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优秀读后感字(通用篇)

《三国演义》优秀读后感800字(通用8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国演义》优秀读后感800字(通用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是一个喜欢阅读的男孩,读一本好书或名著常常让我忘乎所以。

最开始读书其实是因为那是百家讲坛开讲三国,故事真是好听极了,有些时候我爸爸也学着里面的教授讲几段。可惜我不是每次都能听到,但是没听到又没有办法补救,只能是遗憾了。

后来,我对书的渴望一日大过一日,干脆拿起一本《三国演义》,靠自己的一知半解读了下去,居然越读越懂。尽管有时候会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我依然是读的有滋有味。

其实我读书也不是那么顺利的。比如我第一次看到关羽死了,就哭了一场,把书扔下去了;下个星期把书又拿起来紧接着读到了张飞死了,闹了一场,又把书丢下去了;后来读到了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我就"长使英雄泪满襟"了。至于什么时候读到结局,自已已经记不清楚了。

因为看三国演义的关系,我对章回小说产生了兴趣,对于那本《水浒传》我简直是着迷了。虽说水浒传一共描述了一百单八将-人物众多,可因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一面而爱不释手,这也许是我对水浒传情有独钟的地方。

书籍是一眼智慧的清泉,它能洗濯心灵。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能参悟天地。我亦相信,读书不仅能让人拥有渊博的知识,还能让人陶冶性情,益人心智,发人深省。开卷有益,我读过的书并不多,可我仍然感觉读书是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就像和一个充满睿智的朋友谈天,从这些书中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处事的大道理,正如阿巴斯·阿卡德所说,阅读是个体生命的扩展。的确,只有读书才能使人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感受到世界的博大,感受生命的久远。我愿用读书来充实自己的生命。

三国演义这部书的人物形象性格显露无遗、活灵活现,也说明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性格好坏都不能隐埋,所以我们要改掉缺点,每件事做的更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写的是就是三国时期的事情。

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五个时段:黄巾起义、董卓掌权、群雄争割、三分天下、三国归晋。黄巾起义始于巨鹿人张角,因为看不惯朝政的腐败,因此发动黄巾起义。而刘、关、张就此桃园结义,为朝廷效力。不久就灭了黄巾军。刘备的力也一天天强起来。皇后的哥哥何进因为误信他人召了早有造反意思的董卓进京。结果何进被十常侍杀后,董卓就掌权了。曹操曾想杀害董卓,但不成功。董卓为拉拢人心,封袁绍为勃海太守,出让了赤兔驹给吕布。逼得诸侯联军抗董,虽败军了,但最后也给吕布所杀。张飞、关羽、刘备三顾茅庐后,请出隐居山林诸葛孔明。诸葛亮提出了联吴抗曹等计划,使刘备的大业扎下了结实的基础。经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灭了袁绍、吕布,吴、蜀也打退了曹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占据强大的北方,刘备占据西蜀、荆州等,孙权占据江东。从而崛起吴、魏、蜀,三分天下。最后,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逐渐去世。蜀、吴都归降魏主司马炎,三国一统归西晋。这本书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威风凛凛的关羽,冲动鲁莽的张飞,昏庸无能的刘禅,谨慎多疑的曹操。

其中我最喜欢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为刘备出谋划策,建功立业,使他独据一方,不愧为“卧龙”。可惜与诸葛亮平等的“凤雏”庞统不幸遇难落凤坡。

《三国演义》里的《三顾茅庐》最令我记忆深刻。在这个故事中,我学会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想学做一件事,就不要怕遇到挫折,要三顾茅庐,只要用你的真诚打动对方,就一定能行。还有一个故事:在刘备起兵七十万水陆并进攻吴为关羽报仇时,张飞冲动鞭打两个部将,在晚上两个怀恨在心的部将因一怒之下杀死了酒醉未醒的张飞,一代虎将死于非命。也告诫了我不要鲁莽行事,意气用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我读三国演义后的感想。

经过了一个暑假的努力,我终于成功地攻克了一本名著《三国演义》,读后,真可谓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东汉末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彻底地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中国进入了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这一段历史画卷。作家罗贯中用他那如橼的大笔,描绘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骁勇善战的关羽、张飞,一身是胆的赵子龙,还有曹操、周瑜、刘备等人。

其中,数种人物的虚怀纳谏,集思广益,令我印象最为深刻。

刘备接受徐庶意见三顾茅庐,是“虚怀纳谏”;刘备打虚怀纳谏败曹操,取汉中,是“虚怀纳谏”;曹操接纳谋士荀攸的计策在官渡战上以少胜多,是“虚怀纳谏”;刘备接受诸葛亮指挥,博望坡获胜,是“虚怀纳谏”;曹操采用谋士的办法,突出关羽的重围,是“虚怀纳谏”……

是啊,纵观历史,“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遥想秦国当年,不过西南偏远小国,只因秦王欣然接受商鞅变法的建议,改革旧制,整顿军队,最终逐鹿中原,一统天下。

历史的长河悠悠流过大唐盛世,雄浑的大唐,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从唐高祖到唐太宗,从武则天到唐玄宗,房玄龄、魏征、骆宾王……朝朝名主,代代贤臣,虚怀纳谏,集思广益,果真是“以人为谏,可以知得失”啊!

由此可见,“虚怀纳谏”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是多么重要,对于一个国家的兴盛又是关键。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而那显赫一时的西楚霸王不恰恰是历史的牺牲品吗?鸿门宴上不听“亚夫”劝说,刚愎自用,夜郎自大,最后落得一败涂地,血溅乌江岸。由此可见,“虚怀纳谏”的重要性。不是吗?历史上,项羽不听范增的建议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坐失了大好江山;刘备置诸葛亮的两册不顾,一心伐关却落了病死异乡白帝托孤的下场。先人的警戒历历在目,“虚怀纳谏”对于人的一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读了《三国演义》,我想:我们自己做事的时候也要听取别人的正确建议,有了他人的孜孜教导、循循善诱,我们的个性便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听着父母的教导,老师的良言,脚下的道路便会更加平坦。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终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之后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可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向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之后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之后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十分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我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之后最终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之后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立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明白。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样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这些都无不为今后建立大业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国志》评论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不二,诚君臣之圣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侠,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他能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材收为己用。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诸葛孔明。

刘备有名将关羽、张飞为左右手。曾三顾茅庐,最终请得诸葛亮。因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诸葛亮家中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效力于国。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毅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最终建立了蜀汉皇朝。

此外,各式英雄,任务对刘备的评价也有诸多。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从各种评价中,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刘备的雄才伟略……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意味深长。《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把许多人物写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刘备、关羽、曹操、诸葛亮等。这本书主要写魏、蜀、吴三国之间发生的斗争,这本书从东汉末年一直写到晋朝那个时代。

书中有几个人物让我对他们产生了非常深的感受。

首先是刘备,从一开始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就让我对刘备产生了非常深的感受,他非常重情义,也非常有爱心,也非常的顾全大局,就拿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来说,刘备为了统一乱世,三次才请到了诸葛亮,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他。但刘备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受到打击不能控制自己,关羽、张飞被杀害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听诸葛亮的话,一定要攻打吴国,导致失去了一员战将,如果他当时听从诸葛亮的话,就一定能联吴抗曹。

然后是关羽,他一生获得了许多的战功,比如说: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他为了与刘备会合,便不远千里来找刘备,斩颜良,诛文丑,结果鲁莽的张飞以为他背叛了刘备,准备要杀他,然后又看见他跟敌方打仗,这才明白。于是关羽和张飞准备一起去找刘备,最后终于与刘备会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动的场面,真为他们而高兴!在书中描写关羽的一句话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手拿青龙偃月刀,还有赤兔马。这样搭配,简直是无人能敌!

最后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刘备吓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装作害怕打雷,这才蒙混过关。他在统一魏国时,可以说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的策略,无不可以统一天下。

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战中,只是因为周瑜的一个小计策,而失去了蔡瑁、张允那么好的将军,也导致了他们没有好的水军将领,也没能识破庞统为他提供的连环计,结果大败而归,全军覆没。

通过这本书,让我学到了非常多:刘备教我们什么事情都要冷静对待;关羽教我们忠诚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曹操教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多疑。我们只要取长补短,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我到现在读过非常多本好书,有《论语》《三字经》还有《海底两万里》和《八十天环游地球》可是这些都不是我最喜欢的,我最喜欢的还是在中国畅销了几百年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要提起《三国演义》这本文学名著就不得不提起写他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了,罗贯中生于元末,猝于明初,据说在朝廷更替的变动中,它曾参加了张士诚的起义活动,在写《三国演义》一书时,他一方面剔除了司马仲相阴断狱,刘备太行山落草之类荒诞的情结,添加了一些正史和诗词书表以加强历史性,另一方面又对艺术进行了大量加工。,使得文字流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上丰富多彩,他作为一个杰出的'小说家与戏剧家,罗贯中除了《三国演义》外,还着有历史演义《隋唐两朝职传》《残唐五代演义传》及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杰出的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的故事精彩纷呈,分一百二十回,优秀的片段非常多,有连环计,一部分取于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风波亭”和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催听贾诩”中选的,故事为董卓进京后废杀少帝,纵兵杀掠奸淫,无恶不作,越骑校尉伍孚与骁骑校尉曹操刺杀董卓不成,一死一逃;渤海太守袁绍联络17路诸侯讨伐失败,董卓更加骄横残暴写起。司徒王允表面趋奉董卓,回到府中忧心如焚,仰天垂泪。府中歌妓貂婵大义献身,与王允共定“连环计”:先将貂婵许嫁吕布,后献与董卓;貂婵从中取便,离间董卓吕布父子反目。王允又多方结好友吕布,晓而大义,终于使吕布杀死了董卓,为朝廷出掉了大恶。这一段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董卓的骄横跋扈,王允的深谋不漏,吕布的反复无常,均令人过目不忘,貂婵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是仍然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非常能显出作者的途述故事的能力和塑造人物的功力。

我觉得《三国演义》真如它的开篇词说的一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涛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椎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俗话说:开卷有益。的确,读书是一件十分有益的活动。一本书,可以陪伴你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正如歌德所说,人的一生以书为伴,时刻谨记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有许多经典且不朽的作品。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承恩的《西游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

今年寒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翻开了《三国演义》这本名著。我在时而紧张、时而感动的情节中,我看出了曹操的狡诈、刘备的谦虚恭谨、孔明的智慧、,周瑜的心胸狭隘。每一个人物都有着不一样的品格。我不由自主地赞叹道:“这本书真是太精彩了!”

在这本书里的人物中,有人说孔明是英雄,因为他足智多谋,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千载难逢的奇才、贤相。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无不体现这一点。也有人说关羽是真正的英雄,他降汉不降曹,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虽最终大意被吴军斩杀,但不得不说他是一名难得的武将。但我最喜欢的是长山赵子龙——赵云将军。

赵云,五虎将之一,长坂坡上为了守护刘备之子——刘禅,在孤军奋战的情况下,还能与曹军战个七进七出,身上却没有伤痕(书中写到,不过这是不可能的)。如此大胆难怪刘备说道:“子龙一身都是胆”。不仅是刘备,曹操也对子谦称赞过他:“子谦我没有看错,山上那位将军是神龙下凡。”这些就是对他最好的赞赏。

除了《大战长坂坡》,他的事迹数不胜数。比如《凤鸣关》。诸葛亮初出祁山伐魏,赵云请为先锋。诸葛以其年老激之,赵云历数战功,坚决前往至凤鸣关。果力斩魏军大将韩德父子五人,所以又名《力斩五将》、《力劈武将》再次展现出大将之风。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到了公元230年,曾经奋勇杀敌的赵云将军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在成都死去,享年76岁。

书,是一叶小舟,带我们去到知识的彼岸;书,是一把金钥匙,带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读一本好书,就是一种享受,让我们好读书,读好书,让更多的人知道读书好。

THE END
0.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作文15篇(全文)似乎他就是奸雄的代言人,可是他求贤若渴,唯才是举,所以他的身边积聚了大量人才,而他也不计前嫌,对骂他的陈琳委以重任,读后感《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800字》。曹操有胆略还有情义,他放走了对手刘备。他对关羽厚爱有加,如果关羽先认识了曹操,大概也就会归于其髦下。在赤壁大战中败北的曹操,被关羽念旧情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k650wh7.html
1.三国演义800字读后感(精选17篇)三国演义800字读后感(精选17篇) 三国演义800字读后感篇1 当我合上三国演义这本书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在这本书里写了许多具有正义感的人物。不过,我最敬佩的,就是诸葛亮了。 他十分的机智,灵敏。自从刘备请他出山后,他便专心致志地辅助刘备。当刘备在白帝城逝世之后,诸葛亮还是忠正不二的辅导刘备的儿子——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dushuxindetihui/9534691.html
2.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30篇)三国演义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我们九月范文网读后感频道给大家精编的30篇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篇1 书中描写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通天文,下达地理,采用多角度立体描写。 刘备纳了水镜先生的真知灼见:“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于是,三顾茅芦,请诸葛亮出山相https://www.chinesejy.com/zw/123655.html
3.《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精选35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1 这个学期,老师让我们看了许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这本书。 https://mip.yuwenmi.com/duhougan/1170980.html
4.《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通用15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1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https://m.yjbys.com/duhougan/800zi/1200770.html
5.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范文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范文 【#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范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精选10篇),仅供参考,https://www.51test.net/show/10418825.html
6.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通用62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豪,是非成https://mip.ruiwen.com/duhougan/4444322.html
7.《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通用37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1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欢读的经典历史小说。它通过描写三国时期魏、蜀、吴https://m.ruiwen.com/duhougan/3614231.html
8.《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第7篇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maip766.html
9.《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作文(精选15篇)《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作文(精选15篇) 从小,我就不是个喜欢文学的男孩子,更喜欢读史书。今年暑假,在学校的必读书目中我读到了《三国演义》这本小说,通过一个个精彩精妙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人物曹操第一次在文学的世界里亲密接触,从此便深深爱上了他,更帮助我拿到https://www.diyifanwen.com/qitafanwen/duhougan/12871368.html
10.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精选26篇)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800字 篇1 《三国演义》是明代作者罗贯中写的。主要写东汉后期,十常侍乱政,又逢黄巾之乱,诸侯并起,,逐分为三国:蜀、吴、魏。后魏丞相司马炎夺位,灭了蜀、吴国。 在《三国演义》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赤壁之战的两个人物,一个是黄盖,一个是关羽。 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dushuxindetihui/12977986.html
11.写三国演义的读后感作文800字(5篇)写三国演义的读后感作文800字篇1 小时候,家里姊妹多,没有条件买课外读物,上学后,一直偏爱理科,一致我国众多文学名著都没能全部阅读。特别等我有了孩子之后,感觉到文学知识的匮乏,所以孩子刚一入学,我便想到了要和孩子共同汲取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学瑰宝的营养,我们阅读的第一本书是由明朝文学家罗贯中所编写的历史小https://www.chinesejy.com/zw/21873.html
12.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通用25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三国演义》有感 1 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依据有关三国的正史,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https://www.ruiwen.com/duhougan/4561895.html
13.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精选36篇)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精选36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1 我以前是不爱看书的,特别是所谓的名著,每次只要一看书,就犯困。可现在,我很爱看书,简直到了https://mip.ruiwen.com/duhougan/3645409.html
14.《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通用14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通用1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国演义》读后感1 我无比激动的在此翻开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https://m.yjbys.com/duhougan/800zi/859235.html
15.《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29篇)《三国演义》读后感 7 五岁的时候,我随同妈妈到书店,买回了彩图版的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其它三本在看过之后,都静静地躺在了书柜上,唯有《三国演义》一直让我爱不释手,书的封面都被我翻烂了。 后来,我又买了拼音版的《三国演义》,而我现在常读的是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学https://www.oh100.com/a/202208/5001851.html
16.《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5篇《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作品,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集的5篇《三国演义》读后感,供您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一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选编的历史小说,这本小说的内容多为北宋以至明朝坊的坊间书艺人所编,经罗贯中的整理和编辑后,就成了一本中外闻名的巨着,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https://mip.yjbys.com/duhougan/sanguoyanyi/1036142.html
17.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精选24篇)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精选24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首大气磅礴,气势宏伟的赞歌拉开https://m.unjs.com/zuowen/duhougan/20201102103723_2757446.html
18.最新高中读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高中(5篇)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读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高中篇一 https://fanwen.chazidian.com/fanwen1196101/
19.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通用16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1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每个人多多少少有所了解。《三国演义》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浩瀚诗篇,是一个激情飞扬的婉转华章。读之,荡气回肠;品之,意犹未尽。一壶老酒,一部书籍,是一种快意的享受! 其实,这讲述的是曹蜀吴间的古代战争,“领导人”可以说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sanguoyanyiduhougan800zi/
20.《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高中作文(通用26篇)《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高中作文 篇3 《三国演义》中,周瑜可谓是一个塑造很成功的人物,他的小肚鸡肠、嫉贤妒能给无数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历史上的周瑜是不是也如此呢?换句话说,《三国演义》是不是历史呢? 作为一本历史小说,经过毛泽东“四大名著”的评判,《三国演义》确实是名声在外,它在人物个性的塑造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gaozhongshengduhougan/10825985.html
21.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800字(通用16篇)读三国演义这本书,不禁使我知道了很多像诸葛亮这样的杰出人物,而且在对三国战争的描写中,我还感受到了作者对不同人物的成功塑造,学到了很多描写人物的方法,还积累了很多的好词佳句呢!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我的收获可真大呀!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800字 篇6 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dushuxindetihui/948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