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上热搜了因为打的是真老虎!
27日,CCTV4中国文艺栏目官方微博发布一段98版《水浒传》幕后资料:
片中不仅完美重新原作的生动姿态“大虫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更是拍出了武松将“大虫”揪住按在地上的惊险画面。
老虎将武松的扮演者丁海峰,一把掀翻在地,并把前爪按在他脸上,过程中,旁边没有人赶来阻拦。
随后的画面更是显示,丁海峰受伤后只是简单处理,便又重新上场。
时任制片主任的孟繁耀回忆说,为了拍好这一场戏,当时借了两只真老虎。
第一只老虎拍了几天,但效果不太好,后来又换了一只老虎,才达到导演的要求。
不少网友看到这个热搜后,和我一样只有两个反应,危险!演员太敬业了!
事实上,相比现在的抠图,替身、念数字台词等行为,98版《水浒传》背后的故事,真是一部影视人员敬业故事合集,光是真老虎就用了六只,武松打虎两只 李逵救母四只。
其实98版《水浒传》的敬业,从选角一事就开始了,为了突出好汉们“硬汉”形象,剧组在演员的肌肉上下足功夫。
很多演员是武术家和运动员,扮演武松的丁海峰当时刚出道,之所以被选中就是有一身肌肉,再加上一身正气的气质。
“鼓上蚤”时迁的扮演者孟耿成,出生于武术世家 6岁随父习武,10岁进入山西省武术队,12岁获得首届中国武术大会棍术冠军,后与北京的李连杰、陕西的赵长军,一同被选入国家队。
从1974年到1980年,在世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留下足迹。
饰演呼延灼的贾石头,被赞为“东方大力士”,同时也是表演艺人 。
曾表演过拉直升飞机、拉吊车等绝技,获得过世界杂技最佳底座奖。
“立地太岁“阮小二扮演者刘卫华,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散打出身。
扮演武大郎的宋文华,曾是北京工人武术队队员,还拿过传统武术赛的冠军……
用导演张绍林的话说,既然演的是好汉,整日拼杀就定然会有一身肌肉,绝对不可能是弱不禁风的“瘦麻杆”。
而在选角阶段结束之后,导演张绍林硬性要求:所有进入剧组的演员都要健身。
担任“梁山好汉”健身教练的人,就是扮演阮小五的张衡平,也是一个是真正的练家子。
多次参加健美比赛,在1995年获得全国健美锦标赛85公斤级第1名。
看看这身肌肉 大家感受下~
饰演潘金莲的王思懿回忆:
每天在酒店走廊里碰到他们,天天在楼道那运功练杠铃,我都要贴着墙走,看他们一个个感觉就跟土匪似的,尤其是李逵光着头,眼睛那么大,一身腱子肉,眼睛像要喷出火来,真的很吓人。
饰演鲁智深的臧金生试镜后,因体形不合要求被导演否决。
臧金生不甘心,给张绍林立下了“军令状”:锻炼两个月后如果体形不达标,立马扭头就走,不说半句怨言。
张导同意了臧金生也开始增肥,他请教了医生和健身教练。
每天吃十个鸡蛋 从不喝水,都是用奶粉、啤酒代替。
为了消化,饭前一把乳酶生,饭后一把酵母片,就这样两个月增肥了60斤。
最胖时臧金生达到260斤,终于得到鲁智深这个角色。
为了体现“梁山好汉”的英雄形象,98版《水浒传》无论是选角还是武打戏,都力求符合原著 不让观众出戏。
这种敬业在当时的影视行业并不鲜见,在这部剧之前的87版《红楼梦》,更是将这份敬业提前到编剧工作上。
1979年,刚从BBC考察学习回来的,央视导演王扶林要拍经典名著。
理由是既然英国可以拍莎翁剧,我国的名著也不差。
有领导问他打算从哪本书开始拍,人送外号“王大胆”的他就说先拍《红楼梦》。
都是室内戏和家长里短 俩字儿“省钱”,直到30年后,王扶林在访谈节目回忆:
说自己当年胆子真大,竟然挑了一部人物庞杂,每个配角都各有性格的巨著来拍。
王扶林又提了个要求,说要拍《红楼梦》得先闭关一年,理由是好好读书,顺便理解原著。
领导们同意了他这个要求,放他回家读书,十二个月过后,读了数百万字资料的王扶林,请来三位红学专家做编剧。
那时是1983年初,几位编剧正筹备着开工写剧本,导演王扶林发了话:
这前五回没多大意思,咱从第六回开始,上来就拍黛玉进贾府,结果被编剧集体反对。
并向全国发布演员招募令,他们不光要全国各地出差,有时候还得客串一回“人贩子”,直接从大街上拉人面试,就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有几分眼缘的素人。
数次南下北上之后,剧组从全国各地筛出,150位适龄演员,有百货公司的售货员,也有皮鞋厂的临时工。
演员选好了,但具体角色还不急着定,87版《红楼梦》又干了件大事:
在圆明园搭建了培训基地,不搞军训也不搞团建,一门心思地给演员们上课,经历三轮录像考核后,最终只有60人留在大观园中。
除了编剧、选角、培训等工作扎实,服化道也丝毫不马虎,全剧共2700套服装,都出自服装设计师史延芹之手。
后来她接受采访时回忆,她的设计不止2700套,这只是保守估计。
“遥看丝丝卷烟柳”才如获至宝,跑到西湖边上观察柳叶琢磨眉形。
只有36集的87版《红楼梦》并不长,但足足拍了三年。
剧组辗转多地,先后在北京、河北两地,搭建了主要场景。
还跑遍219个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景点,林林总总的投资和开销近700万元,但演员的工资并不高。
主创人员回忆欧阳奋强、陈晓旭等主要演员工资是一集75块钱,当时所有人都没拿这钱当回事,都是想把这个做好。
王熙凤死后那场戏,导演为了追求真实,选择了零下32℃的东北拍摄。
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穿着破棉袄赤着脚,被裹在破草席里拖来拖去,拍了8遍 。
正是因为这份敬业精神,87版《红楼梦》至今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6。
而同样评分高达9.6的86版《西游记》,也是剧组人员敬业工作的优秀之作。
从1982年到1988年近7年的拍摄,86版《西游记》投资600万。
在近40个多个风景区的实景拍摄,连配角龙套都是电视台的中流砥柱,或是专业戏曲院的台柱。
为什么拍这么久,因为剧组很穷,只有一台摄像机。
最开始的时候,连白龙马都不是白的,而是将一匹黑马刷上白漆,每次到河里 河水都白了,而白龙马从河里站起来,又是一匹黑马。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特效不发达,剧中所有孙悟空,翻跟斗和腾云驾雾的镜头,都要借助蹦床这个神器完成。
六小龄童当初进剧组是特别勉强的,因为他有600°近视和200°散光。
一般情况下眼睛看起来无神,为了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六小龄童白天看乒乓球训练,看球的往返练眼睛的速度,晚上就点一盘蚊香看袅袅香烟,锻炼眼睛的神韵与灵活度。
在片场中,六小龄童经常学习猴的行为习惯,猴子挠头他也跟着挠头。
因为请不起更多演员,剧组经常一人分饰多角,最夸张的是沙僧闫怀礼,一人分饰10角。
李鸿昌本是西游记制片副主任,一人分饰7角:渔翁、黑狐精、多目怪、驿丞、大臣、接引佛祖,客商。
因导演杨洁发现李鸿昌,小龙套演技很好,就给了他一个大角色蜈蚣精。
拍摄时,主创人员多次遇险,导演杨洁有次差点从山上跌入悬崖,师徒四人拍摄走过瀑布时也差点滑脚跌落,就连白龙马也多次遭遇跌落沟渠等险情。
在特效技术不发达 没有滤镜的年代,这些拍摄于二三十年前的电视剧,时至今日仍然被观众奉为经典。
不仅仅是因为名著加持,更重要的是剧组人员的用心与敬业,真正的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