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山泊 108 位好汉的 “忠义” 大名单里,黑旋风李逵绝对是个另类。别人上梁山,要么是被世道逼得走投无路,要么是为了反抗不公;可李逵呢,活脱脱就是个 “人形凶器”,一个把杀戮当家常便饭的狠角色。当他最后在楚州喝下宋江递来的毒酒时,咽下去的哪里只是毒药,分明是被所谓 “忠义” 层层包裹的千年暴力基因。
要说李逵的暴力之路,还得从他在沂岭杀虎说起。起初,他也是个想带老母亲过上好日子的孝子,背着母亲往梁山赶。可谁能想到,一场意外,母亲被老虎吃了。这一变故,直接成了他人性崩塌的导火索。他举着朴刀,发疯似的把老虎一家老小全杀了。这一杀,杀的不只是老虎,更是他残存的人性。从那以后,李逵就像被诅咒了一样,每次抡起板斧,都像是在重复沂岭那场血腥的复仇,暴力成了他的本能。
江州劫法场时,李逵的双斧挥舞起来,那场面简直就是人间炼狱。他不管是官兵还是百姓,见人就砍,完全没了人样。可就这样一个恶魔般的人,却会把鱼腹中的炊饼留给老母亲;既能残忍地用板斧在人身上 “表演”,又会为了宋江的病去强抢太医。这种混乱的善恶观,根本不能用常理来理解。他就像传说中什么都吃的饕餮,用最原始的兽性,把儒家一直推崇的伦理道德搅了个稀巴烂。
在梁山的菊花会上,当众人都在热议招安时,李逵却跳出来大声反对。看似莽撞的他,其实比很多人都清醒。他追着砍 “替天行道” 的杏黄旗,这疯狂的举动,比装疯卖傻的哈姆雷特更直接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当其他好汉都乖乖跪拜招安圣旨时,只有李逵还在用自己的方式,坚守着起义的初心,不想被所谓的 “忠义” 束缚。
最后,宋江给李逵喝下毒酒。李逵临死前的狂笑,是对 “忠义” 最辛辣的嘲讽。他一直被宋江当作 “自己人”,可到头来,却成了权力游戏的牺牲品。项羽乌江自刎,起码是自己的选择;而李逵连决定生死的权利都没有,只能被 “忠义” 推着走向死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脑海中浮现的,或许是曾经那个背着老母亲,一心只想安稳过日子的自己。
李逵挥舞的板斧,砍碎的不只是敌人,更是人们精心伪装的人性假面。他的一生让人不得不思考:到底是他天生嗜血,还是那个吃人的世道,硬生生把人逼成了野兽?李逵用自己充满争议又悲剧的一生,给所谓的儒家伦理,来了一次最猛烈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