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现在我一看到“水浒”两个字,想到的不是N年前读过的原著,而是有两帧影像忽忽悠悠地在眼前闪过——
一帧是刘欢导师演唱的那首著名的《好汉歌》,豪气冲天: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一帧是……杨思敏有点甜腻的笑容,这个日本女子让老司机们记住了金莲同志的事迹。
水浒的背景是北宋,成书于明代,与“西游”异曲同工的是,水泊梁山的故事早在民间流传,和猴哥斩妖除魔一样,这种替天行道、行侠仗义的事迹最能引起穷苦大众的共鸣。而且,鼓上蚤石迁、花和尚鲁智深等等这108条好汉,有开黑店的有从事爆窃的,特别接地气,这还没算武松潘金莲他们的绯闻花边。
所以,水浒入瓷明代以前即有之就顺理成章,有的还价值不菲。
下面这件元青花“武松打虎罐”,在澳门中信拍卖会上,拍出了4亿人民币的高价。这个行情也符合元代人物故事纹瓷器收藏价值高的特性。
也有藏友在网上贴出一只元青花釉里红水浒人物纹瓷瓶《智取生辰纲》,并出示了专家鉴定书,价格未知。
所谓釉里红,是元代陶瓷装饰历史上重要发明之一。元青花釉里红是在青花的基础上加入了红色元素,使元代瓷器的外装饰更加绚丽大气。
在《水浒传》诞生的明代,一改宋、元瓷器以单色釉为主的状况,五彩、斗彩以及各色彩釉逐渐流行。
这一时期景德镇所产的瓷器,数最大,品种多,质量高,销路广。从品种和质量来说,景德镇的青花器是全国瓷器生产的主流;以成化斗彩为代表的彩瓷,是我国制瓷史上的空前杰作。
下面这只青花水浒筒瓶,出版明崇祯年间,曾参加2013年保利秋拍。
关于“筒瓶”还有一讲——筒瓶也称“一统瓶”,因为明末战乱不断,百姓深受其害,因此盼望国家早日和平统一。
这是明宣德年间青花五彩水浒人物罐,画面上的人物是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等,威武有加。
这是明成化年间的水浒人物故事罐。
到了清代,水浒人物瓷器层出不穷,苏富比、佳士得等拍卖会上也多见其身影。
│瓷盘类
│瓶瓶罐罐类
清雍正,五彩水浒大瓶
粉彩水浒人物故事图大瓶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段关于《水浒传》瓷器的故事值得记忆。
我们在此前曾说过,1951年,毛主席决定赠送一套瓷器礼品给斯大林,要求“高级、特制、美观”,充分反映中国的民族特色。景德镇设计、烧制了水浒故事瓷盘3套,108只描绘108个水浒故事场景的瓷盘,加上江西省委所撰七律序盘以及墉生书“替天行道”楷书尾跋盘,每套共有110只瓷盘。
这3套瓷盘,其中一套由毛主席作为国家礼品瓷赠送给了斯大林,后为俄罗斯国家博物馆珍藏。余下的两套曾保存在景德镇陶瓷研究所。
类似于这种“量身订做”的,还有1982年的景德镇市雕塑瓷厂,他们制作完成了大型群雕《水浒108将》。这个想法来自于当时热播的电视剧《水浒传》,就是李雪健、丁海峰、王思懿版本。
景德镇市雕塑瓷厂搞水浒群雕,光生产制作指挥部就有60多人,为了鼓励大家,甚至下发了一个“《全套水浒人物瓷雕》创作百花奖”通知。
经过近五个月的奋战,加班加点,景德镇瓷雕史上的这项重大工程——《水浒108将》大型群雕终于问世。
相对于水浒江湖上的恩恩怨怨、打打杀杀,或是金莲西门伉俪,我更喜欢的是书中的一些“金句”,也可以叫他们“格言”,每一句都包含人生哲理。
来,让我们共勉。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