.com/jingyan/1022283.shtml
8.骆驼祥子作者简介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那么你对骆驼祥子作者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骆驼祥子作者简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骆驼祥子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满族正红旗人。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父亲是一名满族的 https://m.ruiwen.com/zuowen/wenxuechangshi/697613.html
9.豆瓣提供图书、电影、音乐唱片的推荐、评论和价格比较,以及城市独特的文化生活。https://www.douban.com/
10.熊培云:我所有的努力无外乎让自己看得起自己访谈《约翰·克利斯朵夫》、《小王子》和《局外人》。二十多岁的时候,《约翰·克利斯朵夫》拯救了我。我曾说这部长篇是我的心灵圣经。而《局外人》在我面对荒谬的世界时,的确给我了许多安慰。我虽然日日辛劳,骨子里却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至于《小王子》,则为我呈现了一个超拔于现实之上的想象的世界。很巧合,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102/c405057-29623206.html
11.小王子简介内容介绍《小王子》简介 《小王子》是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写成的著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https://m.mingyantong.com/jianjiejieshao/917
12.《小王子三部曲》pdf圣埃克苏佩里电子书资源免费下载内容简介: 在人类共同的精神世界,《小王子》写尽了灵魂的纯真、赤诚与孤独,登顶“人类有史以来经典读物”书单,被誉为“每个人不可不读的心灵之书”,被译成300多种语言,拥有4亿多读者,阅读率仅次于《圣经》。而《小王子》其实只是《小王子三部曲》的终篇,如果没有它的前传《风沙星辰》《夜间飞行》,我们永远https://www.ebook80.com/literature/2231.html
13.小王子读书心得总结2000字(精选12篇)小王子读书心得总结2000字 篇4 小王子——一个童话。但是也是一部写给大人的童话;小王子——一个故事,但是也是一个世界上最伤心的故事;小王子——一个寓言,一个孩子可能还无法理解的寓言,告诉我们,关于爱与责任的寓言。 这是一个童话,平淡的在作者的回忆中慢慢展开的一个记忆。许许多多看似平凡的细节,却埋藏着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dushuxindetihui/9179764.html
14.2024寒假阅读推荐书目1、《外婆的道歉信》作者:[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简介:七岁的爱莎有个古怪又疯狂的外婆,会埋伏在雪堆里吓唬邻居,基本.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个四处惹麻烦的外婆却是爱莎唯一的朋友,也是她心中的超级英雄。不管什么情况下,外婆都会站在爱莎这一边,为了她去跟全世界拼命https://www.scpcfe.cn/lib/info/1011/2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