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到《水浒传》,含沙射影之绝唱;作者为何憎恨朱元璋明朝罗贯中张士诚施彦端陈友谅小说改编片三国演义电视剧水浒传年电视剧

四大名著的成书年代,除了《西游记》没有争论以外,剩下那三部书,都见仁见智,谁也拿不出充分的证据说服对方。

其实关于《红楼梦》成书于明代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

刘姥姥在游览大观园时,见过一面真人大小的玻璃镜。

众所周知,1655年,也就是清顺治十二年,法国人狄南,发明了用“卷筒法”制造大块的平板玻璃,制造出大型的穿衣镜,那是十几年后的事了。

如果《红楼梦》成书于明代的话,世界现代工业史都要改写了。

另外两大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普遍认为它们成书于元末明初,但也有人认为,这两部书成书于明代初期。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所以先卖个关子,再找一个避重就轻的话题。

四大名著中《西游记》和《红楼梦》都被朝廷当过禁书,这就愈发显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两个与世无害的乖宝宝。

但实事求是的说,这两部书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极尽对洪武皇帝朱元璋嘲弄之能事。

按照老朱那脾气,如果知道自己挨了骂,非把作者千刀万剐了不可。可是一直到他死,也没有看破其中的玄机。

朱元璋为何开罪了这两部书的作者呢,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这个没有争议。可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真实身份,可就值得商榷了。

施耐庵三个字倒过来念,谐音“俺乃是”,到底是谁,自己猜。

《水浒传》中,这样说话的人,一般都挺有实力,比方说“俺乃是打虎武松是也”,“俺乃是河北玉麒麟”等等,这种自我介绍的方式,充满了自信和对敌手的蔑视。

如果王定六跟人也这么说“俺乃是扬子江活闪婆是也”。在陆地上跑得快的水贼,让人听了,岂不是要笑掉下巴。

也有资料有鼻子有眼的说施耐庵是江苏人,1331年中过进士,拜托,造谣专业一点好不好,1331年开过科举吗。

进士学历都敢造假。

整个元代只开了16次科举,一共不到600名汉人中过进士,其中并无施耐庵的名号,哪怕是江苏姓施的,一个也没有。

后来还有人考证,《水浒传》是罗贯中和施耐庵合著的,据说前者是后者的弟子。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罗贯中出生于1330年,施耐庵可是有些人口中的进士啊,这就好比让一个博士后去教幼儿园。况且罗贯中的籍贯都搞不清楚。

最大的可能,罗贯中和施耐庵就是同一个人。

历史名人是资本,他们的故乡,会以他的传说,开发出一系列的旅游产品。在利益的驱动下,各地争做名人故乡的现象,愈演愈烈。

作为章回小说鼻祖的罗贯中更不例外。关于他的籍贯,一直有三种说法:山西祁县,太原清徐县,还有山东东平县。

罗贯中的父亲是个商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而当时商人的地位还不如娼妓和乞丐。

其实只要有钱,地位什么的真还不怎么重要。

罗贯中的父亲是个有理想的商人,他想让儿子的地位提升一些,于是就让儿子开始读书。

至于考取功名什么的,想都不用想,自从1333年开始,朝廷感觉经过七次科举,录取了500多个进士,人才已经够用了,便停止了科举考试。

到了1342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起义领导者无一例外,都打着赵宋后裔的旗号。

这也让元朝统治者意识到,编撰一部史书,对前朝进行抹黑。

罗贯中的父亲发现商机,把儿子弄到苏杭一带,并拜在慈溪有名的大学问家赵宝峰门下。

赵宝峰原名赵偕,慈溪县城西门外,有座风景秀丽的山峰。赵偕在山上隐居,开设了一个宝峰书院。

能进书院读书的孩子都精挑细选,天赋异禀。

老师都是饱学之士。所以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很快都能出人头地。

赵偕出了名,被人称为宝峰先生。

按照赵偕的学问,有足够的资格去大都为朝廷编撰《宋史》,这可是许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

可面对找上门来的富贵,赵偕断然拒绝了。

因为赵偕还有一个特殊身份,他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十二世孙。

元朝和宋朝有着亡国灭种的仇恨,作为有骨气的读书人,赵偕拒绝为元朝效命,也是顺理成章的。

罗贯中进入书院读书时,得到赵偕的特别关照,赵偕的祖父赵与筹,曾数次单独为罗贯中讲学,并拿出钱来,补助这个背井离乡的可怜孩子。

当时的慈溪县尹陈文昭也是赵偕的学生,他主持操练民团,对付民间的反元武装。

朝廷有令,只要杀掉五个匪盗,就官升一级。

受赵偕的影响,陈文昭十年未得升迁,还拿出不少钱来,维持宝峰书院日常花销。

在陈文昭的治理下,慈溪境无盗贼。百姓安居乐业,称陈文昭是包青天再世。

陈文昭和罗贯中交情甚厚,对这个小师弟他青睐有加,年纪轻轻就在衙门里替他谋了一份差事。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罗贯中才意识到,他的老师和他的师兄,都是坚定的反元复宋的支持者。潜移默化之下,这种意识也在罗贯中的心中生根发芽。

元至正二十六年十二月(1366年),朱元璋将小明王韩林儿在瓜布沉江,赵偕闻讯后吐血身亡。

罗贯中前来奔丧,期间泪如雨下,数次昏厥。

最后,他协助陈文昭,为赵偕料理了后事。

第二年夏天,陈文昭被朱元璋擒杀,至死面不改色,直斥朱元璋是大宋佞臣。

罗贯中离开宝峰书院时已经26岁了,当时群雄并起,罗贯中应该投奔势力最大的龙凤宋朝才对,可他却偏偏投靠了胸无大志的张士诚。

红巾军的创始人韩山童自称姓赵,是宋徽宗的八世孙。随后他儿子韩林儿,在刘福通的辅佐下称帝,定都汴梁。

龙凤朝的军旗上,都书写“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龙凤朝人才济济,郭子兴、徐寿辉、彭莹玉等等。龙凤朝皇帝韩林儿被称为天下共主,其年龄、爱好、是否婚配、籍贯等等个人信息,拜朱元璋所赐,都成为未解之谜。

历史学家们真应该好好研究一下韩林儿这个人,那个被称“武悼大帝”的冉闵,只做了三年皇帝。而韩林儿,称帝12年,功劳可比冉闵大多了。

其实关于韩林儿,最大的谎言就是他的名字,他是龙凤朝的皇帝,一定姓赵,否则就没有宾服四方的号召力。

关于这一点,就算是朱元璋,也是没有异议的。否则他就不用大费周折的搞死韩林儿。

冒充皇族这个罪名,就足以把韩林儿万剐凌迟。

况且宝峰书院的赵偕还在那摆着呢,龙凤朝皇帝的真实身份,是得到了赵偕认可的。

当时红巾军如日中天,可有几个另类,并不听从龙凤朝的调遣。张士诚就是其中之一。

在赵偕眼里,张士诚属于可以争取的那一类,便派自己的得意弟子罗贯中,去到张士诚身边,找机会说服张士诚归顺龙凤朝。

否则按照龙凤朝的军事实力,绝不会容忍张士诚偏安一隅的。

1357年,红巾军北伐,东路军势如破竹,在南皮击破元军30万,杀掉蒙元宣慰使董抟霄,兵锋直指大都。

中路军攻占元上都、鲁王城、辽阳等军事要地,杀懿州路总管吕震,先后击败元军100多万,中路军还两次攻入高丽,彻底切断了元顺帝向北逃窜的路线。

西路军出潼关,与川陕等地的元军决战。

刘福通用兵如神,但是在用人这方面有所欠缺,红巾军主力北伐,保卫汴梁的任务,交给了龙凤朝江南行省左丞相朱元璋。

北伐军连战连捷,不甘寂寞的朱元璋,竟然对保持中立的张士诚擅动刀兵。致使汴梁兵力空虚。元军趁虚而入,刘福通和皇帝败走安丰。

朱元璋非但没有出兵营救,反而派使臣带厚礼乞求与元军结盟。

这是一招臭棋,元军根本不打算帮助朱元璋,是把他当成炮灰,与其他起义军杀的两败俱伤。

打仗需要师出有名,几年后,大家都认识到这一点,龙凤朝皇帝是天下共主,谁控制了皇帝,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龙凤朝显然是外战内行,内战外行,即使身在安丰,对元军还是具有绝对的优势,可是对自己人,表现的就差强人意。

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都对龙凤朝虎视眈眈,朱元璋“缓称王”的假象,瞒过了所有人的眼睛。龙凤朝皇帝顺利的落入朱元璋手中。

从此老朱发号施令:皇帝圣旨。后来朱元璋当上了吴王,发号施令时就变成了皇上圣旨,吴王令旨。

随着陈友谅战死,张士诚兵败,朱元璋手握重兵,龙凤朝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果断的朱元璋,立即将韩林儿置于死地。

韩林儿没了,宋朝复国的梦想化为泡影。赵偕伤心而亡。第二年,对罗贯中有知遇之恩的陈文昭被杀,一个多月后,张士诚被俘后自尽身亡。因此罗贯中对朱元璋恨之入骨。

虽然罗贯中跟朱元璋没什么交往,但是对朱元璋的发迹史,还是了如指掌的。

罗贯中有个至交好友谢再兴,以前是朱元璋的大将,做过副元帅。

谢再兴对朱元璋忠心耿耿,但是朱元璋似乎吃定了谢再兴。

谢再兴和胡大海征战浙东,朱元璋却自作主张,把谢再兴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朱文正和徐达。

谢再兴很生气,抱怨说:女儿出嫁却不通知我,这跟强盗有什么区别(女嫁不教我知,有同给配)。

朱元璋闻讯后,开始变本加厉的欺负谢再兴。杀了谢再兴的亲信,却把人头挂在他家客厅里。隔三差五就派人把谢再兴臭骂一顿。最后又夺了谢再兴的兵权。

李善长开始搜罗证据,准备对谢再兴痛下杀手。谢再兴不肯束手待戮,找机会投靠了张士诚。

朱元璋震怒,发誓要将谢再兴碎尸万段。并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

1366年,谢再兴的两个兄弟,以及他五岁的幼子守卫余杭,朱元璋手下大将李文忠攻城,数日不下,便开始劝降。

李文忠以名誉担保,只要谢家人投降,保证他们的安全。

李文忠高估了自己,朱元璋不顾他苦苦哀求,将谢家人在街头乱刃分尸。谢再兴五岁的孩子惨叫得撕心裂肺,路人无不为之落泪。

谢再兴悲愤欲绝,把罗贯中当成倾诉对象,讲了不少关于朱元璋的陈年旧事。

在《水浒传》中,有两个身份尴尬的人物,两头蛇解珍和双尾蝎解宝,影射的就是谢再兴的两个女儿,说她们是首鼠两端的蛇蝎美人。

其实这两个女孩命运也挺可怜。朱元璋称帝后,就把谢再兴的大女儿和丈夫朱文正给乱棍打死了。

几年后,谢再兴的小女儿,也被乱棍打死,朱元璋还请徐达去看妻子血肉模糊的尸体。

罗贯中精通历史,开始撰写《三国演义》,他借古讽今,书中夹带了不少私货。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分别对应龙凤朝、朱元璋和张士诚。

刘备自称是汉景帝的后裔,是他的第18代玄孙,汉献帝是景帝的13代玄孙。辈分应该比刘备大得多。却尊称他皇叔。为什么刘备这种明显的西贝货都能被认可,而韩山童有明显的证据,他是宋徽宗的后裔,却得不到朱元璋等人的认可,只能说朱元璋怀有不臣之心。

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火烧赤壁,但这无疑是虚构的,因为在东汉末年,还无法制造出太大的战船,更不要说把他们用铁链连在一起了。而这一切,是发生在朱元璋与陈友谅争霸时的鄱阳湖之战中。

书中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诸葛亮对应刘福通,出师未捷,鞠躬尽瘁。

关羽对应的是龙凤朝大将关铎,就是红巾军北伐时,中路军的主帅。关铎的功劳比关羽大多了。他最后的职务是辽阳行省丞相。管理的范围包括库页岛以西,外兴安岭以南,蒙古大草原以东,以及山海关以北的广大区域。关铎也是数千年来唯一获此殊荣的汉人。

而作者本人对应的,是智勇双全的常胜将军赵子龙。《三国演义》中,被黑得最厉害的并不是曹操。而是一种姓朱的人。

其实在东汉末年,姓朱的文臣武将不在少数,朱儁、朱桓、朱治等等,最厉害的朱然,活了68岁,还被封为公爵,打败过关羽、刘备,张郃、曹真等名将,史书评价朱然“名震敌国”。

就这么一个英雄人物,只因为姓朱,在《三国演义》中,一露面就被赵云给杀了。

THE END
0.《水浒传》作者考究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民间广受欢迎,一百单八将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一般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但由于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特殊性,小说的作者往往并不能确定,不光《水浒传》,四大名著中其他三部作品的作者也是一直存疑的。 https://www.jianshu.com/p/92ab1be6cb0e
1.水浒传作者是谁也许是有切身体会,施耐庵才能写出让人热血沸腾的英雄好汉故事,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梁山好汉的结局也像张士诚一样悲剧收场。2、水浒传作者罗贯中说 《水浒传》作者 “罗贯中说”《水浒传》数百年来流传甚广,可是近年来有学界对《水浒传》的作者产生了疑问,认为不是施耐庵而是罗贯中。据说在罗贯中家乡https://edu.iask.sina.com.cn/jy/jFdPR0dr4f.html
2.罗贯中和施耐庵什么关系罗贯中和施耐庵是师徒关系。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徒弟,曾有说法说他们俩一起合著了《水浒传》。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6gkHXQc4mw6.html
3.四大名著有两部是一人所写?罗贯中与施耐庵是师生关系?《水浒传》已知的几个最早版本(如双峰堂刊本、袁无涯刊本、容与堂刻本)上都写有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罗贯中编辑”、“罗贯中编次”等等,可见早期版本认为罗贯中确实是《水浒传》的作者之一。 明清两朝中国著名的章回小说中,其作者一大半都是江淮人,或者作者是生长于江淮地区。 https://www.meipian.cn/4zuupmhi
4.泰安市档案馆史海钩沉文学巨匠罗贯中(二)写定水浒关于《水浒传》的作者,明代以来流行三种说法:一说罗贯中著,最早的水浒版本署名“东原罗贯中”;一说为施耐庵著,以金圣叹修订本为代表;还有一说是施、罗合作。第三种说法得益于明代高儒所编《百川书志》的佐证。该书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https://dag.taian.cn/art/2017/9/25/art_70238_5236370.html
5.《揭秘:水浒里面的大刀关胜是冒牌货?》历史解密《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撰写于元末明初时期。从明代以来,对于《水浒传》的作者一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施耐庵作、罗贯中作和施罗合作。在学术界当中,最受认可的则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即前七十回为施耐庵作著,后三十回则为罗贯中著。另一种稍微不同的观点是,《水浒传》为施耐庵所写,罗贯中进行了整理、编辑。此说最早见于明代https://www.imjtv.com/tv/article/1/30393
6.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是 ()A.施耐庵B.吴承恩C.罗贯中D.曹雪芹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https://www.shuashuati.com/ti/44ce9d6dbd1f40818a7b3787d96eab3e.html?fm=bd813b08e56799747f902e9008c0fcad72
7.《水浒地图》一举解决了《水浒》两大难题——《水浒地图》序新中国成立后,曾对《水浒传》的作者做过调查。学术界大多数倾向于《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经过考证,我认为罗贯中的年龄大于施耐庵。但他俩都是下层文人,很有可能是“书会才人”,因此他俩创作的古本《水浒传》即《水浒传词话》一百回中前七十回地理概念有很多差错,并不奇怪。许盘清先生的《水浒地图》七十https://www.sju.edu.cn/lsywhdtyjy/d2/cb/c5060a53963/page.htm
8.👍简述吟诗⭐️文学常识👍《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他与罗贯中一同合作创作了这部名著。 四大名著简述: 罗贯中演三国军阀混战; 施耐庵传水浒逼上梁山; 曹雪芹写红楼梦中流泪; 吴承恩记西游取经西天。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中国古典小说四大经典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巨著https://www.meipian.cn/50eadz95
9.水浒传作者介绍1、施耐庵(1296年-1372年),名耳,字伯阳,又名子安,又字肇瑞,谱名彦端,斋号耐庵,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小说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其门人。2、施耐庵https://edu.iask.sina.com.cn/jy/35sTlFwTGiP.html
10.水浒传作者是谁来自哪个朝代(水浒传作者是谁)水浒传作者是谁来自哪个朝代(水浒传作者是谁)厚德载物 精选回答 1、中国的作者有:施耐庵《水浒传》;755-79000作者罗贯中;作者吴承恩;755-79000作者曹雪芹。 2、罗贯中(约1330-约1400),著名才子,胡亥人。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戏剧家。罗贯中出生在元末的社会动荡中。他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认同世俗,参加了反元https://edu.iask.sina.com.cn/jy/2Vax1iSkN5V.html
11.古代小说作者探考乱象例说文史在古代小说七部名著中,《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的作者蒲松龄和吴敬梓基本没有怀疑和争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没有异议,但其生平经历所知甚少,还有一些争议,如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还是山东东平人等;《水浒传》作者也不外施(耐庵)罗(贯中)二公,但有关他们的个人资料也所知无几;《金瓶梅》《红楼梦》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07/c442005-40090026.html
12.水浒传到底是谁写的,读研党看了要落泪虽然我文学素养也不咋地但我真的感觉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文笔差得不是一 小狗逐日 文风不同,不代表谁的水平差。水浒传有些地方挺动人的。我一直都能被武松的那句“”哥哥魂魄未远,兄弟为你报仇”打动。而且那里面的什么潘驴邓小闲多么有意思啊。而且好多人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是因为罗贯中的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97331024/
13.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还是罗贯中–快看漫画问答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还是罗贯中 63浏览 你算什么小点心《水浒传》的作者据传为施耐庵,并有罗贯中加以润色,是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内容简介《水浒传》的作者据传为施耐庵,并有罗贯中加以润色,是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在历代封建专制统治者眼中,造反都是不道的,“造反”者都是杀人放火、面目狰狞的https://www.kuaikanmanhua.com/qa1/101276
14.第七编明代文学元末明初,作家便在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水浒故事的基础上编写成一部《水浒传》。《水浒传》所载宋江起义与历史上宋江起义不同的地方很多,明显有别于“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更多的是假前人事迹作为引子,凭虚构想,敷衍而成。 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认为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如高儒《百川http://www.cllc.gxnu.edu.cn/gdwx/2477/listm.htm
15.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四大名著”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古典、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其作者分别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高鹗(后四十回为高鹗所写)。 http://www.chusan.com/zhongkao/23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