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尽管三娃的暑假生活正在鸡飞狗跳,但本童书博主还是得赶紧支棱起来交作业,否则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一片信任呐。
呃,可我的书单里,暂时没有四大名著,也一直不着急把四大名著推荐给小拍,当然我指的是四大名著的原著版本哈。
当我最近看了黄晓丹老师的《陶渊明也烦恼》,专门给家长讲述传统文化启蒙的书,在里面提到“对于四大名著,孩子并不是非读不可”的观点,我简直点头如捣蒜。
这本书实在太精彩了,
我准备下次单开一篇好好写写它
黄晓丹老师是古代文学专业科班出身,读博士时更是师从叶嘉莹教授,现在在大学教中文系的中国古代文学,也教小学教育系的儿童文学课,用她的专业来解释为什么孩子不一定要读四大名著,太合适不过了。
黄老师认为,四大名著虽然很经典,但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神奇。
“四大古典名著”的说法产生至今不到五十年,是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发展背景有关的。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书看,只能看这四本书,现在书籍出版这么繁荣,纠结这四本书的必要性也大大下降。
书里面还充满了那些时代的忠孝节义的说教,比如《水浒传》里主角为了兄弟情谊杀人如草芥,《三国演义》里动不动“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些说教小孩看得会很烦,有些观念我们也已经不认可了。
黄老师特别指出:“我们不能因为听说它是古典名著,就忽视了它在观念上的过时性。”
而《红楼梦》呢?它是一部纯原创的文学小说,的确比其他三本书都更精美、更诗意,在人物刻画上却也更复杂。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种理解能力,真的是要到成年之后才会发展起来。对于那些生活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来说,他们善恶分明,黑白清晰,读《红楼梦》的感觉大概像喝了一大桶浆糊,再加上《红楼梦》诗性的语言,不紧凑的情节,读起来昏昏欲睡也就在所难免了。”
我想,像小拍这样阅读水平还算比较好的孩子,如果让她去看这些名著原版,不是说她看不懂内容,而是会理解不了小说人物为什么会这样想,为什么又会这样做,这与她的心理年龄不匹配,当然也无法从中看到我们想让她获得的营养。
如果学校有要求必须得看四大名著,孩子被逼着翻一翻也行,或者看一些比较好的改编版本,只是我们家长真的不必太苛求。
想想这个时代,好看的书实在太多,如果因为四大名著而抹灭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这个暑假,我给小拍推荐的书单初显成效,有一些也正等着小主翻牌,目测她的阅读热情正在高涨,我赶紧加大了我的储备量。
所以以下介绍的书单也只是推荐给大家参考,适合10岁-14岁的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亲们按需考虑哈。
《 阿勒泰的角落》
其实推荐的散文书,更贴合的是我的个人口味。当我觉得小拍这个年纪应该可以沉下心看看散文时,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李娟。
一直很喜欢看李娟的散文,一个没有得到过所谓专业写作训练、纯靠天赋成名的作家,她的文字看起来直接、自然又平实。
她的笔下,没有工业时代的焦虑,只有极致的人情美,自然美,和极致的生存底色,一段段的文字似乎没有什么华丽辞藻,放在一起却将画面挺立了起来。
这种全然出于自己的感受而汇就的真诚的文字,很适合孩子去细细体会,相信对他们写作文也很有帮助。
这个阿勒泰的异乡姑娘,从小随母亲生活在哈萨克人聚居区,经历过种种艰辛与不幸,但从文字里总能看到一种坚韧和乐观,那种委身于卑微与荒凉之中仍然散发着无尽的灵性,仿佛生命从未被生活践踏过。
《肉食者不鄙》
凑巧的是,看过李娟的一次访谈,她说自己也很喜欢汪曾祺。啊哈,好想和李娟握个爪。
汪曾祺写美食,常常让我这个对食物有点麻木的读者,在深夜流下谄媚的口水。
他的作品实在太多,我挑了一本中信在18年出版的“谈吃大全”,推荐给小拍。
这部书里,汪曾祺在美食领域树立了那条有名的宣言: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真是让我们吃货大省自愧不如啊。
《亲爱的安德烈》
实在太喜欢龙应台的文字,但想想最适合小拍这个年纪看的书,暂时还只有这本了吧。
龙应台和18岁的儿子通信了三年,一直写到他21岁,总共36封信,每一个字都道出了老母亲要撤离出孩子生活,却又想继续保持亲子联结的那种纠结和哀怨。
儿子也在字里行间里表现出那份真实的叛逆,应该能让青春期的孩子们看到自己些许影子。
再加上很难在一本书里同时看到一对母子的视角,相信也能激发孩子们的换位思考,让他们也能理解一下老父老母的苦口婆心呀。
《射雕英雄传》
我也没有想到,从没看过武侠的小拍,一转眼就入了金庸老爷子的坑了。
她废寝忘食,整天忙着射雕,还差点耽误了“搞钱”,对带妹妹也兴趣寡淡,一心沉浸在江湖恩怨、家国天下的世界里,一个星期就看完了4本。
说实话,比起四大名著,我更愿意让金庸的武侠小说成为小拍传统文化的引路人。
我记得我小时候还看过《雪山飞狐》,是单独的一本,比起《射雕》,它的故事更短一些,给孩子的阅读压力也会小一些。
如果不爱看《射雕英雄传》的孩子,可以试试给他们推荐《雪山飞狐》。
还有些家长担心金庸小说里情情爱爱的部分,会唤醒孩子的青春萌动。
但我个人倒是觉得,金庸小说涉及爱情那部分还是比较含蓄和美好的,对青春期的孩子在情感教育上,反而有更积极和健康的引导呢。
《明朝那些事儿》
我翻起来也啧啧称奇,如果历史书能写成这样,我当年历史估计能考满分。(是不是有点膨胀了,毕竟以前也不差。)
虽然是讲历史的书,读起来却特别轻松,作者用幽默诙谐的笔调刻画了大明王朝几百年的兴衰。
读它,像是在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而小说上的人们,却是几百年前的鲜活的人们。
很佩服作者当年明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可能真实地讲述了历史。
《城南旧事》
这本书我推荐过两次,这是第三次了,可能也是因为我自己比较爱看,身心浮躁的时候就会拿出来读一读。
这是用一个孩子的口吻写的童年故事,特别好奇和佩服,四十岁的林海音怎么还能写出这样稚气的文字来。
虽然纯净稚气,但又典雅柔美,有点淡淡的忧郁滋味,勾勒出一个昏黄遥远的童年。
孩子分不清好人和坏人、不懂什么是疯什么是贼,她只用爱去感受一切,也用爱去感化一切。
最后那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该长大了”,这么朴实的话,但每一次读都忍不住会湿眼眶。
《奇迹男孩》
这部电影之前我推荐过,看得我哭的稀里哗啦,现在轮到书了。
它是美国插画师R.J.帕拉西奥的处女作,曾经连续超过一百二十周蝉联《纽约时报》童书排行榜榜首。
表面上看,这个故事讲述的,不过就是一个脸部畸形的男孩奥吉进入了学校之后,遭遇了种种冷眼,但是在自己亲人和朋友的支持下,一步步成长最后融入了校园,成为所有人骄傲的故事。
可它丰富的内涵又远远不止如此,故事以奥吉的遭遇为切入点,也用多重视角讲述了他身边的不同人物因为这个事件发生之后的个人成长和人生选择,探讨了亲子关系、同学交往、校园霸凌、青少年心理等等方面的问题。
在学校遭遇了特殊儿童,正常的孩子应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如果自己的孩子就是一个特殊儿童,又如何帮他自立于这个世界?
和孩子一起看看这本书吧,相信有太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魔戒三部曲》
去年小拍一直在看《霍比特人》的电影和书,号称《魔戒前传》,现在看《魔戒》三部曲,也是水到渠成。
而我早已举手投降,因为这实在是我难以涉足的领域。
自《霍比特人》到《魔戒》,英国文豪托尔金就致力于构建一个“中土世界”,一个有着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发展、英雄与平民的世界。
很难想象孩子似乎天生就喜欢这类奇幻英雄的故事,他们不会搞不清楚这里面的种族和人物角色,也不会搞不清楚他们的阶层和使命,而不感兴趣的大人只会被折磨得晕头转向。
小拍真的在长大呢,从迷恋《哈利波特》的小姑娘,成长到开始看《霍比特人》,再到《魔戒》,她越来越有自己的喜好和选择,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老母亲啊,只能在一旁微笑倾听和默默给予关切的目光了。
《地海巫师》
在西方奇幻文学领域,《地海传奇》与《魔戒》齐名,它的影响不亚于当今的《哈利•波特》,可好像知道的人并不多?
《地海巫师》是《地海传奇》系列的第一部,也是因为小拍在奇幻文学领域里越走越深,这类的需求相对也会越来越大。
如果她一直兴趣浓厚,相信她还会接着去看剩下的五部。
整本书以贯穿整个系列的灵魂人物“格得法师”的成长历程为轴,孩子们能看到主人公一次次破除心魔,脱胎换骨。
宫崎骏说,自己的作品从《风之谷》到《哈尔的移动城堡》都一直受到《地海传奇》的影响呢。
《不老泉》
11岁的小姑娘温妮由于无聊和闷热,独自跑进丛林中探险,在那里遇见了长生不老的塔克一家人,17岁英俊少年杰西和他哥哥、父母,他们因为误服可长生不老的泉水而永远年轻。
温妮和杰西之间产生一一段非常美好的友情,她面临一个选择,她可以喝下泉水与杰西一起长生不老,也可以选择像平常人一样生老病死,过普通人的生活。
长生不老不是很多人的梦想吗?可塔克说,“我们的生命已经不是真正的生命了,而是像路边的石头,失去了活力和意义”。
温妮会如何选择呢?若干年后,杰西来寻找她时,见到的却是她的墓地。她终于还是选择了死亡,像一个普通人一样走完了生命轮回中属于自己的那部分,留下依旧年轻的杰西,孤独却不能终老…
这就是小说《不老泉》的故事,我和小拍读到最后,早已泣不成声。
《姆咪谷的夏天》
之前在“”里推荐过《姆咪谷的伙伴们》,现在暑假,我又来推荐《姆咪谷的夏天》了。
其实姆咪的整个系列都非常值得一看,但因为好书实在太多,挑着买来看也没什么。
它的作者是托芙·扬松,芬兰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画家,任溶溶老先生翻译。
姆咪谷是一个充满真诚、善良和美丽的新奇世界,这个世界里有被大人吓得连人形都消失了的小傻妞,有充满幻想的小霍姆珀,有希望享受孤独乐趣但还是离不开朋友的小嗅嗅,有一心要摆脱游艺场和孩子过安静生活,直到退休才懂得跟孩子们在一起的乐趣的赫木伦……
尽管扬松笔下的人物各有各的孤独情绪,但是他们最后都能汇聚在一起,用友谊的力量让姆咪谷充满欢声笑语。
呀,一不小心又写了这么多字,却也只介绍了11个书名。
这次的暑假书单主要针对的其实是初中生,但如果是小学高年级,也同样可以看起来了。
以前我也写过好几次小学高年级书单,亲们有兴趣可以去翻一翻。
记得我读书的那个年代,孩子看课外书太多,影响了考试成绩还会被家长骂,孩子们躲着看书,被撕书的事情也不少见;
如今才过去20年,时代环境又完全不一样了,为了孩子能多看几本书,大人们也是绞尽脑汁地想办法。
如果你想要争未来的一个战略方向,阅读一定是对未来的整体智力、包括学业的发展是最有效,最有用的。
我突然想,分数的内卷让孩子疲惫不堪没有尽头,但阅读的尽头,是孩子们丰盈而广袤的人生吧。
-End-
亲爱哒,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就是缘分,我是三个女儿的妈妈小莉。
做妈妈的路上,让我们彼此依偎,共同成长。
小莉这几年为大家精挑细选的书单
在公众号回复“书单”可以看哦!
0-3岁 |
3-6岁 |
6-10岁 |
10-12岁 |
科普书单 | 1
儿童文学书单 |
爱动物书单 |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