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论杨志:从英雄莫问出处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水浒传》里,杨志是个关键之人。可以说,没有“智取生辰纲”,就没有《水浒传》的前半部,而没有青面兽杨志,就没有“智取生辰纲”。杨志以一敌七,虽败犹荣。

《水浒传》里,若论出处,则杨志可以排为第二。第一位是柴进,他是大周皇族,在横海郡有产业,有丹书铁券,虽然没落,却也衣食无忧,还有一些特权。相比之下,杨志就要差一些。按第十二回里说的,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这个出身还是很显赫的。宋太祖夺了柴家的天下,宋太宗和潘美对不起杨令公,论情论理都要给些特殊照顾的。但是,宋朝是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武将的地位始终不高,武将世家则更是倍受警惕的,所以,杨志不但没落了,而且流落到了关西之地,和鲁提辖做了乡党。

尽管没落了,杨志还是很在意这个出身的,努力地应了武举,努力地做到殿司制使,努力地希望凭真本事“博个封妻荫子”,为“祖宗争口气”,却不料时乖运蹇,总不如意。一个是十个制使押送花石纲,偏只有他在黄河里翻了船,失了花石纲,只好跑路躲藏,如丧家狗一般,惶惶不可终日。二个是好容易等到赦免,东拼西凑弄了一担子金银,想到东京跑跑门路,又遇到高俅,被赶出殿司府,偏钱又散尽了,弄到讨饭的地步。三个是走投无路卖个祖传宝刀,偏又遇到泼皮无赖牛二刁缠不清,强要夺刀,忍无可忍,怒而杀人得罪,被充军发配。四个是好容易得北京梁中书提点,大战周谨索超师徒,得了个偏将职事,又被吴用搞了个“智取生辰纲”,险些自尽。然后,走投无路,只好上了二龙山落草,做了山大王。杨志拼了命地想在“人间正道”上勇往直前,命运却偏偏让他向“替天行道”的路上走,而且还要无悔无怨,真可谓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真正是造化弄人。

《水浒传》里,论人品杨志也可以排入前三位。第一位是卢俊义,被称作玉麒麟,第二位是朱仝,被称作美髯公。他们的绰号都很好,吉祥如意。杨志的绰号偏又不很好,被称作青面兽。“青面”当然是说他的面上的青色胎迹,这个是先天的东西,并无他法。“兽”自然是说他的品性。但他的为人处事实在是与凶猛的野兽不相匹配,他是个十分讲道理的人。金圣叹评价说:“杨志,正人也。”正人,是指正直的人,往往与君子合在一起称谓。君子,是指有道德的人。

在东京街头之上,泼皮牛二胡缠杨志,挑衅说杨志敢杀他么。杨志说,我与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为何要杀你?这就是恩怨分明。泼皮牛二要夺刀,杨志就手起刀落杀了牛二,这就是是非分明。杀人后并不逃走,而且和围观之人一同首告,不肯连累他人,这就是胸怀坦荡。确有君子风范。所以,他的杀人又成就了他的人品。《论语》说,君子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所以,杨志杀牛二,于其是以直报怨。民间的众人和官府的众人对杨志网开一面是以德报德,因为,杀牛二实在是民心所向,也是官员所愿,只不过没有人来干这件事,现在杨志干了,大快人心!所以,杨志杀牛二,看似小仇私怨,实乃大道公德。

杨志杀牛二(图片源于网络)

在北京梁中书府衙,与周谨比武争胜。周谨是愤恨不已,招招要命,并不肯放过,连射杨志三箭皆落空,不能如愿。轮到杨志时,杨志寻思,二人并无怨仇,不愿伤他性命,只一箭射中周谨臂膀,使之落马认输。这又是恩怨分明。然后和索超比武,光明正大比试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内心十分佩服对手。后来二人相互关照请客,并不记恨,这个又是是非分明。确是正直之人。所以,他的不杀,又成就了他的人品。《论语》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以,杨志不杀周谨,即是忠于其心,恕及他人,已所不欲,不施于人。所以,他才能在明枪暗箭的梁中书府上立得住跟脚,受得了抬举。只可惜好景不长久。

在黄泥岗上,被吴用设计智取了生辰纲后,杨志是可以手起刀落杀掉老督监、两个干办、二十个军吏的,但是他没有那样做,只是狠狠骂了几句就独自离开了。这个又是是非分明,不争功,不诿过。《论语》上说,“不迁怒,不贰过。”老督监众人的确是可恶的,但他们是听命之人,在押送生辰纲的事情上,他们是要听杨志命令的,若是犯错,首错在杨志,其次才是众人之错。所以,尽管杨志胸中有诸多无名怒火,却仍然分得清是非,他自然也知道老督监们回去是要倒打一耙的,但是却不肯杀掉他们。武松在大闹飞云浦时,就犯了这样的错误,迁怒于人,连杀十余人。

其实,首先识得杨志的是白衣秀士王伦。林冲投奔梁山,王伦是百般阻挠的,尽管他有柴进的举荐。杨志路过梁山,王伦是百般相留的,尽管二人素未谋面。王伦是半个文人,他是懂得驾驭制衡之术的,当然也识人。王伦有一段对杨志入东京求官结果的分析,可谓是入木二分:一分是说按惯例,犯罪之人虽然赦宥,是很难再起用的,这个你要看明白,不要抱侥幸心理;二分是说现在的当权派是高俅,那货容不下好人,你去了自取其辱。前一个是说杨志自身的条件不好,后一个是说官场的生态不好,两个“不好”加在一起,如何能有好结果?当杨志执意要去时,书中写的王伦是十分洒脱。王伦笑说:“既是制使不肯在此,如何敢勒逼入伙。且请宽心住一宵,明日早行。”王伦的一笑,王伦的宽容谦和,既给了杨志人品的充分肯定,又是对林冲的充分否定,也埋下了林冲火并王伦的种子。

金圣叹评价说:“林冲,毒人也。”若使杨志当时上了梁山,必不使林冲行火并之行。论人品,杨志优于林冲,这个无庸致疑。论武艺,杨志也优于林冲,马上功夫,他与索超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马下功夫,他与林冲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与鲁达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可谓是马上马下皆能的大才。有他在,林冲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图片源于网络)

杨志虽是个正人,却有一个解不开的心结,就是光耀祖宗,封妻荫子,要挤入当时的主流社会。他的这个心结其实是众多梁山好汉的心结,能正大光明的生活,谁又愿意在山头水泊里苟且?但是,这个心结原本即是一个死结。武人立功,必须要有战事,要有对手,要靠人头说话。而当时的背景是宋朝庭对辽等外敌是主和的,对内部的起义是主抚的,因为冗官冗兵,并无战力,所以他的杀敌立功就是不切实际的。不过,他的这个心结从路过梁山时已悄悄开始发生变化。一变在王伦的分析劝说他上梁山的一番言语,在他到东京后皆得到应验,使他分外恼悔。二变在他失了生辰纲,遇到林冲的徒弟曹正,重提上梁山,令其心动,但仍有难为之情。三变在于攻占宝珠寺,虽未上梁山,实则已经反于朝庭了。因为,鲁达说要上二龙山落脚,杨志说要抢过来占领,这个格局就比较大一些。

之后,杨志先于吴用等人成了朝庭通缉的罪犯,他和鲁达上了二龙山。之后,智取生辰纲的吴用等人东窗事发,也成了朝庭通缉的罪犯,一干七人上了梁山。再之后,分外挽留杨志的王伦被林冲火并了。再后来,等到杨志、鲁达、武松众人上梁山时,杨志或许会怅然若失,却再不会难为情了,因为,王伦已然成为过眼烟云了,就连晁盖也快要走入没路了。新的梁山头领已经挥斥方遒了。

《论语》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或许,杨志一生都不会原谅吴用这些人。又或许,杨志也不会原谅林冲这个人。或许,杨志到死都还是想封妻荫子。无论怎样,杨志仍然是他该有的样子。男子汉大丈夫,本就该高“扬”其“志”!

《史记》上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读《水浒传》,对于杨志,的确是容易以貌取人的。《史记》又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杨志终究还是走到了历史的背面,他终究没能再回去东京,死在了鲁智深、林冲和武松的前面。

THE END
0.杨志【人物生平】杨志,绰号“青面兽”,一百零八将中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居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杨志乃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水浒传》第十二回)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https://www.stpt.edu.cn/yinggewu/2025/0304/c4476a41069/page.htm
1.[百家说故事]品读水浒人物·杨志为何一错再错[百家说故事]品读水浒人物·杨志为何一错再错来源: 央视网 2023-08-18 15:39 内容简介 热播榜 更多> TOP 1 西周时期竟然就有“路由器”? 馆藏“显眼包” TOP 2 应对防汛“大考”需有备而来 新闻1+1 TOP 3 大熊猫如何求爱?比武招亲 乡土中国 4他的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5敦刻尔克:绝境生死大https://tv.cctv.com/2023/08/18/VIDEItmHWBv5OnrvrrfK5j33230818.shtml
2.杨志是梁山军队最后的领导人24小时滚动新闻■历史上杨志确有其人 历史上,杨志真的是梁山军队最后一个领导人,他率领梁山残军抵抗金国,牺牲在抗金第一线。 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河朔”的故事,在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这些人中只有宋江、杨志、史斌(史进的原型)等少数人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其他人物在《宋史》上几乎都找不到踪影。历史上的杨志和《水浒传》中https://www.people.com.cn/24hour/n/2013/0613/c25408-21827166.html
3.[百家讲坛]水浒智慧(第二部)12求职失败怎么办青面兽杨志王伦苦留杨志在梁山,从而制衡林冲,却遭到了杨志的婉言谢绝,因为杨志在职业生涯中目标很清晰,定位准确,他一心想回东京汴梁城继续担任制使官。https://tv.cctv.com/2016/08/29/VIDEgqo4cxerFOKu7OWeZyyQ1608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