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成语故事及解释个docx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及解释100个

故事一:兵临城下

故事背景:三国时期,曹操攻打荆州,刘备决定亲自率军前往支援。

故事内容:曹操攻打荆州,刘备得知后立即决定前往救援。他带领大军奔赴荆州,但途中遭遇了曹军的伏击,陷入了被围困的境地。

面对千军万马阻挡去路,刘备陷入了思考之中。他开始寻找解决困境的办法。有人建议他伪装投降,然后借机发动袭击。但刘备认为这样做不符合他的原则和人格,他坚持要找到一个更正直而又有效的方法。

就在这时,刘备的军师诸葛亮想出了一个妙计。他提议在夜晚用火攻来迷惑敌军,然后趁机突围。

刘备立即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并带领军队在夜幕降临时展开了火攻战术。火焰在黑夜中燃烧,犹如天上的星星一般,让曹军误以为有大量援军到来,心生恐惧。

趁敌军混乱之际,刘备立刻下令全军突围。曹军被火焰和刘备军队的进攻所吓倒,无力抵挡,最终被刘备成功突围。

这个故事中的成语有:兵临城下、千军万马、思考之中、伪装投降、妙计、火攻战术、误以为、突围。

解释:

1.兵临城下:形容敌军或困境已经逼近,就要到达。

2.千军万马:形容敌人数量众多,势不可挡。

3.思考之中:深思熟虑,正在思考中。

4.伪装投降:假装投降,以图出奇制胜。

5.妙计:聪明、奇特而有效的计划或办法。

6.火攻战术:用火焰来攻击敌方,达到迷惑和破坏敌军的目的。

7.误以为:错误地认为,错误地理解。

8.突围:军队在被包围的情况下,通过突破包围线逃出。

故事二:草船借箭

故事背景:孟获在南蛮地区起义,威胁到刘备的统治。刘备决定亲自前往南蛮地区平息叛乱。

故事内容:刘备率领大军前往南蛮地区平息孟获的叛乱时,发现敌军箭矢极为充足,自己的军队却矢石不足。为了解决这个困境,刘备决定采取一个奇特的办法。

他命令士兵将一艘草船装满荧惑草和干草,然后派人前往敌军营地求箭。

敌军看到刘备派来的使者,感到奇怪:怎么会有人来求箭?于是派人问明原因后答应提供箭矢。

当敌军开始运送箭矢到刘备那里时,刘备用他那艘草船点燃了船上的荧惑草和干草,导致大火熊熊,烟雾弥漫。

看到这一幕的敌军被吓倒了,误以为刘备准备发动进攻。他们慌乱中停止了运送箭矢的行动,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军营。

这个时候,刘备派出大量的船只,载满了对方放弃的箭矢,迅速运送到自己的军队手中。刘备的军队终于得到了充足的箭矢配备,成功平息了叛乱。

这个故事中的成语有:草船借箭、矢石不足、奇特、求箭、运送、导致、熊熊、吓倒。

解释:

1.草船借箭:用一种没有实际作用的方法来实现目标。

2.矢石不足:指箭矢不够,事物匮乏。

3.奇特:特别、与众不同的、独特的。

4.求箭:请求获得箭矢。

5.运送:搬运、运输。

6.导致:造成、引发。

7.熊熊:形容大火或热情旺盛。

8.吓倒:被吓到,产生害怕或恐惧的情绪。刘备率领大军前往南蛮地区平息孟获的叛乱,却面临敌军箭矢充足而自己军队矢石不足的困境。刘备知道必须找到解决办法,否则进军将变得异常困难。

他开始与军师诸葛亮商讨对策。诸葛亮思考良久后提出一个奇特而行之有效的办法――草船借箭。

刘备立即采纳了诸葛亮的计策,并命令士兵将一艘草船装满荧惑草和干草,然后派人前往敌军营地求箭。

孟获的将领见到刘备派来求箭的使者,十分惊奇,忍不住问:“我们箭矢如此珍贵,你们怎么会有人来求箭?”使者故意声泪俱下地告诉他们,刘备的箭矢不仅充足,并且每一矢都射得准确,能够让他们的敌人望风而逃。孟获的将领自负心高气傲,听了这番话感到不屑一顾,放话说可以提供需要的箭矢给刘备。

接到消息后,孟获的士兵开始运送大量的箭矢到刘备的军队那里。但就在这个时候,刘备和诸葛亮已经提前安排好了一切。

刘备命令士兵点燃了船上的荧惑草和干草,烟雾迅速弥漫开来,火船上的烈火熊熊燃烧。敌军看到火船,误以为刘备准备发动进攻,立即纷纷撤回箭矢的运输。

刘备趁敌军混乱之际,派出大量的船只将对方放弃的箭矢迅速运送到自己的军队手中。这一次,刘备的军队终于得到了充足的箭矢供应。

随着刘备军队武器的补充,他们行军迅速,箭矢锋利而精准,一举一动都充满了威严与战斗力。很快,刘备的军队与孟获的部队展开激烈的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刘备发挥着坚定的领导力,不断调度军队,亲力亲为地与敌军进行格斗。他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战略眼光,同时也以身作则,激励士兵战胜困难。

在经过几次艰苦的战斗后,刘备终于战胜了孟获的叛乱。南蛮地区的局势稳定下来,刘备也获得了更大的声望和威望。

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刘备的智谋与决断力。他不被困境所迷惑,而是相信自己与军师的智慧,采取了一种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个故事中还蕴含了一种价值观——善用智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来应对困境和挑战,

THE END
0.三国的历史故事(通用18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典故吧,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你知道都有哪些经典典故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国的历史经典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的历史故事 1 刘备远计夺西蜀 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听说曹操派钟繇等人领兵进攻汉中张鲁https://www.oh100.com/a/201808/1594887.html
1.三国演义故事大全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故事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1、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http://www.qunzou.com/xuexi/8202.html
2.三国历史的小故事(精选10个)三国历史的小故事 1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和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孙权擒杀关羽之后,正志得意满,其主要谋士张昭求见。孙权问他有什么事,张昭严肃道:“我们的大祸不远了!” https://www.oh100.com/a/201706/565574.html
3.三国历史故事(精选36个)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期间涌现了很多的脍炙人口的故事。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三国历史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历史故事 1 刘备驻兵天子城 在川东万县西北郊,有一座古老的城楼,高高地耸立在山峰顶上,这就是万县有名的八景之一——天子城。 https://www.oh100.com/a/201707/623506.html
4.经典的三国历史故事经典的三国历史故事篇1:曹操借头 曹操与袁术战于寿春,因曹兵势大,袁兵守将李丰坚守不战。曹兵17万人每日耗费粮食量浩大,诸郡又连年饥荒干旱。接济不上。曹操想催促军队速战速决,李丰等却闭门不出。曹军相持了一个多月后,粮食将要用完,只得写信给孙策求救,借了粮米10万斛,仍不能支撑几日。 https://www.diyifanwen.com/tool/gushidaquan/1323406.html
5.三国演义小故事精选三国演义小故事精选篇五:火烧新野 刘表因年老多病,便想将州内事务托付刘备管理。可是刘备坚决不肯。曹操派夏侯敦领兵十万伐新野。谋士荀彧说∶“刘备是个英雄,又有诸葛亮做军师,不可轻敌。”夏侯敦却不服气的说∶“刘备不过是鼠辈罢了,我一定把他捉了来。” 张飞听说夏侯敦杀来了,便对关羽说∶“曹军来了,派https://m.diyifanwen.com/tool/lishigushi/1297585.html
6.关于三国的小故事关于三国的小故事篇3:张昭 有意思的倔老头 《三国志》为东吴人物作传,除孙氏宗室外,写到的第一个大臣就是张昭。张昭曾被孙策比喻为管仲,作为治国的文臣.才干无疑是第一流的。 张昭字子布,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年好学,是当时的著名人物。汉末大乱,张昭避乱江东,孙策亲自请他出仕,担任长史、抚军中郎将,管理https://www.diyifanwen.com/tool/gushidaquan/1323329.html