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为何三国演义只写魏蜀吴,被删减的是哪国看看头条

有一首歌的歌词叫做"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这首歌歌咏的就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当中的那一段尔虞我诈的风云历史。不过历史上在东汉末年并不是"三国鼎立",而是四个势力共存,为何罗贯中却只写了魏蜀吴,却把另外一个国家删减呢?这个被删减的国家又是哪个国家呢?

首先咱们来回答被抹去的国家是哪个国家,这个国家是公孙度在辽东建立的燕国。辽东燕国的统治范围包括现在的朝鲜、东北还有俄罗斯的的一小部分,在领土大小上虽然比不上魏蜀吴,但是也是当时仅次于蜀国的一个大国家,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而且它的存在,延缓了后面一个中国人几百年"噩梦"的发生--高句丽帝国,后面隋炀帝和李世民都曾经在高句丽帝国这里吃进了苦头。

公孙度出身于公元150年,这时候东汉已经是大厦将倾了,天下盗贼四起,豪强横行。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公孙度和他的父亲公孙延逃到了辽东,来投奔一个八竿子刚好搭得着的亲戚--玄菟太守公孙琙,那时候的朝鲜地区归汉朝统辖,叫做玄菟郡公孙域是玄菟郡的太守。

年少的公孙度机智聪敏,气度不凡,言辞举动间往往表现得不同于常人,公孙域很快就对这个自己的远房亲戚感到十分的喜爱。由于年老的公孙域儿子早夭,所以他特别看好公孙度,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来抚养,教他读书,还给他娶了当地的大族的女儿做老婆,让公孙度在辽东有了自己的基本关系网和基本盘。

公元190年,公孙度做了冀州刺史,但是由于别人的造谣污蔑,他不得不辞去冀州刺史的职位。考虑到自己的基本盘在辽东,公孙度决定想办法把自己弄到辽东去。190年董卓入京城给了他机会。董卓贪得无厌,只要有钱他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于是公孙度托自己的老乡给董卓送了一份大礼,然后请求让自己做辽东太守,董卓痛快地答应了。

本来就在辽东门生故吏满天下的公孙度一旦做了辽东太守,一下子就如鱼得将辽东的治理进一步细化,分设了辽西、中辽两郡,水。他通过自己老丈人和公孙域的关系,收买人心,很快就在辽东地区站稳了脚步。他又占领了附近的东莱等地区,为辽东提供了战略缓冲区。当时的中原地区正在进行翻天覆地的大混战,而辽东由于公孙度的治理却蒸蒸日上,许多中原人逃到了辽东。

公孙度统治辽东共14年,他去世之后由他的儿子公孙康继承他的职位。公孙康一方面,进一步坚持对中原的保守政策,不卷入中原混战的泥潭,另一方面则积极地向外扩张,他发现当时的高句丽王国正在不断的崛起,于是在公元209年发兵攻打高句丽,一举打破了他们的都城,高句丽国王的儿子带着30000人马向公孙康投降,公孙康在高句丽地盘上设立了带方郡。

公孙康在位期间,燕国横跨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东北平原,是一个真正可以与魏蜀吴媲美的大国,他在位共5年.他去世后,燕国由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统治。后面公孙渊夺取了他叔叔的位置,做了燕王。这段时间,燕国存在了29年。直到后面司马懿讨伐辽东,辽东的燕国才算是真正的宣告结束。

那么为什么罗贯中在他的书中很少提到这个燕国呢?也许是因为辽东自古以来是比较原理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方,文人一向对那里没有存在感。而且辽东一直采取对中原的保守政策,没有什么精彩的伐脚伐谋伐兵的故事,所以罗贯中几乎把它给忽略了吧。

THE END
0.三国是哪三国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虚构蜀汉三国是哪三国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 三国是哪三国 三国指的是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曹魏: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 蜀汉:221年,刘备以“汉室宗亲”身份建立政权,国号仍为“汉”,因地处西南(今四川一带),史称“蜀汉”或“蜀”。https://history.sohu.com/a/901194876_122379383
1.三国演义指的是哪三国主要内容是什么三国演义指的是哪三国 三国演义三国是指魏、蜀、吴三国,《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http://www.chusan.com/zhongkao/337649.html
2.电视剧《三国演义》简介:该剧讲述的是三国时代的故事,是魏、蜀、吴的兴亡史,着重表现的是乱世中多个政 展开 节目正序 共84集选集 1 《三国演义》 第一部 群雄逐鹿 第1集 桃园三结义 2 《三国演义》 第一部 群雄逐鹿 第2集 十常侍乱政 3 《三国演义》 第一部 群雄逐鹿 第3集 董卓霸京师 https://tv.cctv.com/2020/11/30/VIDAQQk3ootsVantglr4NdFN2011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